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拖拉机对农艺要求的适应性:对土壤、地形、道路及气候等条件下能正常、安全可靠的进行作业,并且可以满足农业质量要求。主要表现在拖拉机的牵引附着性能、通过性、转向操纵性、稳定性和制动性。
3、拖拉机使用的经济性的主要经济指标:生产率,油耗、可靠性和耐用性、机组的配套性能。
4、农用拖拉机的工作装置通常包括液压悬挂装置、牵引和拖挂装置、动力输出轴及动力输出带轮等。液压悬挂装置包括悬挂装置、液压系统、操作和耕深控制机构等组成。悬挂装置是连接和提升机具的杆件;液压系统由液压泵、油缸、控制阀和其他液压元件组成。 液压悬挂装置按布置位置分为:前悬挂、后悬挂、侧悬挂及轴间悬挂。 大多数拖拉机为后悬挂。
5、拖拉机的三点悬挂装置:1-下拉杆;2-提升杆;3-提升臂;4-上拉杆
6、悬挂犁机组的耕深调节方法,通常有高度调节、阻力调节、位置调节和力位综合调节等方法。1.高度调节;2.阻力调节法;3.位置调节法
7、耕整目的:1.改善土壤结构;2.消灭杂草和害虫;3.将作物残茬以及肥料、农药等混合在土壤内;4.将地表整平或作成某种形状;5.将过于疏松的土壤压实到疏密适度;6.改良土壤;7.清除田间的石块、灌木根或其他杂物。
8、耕层土壤机械组成:固相、液相和气相 。固相部分包括粗细不同的矿物质颗粒和与它紧密结合的有机质。在固体颗粒之间的孔隙中,充有水和空气。
9、田间持水量:土壤所能保持的最大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
10.W为土壤的绝对湿度;W0为土壤相对湿度;Wn为田间持水量当绝对湿度相同的沙子和土壤,由于沙子的田间持水量较小,故沙子的相对湿度大,看起来更湿!
11、当压缩非密实土壤时,使其压痕的容积为1厘米3时所需的力称为单位压实力q0(公斤/厘米3)。当以一定断面形状(圆形、锥形等)的柱塞压入土壤,其压陷深度为h0时,作用在土壤上的平均压力称为土壤的坚实度p0。
12、土壤同金属接触面之间的附着力,几乎完全是因水膜的表面张力所造成的。附着力也与土壤质地、含水量、接触面的材料和光洁度等因素有关。
13、土壤的凝聚力是指土壤之间的结合力,其数值与土壤质地、含水量等因素有关。
20. 入土行程 犁的第一个犁体铧尖从落地处起,至犁达到规定耕深处为止的水平距离s。入土角:为了满足要求,通常把三点悬挂机构在纵向垂直平面内的瞬心π1 配里在犁的前方,这样在开始入土时犁架或犁体基面才能和地表形成一前倾角γ, γ称为犁的入土角。
21. 欲增强犁的入土力,可采取以下措施:1)针对不同的土质情况,采用合适的犁体曲面,Rz和Rx比值大者为好。当然曲面形状应和耕作质量统一起来考虑;2)适当增加犁的重量G。当然这不是最好的途径,但也说明犁的设计不能一味迫求减轻重量;3)合理配置瞬心π1的位置,使l和m的比值增大。同时要考虑到对入土角的影晌。
14、1-犁铧;2、3-前后犁壁;4-犁柱;5-犁托;6-犁侧板;7-延长板;8-滑草板
犁铧的作用:沿水平方向切开土垡,形成犁沟的底面。犁壁的作用:为土垡块提供向上运动、翻垡和扣垡的曲面。犁侧板的作用:以平衡耕地时所受的侧向力。
1.犁体曲面按曲面的形成方法有水平直元线法、倾斜直元线法、曲元线法、翻土曲线法。
2.AB为直元线,CC为导曲线,θ0为元线角
3.犁体曲面是连续光滑的曲面。测绘时,只需选取一定数量的截面和曲面上具有特征意义的点。
4.滚垡型犁体,其稳定翻垡的条件为:K=b/a>1. 27。
18. [例]设熟地型犁体曲面的条件如下:
θ0=400
θmin=390,在高度z1=7.5cm处,
θmax=450,在高度Zmax=32.5cm处。
求θ0至θmin至θmax间的各元线角的变化规律。
[解]设θ0至θmin间的元线角为直线规律,元线间距为2.5 cm,共分为三个间隔(即在犁面上分成三个水平元线),每格减少的元线角为
m=(θ0-θmin)/3=(400-390)/3= 20'
θ0至θmin间各元线角为400、39040'、39020'、390
由θmin至θmax采用水平元线间距为5cm,两者间的总距为
zmax-z1=32.5-7.5=25(cm)
则ymax=(6.2×252)/(252+100)=5.34 (cm)
m=(θmax-θmin)/ymax= (450-390)/5.34 =1.1240 (cm)
当x=15 cm(距θmin的元线)时, y=6.2×152/(152+100)=4. 29 (cm)
θ15=θ0十my=39º+l. 124×4.29=43. 82。
依此法计算可得下表数值。(表略)
19. 拖拉机轮距的合理配置 :B1=B+b/2+b1+2δ;式中 b1——拖拉机的轮胎宽度;δ——第一犁体铧刃末端至右后轮内侧的距离
22. 为了提高犁的耕深稳定性,可采用如下措施:1)适当增加犁的重量;2)设计合宜的犁体曲面,使比值Rz/Rx较大,也就是Rzx的倾角较大;3)降低犁侧板阻力Fx;4)合理配置悬挂机构瞬心π1的位置,使l和m有较大比值。
23. 水平面内瞬心π2配置对耕宽稳定性的影响:(1)瞬心π2配置在犁的后方( c1 c2< d1d2 )
平衡状态:∑M π2= 0 Rxym-Fn=0
当Rxy变为Rxy+ ΔRxy时,有ΔRxym+ΔFn>0,不能达到新的平衡。
因此,瞬心π2配置在犁的后方,不能满足犁的耕宽稳定性要求。
(2)瞬心π2配置在无穷远处( c1c2= d1d2 )
两下拉杆平行,平衡状态:∑M π2= 0 Rxym-Fn=0
当Rxy变为Rxy+ ΔRxy时,犁平移,不产生转动,当达到新的平衡,犁已经偏离原来的耕宽。
因此,瞬心π2配置在无穷远处,使犁随着Rxy的变化而左右平移,机组稳定很差,犁耕作业也不宜采用。
(3)瞬心π2配置在犁的前方( c1c2> d1d2 )
平衡状态:∑M π2= 0 Rxym-Fn=0
当Rxy变为Rxy+ ΔRxy时,犁将绕瞬心π2作顺时针方向转动,引起侧板沟壁反力相应增加为F+ΔF,并使ΔRxym-ΔFn=0
得到(Rxy+ ΔRxy)m- (F+ΔF)n=0
此时犁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当Rxy变为Rxy+ ΔRxy时,也可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故可控稳定性。
25. 耙组1.耙片 2.横梁 3.刮土板 4.间管 5.轴承 耙片a)全缘耙片 b)缺口耙片(三角形,圆形,梯形)
24. 改善机组操向性的措施:1、缩小拖拉机轮距;2、犁体纵向后移;3、加长犁侧板;4、移动悬挂轴
26.圆盘耙的运动有纯滚动和侧向滑移两个运动合成。
27. 保护性耕作定义:国外: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我国: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28. 保护性耕作松土原理:1、根系松土 作物根系腐烂后,留下大量孔道可以进行水分入渗、运移、气体交换,免耕时间越长,孔道积累越多,对作物生长越有利2、蚯蚓松土 免耕给蚯蚓、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繁衍环境,蚯蚓在土壤中不断创造孔道,所造孔道粗细适当是良好的水、气、肥通道3、胀缩松土 土壤冬冻春暖、干湿交替使土壤在膨胀和收缩的自然过程中趋向疏松,孔隙度增加 4、结构松土 保护性耕作由于有机质增多,耕作减少,有利于形成团粒结构,团粒结构增多,微孔隙增加,透气、透水性改善。
29. 保护性耕作基本技术 :1、秸秆覆盖技术 收获后秸秆和残茬留在地表做覆盖物,是减少水土流失、抑制扬沙的关键,但为了避免长秸秆对播种机的堵塞,需进行秸秆粉碎;2、免耕、少耕施肥播种技术 与传统耕作不同,保护性耕作的种子和肥料要播施到有秸秆覆盖的地里,故必须使用特殊的免耕播种机;3、杂草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杂草和病虫相对容易生长,必须随时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深松技术 保护性耕作主要依靠根系及蚯蚓等生物松土,但由于作业机具及人畜对地面的压实,有些土壤还有深松的必要,但不必每年深松。
30. 旋耕机主要是由机架、传动系统、旋转刀轴、刀片、耕深调节装置、罩壳等组成。旋耕机的构造:1、刀轴 2.刀片 3.右支臂 4.右主梁 5.悬挂架 6.齿轮箱 7.罩壳 8.左主梁 9.传动箱 10.防磨板 11.撑杆
31.旋耕机1、按与动力连接方式分:牵引式、悬挂式、直连式。2、按刀轴安置方向分:横轴式(卧式)、立轴式(立式)、斜轴式。 3、按动力传递路线分:侧边传动(侧边齿轮传动和侧边链传动)、中间传动。
32. 旋耕速比λ :旋耕刀端点的回转切线速度与机组前进速度之比定义为旋耕速比。λ =Rω/Vm。
33. 切土节距:在刀齿旋转的同一纵向平面内,前后两相邻刀齿的切土间距,称为切土节距。亦即在两刀齿相继切土的时间间隔内,机器前进的距离S。
33. 旋耕机的功率消耗主要包括刀片的土壤切削、土块抛掷、传动等,其中,切土和抛土所消耗的功率占总功率消耗的80%以上。
34. 试证明: H < R(1 - 1/λ)
35. 秸秆粉碎还田机分类:按主要工作分:锤爪式、Y型甩刀式和直刀式型。
按运动方式分:卧式秸秆粉碎还田机、立式秸秆粉碎还田机。
按传动方式分:单边传动和双边传动,齿轮、胶带和链条传动,
按主机分:与拖拉机配套的秸秆粉碎还田机和与联合收割机配套的秸秆粉碎还田机
36. 谷物排种器的设计要求:1.排种要均匀稳定 。 2.各排种器之间的排种量应一致。3.通用性好。 4.播量调节范围要大。5.不损伤种子或少损伤种子。6.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并能适应高速作业的要求。
37. 图为移动式槽轮排种器 l-槽轮;2、5-阻塞套;3-排种盒前壁;4-排种舌移动式槽轮排种器 :转动的槽轮和不转动的阻塞套可以在排种盒内随排种轴左右移动,改变槽轮的工作长度,用以调节播种量。
38.P100—P101
39.水平圆盘式排种器由种子箱、托架、排种器底座、排种盘、刮种器及推种轮等组成 。
播种机的水平圆盘排种器 1-种子筒;2-推种器;3-水平圆盘;4-下种口;5-底座;6-排种立轴;7-水平排种轴;8-大锥齿轮;9-小锥齿轮;10 -支架;11 -万向节轴
40. 改善型孔充填性能的途径P113 提高型孔充填性能是改善单粒精播排种精确度和提高播种速度的关键。1.增加型孔通过种子层的距离,即增加型孔的充填时间;2.适当增加型孔与种子的间隙;3.排种器体内增设导种台;4.排种盘型孔改为倾斜孔
41.开沟器的功用:主要是在播种机工作时,开出种沟,引导种子和肥料进入沟内,并使湿土覆盖种子和肥料。
良好的开沟器的要求:1.开出的种沟要深浅一致,沟形整齐、平直,开沟深度能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以适应不同作物的播深要求;2.开沟时不乱土层,不应将下层湿土翻至地面,也不可使干土落入沟底,应将种子和肥料导至湿土上;3.行内种子分布均匀,种子不飞散而应都落到沟底;4.应有一定的回土作用,使细湿土将种子全部复盖,以利于种子发芽;5.要有良好的入土性能和切土能力,工作可靠,不易被杂草、残茬和土块堵塞;6.结构简单,工作阻力小,调整、维护方便。
42.开沟器的结构类型 按其入土角不同,可分为锐角开沟器和钝角开沟器两大类。 锐角开沟器的开沟工作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即入土角a<900,它通常有锄铲式、箭铲式、翼铲式、船形铲式和芯铧式等多种;钝角开沟器的入土角a> 900,它包括有靴鞋式、滑刀式、单圆盘式和双圆盘式等多种。
43. 开沟器的深度控制 P128 l.在圆盘开沟器上加装限深环或紧贴圆盘的可调式限深轮;2.在滑刀式开沟器上加装限深滑板;3.改变开沟器的入土角度或者加配重;4.利用弹簧增压机构;5.利用限深装置及其随动机构。
44. 通常免耕播种机的开沟器单组由破茬切土开沟器、播种开沟器、压种轮、覆土器、轮等部分组成。
45.输种管主要是将排种器排出的种子导入开沟器,使种子能顺利地落到种沟内。它对排种的均匀性有较大影响。因此对输种管的要求是:1.保证种子能自由流动,不致使排种均匀性变坏。管内应有足够的断面积,管壁应光滑,畅通无阻;2.要能适应开沟器的升降和调节。输种管铰接于排种器上,要能在各个方向摆动,不致影响种子的通过;3.要有一定的伸缩量、弹性和弯曲度,并须耐腐蚀。应保持一定的圆度,不变瘪;4.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维修。
46.覆土器作用:种子落入沟底,开沟器将一层较浅的回土覆盖种子,尚需用覆土器进行覆土,使其达到一定的覆盖深度。要求:对覆土器的要求是先覆以细湿土,而且覆土均匀,不影响种子分布均匀性
47. 轮作用:播种同时可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有利于种子发芽和生长;可减少土壤中的大孔隙,减少水分蒸发,以使土壤保墒;可加强土壤毛细管作用,使水分沿毛细管上升,起到“调水”和“保墒”的作用;春播还可适当提高地温。要求:转动灵活,不黏土,不壅土,力可以适当调整,后地表不产生鳞状裂纹。
48. 对仿形机构的要求是:1.能满足所要求的仿形范围,并要有一定的限位机构;2.工作可靠,仿形性能稳定,沟底平整,开沟深浅一致;3.杆件紧凑,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49.植物保护的主要方法:1.农业技术防治法 选育抗病虫的作物品种,改进栽培方法,加强田间管理。2.生物防治法 利用害虫的天敌,利用生物间的寄生关系或抗生作用来防止害虫。3.物理和机械防治法 利用物理方法和工具来防止害虫,如利用诱杀灯消灭害虫。4.化学防治法 利用各种化学药剂来消灭病虫、杂草及其他有害动物的方法。
50. 雾滴粒谱:任何一个喷头在给定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它所产生的雾滴不可能完全一致,都有一个范围,这个范围称为雾滴的粒谱。
51. 斜率表示雾滴尺寸的均匀程度。
52.平均值P158
53. 雾滴尺寸与防治效果的关系:1.覆盖面积 雾滴越细小,覆盖面积就越大;2.在处理表面上的附着性 适当提高分散度,有利于增加在处理表面上的药液的沉积量;3.颗粒运动性能 较细的雾滴由于重力小易受空气的浮力作用,分布较为均匀;4.药剂颗粒表面能 药剂表面能与分散度呈正相关;5.使用农药的安全性 增大雾滴直径,可减少药剂飘移损失,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54. 旋涡式喷头雾化原理:高压液体以一定速度沿切线方向进入涡流室,作高速旋转运动;愈靠近轴心,旋转速度愈高,接近喷孔时,由于回转半径减小,则药液质点的圆周速度更大;由喷孔喷出的药液质点具有两种速度:一是平行于喷孔中心线的前进速度,一是高速回旋的切线速度,两者的合成速度即为药液质点实际的运动方向;形成绕空气旋涡旋转的锥形薄膜,由于这种液膜处于不稳定状态,所以立即被撕裂成条带状液体薄膜,然后破碎成不同大小的雾滴。
55. 扇形雾喷头雾化原理:具有压力的液流经喷孔喷出,形成扩散射流的同时,又受两切槽面的挤压,向两边延展形成了具有一定厚度的液体薄膜,液膜在压力下表面产生不稳定的波纹,其振幅逐渐增大,开始成条带,然后粉碎形成具有一定喷雾角的平面雾粒 。
56.物理农业:将声、光、电磁等物理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