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镜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ERAT)最早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冰熔教授提出,近期,他将ERAT相关的实用建议进行总结概述,发表在GIE杂志上:
1. ERAT适应证
①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是ERAT最主要的适应证,单纯性阑尾炎指无阑尾穿孔依据,影像学未提示阑尾肿瘤,且阑尾腔直径≤6mm。
阑尾壁增厚,阑尾周围水肿和/或积液是阑尾炎的支持依据,并不是ERAT 的禁忌证。
②一般而言,ERAT并不适用于复杂性阑尾炎(包括阑尾坏疽、穿孔、阑尾周围脓肿),但目前也有一些亚临床的证据崭露头角显示,ERAT与腹腔镜下阑尾炎切除术对患者症状缓解无明显差异。
③特殊人群:妊娠期急性阑尾炎需要特别注意,因为抗生素或手术对患者和胎儿都有潜在的风险,而阑尾破裂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孕早期使用ERAT与子母镜检查,进行成功手术,可顺利足月分娩。对于儿童阑尾炎患者,ERAT是避免外科手术的不错选择,初步研究表明,ERAT治疗儿童阑尾炎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2. 镇静及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一般选择采取中度镇静,能耐受肠镜检查即可耐受ERAT,有时也需要给予个体化方案。对于怀疑阑尾炎时,术前常规使用抗生素。
3. 肠道准备
重度疼痛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8)、无法耐受口服摄入清肠剂,可采用分次低压清洁灌肠。入院后3~6小时内进行ERAT,ERAT术前30分钟进行灌肠,每次给予500mL灌肠,共给予5次),同时需注意患者有无出现腹膜炎体征或因严重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轻中度疼痛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8)、可耐受口服摄入清肠剂,入院后24小时内进行ERAT,术前4~6小时进行肠道准备。充分的肠道准备才能保证进入盲肠、观察阑尾内口。
4. 阑尾内口定位及插管
前端安置透明帽有助于暴露阑尾内口,但普通透明帽可能对阑尾内口造成损伤,因此,刘冰熔教授发明了一种锥形透明帽,如下图所示:有时阑尾开口并不在盲肠,而是靠近侧壁,此时可能需要倒镜后插管。一般在透视下,将导丝插入阑尾腔,并注射造影剂显示阑尾腔的整体形态。如果存在透视禁忌证(如孕妇)时,可使用子母镜插管进行直视检查。
5. 图像解读
急性和慢性阑尾炎的图像特征:
a. 透视表现:包括局部狭窄或阑尾腔扩张、充盈缺损(粪石存在)、阑尾内壁不光滑、阑尾形态扭曲(图1C和D)。
b. 内镜发现:阑尾内口水肿,伴或不伴流脓,周边黏膜充血和水肿提示阑尾炎(图1E)。
c. 子母镜发现:阑尾管腔水肿、腔内积脓、腔内黏膜异常,以及腔内存在粪石。
6. 减压及阑尾冲洗
对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阑尾插管成功后对阑尾腔进行冲洗、引流、减压可立即缓解症状。
阑尾造影时,造影导管可推进至阑尾远端,可通过导管注入造影剂生理盐水冲洗阑尾腔。冲洗也可能导致脓液和粪便从阑尾腔有效地释放出来,从而对阑尾减压。大多数粪石可以通过大量的冲洗从而取出。对于无法冲洗和排出的结石,可使用取石网篮或球囊辅助取出粪石。
7. 留置支架
阑尾支架植入术的基本原理是维持足够的引流,以及在急性炎症或狭窄的基础上进行旁路引流。
对于阑尾引流,一般采用直管引流塑料支架,直径7~8.5 Fr,长度5~7cm (图2C, D),也可使用单猪尾支架(猪尾位于盲肠)。支架释放过程与胆道支架相似。
8. 术后随访
ERAT的临床成功通常术后即显而易见,患者腹痛明显减轻或完全消失,开始恢复进食,这时病人可安全出院。
大多数阑尾支架会自发排出,但建议支架放置两周后进行腹部X线检查以评估支架的位置。如果支架在两周后仍然留置,需择期结肠镜检查拔除支架,并对阑尾造影评估是否仍然残留粪石,必要时再次取石。
ERAT正逐渐成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标准治疗方案,让阑尾炎患者能保留器官。随着子母镜的应用,它将扩大内镜医师在治疗阑尾炎、阑尾息肉和肿瘤的作用,可能改变阑尾疾病的处理方案。
参考资料
Gastrointest Endosc. 2023 Dec 14:S0016-5107(23)0316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