
一、解释名词
1 消费者行为
2 绝对成本学说
3 人文主义地理学
4 普雷德行为矩阵
5 循环经济的3R原则
6 新型城镇化
二、简答
1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机制
2 中国进口石油海上和陆上主要线路
3 区域系统的主要特征
三、分析论述
1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2 结合一事例说明社会文化对经济活动空间布局的影响
3 分析说明区域发展预测要注意的问题
2014年北师大自然地理考研试题(回忆版)
名词解释
1.新生代
2.水量平衡
3.有机土
4.生态系统
简答
1.大气降水的形成
2.热带稀树草原的成因
3.海岸的分类
4.生物多样性保护
选答
1.土地荒漠化的成因
2.陆地干湿度分带
3.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976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
"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
一、名词解释
1、循环累计因果原理
2、城市性质
3、文化特质的源地
4、断裂点原理
5、生态文化学
6、主体功能区
二、简答
1、扩散与扩散机制的影响因素
2、霍夫曼定理
3、有利于国家管理的政治地理空间结构
三、论述
1、结合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现状,论述我国城市化之路
2、点轴开发模式的特点与意义
3、结合具体案例,论述社会文化对经济空间布局的影响。
2013北师大地遥院自然地理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变质岩
2球状风化
3古土壤
4潜在蒸发量
5锋面雨
二、简答题
1黄河长江的水文特征和其水资源利用异同点及原因。
2土壤盐碱化过程及影响因素。
3顶级群落概念及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
三、 论述
1我国地貌格局及其对我国气候分异的影响。
2论述地表过程及各自然地理要素对地表过程的影响方式
2013年北师大资源学院/减灾学院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然地理学真题
一、名词解释:
干旱、
富铝化过程、
霜冻、
趋同与趋异适应、
土壤的离子交换、
物种多样性(30分)
二、简答:
径流及其影响因子、
水循环及其意义、
构造运动的特点与基本方式、
准平原与山麓面的发育环境及形成过程、
生态系统功能、
地带性与非地带性(60分)
三、论述:
热带天气系统与特征、
地貌与土壤的相互作用、
地球自然地带与水热条件的关系(60分)
2012 北京师范大学地遥学院自然地理学专业课
一、名词解释(5分每个,共四个)
1.水资源
2.板块构造学说
3.土壤空气
4.生物多样性
二、简答题(每个15分,共4个)
1.自然地理学分科
2.比较温带海洋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
3.地球上冰川的分布
4、请简述温带草原气候的特征及成因?
三、论述题(任选两题作答,每题35分)
1、综合论述西北干旱区人与自然的关系(至少要有一个框图)
2、综合论述自然地域分异的原因(至少要有一个框图)
2012北师大人文地理专业试题
一、名词解释
配第克拉克定律
增长极模式
霍夫曼系数
区域发展战略
人地关系或然论
结构主义地理学
二、简答
1、简述贸易中心的形成因素
2、简述主导产业与先导产业的特点与相互联系
3、简述区域文化中物质、制度、意识形态三部分的结构关系
三、论述
1、结合具体区域论述区域发展战略
2、在区域规划中如何区域发展目标
3、以一国为例,论述政治地理空间结构的特点
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地遥学院自然地理学试题
一、概念题(5分*6)
1.温室效应
2.土壤剖面和土壤发生层
3.径流模数
4.群落
5.岩浆岩
6.风化壳
二、必答题(25分*2)
1.天气与气候有什么区别?行星风带对全球气候带的形成有什么作用
2.以我国东部湿润区为例,说明成土因素和成土过程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三、选做题,三选二(35分*2)
1.什么是水循环?试述各循环在地球表面作用中的作用
2.试举例说明气候及岩性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
2009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考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每个5分,共30分)
1、规模经济
2、补偿贸易
3、多样化指数
4、佩蒂克拉卡定理
5、城市更新
6、结构主义及代表人物
二、简答(每个20分,共60分)
1、增长极内容及应用
2、成长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3、举例说明城市更新的积极作用
三、论述(每个20分,共60分)
1、金融危机影响及对策
2、用swot方法分析家乡经济发展
3、举例说明gis在人文地理中的应用
08年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考题
一、解释概念(每题5分,共30分)
1、增长极理论
2、城市化经济
3、逆城市化
4、地理学中的决定论
5、主体功能区
6、人类发展指数(HDI)
二、简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上图是约翰斯顿的城市民族聚居区演变分类,请问图中的分类指数有哪些,以这些指标进行分类的全组合应该有哪些。
2、简述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简述配第-克拉克定理的内容和启示。
三、分析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针对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现状论述中国应该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
2、试举一例说明结构主义方法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3、分析说明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思路
2007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人文地理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城市体系
2、空间递减规律
3、集中化指数
4、投入产处表
5、人口密度指数
6、人文主义地理学
二、简答
1、简述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原因及其统筹区域发展的措施
2、区域规划中选择主导产业的依据
3、旅游景区中的机能文化区的特点
三、分析论述
1、论述经济全球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及中国如何迎接全球化的挑战
2、分析你家乡“十一五”期间的经济发展战略
3、设计一个区域土地利用情况的调查方案
北师大2006年人文地理试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6个)
城市空间内部结构
倒u性理论
城市感知
恩格尔系数
地域经济结构
二、简答题(20分)
1、建树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区域空间发展理论模式的特点及内涵
三、论述提(20分)
1、产业集群的特点,机制,即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按照我国实际情况,论述区域的协调发展
3、据一个例子,经验主义方法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
北京师范大学地遥学院2006年自然地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土壤圈
2地震
3鞍形气压场
4生态幅
5土壤自净能力
二:简述气候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
三:什么是地表水循环?请简述地表水的资源与环境效应
四:请简述土壤在地球表层环境系统中的作用
五:根据你的学习和观察,请说明温度对植物分布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及其原因
六:什么是土地资源?请根据我国的国情说明我国要提倡节约土地资源利用必要性
04年北京师范大学地遥学院371地质学试题
一、解释(30分)
1 克拉克值
2 地热
3 背斜
4 平移断层
5 新构造运动
二、简述(30分)
1 解理和节理
2 壳和大洋壳
3 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三、如何在野外分析褶皱构造(30分)
四、试述漂移说、海洋扩张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联系。(30分)
五、试述沉积岩的分类(30分)
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地遥学院人文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4分/个)
形式文化区
刺激扩散
地理物象
同语线
汤因北?的文明起源说
二、 论述
1、简述人口转变模式,并分析中国人口转变的特点。(25分)
2、试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评价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15分)
3、试用政治地理的理论分析阿富汗的地理位置特点。(20分)
4、任选一个人文地理问题,针对该问题设计一个实证主义的论证方法
北师大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试题
一、解释下列名称(每题5分,共30分)
1.新构造运动
2.内海
3. 架
4.牛轭湖
5.生态幅度
6.土壤相对年龄
二、什么是生态系统?试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5分)。
三、试简述地球表层水分循环的类型与层次结构。 (15分)。
四、什么是土壤?土壤资源具有哪些的特点? (15分)。
五、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试运用人—地关系原理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简述实
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 (2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