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企业实习小结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19:59:01
文档

企业实习小结

之前我在三个享有盛名的国际公关公司连续做了14个月的实习生,遇见了不同的领导,做不同的工作,被不同的人教导,领悟不同的职场心得。我突然想写写我在实习期间被教导过的各种事情,虽然当时我不理解,甚至怨恨,甚至哭泣,甚至难过,但是今天看来我能得以迅速的成长和这些理论分不开。是这14个月的无数前辈帮我迅速完成了校园到职场的过度,节省了我大量的适应社会的时间,从而更快的走上了职业发展的道路。我想在今天总结一下诸位对我曾经的教导以及我想告诉更多还在学校准备实习的小盆友们的一些小事儿:1、任何的工作一定要从
推荐度:
导读之前我在三个享有盛名的国际公关公司连续做了14个月的实习生,遇见了不同的领导,做不同的工作,被不同的人教导,领悟不同的职场心得。我突然想写写我在实习期间被教导过的各种事情,虽然当时我不理解,甚至怨恨,甚至哭泣,甚至难过,但是今天看来我能得以迅速的成长和这些理论分不开。是这14个月的无数前辈帮我迅速完成了校园到职场的过度,节省了我大量的适应社会的时间,从而更快的走上了职业发展的道路。我想在今天总结一下诸位对我曾经的教导以及我想告诉更多还在学校准备实习的小盆友们的一些小事儿:1、任何的工作一定要从
之前我在三个享有盛名的国际公关公司连续做了14个月的实习生,遇见了不同的领导,做不同的工作,被不同的人教导,领悟不同的职场心得。我突然想写写我在实习期间被教导过的各种事情,虽然当时我不理解,甚至怨恨,甚至哭泣,甚至难过,但是今天看来我能得以迅速的成长和这些理论分不开。是这14个月的无数前辈帮我迅速完成了校园到职场的过度,节省了我大量的适应社会的时间,从而更快的走上了职业发展的道路。我想在今天总结一下诸位对我曾经的教导以及我想告诉更多还在学校准备实习的小盆友们的一些小事儿:

  1、任何的工作一定要从前到后全部做完,如果我只让你做1,你要自己想想这个事儿有没有2和3,如果我没有时间教你全部的过程,请你自己多想想。关于这个问题我希望你能读一个小故事《买土豆的故事》。

  2、中途如果遇见无法完成的问题一定要及时问我,不要等着我追你去问。我之所以交给你,我相信一个公司精挑细选出来的大学生是可以完成类似追一个媒体问问是否收到快递的小事儿。如果我问起你,请不要告诉我对方没人接电话,或者对方找不到。有问题发生,不要把问题丢回给我,一定要想办法解决,职场是一个只要结果的地方。一定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你开始动脑子想办法解决了所有的问题,你在思维能力和工作能力上才能有所进步。你要做一个思考者,而不是工作者,你要有自己的价值。(这是我在转正前接受的最重要的一个教育,这也是一个学生到职场最关键的转变)

  3、你不需要知道你的同事一天的工作到底是什么等等,虽然现在很多职业教育学校让你尽快了解这一点,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工作是不固定的,每天项目不同做的事情完全不一样,比如我每天喝咖啡的时间会根据我忙碌的程度而有所不同,而你知道这些完全没有用。每当我被很多在校生邮件问到类似的问题,我都非常希望你们是否可以回家多读一下你们的简历是否通顺。

  4、了解每一个行业从做好每一件小事儿做起,不仅仅包括做完做好,更包括由此而引申出来的所有的方法、沟通、隐患、技能你是否都思考的到。只有对每一个小事儿做到了面面俱到的了解和掌握,你才能往前走的更快一点。

  5 、如果你今天实在没事儿干,那就看看和业务相关的网站,学习一下前辈的心得。任何一个细小的工作都有很深的水,学无止境。不要和其他的实习生结伙聊天有说有笑,好像在避风塘聚会的样子。不要无聊的去网上聊天,灌水,八卦。这点你可以在宿舍舒服的床上完成,

不用不远万里的来公司完成。(当年我就很避风塘)

  6 、一定要思考一下如何体现自己的价值而不仅仅是去费力的工作。有过实习经验的同学一定能发现实习生总是觉得自己工作很累,而正式员工越到高层似乎越轻松。其实不然,高层的辛苦是你们想不到的,只是高层更加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和各项事情,而不会像你们总是抓狂,高层所表现的不是轻松,而是有序。(我想这很重要,我曾花了一年的时间才意识到这个问题,希望你能明白的早一点。)

  7 、请不要问我这里薪水不高为什么要继续做,为什么不去替别人考试或者帮别人攒书。我只想说一句,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何况暂时的有钱不叫成功。

  8 、请不要在向我表达了对公关的热爱之情之后,问我什么是公关,和广告有什么区别。请自己在百度上google一下。要问就问点有深度的,问出这样的话不要怪我不想理你。

  9、你可以穿的花枝招展,也可以笑的天真烂漫,但是请不要在公司骚首弄姿。(说的好啊~~)

  10、请不要根据工资的高低决定是否留下来,除非这地方真的没法保证你的温饱问题。前三年是要积累和沉淀,而不是要求所得。走的越深你才会知道你是个啥都不懂的小白菜,菜到你自己都觉得你可能是被误招的。(我经常会菜到这个地步)

  11 、工作上如果有任何问题,太累或者工作量大都要和领导说,不要一直撑着。不要半夜回不了家还要骂公司变态,压根儿没人知道你根本做不完。

  12、工作在公司做完,一个实习生不至于要把工作带回宿舍去做来zhuangbility,好像没了你公司就毁于一旦。回学校多读书多学习专业课,假期就去玩。工作和生活要平衡好,不要实习一下就搞得你的世界天下大乱,那是的表现。

  13、不要以自己的思想去想公司的利益,不要认为自己旷工去看演唱会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发展,回来还说老板思维固化,故步自封。上班时间是你产出的时间,不是你积累的时间,你上学的时候干什么了?公司不为你的个人成长和学习买单,聪明点的话你应该知道从工作中让自己得到成长和锻炼。

  14 、读书,读很多书,读各种书,让自己尽快的成长,不要求你有一张成熟的脸,但是要有一个成熟的心。不要在年纪很大硕博毕业后还在思考一些幼稚的譬如为什么公司不是你理想的那个样子的问题。

  15、学习能力不等于工作能力,学校里拼智商,社会里拼情商。情商太低的回家补课去,别回学校大骂公司怎么怎么不好。

  特别提示:一定要保持你的个性,这个很重要,无论何时何地,只有一个

你自己。倘若真的抵触的厉害,请至少保持“外化而内不化”,至少要坚守一点点心底的东西。还有就是要有一个梦想,一个目标,这样你才有动力能摆脱浑浑噩噩、纸醉迷津的社会生活,才不至于让自己变得俗不可耐。

GE宣讲会 - 集团构成与招聘计划介绍(上下图)

写在最前面的是,同没有最好的减肥方法道理一样,也就没有最好的适合每个人的找工作的方法。所以任何东西都不可偏听偏信。我写的东西只是参考,一定要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概况

个人来说的情况是,大学期间从没有奖学金,成绩一般,没有比赛获奖经历,一般重点本科,学的是超级普通的英语专业。我在全华工观察了一圈,恐怕没有什么专业比我们专业就业更困难的了,连去新东方都不见得比那些其他学院的英语牛人有优势。所以这时候就要发挥比较优势:比如自己的一些实习经历啊,一些专业训练过的技能比如口译啊,还有一些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啊之类的。如果大家有一些情况跟我类似的话,不妨参考一下。

所以为了防止我到大四面试的时候很悲催的被其他专业的同学鄙视,在大三暑期比别人多勤奋一点,找一份还过得去的实习就显得尤为关键。这里也建议师弟师妹们,趁着青春年少,早早准备从大量实习开始也是非常好的。这样在大四时就会稍微少去几分焦虑感。

初步过程

2010年5月份,广州的天气阴阴郁郁,自己也不知不觉的就投入到了实习找工的人流当中。当时可以说对自己是完全没有信心的,甚至一直在给自己找退路。深圳,有朋友告诉我如果找不到实习可以到他那里,有一个朋友在房地产公司,地产销售,我心想都不知道找不找得到比这还要好的实习。在家教的台商也挺欣赏我,说如果暑假没什么事正好可以到他们动漫公司去看看,也是我喜欢的业务方向。动漫行业,也是未来20年的高潜力行业啊。不妨也去那里试试?

现在回想起来会发现自己当时还做了许多高投入低产出的事情。那时候自己每天很痛苦的每天见到应届生上的最近广州兼职实习招聘信息,除了技术的都必投,还很认真的反复修改求职信模板,思考邮件主题,想怎么样才能吸引到别人打开,但后来一连投了30,40家公司了,基本都渺无音讯,只有一两个回信说“你的经历让人印象深刻,可惜我们招聘已满”,“感谢应聘,有机会会在行通知”。开始我都有点自我否定了?难道我的简历写得不够吸引人?难道是我的措辞哪里有不正确的地方?后来仔细想来道理也就明白了。

小公司不同于大公司,首先他们没有足够的精力和人手来可能看完

所有的简历。就算IBM,将近2万多人申请的蓝色之路计划,也都是先外包给智联招聘看简历和网申资料,然后广州地区再持续在华工一面了整整一周时间。所以在小公司,你的简历很有可能根本就被跳过了,没人见着。因为另一方面来讲,小公司并没有义务与责任把所有简历看完,也不需要树立什么雇主品牌,表现出自己海纳百川,一个人才都不放过的决心,他只需要随便点开几封邮件,可能看到几个照片上看得顺眼的,基本适合打杂的,就招进来用了。其次,这样的实习兼职,招聘层次、水准参差不齐,比如之前我接到一个电话,居然是前台打来的,说她要找一个Assistant,看了我的简历都有点犹豫,问我愿不愿意做一些很Basic的东西。

虽然有些高成长性,高潜力的小企业也会是不错的选择,但总结起来,与其浪费大量时间去申请一大堆不知名,不靠谱的公司,不如一开始就掌握更加全面而广泛的信息,直接申请大知名公司,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进步成长。而且这里关键是信息来源的问题。比如今年9月末才在中大听了汇丰银行的宣讲会,发现他们实习上是有招聘实习生的,但是是在实习期前一年,也就是2009年末的时候就招完了,错过了大好机会。所以难说很多10月份在学校开宣讲会的公司,其实都有招聘实习生的计划,师弟师妹不妨去看看。

但是还是有那么几家公司出现在了自己的视野里,终于调动起了自己全部的热情。一家叫做IBM的公司,包围了食堂和学校部分通道的广告位,到处也都可以见到他的海报,计划名曰蓝色之路。自己从小就对蓝色怀有的莫名激情被激发了出来,这也成为了我第一家网申的公司。

另外一家公司自己印象很深,叫做GE,通用电气。自己很崇拜的一个师兄——潘永哲潘总,就是非常耀眼地找到了里面的实习,进而在找工作的时候也算得上顺风顺水。正好那天偶然的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网站上发现6月1日有他们的宣讲会,于是我也认真的去听了,并且当场投递了简历。

不管是从世人的眼光来看,还是我自己部分的感觉来说,找实习都要比后来自己找工作的时候顺畅很多。这里面原因是有很多方面的:实习的时候自己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发挥得很自然,心态也比较正常,觉得任何一个工作给我做都很满足了。工作的时候开始学会了挑三拣四,这个不喜欢,那个不中意,结果真正喜欢的企业也没有几个,没有太认真找。实习的时候自己没有什么经历,白纸一张,大企业都喜欢抓我进去;等实习完了,人家一看,哟,你都被别人家洗过了,有的企业反而不太喜欢。

不过找实习的过程,还

是让我学习到了很多;实习的经历不仅仅是简历上那几行字,客观上学到的东西也极大程度上帮助了我在之后正式求职过程中能够顺畅一些。个人还是非常感激这段经历的。

Global Market 环球市场

环球市场公司在市场上虽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未来不确定因素也有,但其潜力也相应很大,在广州地区的学生中雇主品牌还是不错的。最有意思的是周边对这家公司有各种各样的传言,比如说待遇不好,压力奇大,三月不出单就辞退什么的,同时也有朋友在里面做到Top Sales,说到这里简直就是销售的天堂,做得好的话靠提成能达到的收入水平不可小视,可以藐视大家盲目向往的所有国企外企。真实接触感觉倒不是那么差,不过其选人手段倒挺有意思。

环球首先的第一轮面试找的是GTC,是Global Talent Club的缩写,意思上是要选拔未来潜在的公司领导者。自己在5个人的AC环节表现得有不理想的地方,谈到案例公司,一家以卖书为主导服务的B2C网站时,理想化的说到这类B2C类型的网站公司在初期主要考虑占有Market Share,充分利用风投的资金优势,而盈利不是最重要的问题。这是马上就遭到了面试官的质疑:你为什么认为盈利不是最重要的?我想这里充分暴露了自己对金钱还没有清晰的认识,一下就遭到了面试官的否定。要知道,VC再多也是有限的,VC带来的压力也是巨大的。Mission 和Vision,在没有盈利保障作为前提时都是大而空的,盈利是公司存在的唯一目的。这一场面试非常深刻地强化了我这方面的认识。

而有意思的是接到环球市场又打来的电话:“王先生,很抱歉地通知您,经过我们的慎重考虑,您暂时不适合加入GTC项目。”我顿时觉得很奇怪,根据以前在AIESEC招人的经验,别人没有录用你还打电话过去只能是自讨苦吃,还要浪费电话费跟别人解释你为什么不适合。正纳闷之际下一句话出来了:“不过我们市场部暑期有招聘实习生的计划,不知道您是否有兴趣挑战一下呢?”原来是这么回事,试就试吧。

不过说来也巧,突然后来跟陈玲玲聊到也在同时面试IBM,聊到原来她通过了环球市场的GTC面试。然后他们在一个周日被公司约到越秀公园旁一个很难找的咖啡屋一起去喝咖啡。我一激灵决定去霸面一把。虽然这是自己第一次霸面的过程,但自己还是决心要挑战极限,激情体验一下。

结果到现场,大家被通知的是随意着装,所以都穿着比较可爱。唯独我一身正装,加上西装外套出席。其实只要是面试,只要你还在求着公司给你一份工作,发你一点钱,哪里会有松懈的机会,哪里能随意着装呢。至少我是不敢的,可能其他有实力

的同学跟我不一样。不过这倒是一场非常有意思的经历。HR中的一个人还特意过来又跟我短暂交流了10分钟,还请我喝了一杯饮料,最后才去跟GTC的应聘者们聊天。而我就在那里作者慢慢享受了一下午的饮料,最后离开。

最后公司还是没有破例给我机会加入GTC。当然我还是很主动打电话到环球,转到了面试我的HR,问清了情况(所以记住面试你的人名字,之后才可能问到Feedback)。她提到一面时表现可能存在和公司不匹配的地方。这的确这就是我的性格啊,只能说又是性格不符的公司吧。

虽然最后又去面试了环球市场市场部,拿到了市场部的offer,但是项目要7月19日才正式开始,而其他Offer的公司的话7月19都上班1周了。其他各方面也觉得还是不能跟GE和IBM offer的东西比较,所以最终还是不舍的选择了放弃。

GE 通用电气

接下来是自己在整个面试过程中感觉最愉快的GE,通用电气公司的招聘。

GE面试的高效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他们于6月1日在学校开的宣讲会,接着在现场就接受了简历。当天晚上几位HR就非常勤奋的筛选了一把简历,然后很幸运的把我从人堆里拎了出来,23:30分短信过来,通知在第二天早上面试。

第二天早上是群面。由于GE只在华工开了专场的实习生招聘宣讲会,早上群面小组里12个人中10个都是华工的。不知是华工人的共同归属感还是一切皆出自缘分,这场合作大家特别有默契。整个小组大家都非常有序的发言,即使是潜在Leader,也是靠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来以理服人。尤其是曹拓荒同学,虽然身经百战,仍然谦虚礼让地和我们大家一起交流。接着大家在同一个框架上不断完善补充,合理解决了案例中不同人员分配不同岗位的问题。最后大家都觉得表现得差不多了,以至于把最终的总结陈词机会留给了现场发言最少的同学。果然我们群面的成绩出乎意料的优异,整个小组有8,9人进入了第二轮面试,远远超出前一组的3个人。所以要记住无领导小组讨论中永远要有共赢的心态,不然一定是一损俱损。

GE非常高效,下午就是第二轮的面试了。我记住了面试的三个HR每个人的名字,一进场就跟大家打招呼,离场时也都分别问候。聊天过程中我也非常坦率的阐述自己的观点,探讨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我不得不感慨这些全靠自己多年来多读书和多活动的积累。书中自有黄金屋,许多书本上的知识,都会形成你阐述一个事情的良好逻辑框架,也有的直接变成了案例来讲述。而自己做过的事情则是更好的案例,来证明自己是个怎样性格的人。最终谈话愉快地结束了。

大约过了两个星期,我和几个实习生又接到通知

,要跟华南区的销售经理再聊聊。叶先生热情地接待了我,也跟我坦诚的说明了暑假期间实习生做的事情会有些辛苦,同时也回答了我相应的问题。整个GE,让人感觉低调而沉稳,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最终也还是如愿拿到了Offer。

IBM

首先要科普一下:IBM依然活着。这里就涉及到一个企业是做B2B还是B2C的问题。如果是B2C的企业,比如宝洁,高露洁,肯德基,麦当劳,那简直是妇孺皆知,老少咸宜。但IBM之前唯一的B2C部分就是个人电脑业务部。这部分业务在几年前出现了大幅下滑的趋势,而且也不符合IBM往企业IT咨询管理的方向转型的需要,脱离太远,所以最终拆出来卖给了联想。果然,现在个人电脑的利润率越来越低,联想也算是接了一个烫手的山芋。好在联想当初接管过来也不是冲着Thinkpad而是冲着其海外分支去的,还算有拓展了一下海外市场。

所以很多人以为联想把IBM整个给收购了,其实IBM只是卖了几大业务部中最不赚钱的一个给联想而已。现在的IBM还有STG系统科技部,主要做企业级硬件服务器产品和存储产品;SWG软件科技部,主要销售各类企业级客户软件;GTS,负责企业IT实施和系统管理,GBS,则负责企业ERP系统建设及IT流程咨询,建议。还有ISU负责看各个行业的客户。所以现在整个IBM都还活得很好,年营业额几百亿美金。

IBM的整个实习面试经历,可以说是相比其他所有实习最漫长的一个。

IBM最开始的是笔试。整个过程当中有图形推理,有矩阵分析,有数列归纳,还有应用题。好在我之前一天晚上临时突击了一份网上公布出来的印度版的笔试题,总结整理了一下所有其中的重要思路。考试现场居然出现了许多思路一样,只是数字不同的题目,让自己大幅度提升了一把速度。

这个笔试最要命的是时间宝贵,几乎很少有人能把题目全部做完,比如20道数列归纳题只有4分钟去做。不过我还是被身边坐着的许多理工男打击了一把,矩阵,数列都快的要命。还好后面的应用题他们英文不好看不太懂,不然我优势尽失。而这个笔试还是应该认真对待的,因为据说会计入自己在IBM的档案,一直到最终确定转正Offer前都可以看得到笔试成绩来作为聘用参考。

经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突然听闻IBM占领了我华工32号楼一层的教室,开始广州范围内的大规模第一轮面试。看来我那时幼稚的心太容易焦虑了,徘徊了好几天说不会自己笔试就挂了吧。还好事实证明报IBM的人太多了,过了好几天才轮到我的面试,我面玩又接着面了好几天。

一面由于是外包的,所以相信面试官也只是根据公司的需求出发,初步判断一下候选者的资质。比

比较好的是一面都是一对一的面试,防止了出现很多自己之前遇到的群面中的冤假错案。而一面的目的永远不能说是选人,只是要筛掉很多不符合条件的人。所以HR会先入为主地不断在你身上寻找能够证明你不能胜任这个公司的工作的特质。好在我自认为一向是少妇杀手,在中年妇女前还是比较讨好的。男人跟男人之间的对话就会比较麻烦,直来直去少了迂回,就要有策略讲究了。所以一面还是比较顺利Pass了,最后面试官的一句“跟你聊天很开心”坚定了我一定会收到二面通知的信息。

不过这个二面就很纠结了。IBM的是通过一面后的所有人会进入到一个Pool(游泳池)里。而IBM这个庞大的公司会有许多部门,更多的经理。这里面的一线,二线经理就会从中挑选自己感兴趣,认为有可能符合条件的人来进行二轮面试。我们就像等着被人点的XX,终于有一天我被行业销售部的潘经理挑中了,要在端午节前面试。不巧我正好附近都有考试安排。结果HR很Nice地告诉我,没有关系,那我们端午之后再约好了。结果端午后就再也没有人找我了--_--///我只好又打电话给HR,HR才告诉我潘大哥太忙了,改天再面我。千等万等,终于又等到了二面,在早上11点。

于是我终于兴奋的准时到达,在一个小会议室里跟这位潘经理聊上了。没想到,才聊了10分钟,我正聊到兴头上,潘经理说:我要问的就这么多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我一下很诧异:我的问题是,这个面试就这么短时间吗?潘经理说:恩我要了解的也差不多了,那你回去等通知吧。

这绝对出乎了我的意料,也没有任何经验可循,于是我面试完坐在中泰楼下的麦当劳越想越不对,于是又打电话给HR确认是怎么回事。HR告诉我:潘经理很忙啊,现在又有个电话会议,下一个面试的同学还在等,所以就很快结束了。在这次短暂的经历中,我初步感受到了IBM人时间贵如金的作风。

最终很幸运的,我也拿到了IBM的OFFER。

选OFFER

最后讲一讲选Offer的经历。这时候就凸显出人的重要性了。在这里要感激所有在这个过程中帮助过自己的人。印象中在那天同时拿到两个Offer之后,接着先是迷茫,然后是狂打了一通电话本里能给到建议的朋友的电话。每个朋友都无私地提供了很多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都对我决策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尤其是一些朋友还能做下来边吃饭边深入分析这里面的利弊,通过分析也学到了很多东西,非常感谢!

有OFFER时的选择,很多时候要通过自己之前对理想职业的分析与理解的积累,不然关键时刻脑海里会很飘忽,觉得一下这个因素匹配,一下那个因素不适合,结果老定不

了注意。当然每个人都是有这么个过程的,只是还需要把它系统化后,也不断地咨询朋友,最终确定而已。这里面后面会专门有写一篇文章,分享一下对理想职业的系统分析。

经过仔细的权衡,我最终选择了IBM开始自己的暑期实习。一方面自己从小就关注IT行业,6岁开始接触电脑,12岁开始长期阅读IT相关资讯,想来自己跟IT也算是投缘,也没想到最终还跟自己现在最后确定的工作结合起来了。同时GE虽然转正概率有1/2,但之后还会有校园招聘,但IBM(中国)的校园招聘只会从实习生当中选择,不再另行校招,所以最终还是选择了IBM。

我也非常庆幸自己的这份选择,因为实习中的各种经历都让我收获颇丰,并且对自己的能力有了重新的认识,对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也有了更成熟的思考与判断,尤其是认识了一大群志同道合,优秀上进的朋友,相信未来,我们都还会经常见面。

前面是之前自己就流水帐式的总结过的面试的具体流程,也可以让大家了解一下这些企业面试的具体过程是怎么样的,之后都不写面经这些细节过程了。下一篇会分享一些自己总结的在IBM实习期间的收获。

文档

企业实习小结

之前我在三个享有盛名的国际公关公司连续做了14个月的实习生,遇见了不同的领导,做不同的工作,被不同的人教导,领悟不同的职场心得。我突然想写写我在实习期间被教导过的各种事情,虽然当时我不理解,甚至怨恨,甚至哭泣,甚至难过,但是今天看来我能得以迅速的成长和这些理论分不开。是这14个月的无数前辈帮我迅速完成了校园到职场的过度,节省了我大量的适应社会的时间,从而更快的走上了职业发展的道路。我想在今天总结一下诸位对我曾经的教导以及我想告诉更多还在学校准备实习的小盆友们的一些小事儿:1、任何的工作一定要从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