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国网11日发布的消息,明年春节和国庆分别调休放假7天。春节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除夕至正月初二恢复为正月初一至初三;元旦放假1天;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全部调休或连休放假3天。
根据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和有关明年节假日安排通知,2014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具体安排如下:
一、元旦:2014年1月1日放假1天。
二、春节:1月31日至2月6日放假调休,共7天。1月26日(星期日)、2月8日(星期六)上班。
三、清明节:4月5日放假,4月7日(星期一)补休。
四、劳动节:5月1日至3日放假调休,共3天。5月4日(星期日)上班。
五、端午节:6月2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六、中秋节:9月8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七、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9月28日(星期日)、10月11日(星期六)上班。
日前决定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第二项,将春节放假起始日恢复为农历正月初一。
明年春节放假从正月初一开始
除夕不再是法定假日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公布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新华社11日全文播发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 根据1999年9月18日《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订 根据2007年12月14日《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根据2013年12月11日《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三次修订)
第一条 为统一全国年节及纪念日的假期,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三条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四)中国人民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第四条 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第五条 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
第六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第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方案“终极版”有何改进?
专家解读2014年节假日放假安排
11日公布了2014年节假日安排通知,公假总数11天保持不变,春节、国庆黄金周得到保留,“五一”黄金周没有恢复。此前,全国假日办曾发布三套放假方案征求网见,最终的放假安排在呼声最高的C方案基础上加以完善。
2014年节假日放假安排在调休环节有两点改进:一是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节日逢周三时不调休,仅在当天放假;二是在长假调休方式上,将过去调借节前或节后一个周末的2个周休日的做法,改为调借节前和节后各一个周休日的做法。
清华大学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认为,在调休环节上的改进已经让放假安排有规律可循,方便人们记忆、推算。“人们就此可为假期出行、购物、婚宴等安排提前准备。同时,也避免了原调休方式造成节前或节后连续工作时间过长的问题,使员工能得到充分休息。”蔡继明说。
以春节为例,放假调休时间为1月31日(大年初一)至2月6日(大年初七),共7天。1月26日(星期日)和2月8日(星期六)上班。“经过调研发现,很多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原本在农历除夕约定俗成地放一天假而且并不安排工作,从除夕开始放假让很多员工觉得浪费了一天假期。”蔡继明说。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董克用认为,我国的节日常与周制度不匹配,不衔接,最终的放假方案体现了便利性协调和必要性协调的特点。“在春节只有3天假日,并且努力不打乱社会工作生活节奏的情况下,采取了调借节前和节后各1个周休日的做法,形成了长假,距离较远的亲人也有可能回家团聚。而只调借相邻的1个周休日,也避免了出现过长的工作周。”
蔡继明介绍,在放假安排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法定节假日都比较分散,尽可能减少集中放假并推行错时休假。2014年放假安排“节日逢周三时不调休”,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调休双休日的频率,对实际生产减轻影响,小长假规律化调整也最大程度减少了调休造成的混乱。
中国假日·亲民化
明年长假前后不再出现
超长工作周
春节长假之前的连续工作日只有4天,之后连续工作日为3天
国庆节长假之前连续工作日为3天,节后连续工作4天
调整方案
两个特点:
一可以解决连续工作时间过长的问题
二解决调休过乱问题让节假日顺其自然
明年节假日放假安排有哪些亮点?假日办通过互联网公布三套备选方案中的哪一套被采纳?明年长假前后的连续工作日是否会过多?如何破解黄金周交通和景区拥堵难题?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部门和部分专家学者。
两个长假
春节、国庆两个7天调休长假
为使长假安排科学合理,上个月,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在多次征求社会意见的基础上,通过新浪、搜狐、腾讯等6家网站开展问卷调查,就三套调休备选方案公开征求意见。312万余名参与调查的网民中,只有第三套方案获得半数以上支持。这套方案保留春节和国庆两个7天调休长假。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专家组组长石培华说,公布的放假安排是目前条件下统筹兼顾的优选方案。这种调整顺应、顺应发展新变化和新需求,是对法定节假日制度的不断优化。
“我认为方案三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案,回归了节日休息或纪念活动的本位。春节调借周末形成7天长假是必要的,符合春节这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家庭团聚的要求。”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董克用说。
专家认为,明年的休假安排既考虑了人们的长假休闲需求,保留了春节与国庆7天长假,也通过顺接与调借,合理安排清明、五一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三天小长假。
两个特点
长假前后不再出现超长工作周
“本次调整的方案有两个特点:一是可以解决连续工作时间过长的问题;二是解决调休过乱的问题,让节假日更顺其自然。”石培华说。
往年,7天长假之前或之后的连续工作日会超过5天的超级工作周,引起部分上班族的抱怨。明年春节长假之前的连续工作日只有4天,之后连续工作日为3天;国庆节长假之前连续工作日为3天,节后连续工作4天。
董克用说,春节、国庆只有3天法定假日。同以往调借节前或节后连续两个周休日做法不同的是,现行放假安排力求不打乱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采取调借节前和节后各1个周休日的做法,形成7天小长假。这既有利于远距离探家或远游,又避免出现节前或节后工作周过长的问题。
石培华表示,我国节假日是按照传统的农历和现行的公历安排在固定的日历时间,有时与周休日衔接不上,近年来群众已习惯节假日与周休日连休,因此有必要继续实行调休。
中国假日·现实性
“五一”黄金周再难恢复
专家称,一旦恢复“五一”长假就等于放弃了带薪假
2014年放假安排中,劳动节放假维持为1天,一些网友所呼吁的“恢复‘五一’黄金周”和“延长春节假期”愿望并未得到实现。业内专家表示,在公假总数11天不变的情况下,应赋予节日更多的文化内涵,而人们旅游出行的需求须靠落实带薪休假得以满足。
清华大学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表示,恢复“五一”黄金周,要取消现有的清明、中秋、端午假期,不利于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不可取。“节日有着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内涵,非单纯的购物、旅游。带薪假是改革的方向,一旦恢复‘五一’长假就等于放弃了带薪假,是在改革路上的后退。”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董克用认为,需要更多的休闲旅游时间是劳动者的刚性需求,黄金周集中出游导致景区拥堵的不理性现象,说明长假供给的短缺和带薪休假落实不到位。劳动者的要求是正当的,的确应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加劳动者的休闲时间,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今年2月《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正式面世。其中,纲要把带薪休假作为一个核心关键词提出,首次对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提出明确目标——“到2020年,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实。”
董克用认为,应当通过各种方式,督促用人单位落实有关带薪年休假法规。既可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又避免了全国同时休假出现的交通和旅游高峰,“带薪年休假是推动假日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措施。”
中国假日·法制化
2014年法定节假日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节假日共十一天
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资支付暂行条例》《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等法规,以及今年实施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在我国第一部《旅游法》开启“依法治旅”之际,我国开始全面步入依法休假时代。
目前我国劳动者依法可以享受的休假休息权利,主要指法定节假日、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休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2014年法定节假日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属于全体劳动者的节假日共十一天;
·第二类是属于部分公民的节日;
·第三类是属于少数民族的节日。
中国假日·破难题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董克用建议
制定带薪休假鼓励
近年来,法定节假日集中出行导致一些地区交通和景区拥堵,调休则造成节前或节后连续长时间工作,而供求失衡带来旅游质量下降和价格上涨等一系列问题。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董克用建议通过各种方式,督促用人单位切实落实有关带薪年休假法规。这样既可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又避免全国同时休假出现交通和旅游高峰。
石培华说,“要真正解决黄金周人满为患的问题,的确需要落实带薪休假制等措施,以更分散均衡地配置旅游资源。但也需要增加旅游景区,特别是适宜休闲度假的旅游产品,不断完善节假日安排,提高旅游相关行业公共服务与管理水平。”
他建议制定出台相应的扶持带薪休假鼓励:“能否考虑在春季、秋季增加学生两个5天假期,减少暑假和寒假各5天时间。这样有利于形成与长假对接的假期,方便家庭组织休假。”
一些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只有真正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让人们根据自己的个人与家庭需求,自由安排出游时间,才能大大缓解节假日期间人流集中出游对景区造成的压力,提升人们休闲旅游生活质量。”
本组文图综合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