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的规定还存在着相当差距,教师的学历合格率有待提高。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对中小学教师知识水平提出新的要求,要求中小学教师具有更高的综合能力,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1993年春,、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翼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结合我国经济、科技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国会逐步将学位与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接轨,教师的任职和提升与相应的学位挂钩。因此,现代社会要求高等院校与基础教育密切联系,发展职业性专业性学位研究生教育,增强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功能。加强教师硕士阶段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是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基础教育对高层次应用型骨干教师的需求,为高等院校专业性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充足的生源和市场。
当前,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呈现出四大趋势:一是教师培养的高等教育化,二是教师来源的多样化,三是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四是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世界各国对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要求都在逐步提高,各发达国家都有教师在职进修制度。教师的培养正在由“一次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化,把职前培养和在职培养统一起来,而且教育硕士学位也与教师资格有了更密切的关系,师资的培训也正在从本科生阶段向研究生阶段转移。我国有986.5万中小学教师,其中具有硕士学位与研究生学历的比例极低。而美国1993--1994年度统计的256万公立中小学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就占42%。日本80年代规定,只有获得硕士学位或在大学研究院学习一年以上,并取得30学分以上的才能取得高中一级教师资格证书。我国教师学历偏低,很不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文明发展的要求。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困难,也在于教师本身的素质问题。我们的教师、校长和行政人员都已经感到,以往师范院校一次性的教师职前培养,已经难以适应迅速发展的教育实践,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全新的理念和方法去实施。“今天,谁也无法指望一次职前的专业教育就能满足一名教师近四十年生涯的全部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理念和专业素养上的需要,我们的教师需要终身的专业学习和发展”。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的设立,为中小学教师获取研究生学位开辟了渠道。这对提高我国教师的水平,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巨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一、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社会上任何一个职业,只有它的专业性越强,越具有不一可替代性,这一职业的社会地位才会越高。以往我国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究其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因为教师的专业性不强。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制度的要求,以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培养目标,结合我国经济、科技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进展情况,我国会逐步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与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接轨,教师的任职和提升都与响应的学位挂钩,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将逐步成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任职或担任较高职务的资格条件之一。因此,开展教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不但可以提高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的素质,还有利于促进中小学教师知识现代化,促进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第二、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基础教育是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加强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基础教育水平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是相差甚远。为此,《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师范教育,大力提高师资培养质量。2010年前后,经济发达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专任教师和校长中获取硕士学位者应达到一定的比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式的设定等都是在紧密结合基础教育教学实际需求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学员对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研究、反思与创新能力。而“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第三、推动师范院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师院校积极探索教育硕士培养方式,利大于弊,有可能使我国的教师教育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开展进一步密切了高等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的联系,增强了高等师范院校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功能,促进了师范院校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的师范院校大都具有较强的教育学科研究生培养能力,有较好的教学条件,有一支资深的教育学科教育与研究队伍,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比较健全,管理经验比较丰富,科研成果丰硕。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有利于大多数师范院校把科研工作和研究生工作转移到教育科学上来,切实为基础教育服务,这也是高师硕士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方向,如北京师范大学就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纳入学校研究生教育整体发展规划与轨道中,并认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我校作为师范大学的重要特色,与学校研究生教育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
第四、加快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步伐
在教育比较发达的英美国家,专业学位发展也比较充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已具规模与水平。相比较而言,我国的专业学位发展比国外要晚很多年,因此研究了国际上的学位工作的有益经验后,原国家教委在1995年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我国硕士培养的重心应加快调整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上来,大力加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占硕士生教育的比重。这样就会逐步改变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规格类型单一的状况,逐步实现培养目标多样化。
经过几年的初步探索和工作实践,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正走向成熟,在理论建设和培养制度完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我国基础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和管理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