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全国创新作文大赛写法指导】
全国创新作文大赛简介及写法指导
山东省金乡一中 程相崧
一、全国创新作文大赛简介:
全国创新作文大赛由北京大学语言文学系和《课堂内外》杂志社联合主办,得到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985、211高校的支持,全国总决赛高中组二等奖以上的选手,享有大赛夏季高校自主选拔测试推荐资格。
全国创新作文大赛已经成功举办十届,我忙将要参加的是第十一届大赛,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时间为2015年11月—2016年8月。
二.写法指导:
1.题目设置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素养最核心的部分,创新作文大赛的题目命制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尤其是近两届大赛总决赛,已由过去几届单纯的作文写作过渡到语文综合水平测试和素养考察上来。本届大赛,更是将名字改成了“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暨首届全国中小学生阅读能力大赛”,更加突出了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作文大赛从初赛到决赛,题目设置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一篇大阅读,给出一篇50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在阅读后概括内容,阐述观点。有时是一道题,有时是两道题,每道题答案字数一般在300—500字。因为综合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再加上字数较多,这篇阅读理解,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一道“小作文”。
第二部分是一道写作题,有时让学生根据大阅读给出的材料,有时另外给出材料,并给出题目或话题,题材不限,文体不限,字数要求1500—1800字。
2.写作理念
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并非强调标新立异,以奇、怪取胜,而是意在打破传统语文作文
教学中的“新八股”写作模式,拒绝结构单一,避免空泛议论,杜绝虚假抒情。倡导回归写作本身的意义,还原写作本身的价值。
写作,就是对自我感受的一种表达。写作就是在真实生活体验的基础上,有所悟,有所感,有所想,有所写。写作,自然离不开阅读,阅读文章,也阅读生活。这种阅读,就是一个沉淀的过程。所以,有人提出“三个一”工程,即精读一本名著,熟悉一个名人,关注一个热点;并在此基础上,由一,到二,到三,到读书万卷,到心忧天下,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创新作文,跟我们平时的作文有相通之处。例如,要审题精确,立意恰当;要结构严谨,素材丰富,要技法得当,无堆砌之感;要语言流畅,文采斐然。
创新作文又跟我们平时的应试作文有着鲜明的区别。例如,结尾照应开头,结尾和开头照应题目;中间用并列式或者对比式罗列几个例子;每个例子在论述之后再简单点题;引用一两句名言再结合主题简单阐发。这些“八股式”议论文的痕迹,在参加创新作文大赛的时候,就要在你的文章里,尽量避免出现。
我们平时的应试作文,是让阅卷老师在短时间内判断出你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综合素养;而创新作文大赛,是让评委老师判断你是否具有深刻独到的思想见解,真挚细腻的情感体验,悲悯博大的人性关怀、妙笔生花的写作天赋。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作文大赛,是对语文教学、写作教学的一种引导,也是对全国具有写作禀赋的孩子们的一种“发现”。
3.内容指导
我们参加创新作文大赛,在写作的时候,首先应该打破从前的条条框框,自由地写,放开了写。这种突破,首先是字数的突破,你要写出平时作文一倍甚至更多的字数。这样的篇幅,增加了难度,同时也为你纵横说理,细腻刻画,挥洒才情提供了一个空间。
虽然,作文题目要求文体自定,题材自选,但你写出的文章,无非是说理为主,叙事为主,抒情为主这三类。
如果你是说理为主,你就要反复思考,尽量做到观点别致、独特,立意深刻,见人之未见,发人之未发。你不要用平时应试作文里罗列例证的方法,像做数学证明题一样,简单空泛说理,最后证明一个观点。你要在心里把这个问题反复思考,觉得有了独特的看法,别样的角度,不吐不快了,再用逐层深入的逻辑顺序,把理说透。你在说理的时候,要学古代的纵横家,古今中外、天上地下、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的人和事,尽可悉数拿来,为你所用。你在运用素材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例证的时候,要运用发散式思维,调动起来自己的全部知识储备;你在论述的时候,又要用理性的思维,冷静的态度,条分缕析,用深刻和独到,打动对方的心灵。
如果你是叙事为主,你就得先有十足的把握,这个故事,的确符合题意。在所有文体里,叙事文,无疑是最难写的,也是最难写出彩的。你如果执意要写,那就在写时,先调动生活积累,从中捕捉打动你的那个瞬间。这个瞬间,可以是一个动作,例如《背影》里父亲艰难
爬上月台的那个背影;可以是一句话,例如《小桔灯》里那句“我们大家也都好了”;可以是一个眼神,例如《祝福》里祥林嫂“眼珠的间或一轮”。这个瞬间,是文章中的细节,也是诞生一篇叙事文的一粒种子。如果没有这样的细节,你的叙事文就是一纸流水账,没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另外,如果你想写一篇叙事文,就不要加一句议论,也不要加一句抒情,你想说的,想抒发的,都让你的故事、人物、细节告诉读者就行了。
在以上,主要从三种文体谈了写作中的注意事项。另外,不论写成什么文体,在写作过程中,都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有一些。简单罗列如下:
(1.)有思想
你要在自己的作文中,透视生活的色彩斑斓,体验人生的情致和理趣,充分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社会、对人生作出自己精彩的“诠释”。
(2.)有真情:
你的作文,应该出自身心体验,倾吐真情和心里话。你要把写作当成一个释放心灵、张扬个性的过程,要让你的作品突出真情的本色和个性的风采。
(3)有情怀
你的作文应该有情感,更应该有情怀。什么是情怀?情怀是一种忧患、一种担当、一种超越个人的大爱。当今的时代涌现的各种问题,你不仅要关心,还要有立场,有观点和看法。差距、道德问题、教育问题、环保问题、等等,你不要觉得事不关己,就两耳不闻;你不能仅仅站在个人立场、国家立场,还要站在人类立场。
例如,第十届创新作文大赛的决赛题目,通过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就给大家提出一个难题。在人类的将来,太空新人类文明起步,为了生命能够到达目标星系,星舰地球的几座飞船中间只能保留一个来收集足够的燃料和关键配件。在这种情况下,你将如何抉择?在这种情况下,人性深处的“恶”凸显了出来。是争斗,还是牺牲。你要考虑的是人类的命运,你的笔下就要有一些情怀了。
(4)有文采
富有文采的语言,要么严谨、思辨性强;要么隽永、味笃情浓;要么疏朗、朴实情真。你要善于选择、整合词语和句式,巧妙运用修辞、引用化用诗词名言。写景,则描山摹水,
如在眼前;状物,则雕形图貌,栩栩如生;叙事,则绘声绘色,娓娓动听;说理,则鲜明清楚,练达警策。
(5)有亮点
在一篇文章中,有一两个亮点,即可“一俊遮百丑”,给评委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充沛的说理、巧妙的构思、独特的角度、新鲜的素材。这些或给人“一气呵成”的畅快,或给人“峰回路转”的惊喜,或给人“匠心独运”的赞叹,都会让你的文章脱颖而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指导教师简介:
程相崧:男,山东金乡人。金乡一中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作家》《山花》《时代文学》《福建文学》《鸭绿江》等文学期刊。历年来,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创新作文大赛、新概念作文大赛等作文赛事,率获佳绩。
【篇二:创新作文大赛得奖“攻略”】
创新作文大赛得奖“攻略”
创新作文大赛得奖“攻略”
首都之行,给我的回忆可用以下词语表示:伟大、空气、拥挤、闲逛、规则。前四个是北京这座城市赋予的——人物、建筑之伟大,空气之浑浊,地铁、景点处之拥挤,随处可见的闲逛人群这些本也在我预料之中,反倒是“规则”让我手足无措。 一星期前,创新作文大赛主办方突然邀请我校派出代表参加活动。本着所有明白该活动意义的人的小心思,我校也顾不上感慨通知之急,迅速从学生中选派出两位文笔还不错的学生,与我这位“外行 ”老师一同前往北京参赛。当时的心情——要是不拿个二等奖以上,都对不起江西人民!与此同时,我也另需参加主办方举办的类似教育创新改革的研讨会。
参加后的种种过程就不说了,直接说说咱们这次拿奖攻略吧现在回想起来,挺后悔没听从主办方建议参加文学特训营的——但又觉得庆幸没掉进去。不过,各位看客中,若有想拿自主招生名额的,您最好还是按这规则办吧,人民币是小,伤心是大。 你了解过高考吗?高考的试卷是哪些人出,改卷又是哪些人?你了解自主招生吗?笔试的试卷是谁出,改卷又是谁?要是你都了解,是的,你突然把这些问题放一起思考,你就发现了:高考确实是最公平的选拔制度!说白了吧,就连封建社会都知道出题与改卷的人不能是一套人马,否则什么叫公正、公平!你不干脆自个办个特训班,专搞你那套就是了,还折腾那么多满怀梦想、不懂“规则”的孩子们干嘛! 不过说也瞧,还就有人这么干了。
从我这边的研讨会,到学生们那边的名家讲座,倒腾来去就那些核心人物。本来不细想也不觉得什么,可谁让我有个狐狸的心思——没吃到就说葡萄酸咯。所以,把信息综合一下发现:作文命题评审委员会成员与特训营老师是有重叠的。你要是重叠个“临时工”咱也就认了,你把命题的核心人物都“叠”起来了,让咱硕大的心也没抗住了你就是没泄原题,也提前泄了主题要求吧?要不某灵魂人物怎敢拍胸脯说就要引导一种文风呢!注意,是一种。更甚者,另一灵魂人物点评作品时直接就说”我们写作文要说事,不要总说理”,我家两张“白纸”们就这么不懂事地全写了议论文体裁,事后不约而同地反问我:“这样的材料,不写议论文还写什么。我要知道他们是要说事的,还能犯傻顶风做案?!”我不知道,这第八届的特训营都有哪些人参加,这些人与作文大赛得奖者有什么关系;我知道的是,要是我“内行”些,早点告诉学生们评委的喜好,咱今天就不会坐电脑前砸字了。
好吧,这届就当初吻吧——没经验。现在要思考下届创新作文大赛咱们还要不要参加,第九届特训营要不要抢着参加?可惜啊,决定权不在我手上,因为money是家长们出的。 不过参加决赛的孩子们,要是不想让xx元/人的决赛费打水漂,就交了xx元/人的特训营费吧——三等奖是浮云,二等奖以上才是王道!最后感慨一句:就像某位老外说的,中国的高考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阶级的选拔制度。同学们,不要再砸高考的牌子了,你要不是“二代”,更要感谢这个制度的存在。不过,穷孩子们,不要灰心,也许凭着你们对文学的灵性,说不定能跟万里之外的灵魂人物想一块呢!就是这点灵性,怕是在7800数字下也就不那么凤毛麟角了。你们就当是参加一次私人高考吧! 另附相关名词解析一则——
自主招生“推荐”名额:是指你参加了意愿报考的高校自行举办的笔试面试(二选一或均有),这些环节你都通过了 ,那么本作文大赛的加分才有用;换句话说,
要是你的文化分数或面试成绩没达到高校要求,就是个特等奖也没用,照样高考路上同一起跑线(话外:咱校选出来的文化分肯定没问题 就是得奖有“难度”)。不过听闻某大学与主办方达成某些协议,似乎有十个本赛得奖名额免试录取。咱不是局里人,不懂这成本是怎么算的。反正我学生说了:“不是一般人能要得到的。”为师不得不感叹一句:受过打击的孩子就是早熟啊!
本来想上些图,怕涉及肖像权之类高深问题,考虑老婆孩子与热炕头的重要性,就全当无图无
【篇三:创新作文大赛特等奖 羡 慕】
羡 慕
我想我是一个怪人。
同是唱歌,我羡慕蛙。尽管它们同样唱得洪亮且不知休止。
同是拾遗,我羡慕蚁,却不羡慕屎壳郎。尽管它们同样卖力地找寻搬运,日日不息。
同是死亡,我羡慕圣埃克苏佩里,却不羡慕顾城。尽管他们同样摆脱了这不断吵吵嚷嚷的人间,获得了起码的清净。
同是一个我,我羡慕小时拖着鼻涕坐在外婆家的水井沿儿上看星星险些掉下井去的我,却不羡慕现在过马路红灯停绿灯行四平八稳的我。尽管我仍然是我,鼻子仍塌着,头发仍疯狂茂盛地生长着。
后来我有幸认识了先生,在我歪在沙发上睁着酸痛的眼枕着一沓数学卷子时认识了他,于是这些怪事全涌上来,如被输入了正确密码的保险箱一样发出咔嗒咔嗒健康好听的声音,各就各位,嵌入眼前这位老人的字句里去。他说一种人情趣丰富,一种人情趣干枯,一种人对万事万物充满趣味并四处寻找趣味,一种人无趣味只与蝇蛆挣温饱。
正是如此。
蝉在白天吸着树汁大声叫喊,扯着嗓子贩卖尘世的喧嚣,只与车喇叭比嗓门,对于夜晚则摆出鄙夷的了无兴趣状;而蛙,只在夜晚,歌唱莲池的幽光,流萤的灯光。
蚁爱在尘土里找寻人类掉落的珠玉,一个一个用弱小的身躯将它们背负回家,堆放在巢穴中;屎壳郎却只会扒拉出屎便,吭哧吭哧滚成一个大球,趴在上面炫耀自己从蝇蛆的盘中夺来的美食。
圣埃克苏佩里践行着自己与小王子傻傻的诺言,他想念他,因此驾了飞机去另一个星球找寻面包树下的那个孩子;而曾经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的顾城,终于陷入流言与背叛这些俗事的陷阱中,挥着斧子,与他曾有过的清净同归于尽。
我小时候的确是个傻姑娘。我爱跟着屋后的野猫去荒草堆里受虫咬,只因爱看它光滑的脊背;我爱一个人站在藤椅上扮成主持人自己播报自己唱,就是觉得自己走调也挺好听;我爱咬破一点点汤包的皮,再烫也要闭着眼把汤汁一股脑儿吸上来,美味毕竟不可错过。我常看田野中间刺入天际的树,它们全长着富有哲思的眼睛;我也常窝在外公胸前的自行车横杠上,屁股硌得生疼也要伸着脖子看虹桥下汩汩流过的泾水,与河边嚓嚓嚓得洗着衣裳的女人。老街的青石板路是我踩过无数遍的地方,个子再矮我也要仰头看看母亲当年住过的木制二楼的阳台,花窗后有半米宽的木台,那里晾着母亲当年的笑。我多么羡慕旧时的我。
而我终于不幸地成为现在这样一个“聪明人”。不会傻傻地停留在街边,只为欣赏一棵树一块石头的憨态。顶多,只为了在进校门前吃完早餐而在垃圾桶旁驻足。更难得歌唱,有那个时间不如多看看课本。毕竟我再也不“傻”了。
美,这种隐于幽暗,生于尘埃,却出于俗世悬于苍穹的物事,我似乎已将它遗落许久。
先生让我看清自己在走向哪里。我在由一只蛙蜕为一只蝉,我在由一只蚁蜕为一只屎壳郎,我在由一个梦想者变为一个现实者,我在由一个追寻美的人变为一个陷入名利的人。
“欺诈、凌虐、劫夺”皆生于此。这刺中了我许久不好好使用的心,它痛得皱缩起来,久久战栗。
还好,我还会羡慕。
我还在羡先生所描述的那份美好情感,那种追寻的冲动,那种踏雪寻梅式的向往,我还在羡慕蛙、羡慕蚁、羡慕圣埃克苏佩里,羡慕在记忆里仰着头的自己。
谢谢先生,我仰头看着那段关于美关于追寻关于情趣关于幸福的生活时,也看见了解释我的羡慕的答案,看见浮于尘世的种子,也看见沉在永恒里的微光。
同是走在路上的人,有的人低头嗅土里的铜臭,俯身拾别人落下的钱币,埋头刨尘埃里的富贵;有的人抬眼揣测云的心思,伸手数飞鸟的羽毛,仰头听雨的情绪。
我想我终于知道羡慕于我是怎样一种情感。若先生叫我概括,我会将其描述为一种仰而向上的动作,摒弃俯身向名利的姿态,始终伸展肢体,拥抱清洁的精神与无杂质的心跳。
它正是一种对于美感的培养,在太多人已如我这样被名利浮尘压得只能低头行走的现在,它是拯救,是驱人因恶丑而远恶的一种精神动力。人因植下对于美的歆羡,而得以蔽身于善的浓荫之下。
愿我所言,正如先生所言。
点评:好文章永远离不开生活,这是文章打动人心的。本文一开篇就出现了四个排比的段落,一个比一个贴近生活,一个比一个更能阐释主题。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能以自己清新自然的语言将先生关于“美”的理论进行加工、转述,少了一分艰深,多了一分活泼;少了一分枯燥,多了一分温暖。
微笑着面对失败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容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要知。
对,面对失败我们要“卷土重来”。我们遇到挫折时不应该气绥,要微笑着打败它,战胜它。换个角度看,其实失败对我们来讲未必就完全是一个厄运,也许它倒是磨练我们意志的一块难得的砺石呢!常言道:失败乃成功之母。
人生在世,谁能不失败呢?有谁又是常胜将军呢?
人们都知道,爱因斯坦一生中有许多重大发现。但又有多少人知道他经历过多少艰难挫折以至失败呢。他小时曾经被认为是笨小孩。后来,在很长时间里也没有人发现他身上有天才的影子。他是经历了数不清挫折和失败之后才成为大科学家的。他为什么成功?因为他微笑着把失败当做成功的“垫脚石”。有了这样的心态,我们就应该享受失败,感谢失败,树立信心,迎接成功。
《傅雷家书》中说:“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平静。”我们只要高潮不过份紧张,低潮不过份颓废,就好了。每个人都有一条人生路。这路并不是洒满阳光,充满诗意,铺满鲜花,常常遇上沼泽或荆棘丛生的小道。有人摔倒了,便从此一蹶不振;有人尽管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最终人生光彩夺目。
我们应求心态平衡。所以,在干一件事之前,我们首先要想好以下几个问题:1、为什么干这件事?2、干的目的是什么?3、失败了怎么办?胜利了呢?只要我们把这三个问题想通了,那么这件事就有99%的成功率。有人会问:那么,那1%呢?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如果你把前三个问题都想通了,那你失败是因为你没有信心,没有用心去做。
失败了,你要学会微笑着面对它。面对失败,微笑着面对它,微笑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假设,两个妇人在街上吵架,妇人a开始破口大骂。妇人b她只是微笑着站着,只是偶尔说几句。你认为谁对?妇人b。为什么?因为她微笑。围观的人多起来。20分钟后,人们纷纷议论起来,都说:妇人a没有道德,没有修养,素质差。妇人b教养好,有修养。结果妇人a红着脸退出了人群。其实不然,他们谁知,整件事都是妇人a的对。微笑的力量就是这样。当然,这,只是说说而言,不赞同用于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个真实的事例:一位英国的著名学者,他的文章很爱读者欢迎。当然也有人反对。一天,他到公园散步恰巧遇到了一位反对他的同行,那人高傲地抬着头大声地说到:“我从不给傻子让路。”可这位学者听后却给那人深鞠一躬,让到小路的一旁,微笑着说:“而我却恰恰相反。”结果,那个人飞快地离开了公园。这,就是微笑,睿智和理智的微笑。
失败是生命中最基本的滋味,害怕失败的人是软弱的。失败没有什么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我们对失败缺乏承爱的勇气。让我们面对失败坦然地微笑吧。
当然,我们经受失败之后不会一无所得,从失败中会体会到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失败让我们在感受人生的艰难和曲折的同时,也领略了他的悲壮。而且,失败和成功也是相对而立的,没有经受过失败的人,也难享受到真正的成功的快乐。人生之路其实也就是一个失败与成功交替的过程。我们应该从失败中,从成功的,从生活中体会出人生的哲理。我们应该在工作上或学习上找到自己的起点,去追求,去探索,去拼搏,去奋斗,走上自己特色的光辉灿烂的人生之路。
微笑吧,用微笑面对生活,生活将给予你更灿烂的微笑。
有的人,经历的多,更加理性和勇敢,意志力是更加顽强的。对于自己想要什么有着清醒的认识。有着旺盛的企图心
有的人,在磨难中人格扭曲。在自己的世界里消极而偏执
这要看个人的态度了 看你怎么去面对
是勇于挑战自己,心态积极,还是不敢面对
自艾自怜。这很重要。前者明显要比后者的
状态好。都同样面对一个问题,每个人的处
理结果都会不同。前者不会被挫折打到,意
志坚强是肯定的,但后者却又有不同。
顺其自然,得知不喜,失之不忧,此为大丈夫也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虽然并没有人愿意去经历坎坷,但假如由于命运的安排我们无法回避呢,我们必须勇敢去面对!没有人会一生都一帆风顺!假如没有经历无数次试验的失败,爱迪生又如何能发明出电灯泡?他又怎能为人类带来光明?坎坷的经历,其实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想想那些历经挫折而最终成功的人们,你会因此发奋去努力!想想那些事业成功却英年早逝的人们,你会因此而更加珍惜活着的光阴!上帝给予我们的生命的长度最多只有一百年,我们哪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感叹命运的不公呢?坎坷过后是坦途,磨难之后是幸福.相信你自己,你是最棒的!金矿就埋在100米深的地下,现在你已经挖了90米,再坚持挖10米,你就是富翁了!目前的你只不过是走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明天你就会看到胜利的曙光!祝你早日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