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8-
企业经营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廖琦君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摘要]全面预算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管理工具和方法,对完成企业的管理和经营目标都十分有益,且能改善企业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并及时有效地控制其日常经营活动,适应企业财务管理的更高要求。对全面预算管理进行研究,分析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企业;预算管理;财务制度;改善措施[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1 全面预算管理的涵义及特征
1.1 全面预算的涵义
对于全面预算的定义,美国管理学家德客斯溚(Decosta)对企业预算的定义是“预算就是用金额表示的综合的活动计划,是用金额表示经营管理者在将来特定期间的计划及目的的正式计算书”(Decosta ,1976 );而卡铺兰德(Copland)等则定义其为“将特定的活动方案以计算数字表示的正式活动计划,并明显表示企业目的及其达成手段”(Copland ,1974)。而本文则认为全面预算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种方法,是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贯彻企业经营战略的管理机制,正确认识和运用全面预算管理工具,对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强化内部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2 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
1.2.1 全面性。全面预算管理在应用于企业中进行预算管理时,它往往涉及到企业的各个方面的预算管理,因为我们在实施预算管理时,需要将预算管理涵盖到企业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够更全面、更完善地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掌控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监控企业朝着最终的管理和经营目标前进。1.2.2 全员性。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面向企业各部门各环节的管理,它在实施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管理层的责任,更需要上级对下级就全面预算管理进行分工并进行沟通,只有各级之间信息互通才能使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积极参与其中,做到全员都参与到预算管理中来。因为只有这样,管理层制定的预算才能被员工所接受和理解,而预算工作的进行才能得到全员的支持。从而为实现预算管理目标提供保障。
1.2.3 战略性。企业在确定企业自身未来发展问题时,也就是确定其战略目标。而在确定战略目标时往往是与企业现有的资源相结合的,即根据企业所持有的资源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确定什么资源投向何处,以及投放的量等问题。而预算管理作为一个对企业现有资源的一种计划管理,其主要作用就是对企业资源的组织和使用根据战略目标作出合理的安排。由此也体现了预算管理的战略特征。即:一、企业的预算管理的规划需根据企业战略目标为基准来制定。二、实施符合战略要求的预算管
理能够从全方位支持企业战略的发展。三、不同企业乃至于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战略目标都可能有所不同,所以,企业在进行预算管理时,预算管理的重点也要随之而异。
2 我国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全面预算管理的思想进入我国的时期较晚,直到改革开放后,随意市场经济的确立,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才逐渐被企业所重视,部分企业开始在企业管理中采用全面预算管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提高了企业的效益。与国外相比,当前我国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还存在不少问题。2.1 全面预算管理脱离战略目标
全面预算的编制需要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为导向,而很多企业在编制全面预算时并没有考虑企业的发展战略,这必然使得全面预算工作在实施中忽视了战略的重要性,而没有了战略目标的引导,企业在编制全面预算时往往只考虑了短期目标与利益,而没能顾全到企业的长远发展。这样的全面预算仅仅是一个形式,企业各级人员不能理解预算的意义与目的,自然不能发挥其作用。2.2 为形式而预算
全面预算在逐渐被学者与企业所认可后,存在一些企业,在没有完全理解全面预算的精髓与实际运用方法和步骤时,仅仅为了跟风体现企业的管理水平而效仿其他企业盲目进行全面预算。在这样的目的与环境下实施的全面预算管理就是一个形式,没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2.3 预算只是财务工作
全面预算工作的基础是财务预算。这使得人人往往误解为全面预算就是财务预算,全面预算工作就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事实上,虽然企业的经济活动绝大多数都能用货币表示从而进行财务预算,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经济活动不能用货币表示且无法依靠财务部门来编制预算。全面预算体系包含了财务、资本、业务等预算,它涵盖了企业的各个部门的工作。如果单纯地把企业的全面预算看作是一项财务工作,那么全面预算的管理效用就会大打折扣。2.4 全员参与性差
全面预算具有全员性的特征,所谓全员性,即指预算在编制时
[收稿日期] 2019-04-16
[作者简介]廖琦君(1992—),女,贵州铜仁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审计实务。
黎 青
(重庆工商大学 派斯学院,重庆 401520)
[摘要]煤炭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支撑着工业进步,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煤炭企业在发展壮
大的过程中,由于紧缩的煤炭、煤炭税收加重、煤炭消费减少、煤炭价格下降等宏观环境和运输成本增加、技术难
度加大、投资回报的周期长等微观环境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增加,并且企业自身风险管控意识不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有
待改进。鉴于此,煤炭企业需要推进财务风险的信息化管理,有效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保障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煤炭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进入20世纪以来,中国大力发展治金、电力、旅游等行业,煤炭企业为这些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各行业对煤炭需求的增加,煤炭的供给减少,使得煤炭的价格上涨。在这样的背景下,煤炭企业进入辉煌的发展阶段。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进入新常态之后,煤炭企业的发展受到阻碍,产能过剩,生存压力剧增,经营进入“寒冬”期。煤炭企业为了顺利度过“寒冬”期,各大煤炭企业通过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进行改革。
2 煤炭企业的财务风险
煤炭企业的风险需要从来源具体分析,将煤炭的企业财务风险因素分为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经济环境,具体风险因素情况如下。
2.1 宏观经济环境
煤炭企业的发展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宏观经济环境主要包括紧缩的煤炭、煤炭企业税收加重两个方面。
2.1.1 紧缩的煤炭。2017年,国家对煤炭产业的缩紧,对媒体企业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煤炭开发的优化,煤炭布局的优化等方面都做了详细地要求,即调整煤炭企业的产业结构,禁止永久性的煤矸石堆场,淘汰落后的煤炭企业。这些对煤炭企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得煤炭企业的扩张严
[收稿日期] 2019-03-25
[作者简介]黎青(1990—),女,湖北通城人,助教。
应先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采用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方法进行编制。在实施时也要得到全体上下员工的支持,并积极参与进来,完成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而由于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久,很多企业并未真正深入了解预算管理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运用方法。导致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的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往往只是通过高层领导决策而做出预算的编制,且在编制完成后没有及时与企业员工就预算管理的执行、调整、考核等问题进行沟通,这直接导致了预算的实施没有实现其实际的管理水平。
3 改善措施
3.1 提高领导及员工对预算管理的认识
预算,作为一个贯穿企业经济活动的管理工具,首先,应得到最高领导层的重视和首肯,因为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可能存在一些人对全面预算存在偏见而抵制预算的执行,这时候就需要最高领导层的支持。其次,统一好企业全员对预算管理的正确认识,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以便促进每个员工为完成个人目标,企业目标而奋斗。最后,应加强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做到多宣传、多讨论、多培训。因为只有让职员充分了解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认同企业的价值文化、发展方向,才能确保全员上下行动、目标一致。
3.2 建立健全的财会制度
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及良好的会计环境是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发挥作用的前提。因为企业在分析实际与预算之间的差异、制定精准的预算报告等都是建立在这些条件上的。管理会计主要是在整合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基础上对未来的情况进行预测,而这个过程又需要预算管理的辅助。因为确立合理有效的预算目标依赖于其为管理者提供大量信息作支撑。故此,实施预算,要求企业财务的管理具有专业性,不局限于财务记账的基本要求,更注重于管理会计的合法、合理。
3.3 设置预算管理委员会
目前,只有少数企业设立了预算管理委员会,绝大多数企业的预算管理由董事会兼职或专人负责。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预算管理的实施与控制。企业各部门是相对的,他们肩负着不同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就各部门的利益而言,各部门提出的需求与发展计划可能互相冲突或者与总体目标相冲突。而我们通过建立管理委员会来协调这些关系,并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设置预算管理流程,建立相关制度,规定统一的预算报表,从而合理地调节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计划,促使各部门无间隙合作,最终完成企业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颖.我国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
大学,2012.
[2] 马春霞.全面预算管理优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15):40-42.
[3] 石丽娟.以战略为导向的报业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探析—以大众报
业集团为例[J].青年记者,2019(05):103-104.
[4] 彭艳容.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
黎 青:浅析煤炭企业的财务风险
-1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