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总分 |
| 得分 |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 答案 |
A.知识的重要性 B.获得知识的方法很重要
C.知识最有价值 D.要学会自主学习
2.面对新的学习,我们需要进一步学会学习,这就必须要培养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不仅指学习某门课程的方法、做作业的方法等,更重要的是指( )
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③处理好学习中的竞争和合作 ④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目的和态度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3.美国总统林肯说过:“我们的生命皆由时间组成,片刻时间的浪费,便是虚掷了一部分生命。”是的,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时间就是金钱。我们中学生应当这样来看待时间 ( )
A.时间是无偿给予每一个人的,可以任由我们浪费
B.时间是公正的,时间对于珍惜它的人和不珍惜它的人其结果是一样的
C.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也换不来已经逝去的时间,我们要珍惜时间
D.我们要把珍惜时间落实在每一天当中,才能把握住将来
4.刘强同学是一个典型的“偏科生”,在几次的测试中,他的语文、英语课目都考了全班前5名,但数学却只考了25分,名列全班倒数第一。为此,刘强的数学老师很是担心,因为他与其他同学差得太远了。现在上数学课他几乎全在干别的事情,因为他听不懂。对于刘强同学的做法,你认为( )
A.在某一学科上有兴趣和特长是好事,刘强的做法值得提倡
B.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回避那些自己不感兴趣但却非常有意义的事
C.喜不喜欢某一学科,源于对该学科有没有兴趣,对个人的发展没有太大的影响
D.“偏科”是不利于我们全面发展的,必须培养学习兴趣,兼顾全面基础与学科特长
5.从一定意义上说,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 )
A.适合自己的方法 B.最佳的方法
C.大家都用的方法 D.被推广的方法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要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就要( )
①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②思考,自主学习 ③发挥学科特长,把自己喜欢的科目放在第一位,其他的可理可不理 ④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学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有人认为,学习需要勤奋,勤奋才能出成绩。所以整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但最终的结果并不一定理想。这说明( )
A.学习不需要勤奋 B.学习需要注意劳逸结合
C.学习需要他人的帮助 D.勤奋不一定见成效
8.心理学家发现,课间休息十分钟以后再学习,可以使听觉、视觉工作效率提高30%。这说明( )
①多休息,少学习,学习与工作的效果更好 ②适当的“忙里偷闲”能使我们以更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③课间休息只会使人放松下来,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④我们中学生要学会学习的同时,也要学会休息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
9.下列行为符合“文明娱乐、健康休闲”要求的是( )
A.睡懒觉 B.成天看电视 C.沉溺于电子游戏 D.练习书法
10.有些人认为,升入了初中,必须用成绩来好好的报答父母,为了获得好成绩,起早熬夜,把时间都用到了学习上。你认为下列的看法中,正确的是( )
①这就是勤奋了 ②这种做法不仅没有延长学习时间,而是在浪费时间 ③这种做法是一种超负荷的学习,学习效率低 ④这种做法不符合“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道理
A.①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小林近来迷上了上网玩游戏,常常一放学就跑到网吧,一玩就是三四个小时。对小林同学的变化,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这是小林同学的高雅情操
B.小林同学真正做到了“劳逸结合”
C.这是一种不健康的表现,会影响身心健康
D.这是小林同学懂生活的表现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表明( )
A.学习是快乐的 B.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C.有兴趣就能成功 D.有兴趣是不会有困难的
13.研究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成绩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这告诉我们( )
A.智力因素非常重要
B.非智力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条件
C.这只是一个研究,并不能说明问题
D.智力因素比非智力因素更重要
14.促使我们勤奋学习的根本动力是( )
A.正确的学习态度 B.学习兴趣
C.正确的学习目的 D.高效的学习方法
15.在学习上,每一位同学想取得好成绩,总希望自己比别人强,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竞争的意识。因为,竞争可以 ( )
①使人更加勤奋 ②使人作茧自缚,妨碍自己发展 ③使人相互激励,增长见识 ④使人斤斤计较 ⑤使人有团结合作的精神
A. ①③⑤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⑤
16.在学习中,既要善于竞争,更要学会( )
A.批评 B.察言观色 C. 合作 D. 拍马屁
17.I+We = Fully 这个公式的意思是说( )
A.我加我们等于大家
B.我和我们就是大家
C.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中,才能最大程度实现人生价值
D.团结起来力量大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8.有一句谚语是这样说的:“我听到的会忘掉,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这句谚语包含了什么道理呢?
19.小涛是个淘气鬼。天天丢三落四,不是忘记了带语文书,就是忘记了带数学书,而且学习没有计划,有时连作业都搞错。如果你是他的好朋友,有什么方法帮助他改进这些错误?请你说说看。
三.辨析题(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的不给分。本题12分)
20.李小明平时特别爱打篮球,而且技术也还不错。他的爸爸准备让他上体校,专门学习篮球专业。所以他平时上课总是不好好学习,要么和同学讲话,要么睡觉。别人批评他,他总是振振有词:我是去打篮球的,学不学文化课无所谓。
请你对李小明的观点进行辨析。
四.材料分析题(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本题17分)
21. 材料:在我们同学们中间,有的同学注重学习的计划性,把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十分紧凑,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决不遗漏;而有的同学却注重过程,他们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而不惜每天晚上学到很晚。有时到上另外一节课了,仍然还偷偷去做,以至于受到老师的批评。有的同学认为,学习主要靠老师的指导,跟着老师的思路就行了,所以他们唯老师而从命。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⑴谈谈你对上述说法的理解?(9分)
⑵看看自己有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它写出来,以便大家共同交流。(4分)
⑶结合实际说说如何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分)
教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参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 答案 | B | C | C | D | A | C | B | D | D | C | C | B | B | C | A | C | C |
18.答:这句谚语包含的道理是:我们要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学习。(或结合实际,言之成理,符合题意,即为正确)
19.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制定符合自己的计划,并监督执行。帮助他检查作业,让他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三.辨析题(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本题12分)
20.⑴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⑵中学时期是为我们各方面的知识、技能、能力等素质全面发展打基础的时期,系统的中学课程可以为我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宽厚坚实的基础。打篮球也要有文体知识,也需要能力,所以还是要好好学好文化课。
四.材料分析题(本题17分)
21.⑴上述的观点都是片面的。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虽然重要,但执行计划要比制定计划更加重要,在执行过程中,要学会劳逸结合。学习还要专注,讲究学习效率和方法。另外,还要养成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9分)
⑵略,符合题意即可。(4分)
⑶如学习要有计划,要有针对性,要勤于思考,专心致志,等等。(观点言之有理即可)(4分)
(主观题观点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