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由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提供的设计图纸。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二、设计要点
1.软基处理后沉降小于30CM,每100M差异沉降小于10CM,交工时软基固结度大于90%
2、基土交工面回弹模量大于30MPa,软基处理后交工面地基承载力标准值>140kPa。
3.采用碎石桩,桩径D=500mm,车行道桩间距1200mm,人行道桩间距1500mm,采用等边三角形布置,采用振冲沉管碎石桩,桩深约3.7~7.6m。
4、桩体强度:使用未风化碎石或砾石,粒径为19~63mm,含泥量不大于10%。
三、工程概况
竹篱路位于深圳市龙岗区中心城体育新城内,基本呈东西走向。道路西起龙岗区北通道辅道,东至建设中的龙兴大道路,沿线与仙领路相交。道路全长约0.6KM,规划红线宽29m,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
本工程由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投资兴建,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设计,深圳市龙城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深圳市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勘察,深圳市英龙建安(集团)有限公司承建。
四、管理人员架构
一、管理架构
| 项目经理:吴俊平 | ||||||||||
| 项目副经理: 刘喜林 | 项目技术负责人: 詹辉轮 | |||||||||
| 工 程 管 理 部 陈伟风 | 质 量 管 理 部 陈凯周 | 安 全 管 理 部 李庚成 | 工 程 技 术 部 吴烈锋 | 预 算 资 料 组 李云峰 | ||||||
| 碎石桩班组 | ||||||||||
1、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作为企业法人代表对工程项目实施全面管理,实施公司的质量方针,科学地组织和管理进入施工现场的人、财、物等生产要素;协调好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质检单位、分包单位等各方面关系;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合同的实施。建立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明确质量分工,确保资源充分配置,在施工中认真执行施工组织设计,组织质量检查和评定,制定措施,确保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同要求,对工程的质量负全面责任。
2、项目副经理
负责工程项目的生产管理;组织现场的安全管理及文明施工工作;处理施工现场的生产问题;负责检查、督促单位工程测量工作和原材料的鉴定和送检工作。确保工程质量与目标的实现,对工程质量负重要责任。
3、项目技术负责人
负责项目的技术工作;负责组织本项目工程技术人员及各工种人员学习技术标准,检查、督促其按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措施进行施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主持编制施工方案,分部分项工程作业或技术措施。在项目经理领导下,抓好质量管理的具体工作,实施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的各项技术质量措施,实现合同中承诺的工程质量目标,对工程质量负主要责任。
4、专业施工员(工长)
负责组织施工班组人员严格按设计图纸、图纸会审纪录、施工验收规范、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等文件的要求施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提请项目经理和项目技术负责人解决;负责施工前的安全以及技术交底。
5、项目安全员
负责项目安全监察工作,督促工长、班长进行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并检查执行情况。
6、项目质量员
跟班监督检查,切实把好质量关,组织工程质量大检查,负责分项工程的质量等级核定,监督不合格分项工程的返修、返工处理。
7、资料员
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的收集、审查、整理保管,在工程竣工时编制工程竣工资料。
8、预算员
负责项目的预结算,负责每月进度报表的编制、上报。
五、施工工艺与要求
(一)施工工艺
采用振动沉管法施工,施工采用的振动机功率为90KW的DZ—90A。碎石桩施工工艺和方法如下。桩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碎石桩施工工艺流程
(1)施工准备:平整清理打桩场地,使桩机能在较为平坦的场区进行工作,同时测量人员应认真地对场区原地面标高进行施测,测量成果及时上报监理工作师以便于其校测。场地平整标高根据图纸拟定的路床标高,施工时根据“宁填勿挖”原则进行整平。挖除地表坚硬物体,使振冲器能顺利下钻。根据设计图纸,按桩间距布置准确测放桩位,将打桩机及其配套机具运至施工现场安装架高完好。
(2)施工前应进行不少于5根的现场工艺性成桩试验,以检验机具性能及施工工艺的各项技术参数。
(3)根据该工程的地质特性,其成桩工艺宜采用振动沉管法施工,施工顺序采用跳打形式,在砂质土地基中,由外缘或两侧向中间进行,且隔行施打,相邻两根桩必须采用跳跃间打;在淤泥质粘土地基中,宜从中间向外围隔行施打,具体成桩工艺如下:
A.清理平整场地,进行桩位放样。轴线放样: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及设计图纸,由专业测量人员放出中桩,并加以妥善保护,放线定位严格遵守《工程测量规范》中有关桩基施工的规定。定位与打桩的间隔不超过24h,施工中尤其注意 防止破坏标识引起桩位的不准,并随时复核。对因挤土作用引起的桩位偏差,及时调整。
B.启动振动锤将桩管振动入土中,达到设计深度,使桩管周围的土进行挤密或挤压。
C.启动振动锤,将桩管下到设计深度,每下沉0.5m留振30s。
D.稍提升桩管使桩尖打开。
E.停止振动,立即将由加料口注入管桩内,灌入量按桩身理论方案量值与充盈计算。做好现场施工记录,严格控制每根桩的碎石充盈系数,充盈系数一般控制在1.02。避免先期大后期小的不良现象,以增加桩的均匀性。
F.振动拔管:管内灌入碎石高度需大于1/3管长,方可开始拔管,应有专人负责碎石灌入量,以防超灌或少灌。拔管前先振动一分钟以后边振动边拔管,每提升0.5-1.0m导管应反插30cm,留振10-20秒,如此反复直至全管拔出,拔管速度控制在1.2-1.5m/min(平均速度)
G.根据单桩设计碎石用量确定第一次投料成桩长度,进行数次反插至桩管内碎石全部拔出。
H.提升桩管开启第二投料口并停止振动,进行第二次投料至灌满。
I.继续边拔管边振动,直至拔出地面。
J.提升桩管高于地面,停止振动进行孔口投料(第三次投料)直至地表。
K.启动反插,并及时进行孔口补料至该桩设计碎石桩用量全部投完为止。
L.孔口加压至机架抬起,完成一根桩施工。
M.移动桩架至另一孔位,重复以上操作。
(4)施工过程中需随时测量施工场地标高及桩顶标高,根据地面隆起情况判断是否断桩,如发现地面隆起量很大则立即通知监理及设计人员,以便及时采取补桩措施。
表一:
桩机主要参数
| 施工机具 | 型号 | 产地 | 振频 | 击振力 |
| 滚筒式桩机 | DZ-90A | 上海 | CFM1050 | 60T |
| 滚筒式桩机 | DZ-90B | 浙江瑞安 | CFM1050 | 60T |
施工人员组织表
| 项目 | 岗位 | 人数 | 职责 |
| 管 理 | 项目技术负责 | 1 | 全面负责(技术与质量) |
| 质检员 | 2 | 质量监督与检查 | |
| 安全员 | 2 | 施工安全监督与检查 | |
| 施 工 | 操作工 | 30 | 桩机操作 |
| 记录员 | 5 | 记录桩长 | |
| 原料 | 6 | 喂料 | |
| 发电机、电工 | 1 | 设备维修、保养 | |
| 后 勤 | 司机 | 1 | 采购 |
| 炊事员 | 2 | 食堂生活、环境卫生 |
碎石桩质量控制
1、振动头工作频率:一般按24.5Hz控制;稳定电压一般为380V;
2、激振力控制:激振力一般采用100~150kN;
3、倒入碎石高度:倒入碎石高度一般为1.0~1.5m;
4、振孔器密实电流:振孔器密实电流一般为80A左右(根据现场制桩试验确定);严禁在超过密实电流的情况下作业;
5、拔管速度:拔管速度以1.2~1.5m/min为宜;
6、加固密度的方式:采用边坡拔管边振动、留振和反插相结合的方法。
当检验碎石桩发现有上下不连续,单位深度灌石量不足,碎石桩平面位置和垂直度与复合地基强度不符合要求以及有断桩、缩颈、沉桩等质量问题时,应视质量问题的性质、影响程度,采取补救措施,必要时应就近复打,以保证地基处理质量。
六、施工组织进度计划
1、根据现场工程量、工期、场地等而调配3台设备,每台桩机配备DZ—90A振动锤、发电机200KW、电焊、氧机各一套、小型铲车一辆,操作机手5~6人,普工6人,专职技术管理人员一员。
2、碎石桩加固面积西段4600m2,加固面积东段2935m2共有5715根碎石桩,初步估算36336.05m,计划每天每台完成800~900m,安排3台碎石桩机,计划每天完成2400~2700m,31天完成该分项工作。
进度计划表
| 分项工程 名称 | 开始日期 | 结束日期 | 分段位置 | 分段工程量 合计 |
| 东段碎石桩 试桩 | 2010-11-1 | 2010-11-1 | 东段(KO+354~KO+551) | 16671.3m |
| 东段碎石桩 施工 | 2010-11-2 | 2010-11-17 | ||
| 东段碎石桩 检测 | 2010-11-18 | 2010-11-20 | ||
| 西段碎石桩 试桩 | 2010-11-19 | 2010-11-19 | 西段(KO+000~KO+265) | 21443.8m |
| 西段碎石桩 施工 | 2010-11-19 | 2010-11-30 | ||
| 西段碎石桩 检测 | 2010-11-30 | 2010-12-1 |
施工结束一周后由专业检测单位进行质量检测。应进行复核地基加固效果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标准贯入、重型击实II、轻便触探和荷载试验。
(1)、密实度检测:密实度检测频率为总桩数的5%。用重II型动力触探检验,贯入量100mm时击数大于5次。
(2)、桩间土检测:做现场静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桩间土质量的检测位置应在等边三角形的中心,检测数量不应小于桩孔总数的2%。
(3)、复合地基检测:检测频率不低于总桩数的0.5%且每个施工作业点不少于3根。一般应按比例随机抽取,且分布基本均匀,试验得到的承载力不得低于设计要求。
八、质量要求标准及保证措施
| 项次 | 检查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
| 1 | 碎石粒径 | 2~5cm |
| 2 | 石料含泥量 | <10% |
| 3 | 桩长偏差 | 不大于100mm |
| 4 | 桩位 | ±5cm |
| 5 | 桩径 | 不小于设计桩径 |
| 6 | 垂直度 | <1.5% |
| 7 | 填料量 | 按设计配合比 |
| 8 | 沉管、提升 或挤压时间 | 不小于设计值 |
2、原材料须经检验合格方准使用。
3、施工过程中,应对每一根桩进行编号,对施工过程进行认真记录,填写好碎石桩施工记录,必须保证桩的质量。
4、现场负责人应对质量严格控制,桩机导管或桩架标出每隔2m做一标记,确保施工质量的可靠性,对下料的长度有依据。
5、桩身的连续性密实度,通过控制拨管的速度不要太快来保证桩身的连续不致断桩、缩径,拨管速度慢,可使材料有充分时间振密,而保证桩身密实。
6、桩点布置偏差不大于5cm。
7、开工前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一次质量意识教育,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程进行施工。
8、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要有专人负责,确保机械能正常运转、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9、工程技术人员在开工前认真阅读、熟悉设计图纸和要求,作好图纸会审,领会设计意图。
10、开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全体施工人员作一次技术交底,进行质量培训,使施工人员真正明确质量的重要性,了解设计意图,掌握质量关键环节。
11、严格按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施工,各项技术质量指标要控制在规程规范允许范围内。
12、质检员要切实履行职责,认真检查每一道工序;上道工序不合格,未经整改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3、做好施工日记、碎石桩施工记录、并及时上报监理或者业主。
九、安全文明生产保证措施
1.工地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设兼职安全员2名;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开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安全活动。
2.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遵守工地安全管理制度,不准赤脚及穿拖鞋上班,进入工地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要系好安全带。严禁酒后上岗。
3.电器线路与设备要定期检修;检修电器设备要先切断电源后才能进行作业,所有电器设备必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且接零接地;工地用电必须符合安全用电的各项规定。
4.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机械设备移动或行走时必须有专人负责指挥;指挥员要注意地面及空中的情况,要保证桩机机架的稳定和平衡,确保安全。
5.施工现场严禁闲杂人等进入,现场周围竖立安全警示牌;夜间作业必须有充足照明。
6.注意环境卫生和食堂卫生,严防中毒事件发生。
7.遵纪守法,遵守甲方有关规章制度,做到文明作业,礼貌待人;做好工地的治安保卫工作。
十、附图
1、桩机行进路段简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