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隐患并制定相关护理对策。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大于65岁,要求患者卧床休息,并进行安全宣教。实验组同对照组方法,然后对每位住院患者进行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对于跌倒危险因素评估≥10分,床尾设立防跌倒标识,加强宣教及管理。结果:对照组6例发生跌倒,实验组无一例发生。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安全护理方法,要求患者卧床休息,并进行安全宣教。实验组在传统安全护理方法基础上,对每位住院患者进行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对于跌倒危险因素评估≥10分,进行登记并书写护理记录,床尾设立防跌倒标识,加强宣教及管理,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1.3 原因分析 跌倒是老年住院患者比较常见的安全问题,跌倒的因素包括如下原因。
1.3.1 环境因素 病区内的环境因素是引起患者跌倒甚至损伤的重要因素。由于老年患者的各项功能逐渐下降,环境所起的作用显得非常重要。老年患者行动不便,对所处环境不熟悉,环境光线差或者过于刺激,病床的高度不符合患者状况,病房地面状况差,地面湿滑,缺少把扶及呼叫等设备,座椅不稳等各项因素都可能引起老年患者出现跌倒。
1.3.2 生理因素 心内科老年患者年龄偏大,各项器官的生理机能出现退行性变化,所以老年患者的反应迟钝,再加上平衡能力的下降,导致跌倒等意外事故的发生率增加。临床研究表明,老年女性患者的跌倒几率是男性患者的2倍,这是由于女性患者绝经后的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出现骨质疏松及代偿性骨质增生,极易引起患者跌倒[3]。
1.3.3 药物因素 心内科老年患者经常服用药物,包括各种控制血压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扩张血管药物、强心利尿药物等,有许多药物可影响老年患者的神志状况、精神、听视觉、身体平衡等,增加了患者跌倒的风险。据研究表明,老年人的跌倒等危险状况与直立性高血压、饭后低血压、药物相关性低血压密切相关,控制血压的老年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几率是健康人的2倍[4]。
1.3.4 病理因素 心内科老年患者的平衡能力较差,骨质疏松,感知觉能力下降,对外界反应的应激能力降低,容易发生跌倒骨折;心血管老年患者迷走神经的兴奋性会在夜间增强,夜间变换体位或起床时可能引起一过性的脑供血不足,使患者跌倒[5]。
1.3.5 其他因素 老年患者在排便时用力或长时间卧床改变体位,可能引起一过性脑缺血,使患者跌倒;部分老年患者自理能力较差,无陪护人员护理极易发生跌倒。
1.4 护理对策
1.4.1 利用《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记录单》进行有效评估,对于跌倒危险因素评估≥10分,进行登记并书写护理记录,在患者一览表、床尾设立防跌倒警示标识,加强宣教及管理,采取预见性防护措施。
1.4.2 安全的环境 介绍病室环境,在走廊及厕所、浴室设置把手,厕所安装垂直扶手取代水平扶手或使用坐式马桶更为安全。将患者经常需要的物品放于随手可得的地方。病房内及患者出入场所光线应保证充足,且有夜间照明设施;地面保持清洁干燥,防滑无积水,患者活动场所避免放置危险障碍物;病床的高度符合患者的状况,适合老年人的起居,可安装防护栏,要固定好床脚刹车;病房内容易出现积水的地方放置防滑垫,并设置提示标志。
1.4.3 疾病宣教 针对患者疾病,告知可能会跌到的危险,如病态窦房结终合征、颈椎病等。让患者了解该疾病会引起跌倒的危险。向生活无法自理患者的家属陪护加强安全教育,协助患者生活。
1.4.4 药物指导 特别是镇静催眠、抗忧郁、抗心律失常、血管扩张、利尿、降糖、降压等药物,易引起跌倒,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告知用药的注意事项,并注意用药后心率、血压、血糖等情况。
1.4.5 活动指导 患者在活动、锻炼时,应有人陪伴。改变体位欲活动时应遵守“三步曲”,即平卧30 s→双腿下垂30 s→行走,或者醒后30 s再起床,起床后30 s再站立,站立后30 s再行走。长时间休息后应缓慢活动,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排便后缓慢站立等。出现头晕、双眼发黑、下肢无力、行走不稳等,立即原地坐下或靠墙,呼叫他人帮助。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对实验组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分数≥10分的老年患者共52例,占实验组人数的22.61%。
实验组老年患者无一例出现跌倒;对照组230例老年患者中,有6例出现突然跌倒,占总人数的2.6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2例因药物不良反应出现跌倒,3例因卧床时间过长,起床时出现跌倒,1例因陪护原因不慎从病床跌落。6例患者经及时处理后均好转。见表1。
表1 两组跌倒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例) 跌倒例数(例) 跌倒比率(%)
实验组 230 0 0*
对照组 230 6 2.61
*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老年患者无一例出现跌倒,对照组230例老年患者中,有6例出现突然跌倒,占总人数的2.6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心内科的护理人员通过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并对导致老年患者跌倒的各项因素及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制定并执行各种防范患者跌倒的措施,最大限度保证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并促进患者的尽快恢复,保证了患者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班玲玲.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对策[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3):197-198.
[2] 梅静,郭小平.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对策[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9,7(2):126-127.
[3] 马文霞.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原因及对策[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10):231.
[4] 潘旭.护理干预对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30(8):37.
[5] 张莉.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及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8):78-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