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超欠挖情况(台阶高度、拱脚、拱腰、拱顶),不得欠挖。
2、超挖部分是否用片石回填。★
3、掌子面围岩情况。
4、锚杆长度及数量(超前长度及数量)。★
5、锚固剂塞入数量(锚杆插到设计深度时孔口应有砂浆流出)。
6、拱腰锚杆与岩面是否垂直。
7、测量交底是否正确。
8、拱架间距,焊接质量(连接筋与拱架焊接、锁脚锚杆焊接质量、锚杆与钢架焊接)。★
9、钢筋网搭接。(“上下台阶搭接”)★
10、钢架拱脚是否悬空、是否存有虚渣,超挖部分用混凝土喷实。★
11、钢架竖向是否倾斜,横向是否错位、扭曲。★
12、钢架链接板是否链接牢固。(一处要求钢架与连接板有三角板焊接)★
13、排查初支预留预埋,且预埋设置横梁。★
14、渗水量较大处挂Ω排水管。
15、清理边脚岩屑、杂物及拱脚虚渣。
喷浆:
1、初喷后凹洼处进行补喷、上下台阶拱脚两侧未喷实时将两侧碎石清理,进行补喷。
2、预留硐室处喷平。(未留硐室时补炮处理,尺寸合格后补喷)
3、下台阶喷浆前将积水抽干。★
4、机械手喷射混凝土时应与岩面垂直喷射,减少回弹率。
仰拱及铺底:
1、仰拱开后是否欠挖。
2、是否将残渣及积水清理干净。
3、仰拱立拱检查时与初支检测一致。(仰拱拱架与下台阶拱架连接处的焊接情况)
4、浇筑混凝土时控制外观。★
5、仰拱钢筋绑扎控制钢筋间距(主筋间距及层间距)。仰拱相邻主筋搭接距离★
6、浇筑混凝土前将积水清理干净。(注意反坡排水)★
7、浇筑仰拱二衬混凝土时控制外观。★
8、回填前模板是否牢固。
9、回填前检查纵向排水管是否打孔、是否用土工布包裹、纵向检查井处和环向排水管处是否用三通连接、是否连接牢固。★
10、纵向检查井处铺底或仰拱回填时是否留有横向排水管,边沟检查井。
11、仰拱及铺底时是否有预埋件。★
12、回填片石混凝土时是否用振动棒振捣。
13、铺底坡度。
二衬:
一、防水板
1、挂设防水板前应先处理欠挖,保证二衬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2、初喷后渗水处环向排水管是否安设。且外观是否美观。
3、防水板搭接长度、防水板是否存在漏洞。
4、防水板悬挂点是否符合设计、防水板松铺系数。★
5、防水板与施工缝错开距离大于500mm。★
二、小边基
1、浇筑前将基底石渣、污物、积水排除干净。
2、当二衬有钢筋时浇筑小边基前是否调整钢筋层间距及主筋间距。(排距顺直)★
3、浇筑混凝土是否用振动棒振捣。★
4、无钢筋时浇筑后是否凿毛、是否加设连接钢筋。
三、二衬钢筋
1、二衬钢筋长度是否满足一板台车长度的需求。
2、钢筋层间距及主筋间距。★
3、横向连接筋与纵向连接筋节点应进行绑扎或焊接。
4、钢筋搭接应预弯、搭接长度及焊缝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5、相邻主筋搭接位置是否错开,错距不小于1000mm。★
6、同一受力钢筋两个搭接距离不小于1500mm。★
7、箍筋连接点在纵向连接筋交叉处连接,应进行绑扎或焊接。
8、挂设钢筋保护层砼块。
四、二衬台车定位
1、检查交底。
2、将台车模板打磨干净。
3、二衬厚度检测。
4、台车搭接位置不出现错台。
5、止水带接头每一环不得多于一处。
五、二衬凝土施工
1、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施工。
2、施工缝应与预留洞室边缘不小于300mm。★
六、脱模后
1、立即养护。
2、排查预留预埋硐室。
3、进行敲击检测。
电缆沟槽:
1、控制主筋间距。★
2、铺地铺筑前将杂物清除,润湿基底。
3、模板是否牢固顺直,接缝处是否有空隙。★
4、是否用振捣棒振捣。
5、是否留有预埋、及排水孔。
6、拆除模板后及时修补、养护。★
说明:本文适合公路隧道,若不详细敬请谅解。 作者:王栋 中铁隧道集团一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