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智能化弱电系统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20:06:52
文档

智能化弱电系统方案

第一章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方案一、工程概述………………………………………………………………二、设计依据………………………………………………………………三、指导思想………………………………………………………………四、设计原则………………………………………………………………五、系统指标………………………………………………………………六、防护分析………………………………………………………………七、系统构成及设备选型…………………………………………………八、控制中心功能及装修要求…………………………………
推荐度:
导读第一章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方案一、工程概述………………………………………………………………二、设计依据………………………………………………………………三、指导思想………………………………………………………………四、设计原则………………………………………………………………五、系统指标………………………………………………………………六、防护分析………………………………………………………………七、系统构成及设备选型…………………………………………………八、控制中心功能及装修要求…………………………………
第一章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方案

一、工程概述………………………………………………………………

二、设计依据………………………………………………………………

三、指导思想………………………………………………………………

四、设计原则………………………………………………………………

五、系统指标………………………………………………………………

六、防护分析………………………………………………………………

七、系统构成及设备选型…………………………………………………

八、控制中心功能及装修要求……………………………………………

九、管线敷设方案…………………………………………………………

第三章  综合布线系统……………………………………………………

一、概述…………………………………………………………………

二、布线系统设计………………………………………………………

第四章  施工组织计划……………………………………………

一、工程概况………………………………………………………………

二、项目管理机构…………………………………………………………

三、施工方案………………………………………………………………

四、工程测试………………………………………………………………

五、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六、成本管理………………………………………………………………

七、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八、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九、工期进度保证措施……………………………………………………

十、施工人员及主要设备…………………………………………………

第一章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方案

一、工程概述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CTV)是应用光纤、同轴电缆、微波在其闭合的环路内传输电视信号,并从摄像到图像显示构成完整的电视系统。它能实时、形象、真实地反映被监控对象,不但极大地延长了人眼的观察距离,而且扩大了人眼的机能,它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代替人工进行长时间监视,让人能够看到被监视现场的实际发生的一切情况,并通过录像记录下来。

利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可以保护人身安全,节省时间和费用,提高效率,实现实时指挥和高度,处理和保存信息。因此,进入90年代以后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已被日益广泛的应用于、金融、工矿、交通、医疗卫生、商业、军事、旅游饭店、重要物资仓库及安全保卫等领域,已成为现代化管理标志之一。

二、设计依据

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B 10408.1-《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

GB 12663-90《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A/T70-94《安全防范工程费用预算编制办法》

《北京市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系统》有关规定

GB/T74-9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B 50198-94《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三、指导思想

以防为主,防打结合

安全防范总的指导思想原则是:“以防为主,防打结合”,也就是说,在安防

工程设计中,不仅要防范严密,使入侵者无孔可钻,同时还要为打击和捉拿罪犯创造条件。为此,安全防范必须针对犯罪分子狡猾、诡秘、预谋、冒险、不择手段,伺机突发作案,难以预测的特点,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刑事犯罪作斗争,以达到防外盗、防内盗、防内外勾结、防潜伏作案、防集团作案、防智能化作案、防暴力抢劫作案等目的,并实现对大楼的有序化管理。

应对系统进行统筹策划,优化设计,确保适用、安全可靠,使系统建成后,应具备防非法入侵、防盗窃、防抢劫的功能,且系统的技术性能指标应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四、设计原则

4.1先进性

充分考虑电子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趋势,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成熟的技术,起点要高,在技术上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保证将保安系统建成为先进的智能化程度高、防范严密的综合安全防范系统。

4.2开放性、集成性

采用标准硬件、操作系统及网络和通讯协议,并可提供开放的通讯协议,支持第三方系统集成。

4.3实用性

充分分析防范需求及环境情况,采用实用的名牌优质设备,满足安防要求,保证操作方便、耐久实用。

4.4可靠性

整个安全防范系统应具有高度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4.5经济性

系统优化设计,子系统必须标准化、模块化,在实现先进性和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达到较优的性能价格比。

4.6可扩展性

要求系统集中管理、监控,分散控制,总体结构具有较强兼容性和可扩展性,既便于系统的充实、完善、改进和提高,又便于设备的更新、换代。

五、系统指标

图像水平清晰度:黑白≥380线;

图像画面的灰度大于等于8级;

系统的各路视频信号,在监视器输入端的电平值为1Vp-p±3dBVBS;

系统在低照度使用时,监视画面达到可用图像,其系统信噪比不低于25dB;

综合评估:

系统图像质量的随机信噪比大于等于38dB;

图像质量按五级图像质量标准评定,图像质量不低于四级。

系统接地电阻小于或等于1欧姆;

系统其它各项性能指标均以国家标准为准。

六、防护分析

根据北京万泰公司新办公楼的实际情况,确认防护范围为:

各层的走道、电梯前室、楼梯前室、大堂、出入口等

电梯轿箱:电梯内

七、系统构成及设备选型

闭路监控报警系统由前端摄像机部分、传输部分、控制部分、显示记录部分、报警部分和报警联动部分组成。

7.1前端设备

前端设备是安装在现场的摄像装置,包括各类摄像机、镜头、防护罩、支架,它的任务是对现场的图像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各摄像机采用交流220V电源集中供电方式,每个摄像机从系统配电箱引一路电源。系统采用的稳压电源集中供电,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和设备良好的同步性能。从稳压电源设备输出的电源,由系统配电箱向现场设备和监控设

    备统一供电。

根据布防要求,前端摄像机及镜头布设如下:

1、走廊、通道等位置设置美国SAP小型彩色半球摄像机。

    2、电梯轿箱采用超小型针机。

    3、位于首层大厅的出入口及一些重要位置采用美国SAP彩色匀速球型摄像机。

7.2画面处理系统

画面处理系统具有多画面、单画面互相转换显示等特点,即在一台显示器上可同时显示多画面图像,可将所有重要摄像机画面,无遗漏地显示在中心控制室监视器上,并用一台或几台录像机即可录下全部画面,并可实现单画面或多画面回放。

本系统采用的硬盘录像机兼备画面处理功能,因此所有摄像机分别接入硬盘录像机,它可将所有重要摄像机画面,无遗漏地显示在中心控制室监视器上。

7.3显示录像设备

显示录像设备为成像装置,包括视频显示器、录像机和一些视频处理设备。

显示部分由几台或多台显示设备组成。它的功能是将传送过来的图像一一显示出来。图像监视器是目前闭路监控系统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对前端摄像机信号进行图像监视。

本系统采用20"专业监视器,可单画面或多画面显示摄像机图像。

录像机是监视系统的记录和重放装置,电视监控系统的录像机主要为具有控制功能的长时间录像机,并且能够同时记录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

长时间录像机也称长延时录像机,还有叫做时滞录像机等名称的。这种录像机的主要功能和特点是可以用180分钟的普通录像带,录制长达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图像内容。这种功能和特点,为闭路监控系统的图像记录提供了减少录像带的保存数量、重放时节省观看时间等有利条件。一般来说,这种录像机在进行长时间录像时,录制后的重放画面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连续感,其重放画面的清晰度也不如正常速度录像重放画面高。但尽管如此,由于

在闭路监控系统中,在非报警的情况下,一般没有必要实时录像,而且一般的长时间录像机在24小时方式的长时间录像中,丢帧的比例并不大,所以还是能满足要求的。况且,长时间录像机一般都有报警时能自动转换为正常速度的标准实时录像功能,所以长时间录像机就成了一种能“平战结合”的录像设备。

本系统采用硬盘录像机,与画面处理器相配合,录制所有画面。录像机的主要特点:

高灵敏度机械结构

记录提示符保证安全记录

操作极其简单

紧急和报警记录

屏幕菜单显示设定

尺寸:430*100*290.5mm

可选择AFC时间常数

扬声器最大输出功率:1.3W

八、控制中心功能及装修要求

     8.1功能

监控中心控制是安全防范系统的神经中枢,是实现人机对话的场所,主要功能为:

对视频信号进行切换和处理

接收报警信号

视频图像的监视及录像

内外部通讯联络需配备对外通讯设备

8.2装修及供电要求

中心控制室是“禁区”,是要害部位。为了保障值班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使人员和设备都在适合的环境条件下工作,为此,中心控制室须满足下列要求:

中心控制室装修

监控中心室的地点应选择在比较安静的地方,避开电梯等冲击性负荷的干扰。其装修要求如下:

地板:采用进口防静电活动地板,安装高度为300mm。

天花:采用铝合金针孔吸音天花,规格是600*600mm,白色亚光。该天花板机械强度高、不变形、不起尘、易清洁、有吸音效果,色调柔和。天花板采用铝合金塑料板面,有吸声薄膜,配合铝合金龙骨,便于安装维修。此外,铝质天花兼有EMI电磁屏蔽作用。

墙面:采用易清洁的阻燃墙纸作墙面装饰处理。

灯具:采用3*40W嵌入式铝合金格格栅灯制成灯带,可提高光效。减低眩光。该种灯具功率因素可达0.95,耗电少,散热好,寿命长,且发光效率高,美观大方。中心控制室照度在300-400LUX,其他房间在200-300LUX。应急照明选用高效冷光灯源,该灯体积小,光色好,保证在应急时有5LUX左右的照度供停电和疏散用。

监控中心室应配有风扇或空调。

进入控制中心的大门必须安装防盗门或可视对讲。

供电要求

电源的供给对于保证整个闭路监控报警系统的正常运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电源受破坏及会导致整个系统处于瘫痪状态,在此我们整个系统的电源供给提出如下要求:

●要求送入控制中心安保系统的电源必须接在整个建筑主体电源供给的第一回路上,且不受任何漏电保护器的开关的控制;

●要求提供给控制中心的电源;

●要求在中心控制室配备能够提供整个综合安保系统在停电状态下连续24小时正常工作的不间断电源,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连续的工作;

九、管线敷设方案

前端设备采用环路供电;

视频电缆的弯曲半径大于电缆直径的15倍;

电源线(220V)应于信号线、控制线分开敷设;

穿放电缆时宜涂滑石粉;

管口与电缆间衬垫铝皮,铝皮应包在管口上;

进入管口的电缆保持平直,并采取防潮、防腐、防鼠等处理措施;

线路走路、主干线及大部分支线采用金属导线槽敷设,无法架槽的采用金属软管敷设;

槽路中的接线点用锡焊好,并用注塑再行塑封;

各种视频接插件,采用进口原装配套;

系统有接地措施,采用16平方毫米以上的铜芯线,与大楼楼体综合接地1欧姆,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

第二章    综合布线系统

一、概述

1.1项目起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各行业对信息所依赖的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对办公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都迫切希望能够建设或租赁那些具有完善的数据通讯、语音通讯、图形、图像通讯及网络管理、控制和完备的服务设施在内的智能楼宇。

1.2用户需求分析

北京万泰公司新办公楼采用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大厦内的话音、数据及图像等系统的传输媒体,且支持数据千兆、ATM等多种传输速率的要求。在应用上应满足电视会议、多媒体的使用需求。满足综合业务数字网的要求。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全模块化结构,方便系统的扩展;且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当以后系统更改、设备移位时,不必重新布线,只须在相应的配线架上跳线即可。本项目布线系统采用树状星型结构,以支持目前和将来各种网络的应用。通过跳线实现与不同的网络设备互连。可以实现各种不同逻辑拓扑结构的网络。同时要求具有教学功能,可展示性,直观性。

1.3项目设计目标

实施后的大楼布线系统将是满足国际商业建筑标准的布线系统。并且,整个系统应当是实用的、灵活的、可扩展的、模块化的、可靠的。

实用性—实施后的智能大厦控制系统,其所有的子系统,诸如综合布线系统、数据通讯、语音通讯、都满足国际标准,具有良好的用户使用界面。并且,网络管理功能完善且方便使用。系统的选材,始终追求以实用为第一原则。

高度灵活性—系统中的任一部分之联接都应是灵活的,即从物理接线、到数据通讯、语音通讯,图像传输,自动控制设备之联接都不受或极少受物理位置和这些设备类型的。

模块化—所有用于连接设备的接插件都是积木式标准件;不用很多有关这些领域的专门知识,就能够连接这些设备。

可扩充—由于所在基础设施(材料、部件、通讯设备)都采用国际标准,因此,无论计算机设备、通讯设备、控制设备随技术如何发展,将来都可很方便地将这些设备联到系统中去。

可靠性—系统中的各个部分都采用高质量的材料、组部件设备实现,并谨慎施工和测试,以保证各个环节都是可靠的。

1.4结构化布线系统与应用的性和相互关系

实施后的布线系统,无论各楼布线,还是主干网布线,都应该是星型结构。商用建筑物布线系统标准EIA/TIA568也规定,使用星型结构的物理布线实现各种形式的网络逻辑拓扑结构;即无论将来网络技术如何发展,其局部网络的拓扑结构都是总线型、环型、星型、树型、或以上几种形式的结合,而星型的结构化物理布线,通过在配线室内的跳线之灵活变换,便可以实现以上所述的总线型(如Etherent/IEEE802.3)、环型(IEEE802.5/Token-Ring,X3T9.5 TPDDI/FDDI)、星型(StarLAN)或混合型(含有环、总线等形式)的拓扑结构。

网络应用软件系统(EDI、电子邮政、电视会议、金融信息、新闻)

网络层协议 TCP/IP  DECnet  SNA  XNS……

X3TP.5

TPDDI

FDDI

环型

总线型

混合型

IEEE

802.3

IEEE

802.5

线

星型的物理布线

商用建筑物布线标准EIA/TIA568

不依赖于具体

  应用环境

而位于稍高层次的网络层、传输层(见ISO/OSI七层协议描述)如TCP/IP、XNS、DECnet  Phase  IV/V、SNA或Apple TALK II与物理布线本身。

至于更高层次的网络应用软件(如ARPA、Windows NT等)以及网络管理软件(如HP Open View、IBM Net Vies、Cabletron Spectrum等)与布线系统也。

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也要求建筑物的物理布线具有灵活性,能够考虑到现在和未来(中期、长期)的应用技术水平。网络系统本身应当分步实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应用的要求,财政预算上的,网络设备生产国出口许可证的,将来技术发展的考虑,而这种分步实施在技术上体现的层次不同。那么,对楼内物理布线本身,不必更多地考虑到网络的逻辑结构,更不需过多考虑网络服务和网络管理软件,这是物理布线以后的问题也就是说结构化布线系统具有与应用的性。

无论在什么样应用环境的布线系统中,都大约有60-70%的钱是花在计算机网络布线系统上的;布线系统60-80%的跳线变化是有关计算机网络的。因为,人员的变化、企业业务的变化或更新、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对各行各业的加速影响,要求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网络问题而布线必须适应网络的这些变化。

所以说,综合布线系统应由富有经验的计算机系统集成公司承担,并由网络工程师来设计和实施。本次工程中采用美国泛达公司产品。

二、布线系统设计

2.1布线系统的结构

现在公司、企业和部门内,信息已成为一种非常关键性资源,它必须精确、迅速地传输于各种通讯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和显示设备之间。由于这一原因,公司、各部门都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改进这些通讯系统,并根据需要配置各种配线系统。而在中国,即便是在新设计的建筑物内,往往仍沿用过去的那些布线技术,致使各种系统的布线无法相容,难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且管线拥挤不堪,而配线上的巨额投资往往是重复的。这种情况还会随着公司、企业、的成长,设备的更新,人员的变动,办公环境的变更,而变得越来越糟。任何的增添、变动,都可能引起全局的变动,不但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对公司、的运营也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是随着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ATM(异步转移模式)、Gigabit Ethernet(千兆以太网),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出现、应用、推广和发展,原来使用的布线系统将无法满足要求。因此,寻求一种更合理、更优化、弹性强、稳定性和扩展性好的布线技术,已成为当务之急。它不但能够满足现在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迎接未来对配线系统的挑战。

结构化网络布线系统是网络系统构成的最底层平台,也是网络构成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在常规情况下网络的故障70%出现在线路上。

2.2布线系统的设计依据:

   根据国际标准EIA/TIA568A的规定综合布线系统由六个子系统构成:(见图一)

工作区是指从信息出口到终端设备之间所包括的各种布线设备,如各种适配器、平衡器等,常用终端设备是计算机、电话、报警探头、摄像机、监视器、传感器件、音响等;(见图二)

水平子系统(HorizontalCabling)

实现信息插座和管理子系统(配线架)间的连接,包括信息插座、水平传输介质和端接水平线的配线架。常用信息插座为RJ45,传输介质为屏蔽、非屏蔽8芯双绞线或光纤。(见图三)

垂直干线子系统(BackboneCabling)

实现计算机设备,程控交换机(PBX),监控中心与管理子系统间的连接,也实现楼与之间的连接,常用介质是多对数双绞线电缆或光缆。(见图四)

电信间子系统(TelecommunicationsCloset)

它是水平系统的终端,可以包括用于连接主干的跳线架和用于本地的电信设备。(见图五)

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Room)

主要是放置计算机系统设备,网络集散器(HUB),程控交换机,楼宇自控中心设备,音响输出设备,闭路电视控制装置和报警控制中心等等。(见图五)

引入子系统(EntranceFacilities)

包括线缆、连接设备、保护设备以及其他用于与室外连接的设备等。(见图五)

布线系统设计依据

    本设计依据并遵循以下各项国际、国内标准和准则:

    2.2.1国际标准及规范

⏹ISO/IEC 11801:1995

⏹EIA/TIA 568A:1995

⏹EIA/TIA 569

⏹EIA/TIA 606

⏹EIA/TIA 607

⏹EIA/TIA TSB-95         超5类测试标准

⏹EIA/TIA TSB-75         大开间区域布线标准

⏹EIA/TIA-604-6-1999      光纤连接器内部耦合标准

2.2.2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及规范

⏹JGJ/T16-92

⏹GBJ42-81

⏹GBJ79-85

⏹CECS 72:97

⏹CECS :97

⏹YD/T926 1-2-1997

⏹北京市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技术规定

2.2.3相关标准

⏹IEEE 802.X

⏹ATM  Forum

⏹泛达综合布线(PCI)设计准则

2.3布线系统的设计

   北京万泰公司新办公楼的布线系统包括: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管理间在首层机房。采用六类系统布线。所有线缆均由机房直接引至工作区终端。

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是由用户办公区域的信息插座、设备连接电缆及适配器所组成。

本设计采用六类屏蔽水平系统。

PANDUIT的信息出口插座

其具有以下特点:

a.采用无焊点电路板,性能稳定可靠,寿命长

b.无需专业打线工具,可反复安装10次,安装维护简便。并赠送辅助安装工具。

c.颜色丰富(11种),便于管理和维护

d.遵循招标文件要求的,为模块化的布线产品。用在工作区面板上的模块与用在管理区配线架的模块为同种型号。

e.开口绞距远远小于国际标准1/2英寸。可以大大降低模块的串扰参数。

PANDUIT的组合面板

a.组合式面板可配四种面板插件(外凸45度带防尘盖插件,外凸45度不带防尘盖插件,内凹45度插件,平面插件)。

b. 2次安装或检查方便,不用卸下螺丝,节省时间。

c.美观大方。

d.有两种规格(美标120x80,国际86x86),特有的三口,及四口面板。

水平子系统

考虑到信息时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建议一次布线到位,水平线全部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传输带宽可达1000MHZ用于传输数据、话音以及图像信号等,其数据传输速率可在100米范围内达到1000Mbps、甚至未来折10000Mbps;由于水平线全部采用相同的非屏蔽双绞线,信息出口可以灵活地更换设备而不受传输介质的影响。

管理间子系统

配线室是各管理子系统的安装场所,信息点数较多的层,应在该层设立配线室(也可以两层共用一个较大的配线室)。信息点数较少的相邻层,可共用一个配线室。配线室的位置可选在距弱电竖井旁附近的房间内。配线室用于安装配线架和安装计算机网络通讯设备。配上泛达独有的双面理线槽,前面理跳线,后面理进线。所有配丝区的线缆管理槽,均带有导线槽和盖板,既美观又整洁,同时便于维护和管理。

在本建议方案中,除用于端接话音主干电缆的配线架选用110配线架,这种配线架适合多对数双绞线的端接,且体积小轻便,便于安装在吊顶内或墙面和机架上。尤其Panduit的110配线架性能超过超5类的标准。其余全部采用模块化配线架,其优点是:安装简便,便于维护和管理,配上Panduit的彩色模块,既美观又整洁。泛达还可提供有线电视模块,装在配线架上。

垂直子系统

垂直子系统主要用于联接各层配线室,并联接主配线室。EIA/TIA568技术中,常用多芯(25芯以上)双绞线电缆或光纤。

光缆是作为高速主干网络场合(>155兆位/位)或因为应用环境有雷电的场合或很难作第二次施工的场合以及在传输距离上铜线无法达到的场合、有共模干扰的场合等情形下的通讯介质。

竖井的主干系统除了使用三类的多对数电缆用于电话主干线以外,不要用五类的大对数电缆,因为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在主干电缆中,电话系统、网络系统、楼宇控制系统和保安系统、火灾消防系统等都不要用同一保护层内的不同线芯,这样的做的原因是同一保护层内的线芯上传输不同性质、不同速率的信号间容易造成干扰;管理维护上容易造成误操作,击穿通信设备或造成相关系统中断正常工作。

布线系统标识说明

本方案提供配线架和线缆两种标识:

配线架

    话音主干的110配线架自带标签,安装后再标注号码即可;水平系统中的模块化配线架需另配标签,Panduit提供与模块颜色相对应的标签。配线架上模块颜色与信息出口相对应;光纤主干所用到的FJ光纤插座选用红色。光纤配线架也自带标签。

   线缆

我们分别对话音主干线缆、数据主干光缆、水平UTP以及各种跳线配备了标签,安装后标注号码即可;另外Panduit还提供一种手持式标签打印机,可以随时随地打印各种所需标签,标签本身带有背胶,可随意贴在所需的位置。

第三章    施工组织计划

一、工程概况

北京万泰公司新办公楼位于上地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

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和功能划分,北京万泰公司新办公楼工程的综合布线系统选用美国泛达公司综合布线产品的非屏蔽系统,采用增强型配置方案。综合布线的主机房设在3号大楼二层,其余各楼在竖井内都设有分配线架(IDF)。主机房到各分配线架之间采用三类大对数双绞线10100100AGY作为垂直主干,用来传输话音和低速数据信号。各层水平系统则选用六类4对双绞线,支持各种型式网络应用。

二、项目管理机构

三、施工方案

由于北京北京万泰公司新办公楼跨度较大,且施工现场狭小,各工程同时作业,工种交叉作业面大,施工工序紧张,施工难度大,因此要求对施工过程合理组织、科学安排,对工序的安排要根据施工进度及时调整,同时对材料设备组织进场、工期进度、质量保证体系提出较高的要求。

1.根据本工程进度要求和工序安排,对施工过程组织如下:

1)配合结构施工作好先期布线管槽的安装、预埋。

2)各层铺设水平线。

3)铺设垂直电缆。

4)主配线架、分配线架的安装,垂直电缆上配线架。

5)工作区子系统安装信息模块。

6)系统测试与调试。

7)资料汇总交验、制作竣工资料、办理工程结算。

8)系统验收、交工。

    2.按照进度要求和以上工序安排并结合现场实际对施工和技术组织措施作如下安排:

1)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的位置高度逐一的检查预留预埋的管道和线槽,对有误处及时进行调整。重点检查并确保管道和线槽内干燥,出口处光滑无毛刺,管道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准确到位的检查工作将为下一步工序作好充分的准备,打下良好的基础。

2)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和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根据材料的数量、规格、材质组织材料设备进场。

3)水平子系统布线的技术要求:

水平线子系统完成由接线间到工作区信息出口线路连接的功能。

水平线子系统采用走吊顶的轻型装配式槽形电缆桥架的方案。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型建筑物,为水平线系统提供机械保护和支持。

装配式槽形电缆桥架是一种闭合式的金属托架,安装在吊顶内,从弱电井引向各个设有信息点的房间。再穿过结构层由预埋在垫层内的不同规格的铁管,将线路引到办公桌隔断或墙上的暗装铁盒内。

SCS系统的布线是放射型的,线缆量较大,所以线槽容量的计算很重要。按照标准的线槽设计方法,应根据水平线的外径来确定线槽的容量。

即:线槽的横截面积=水平线截面积之和×3

线槽的材料为冷轧合金板,表面可进行相应处理,如镀锌、喷塑、烤漆等。线槽可以根据情况选用不同的规格。为保证线缆的转弯半径,线槽须配以相应规格的分支辅件,以提供线路路由的弯转自由。

铺设线缆时,先在金属线槽或者线管内预铺金属线用作带线,然后将综合布

线线缆绑扎于带线的一端,用带线将线缆拉入线槽或线管中。

为确保线路的安全,应使槽体有良好的接地端。金属线槽、金属软管、电缆桥架及各分配线箱均需整体连接,然后接地。如果不能确定信息出口的准确位置,拉线时可先将线缆盘在吊顶内的出线口,待具体位置确定后,再引到各信息出口。

4)垂直干线子系统布线的设计要求:

垂直干线子系统,是由一连串通过地板通孔垂直对准的接线间组成的。

用于SCS系统的典型接线间,其可以走进人的最小安全尺寸是120×150cm,标准的天花板高度为240cm,门的大小至少为高2.1宽1M,向外开。

垂直干线的走线设计分为两部分

a)干线的垂直部分:

    垂直部分的作用是提供弱电井内垂直干线的通道。

    这部分采用预留电缆井方式,在每层楼的弱电井中留出专为大对数电缆通过的长方形地面孔。电缆井的位置设在靠近支持电缆的墙壁附近,但又不妨碍端接配线架的地方。

在预留有电缆井一侧的墙面上,还应安装电缆爬架。爬架的横档上开一排小孔,干线用紧绳绑在上面,用于固定和承重。

预留的电缆井的大小,按标准的算法,应至少是要通过的电缆的外径之和的3倍。此外,还必须保留一定的空间余量,以确保在今后系统扩充时不致需要安装新的管线。

b)干线的水平通道部分:

水平通道部分的作用是,提供垂直干缆从主设备间到其所在楼层的弱电井的通路。

这部分也可采用走吊顶的轻型装配式槽形电缆桥架的方案或走地槽的方案。所用的线槽由金属材料构成,用来安放和引导电缆,可以对电缆起到机械保护的作用,同时还提供了一个防火、密封,坚固的空间使线缆可以安全地延伸到目的地。其选材算法与水平子系统设计部分的线槽算法一致。

与垂直部分一样,水平通道部分也必须保留一定的空间余量,以确保在今后系统扩充时不致需要安装新的管线。

5)电缆一次穿入管道对照表

电缆对数电缆直径

(cm)

管道内径(mm)

152025324050
容许电缆条数(占空率60%)

40.531~22~34~56~810~1213~16
251.1112347
501.6011224
1002.3001113
6)主机房设备间的设计要求:

   这里我们主要针对设备间的设备环境,安装条件和连接方式作以简要的说明。按照标准的设计要求,设备间尤其是要集中放设备的设备间,应尽量满足下面的要求:

a)将服务设备间安排在电梯附近,以便装运笨重的设备;

b)室温应保持在18℃至27℃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30%—55%;

c)保持室内无尘或少尘,通风良好,亮度至少达30英尺—烛光;

d)安装合适的消防系统(如采用湿型消防系统,不要把喷头直接对准电气设备);

e)使用防火门,至少能耐火1小时的防火墙和阻燃漆;

f)提供合适的门锁,至少要有一扇窗口留作安全出口;

g)尽量远离存放危险物品的场所;

h )设备间的高度应至少为2.55米高度的无障碍空间,门的大小至少为高2.1m×宽0.9m,地板负重能力至少应为500kg/平方米。另外对于布线系统的要求,应在配线间安装布线硬体的墙壁串覆盖涂有阻烯漆的3/4英寸(合1.9cm)的木板。设备间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安装的电气设备的空间要求。

另外,在主、分配线间,还要有供放置设备的设备柜,其大小可按设备的尺寸而定,一般采用木质或玻璃材料制成。在设备间尽量将设备柜放在靠近竖井的位置,在柜子上方应装有通风口用于设备通风。

四、工程测试

在新建大楼中布线系统的安装是伴随建筑施工进行的,当水平布线一经完成,尤其是大楼内装修之后,想要改变和修复已布水平线缆是非常困难的,即使能够也得付出破坏内装修的昂贵代价。因此一般应遵循“随装随测”的原则,及时发现和纠正在安装中所出现的问题。所以新安装的布线系统必须按标准进行测试验收,检验电缆是否合格,是否支持高速应用,用户投资能否得到保护。

1.测试标准

国际标准ISO 11801和EIA/TIA-568标准目前只制定了测试频率到100MHz的方法。五类线现场测试指标于1995年10月正式公布,这就是TIA-568TSB(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Bulletin)-67标准,而一个布线系统的传输性能取决于线缆,连接硬件和跳线的传输特性。TSB-67标准为现场测试五类UTP提供了具体参数指标,该标准主要内容有:

1)规定了两类连接定义:基本链路和通道连接。基本链路是指固定线缆安装部分,不含两端设备跳线;通道连接是指从网络设备跳线到工作站跳线之间的整个连接;

2)规定了具体需要测试的参数和数值;

3)根据测试仪器的精度水平规定了两种级别的精度。

2.布线系统要测试的内容及测试方法:

1)连接图:连接图测试是布线系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测试项目。这一测试验证UTP线对连接是否正确,保证链路一端的8针与另一端相应针之间的连接必须正确无误。对于常用的三类、五类布线系统这是一项必测的内容。

2)线缆长度:根据TIA/EIA606标准的规定,每一条线缆长度都应记录在管理系统中,线缆长度可以用电子长度测量来估算。电子长度测量是基于链路的传输延迟和电缆的NVP值来实现的,而传输延迟和NVP值大多由绝缘材料和绞合率来决定的。NVP(Nominal Velocity of propagation)标称传播速度在0.5C—0.99C之间,它可以直接引入或通过测量已知电缆样品来设定。由于NVP值有10%的误差,所以在测量电缆长度时要考虑到该项误差的影响。

“基本链路(Basic Link)”线缆长度≤94m(包括4m测试仪跳线)

“通道(Channel)”线缆长度≤100m(包括设备跳线和快接式跳线)

通过对线缆长度的测试,验证链路的物理长度不得超过标准所允许的数值。

3)衰减:衰减测量是测试在UTP线缆链路长度范围内信号幅度减弱的程度,衰减随频率增加而增加,一般步长为1MHz,最坏线对的衰减应小于TSB-67规定的“基本链路”或“通道”测试所允许的最大衰减值。

TSB-67“基本链路” 衰减值

(室温20℃ 水平UTP长度=90m含4m测试仪)

频率(MHz)

三类(dB)

四类(dB)

五类(dB)

13.22.22.1
46.14.34.0
88.86.05.7
1010.06.86.3
1613.28.88.2
20_9.99.2
25__10.3
31.25__11.5
62.5__16.7
100__21.6
TSB-67“通道连接”衰减值

(室温20℃水平UTP长度=90m、含设备跳线、快接式跳线和卡接式跳线长度共10m)

频率(MHz)

三类(dB)

四类(dB)

五类(dB)

14.22.62.5
47.34.84.5
810.26.76.3
1011.57.57.0
1614.99.99.2
20_11.010.3
25__11.4
31.25__12.8
62.5__18.5
100__24.0
4)近端串音(NEXT):NEXT(Near End Cross Talk)是一个很重要的传输性能指标,近端串音衰减以系统可接受的数值为标准,超过此标准越多(NEXT值越大),信号传输时出错的可能性便越小,因而系统可靠性更高。

NEXT表示在UTP链路内一对电缆与另一对电缆之间信号的耦合程度。具体地可以这样说,电磁能量从一个传输回路(主串回路)通过电感耦合和电容耦合串入另一个传输回路(被串回路)的现象称为串音衰减,而串音衰减又可分为近端串音衰减和远端串音衰减。在UTP布线系统中近端串音衰减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所有布线系统都必须通过NEXT衰减测试,而且应该进行双向的测试。

TSB-67标准规定,五类链路必须在1-100MHz的频带范围内进行测试,测试步长为:

在1--31.25MHz范围内,最大步长为0.1MHz

在31.26--100MHz范围内,最大步长为0.25MHz

所以对4对UTP要进行6线对组合测试,即(1.2--3.6)、(1.2--4.5)、(1.2--7.8)、(3.6--4.5)、(3.6--7.8)、(4.5--7.8),记录线对之间最坏的NEXT值及对应频率值。

“通道”测试NEXT衰减

(最坏线对之间)

频率(MHz)

三类(dB)

四类(dB)

五类(dB)

1415662
4324753
8274248
10264147
16233844
20_3642
25__41
31.25__39
62.5__35
100__32
对频率f=100MHz,五类电缆最坏情况NEXT≤32dB

对频率f=1MHz,五类电缆最坏情况NEXT≤62dB

3.测试仪器

1)测试仪器精度

精度测试仪的基础,对于现场测试仪器,精度可分为两类:

现场测试仪器最低性能要求

Level  Ⅰ

Level  Ⅱ

性能指标1-100MHz1-100 MHz
随机噪音50-15log(f/100) dB65-15log(f/100) dB
残余NEXT

40-15log(f/100) dB55-151log(f/100) dB
输出信号信号平衡27-15log(f/100) dB37-151log(f/100) dB
公共模式抑制27-15log(f/100) dB37-151log(f/100) dB
动态精度1dB0.75dB
长度精度meter 4%meter 4%
回路损耗15dB15dB
(1)频率f单位用MHz(兆赫)表示。性能测试低于75 dB时,不要求残余NEXT和随机噪声指标,低于60dB时,不要求输出信号平衡、动态精度和公共模式抑制。

(2)动态精度范围0dB—10dB,好于NEXT的60dB。

2)贝尔实验室推荐的布线及系统测试仪器

市场上有各种档次的电缆测试仪器,经AT&T贝尔实验室的专家进行了测试、比较和研究,推荐下列五家符合TSB-67标准且具有Ⅱ级精度性能高的五类线缆测试仪器。请参看下表。

电缆测试仪公司,型号及软件版本表

公司型号软件版本
Datacom TechnologiesLAN cat VV2.001
Fluke CoporationDSP-100V1.3
Microtest Inc.Penta Scanner plusV3.10.013
Scope CommuWinescope-155V3.91
Wavetek CorporationLANTEK PRO XLV1.10
以上仪器都能测试布线连接图、电缆长度、NEXT、衰减、直流电阻、特性阻抗和衰减串音比(ACR)等测试指标,支持多种电缆测试,如三、四、五类UTP、STP、FTP和同轴线,每项测试以各项参数符合标准为依据。

4.测试文档

在布线系统验收过程中用户一定要参与布线系统测试,以便熟悉系统配置、监督读数记录、了解布线系统的质量,有利于以后的管理和应用。

五、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1.质量目标: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工程率优良率95%。

2.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制度,从项目经理到每一个项目管理人员都明确自己保证质量的责任、工作内容和标准。

3.严把材料采购供应关,由专职材料人员到合格分供方处采购优质合格产品,材料进场后由三方联合检验并按规定进行抽检和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现场施工。对不合格产品立即全部清退。

4.工程施工时,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工序安排,依据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对各项施工内容进行详细准确的技术交底,并配合质检人员作好严格监督检查。

5.施工分项工程实行三级质量管理,施工班组自检和互检、专职质检员检验,并作好记录,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就有相应的责任人,施工质量与个人收入挂钩,根据质量优劣进行相应的奖罚,调动每位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六、成本管理

强化内部管理,厉行节约,加强成本,明确企业内部经济核算和项目经理承包,在施工中为用户着想,对用户负责、让用户满意,优质、经济、高效完成工程内容。

1.用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明确的职责提高施工工效,树立全员的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意识。

2.合理科学组织施工,加强计划性。

3.给各班组下达施工任务书,对质量、进度、材料消耗进行综合评定并与个人收入挂钩。

4.了解市场行情、把握市场走势、做好市场预测,合理确定价格,提高甲方投资效益。

5.加强统计核算工作,根据进度作好验工计价,保证工程款项到位,使工程能顺利进展。

6.完善手续为今后结算打下基础,做好准备。

七、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为加强现场管理、保证施工安全、促进文明施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需作好以下工作:

1.建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领导小组,落实责任分工负责。

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文明施工、树立设备安装分公司的企业品牌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3.设备安全员加强现场管理、监督、检查。

4.完善落实现场管理制度。

5.专业工种人员需持证上岗。

6.现场作好防火防盗和安全用电工作。

7.施工做到活完场清。

8.与各专业队伍协调、配合、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八、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为了把消防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并逐步推向规范化,达到消防火警、火灾和事故隐患苗头,切实做到“以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确保消防安全。根据公司和上级部门的具体要求和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管理措施。

1.认真贯彻执行消防法、各项规定和消防技术防范,普及消防知识,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积极主动地按公司分处和公司安全部的具体要求,逐级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真正做到“以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原则。

2.经常组织全员职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宣传安全防火知识和防火、灭火技术训练,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消防安全竞赛活动。

3.及时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措施,成立防火安全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亲自抓并设专人管理,使消防安全工作做到了上下齐抓共管,逐级负责。

4.在检查安全生产的同时,必须检查消防安全。做到及时纠正、制止违法、违章行为,消除火险隐患苗头。对暂时难以消除的火险隐患必须采取应急措施,设专人、专项防护。对于不安全隐患,应及时按期调整到位,并及时报告。

5.完美消防设施,及时配备消防器材,做到重点部位重点防护。对消防设备和器材,必须设专人负责维护和管理。确保其完整、完好率和发挥应有的效果。

6.在施工生产中,要对全体职工,特别是电气焊工和动火作业人员要进行防火安全培训,达到提高他们的防火意识和防火能力,合格者方可准许上岗。

7.对重点防火项目、部位等,要建立防火值班和巡回监查制度,并要求身体健康,责任心强,掌握防火、灭火知识的人员值岗。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不安全隐患苗头,并按要求及时报告。

8.建立健全本单位和各项消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督促其执行情况。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查、考核。严格奖惩制度,真正做到奖惩罚劣,确保消防安全,确保我项目部的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九、工期进度保证措施

1.进度计划控制

   本分项工程的进度控制采取滚动式进度控制,即在有总进度计划的前提下,制定出月进度,再依据月进度计划制定出周进度计划。在执行计划时,采取每周进行一次进度总结,并总结出未能完成工程量,制定到下周进度计划内,适时调整劳动力及设备的配置,确保月进度计划的落实。工程进度的计划由技术部和工程部共同制定、项目负责人批示,由现场调度组织项目人员落实。工期进度如不能按期落实,应对各负责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

2.进度控制保证措施

依据进度要求,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在保证工程质量优良同时,加强工期管理、提高施工效率。

1)合理安排工序,使用熟练工人操作,作好现场协调配合。

2)结合现场实际制定详细到位的进度计划。

3)材料供应和技术交底及时到位。

十、施工人员及主要设备

1.施工人员

工长:

工人:

姓名        职务         年龄                  所在单位

2.主要工具与设备

1)卡线工具(Impact Tool)

2)剥线工具

3)光纤端接设备

4)电锤

5)尖嘴钳、螺丝刀等

文档

智能化弱电系统方案

第一章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方案一、工程概述………………………………………………………………二、设计依据………………………………………………………………三、指导思想………………………………………………………………四、设计原则………………………………………………………………五、系统指标………………………………………………………………六、防护分析………………………………………………………………七、系统构成及设备选型…………………………………………………八、控制中心功能及装修要求…………………………………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