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说立意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无疑就是文章的“骨骼”了。古人作文有所谓凤头、猪肚、豹尾的说法。“凤头”是说作品的开头要像凤凰的头那样秀气、漂亮,“猪肚”是说作品的主体要像猪的肚子那样充实、饱满,“豹尾”是说作品的结尾要像豹子尾巴那样有力、刚健。中考作文必须做到完整、严谨。行文时还要有清醒的扣题意识。注意几点:⑴题目是否扣题?⑵文章与题目是否相呼应?⑶首尾是否扣题?⑷文章的各个部分(选取的材料)是否紧扣题意?⑸文章有无点题的文字?下面提供几种文章的结构样式供同学们参考。
2007年中考作文范例
叙事型记叙文
微笑
①微笑,是人类心灵开出的花朵,是真诚与美好的象征。在我短短十二年的生涯中,我看到过各种的微笑,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群孩子的微笑。
②刚上初一的时候,在离我家不远的胡同里有一所小学。我每天早晨上学时总能遇到这样的两个孩子:一个戴着红领巾的高个男孩子背着一个瘦小的小女孩上学,大概已经有两三年了。后来我才知道这男孩叫崔小亮,住在奶奶家,父母在边疆工作。那个女孩叫李小翠,是个残疾孩子。
③一天我刚跨出家门,一眼便看见了这两个孩子。小亮背着翠翠,吃力地迈着步子,汗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但嘴却挂着笑容,那么从容自然,仿佛一点没感到吃力。翠翠脖子上套着两个书包,一手拿着吃的往小亮嘴里塞,一手拿着手绢帮他擦汗,望着这孩子远去的背影,心中隐约有种感觉:这孩子的微笑,我似曾见过,可是,在哪里见过呢……
④次日,又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清晨。太阳的光芒透过云层照耀着大地,青翠葱茏的树木,芬芳吐香的花儿生长得正旺,多美的早晨啊!当我正陶醉在这如画的美景之中时,远处一阵爽朗的笑声打断了我的思路,只见一群孩子正推着一辆小车走来。车里坐的是翠翠!我不禁诧异了,在孩子们当中,我看到了小亮也在其中,他在微笑。再看这群孩子,我明白了,他们一起推翠翠上学,小车自然是他们做的。
⑤这群孩子走远了,但是曾经在我心中那种隐约的感觉却越来越清晰了:是的,这微笑,我熟悉。你看,像不像那美丽的花儿?像不像那茁壮成长的幼苗?你看,是不是更像雷锋叔叔的笑脸?
⑥这微笑,带来了什么呢?带来了久远又亲近的雷锋精神,带来了真诚与美好,带来了闪光的希望,带来了来自社会各个角落的心声的共鸣,带来了……
评析:
本文的立意:赞美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线索:“微笑”
开头:议论“微笑,是人类心灵上开出的花朵”,照应文题。
主体:详细写崔小亮帮助残疾儿童翠翠上学时那美丽迷人的“微笑”。
结尾:以带有抒情意味的议论作结,高度赞美”“微笑”中带来了“雷锋精神”、“真诚与美好”、“闪光的希望”、“心声的共鸣”,首尾呼应,点题升华。
全文给人以一气呵成的感觉,作者巧妙地安排线索,框架结构合理,紧紧围绕中心选材且多处点题,使文章浑然一体。
写人型记叙文
老师的眼睛
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小学二年级的班主任。特别是她那一双闪闪发亮的眼睛,至今还时常闪现在我的脑海里。
②在课堂上,她眼里闪着严肃的光;在课下,她眼里闪着欢乐的光;在分别时,她眼里闪着希望的光。
③记得那是在上一节数学课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要做一次小测验。当我拿到卷子时,草草一看,不禁高兴起来。卷上的题全是计算题,容易极了。我拿起笔“三下五除二”,没到二十分钟就做完了。剩下的时间怎么办呢?我很烦验算和检查,嗨,眯一会儿吧。一会儿,老师走到我眼前,因为我没完全睡着,就赶紧抬头一看,不巧,正碰上老师射来的锋利的目光。目光包含着复杂的神情,最突出的是严肃,那种严肃里又包含着责备和希望。我明白了这种眼光。于是,我赶紧俯下身子去检查试题。过了几天,试卷发了下来,我得了100分,高兴之余,我不禁又想起老师的那对眼睛,眼睛里闪着严肃的光……
④老师上课时是很严肃的,但下课后却像个孩子,和我们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她张开两只手臂,左拦右拦着她面前的“老鹰”。那些小同学在后面抓着老师的衣角,左躲右闪,玩得可真开心。老师这时两颊绯红,仿佛又回到她那快乐的童年时代。老师这时的眼里,闪着快乐的光彩。
⑤一年过去了,我们要升入三年级了。老师在放暑假前,说:“同学们,你们就要成为三年级的学生了,要想一想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你们要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这时,老师的眼里流露出了希望的光,她是希望我们成材呀!
⑥暑假回来,老师已不在这个学校了,回想过去,她用一颗慈母的心,来温暖着孩子们幼小的心;她用一双明亮的眼睛,来指明孩子前进的路程;她用自己渊博的知识,来启发和教育孩子。至今,的那双眼睛,仍像两颗明星时时在我的脑海里闪亮。
评析:
结构:照应严密,组合有序。
一是照应严密。开头巧妙的选好老师的“眼睛”这个突破口,文中多次写到老师的眼里闪着“严肃”、“欢乐”、“希望”的光,行文中前后照应,结尾又写到“至今,的那双眼睛,仍像两颗明星时时在我的脑海里闪亮”与开头呼应。
二是组合有序,文章前后关联,全文形成一种“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主体部分又是先总说:“在课堂上,她眼里闪着严肃的光;在课下,她眼里闪着欢乐的光;在分别时,她眼力闪着希望的光”。然后再具体写三件事,与第二段一一对照。全文以时间为顺序安排组织材料,过渡也自然,如文中第五段开头“老师上课是很严肃的,但她下课时是那样和蔼可亲”一句,承上启下,这个转折复句用来过渡是十分贴切的。
抒情型记叙文
深深的母爱
①妈妈老了,她的背驼了,如同那整天在黄土地上不停耕耘的犁;妈妈老了,她的身体那样单簿,就像那一段被儿女吮尽了水分的甘蔗。女儿长大了,妈妈送给她一头乌发,可自己的白发却在风中不停抖动;儿子长大了,妈妈送给他大山一样的性格,自己的额头却悄然爬上了皱纹。妈妈呀,我们深深地爱您!
②是您给了我们生命,是您给了我们性格,是您陶冶了我们的情操,是您引导我们踏上人生旅途。没有妈妈,就没有我们的一切。
③妈妈,我们感激您,您的女儿感激您!在我们受到伤害的时候,是您用温柔的手抚平我们的创伤;在我们享受的时候,您却偷偷地躲在一旁,以慈母之心悄悄地与我们分享快乐;在我们消沉的时候,您总是耐心认真地开导我们,做一只敢同暴风雨搏击的雄鹰;在我们骄傲的时候,您总是严肃地告诉我们,骄傲的孔雀永远不会飞得很高。
④妈妈,您的胸怀是那么宽广,您从不苛刻地要求自己的女儿,只做高山上的青松,不做山脚下的野草。您从不介意自己的儿女做了鲜花还是绿叶,您说,人只要在适应自己的地方,就能散热发光。您说,鲜花和绿叶同样能打扮春天。哦!妈妈,您朴实的话,使我增添了无穷的信心和力量。尽管您不是一位哲学家,只是一位平凡的母亲,但您的一番话,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生活。
⑤妈妈,您是那么地劳累,为何在您的儿女面前从不叹一口气?妈妈,您是那么疲倦,为何在您的儿女面前从不皱一下眉?妈妈,您也有忧愁,为何从未表露出一丝伤感?妈妈,您也有爱美之心,为何从未认真地打扮一下自己?妈妈,我们理解您。您希望自己的儿女活得无忧无虑,不再咽下您所吞过的泪滴。妈妈,我们明白您的心。是的,妈妈是无私的,伟大的。我们深深地爱您!
评析:
立意:母亲的爱宽广无边,如同深沉宽阔的海洋,儿女们如同一群欢乐的鱼儿幸福地依偎在她的身边。
语言:笔调深沉,激情磅礴,如“妈妈老了,她的背驼了,如同那整天在黄土地上不停耕耘的犁;妈妈老了,她的身体那样单薄,就像一段被儿女吮尽了水分的甘蔗。”读来令人心酸又感动不已,一位含辛茹苦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对母亲的感念之情也呼之欲出。
本文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也十分突出,如“在我们受到伤害的时候,是您用温柔的手抚平我们的创伤;在我们享受的时候,您却偷偷地躲在一旁,以慈母之心悄悄地与我们分享快乐;在我们消沉的时候,您总是耐心认真地开导我们……”,排比的运用.使感情浓郁激昂。
此外,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复咏叹等手法,直抒胸臆,真实地表现了母亲不求索取、不求回报的无私而又伟大的情怀,读后发人深思、令人感动。
议论文——并列式结构
成功来自勤奋
①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成为一名成功人士,无论天资是聪慧还是平庸,都必须勤奋,很多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
②居里夫人是一生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她在法国念书时,每天早晨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每天晚上几乎都在图书室里度过。图书室十点关门,她回到自己的小屋后,在煤油灯下继续读书,常常到夜里一两点钟。不仅居里夫人如此,许多成功者的事实都可以证明:勤奋可以创造成功,有天资的人要有作为是离不开勤奋的。
③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年轻时拜师学戏,但师傅说他根本不是学戏的料,不肯收留。为了弥补天资的缺陷,他更加勤奋。他喂鸽子,每天双眼紧跟飞翔的鸽子,穷追不舍;他养金鱼,每天双眼紧跟畅游的金鱼……后来,他的双眼闪闪生辉、脉脉含情,终于成为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没有天资,但勤奋弥补了他的缺陷。因为勤奋,他成功了。
④华罗庚有句名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正是因为有勤奋的学习,才使没有天资的人,照样可以有所作为;但若有天资,不注意后天的培养,不勤奋学习,是不会有什么作为的。大家一定还记得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吧,他天资聪敏,五岁便能写诗,可是由于父亲的短视贪财,没有让他继续勤奋学习,最终只能成为一个普通人。
⑤那些自认为没有天赋的朋友不要悲观,要自信,只要付出勤奋的劳动,就一定会成功;那些很聪明的朋友,也不要在夸耀声中骄傲,要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耕耘,是不会在丰收季节获得硕果的。
论据①+分析论证
本文结构:提出论点→证明论点 论据②+分析论证 →收结全文
论据③+分析论证
阅读是一种孤独
①曾经读过著名女作家毕淑敏的一篇名叫《阅读是一种孤独》的文章,今天看到这个作文题目,首先想到了这篇文章。“阅读是一种孤独”也是我对阅读的一点看法,下面就来简单谈一谈。
②阅读是一种环境上的孤独。当我们捧读一本书,徜徉在字里行间时,我们与文本对话,与书中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这时我们需要环境的清幽,需要一个无人打扰的“世外桃源”。曾记否,夜深人静的夜晚,我们坐在椅上,品一杯香茗,与书相拥,思绪在文字间游走,情感在文字间跌宕!曾记否,在孤灯相伴的夜晚,读孔孟言、悟李杜诗、品刘墉文、赏清玄章,积智慧之沙建文学之宝塔,感悟文学之纯美,悟得人生之真谛!
③阅读是一种心理上的孤独。“宁静致远”是一种大境界。阅读,同样需要一种境界,那就是心理上的孤独。所谓心理上的孤独,并不是说心理上的孤僻,而是阅读时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祛除芜杂的思想,净化心灵的空间,是阅读需要的一种境界。不管是浏览,还是精读,都要有一种心理孤独的境界。这样,才能真正咀嚼文字的魅力,才能真正走进作者给我们营建的思想空间。
④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古今中外,凡是成大事者,无一不是精神上的强者。阅读,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渠道,是一种丰厚人生积淀的好方法。人世间,很多事情都是有得有失,阅读也是这样,当你在享受读书带给你的快乐时,你也失去了与朋友觥筹交错、推杯换盏的时刻。但作为一个真正读书的人,不因失去这样的机会而惋惜,因为他们深知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只有在精神领域全方位地阅读,才是阅读的真正要义。
⑤阅读是一种环境、心理、精神上的孤独,这样的孤独是大智慧的孤独,我喜欢这样的孤独!
论证分论点①
本文结构:提出论点→证明论点 论证分论点② →收结全文
论证分论点③
议论文——层进式结构
学会倾听
①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交流、协作、共事,善不善于倾听,不仅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准,还关系到能否与他人建立起一种正常和谐的人际关系。
②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学会倾听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和修养。风敲修竹,本是天籁,郑板桥独能“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他心里装着百姓。这是一个有良知的封建官吏的聆听。孔繁森访贫问苦,悉心倾听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努力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这是一个党员的聆听。他们都表现出一种情为民所系的精神境界。
③作为一名中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要注意倾听。倾听您的老师,让他们感受到你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不遗余力地把知识传播给你们;倾听您的双亲,让他们感受到儿女的那份孝敬之情,排解他们内心的孤独;倾听您的同学和朋友,真诚地为其进步高兴,为其成功喝彩,成为他们雨中的一把伞,路上的一盏灯。
④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是一条古训。倾听,最难得的是,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甚至反面意见。齐威王听取邹忌谏言,下令奖赏进谏者,以至“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唐太宗李世民得一犯颜直谏的魏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政治修明,慎始敬终,开创贞观盛世。这些都说明兼听的重要。不容人,难以与人团结合作;不容言,极易决策偏失。倾听来自不同阶层、不同人群的声音,知,听建言,才能耳聪目明,才能扬长补短,才能明得知失。
⑤让我们乐于倾听、学会倾听、善于倾听。
论证分论点①——回答是什么
本文结构:提出论点→证明论点 论证分论点②——回答为什么 →收结全文
论证分论点③——回答怎么办
议论文——对照式结构
拥有对手
①当驯良的羊开始自己生活的时候,它就有了狼这个对手,它不得不完善自己,使自己跑得更快。
②可以想象,没有对手的一个人,他将是在生活中苟延残喘,最终死亡;没有对手的民族,将是受人百般凌辱之后趋于灭亡。
③拥有对手,就好比船拥有了风帆,得到了前进的动力。忍辱负重的勾践面对强大的对手夫差,他每天卧薪尝胆并在自己国家大力发展,终于创下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奇迹。正是夫差强大的实力,促使了勾践奋起直追。
④没有对手,就如断线的风筝,没有目标,随风逐流。中国清统治时期,面对强大的西方国家,他们闭关锁国,没有对手,他们感到很安逸,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可最后当西方列强的炮火轰开国门之时,火烧圆明园,把中国遗产掠夺一空。昏庸的统治阶级永远也想不到,没有对手的民族,它将失去前进的方向,似一只无头的苍蝇,最终被人灭亡。
⑤拥有对手的世界,社会将不断向前发展。纵观人类社会,正是当初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凶猛的野兽,原始人不得不为自己的生活而奋斗,我们今天才有可能在生活科技发达的时代。
⑥没有对手的人,他的工作和学习将是停滞不前。假想一个人单独地学习,他将如井底之蛙,自己以为自己已经很了不起了。当他跳出自己的圈子时,发现自己原来是那么渺小,那么微不足道。你会忽然悟到:原来学习的动力是要有一个竞争对手。
⑦总之,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必须拥有对手。因为没有对手的民族,将是一个落后的民族,没有对手的世界,将是一个空洞的世界。
正面论点、论据、论证
本文结构:提出论点→证明论点 →收结全文
反面论点、论据、论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