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0年3月全国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模拟卷及答案解析(一)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20:06:17
文档

2020年3月全国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模拟卷及答案解析(一)

2020年月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一)《保教知识与能力》答案及解析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儿童参与实际行动,能够获得亲身体验,增强自己的认知、情感等,易于将行为规则、法规等内化为自己的信念,支配自己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行动操作法最益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答案为B。2.【答案】C。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两种或者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3.【答案】B。解析:幼儿园应当建立幼儿健康检查制度和幼儿健康卡或档案。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视力一次,每
推荐度:
导读2020年月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一)《保教知识与能力》答案及解析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儿童参与实际行动,能够获得亲身体验,增强自己的认知、情感等,易于将行为规则、法规等内化为自己的信念,支配自己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行动操作法最益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答案为B。2.【答案】C。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两种或者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3.【答案】B。解析:幼儿园应当建立幼儿健康检查制度和幼儿健康卡或档案。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视力一次,每
2020年 月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一)

《保教知识与能力》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B。解析:儿童参与实际行动,能够获得亲身体验,增强自己的认知、情感等,易于将行为规则、法规等内化为自己的信念,支配自己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行动操作法最益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答案为B。

2.【答案】C。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两种或者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

3.【答案】B。解析:幼儿园应当建立幼儿健康检查制度和幼儿健康卡或档案。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视力一次,每季度量体重一次。故答案选B。

4.【答案】C。解析:在《纲要》教育内容与要求(第二部分)解读中的健康领域中指出,健康领域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故此题选择C。

5.【答案】C。解析:幼儿园的基地选择要求:①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②方便家长接送,避免交通干扰。③日照充足,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环境优美或接近成熟绿化地带。④能为建筑功能分区,出入口,室外游戏场地的布置提供必要的条件。综合上述选择要求,有托儿需求的社区较为合适。故此题选C。

6.【答案】D。解析:幼儿对形状的辨别由易到难是圆形—正方形—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八边形—五边形—梯形—菱形,因此选D。

7.【答案】D。解析:第一次心理断乳发生在2~3岁之间,即婴儿期向幼儿期的过渡。第二次心理断乳发生在13~14岁之间,即童年期向少年期的过渡。在幼儿2~3岁时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主要表现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掌握代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重要标志,能准确使用“我”来表达愿望标志着儿童的自我意识的产生,故此题选D。

8.【答案】B。解析:《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故此题选B。

9.【答案】B。解析:当遇到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不能对其恐吓、吼骂甚至是惩罚,而应该用教育或引导等方式来安抚幼儿的情绪,故AB排除。D项,会养成幼儿想要什么东西时就用哭闹来威胁成人,从而养成任性的心理。B项既能缓解明明的情绪,又能让其接触大自然获得直接经验,萌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故此题选B。

10.【答案】C。解析:我国幼儿园中多采用将游戏划分为创造性游戏和教学性游戏两大类。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有规则游戏包括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等。

二、简答题

11.【答案要点】

幼儿德育原则是向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德育本身规律的反映,是幼儿教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幼儿德育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热爱、尊重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

(3)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贯性原则。

12.【答案要点】

(1)具体性;

(2)形象性;

(3)经验性;

(4)表面性;

(5)拟人性;

(6)片面性;

(7)固定性。

三、论述题

13.【答案要点】

内容:

(1)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以走出家教观念的误区。

(2)优化家庭教育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3)鼓励和引导家长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学前教育机构的活动。

策略:

(1)间接合作:个别方式的家园合作;集体方式的家园合作。

(2)直接合作: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设立家长委员会;开展亲子活动。

幼儿园应当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幼儿园应当建立幼儿园与家长联系的制度。幼儿园可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家长正确了解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内容、方法,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并接待家长的来访和咨询。

四、材料分析题

14.【答案要点】

(1)①告状是中班幼儿的常见现象,他们会经常借由告状来寻求老师对他的关爱和认同,想要提高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瑶瑶在建构区进行游戏的时候经常跑过来告状,可能是因为想要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认同。

②另外一个原因是这个阶段是儿童道德认识进一步发展的阶段,他们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和社会道德规范有了认识。特别是中班幼儿他们能掌握一定的行为规范,善于观察关心周围的幼儿易向老师告状,希望老师能纠正同伴的错误行为。瑶瑶在跟老师告状的同时还潜藏着一个目的,即借此向老师表明自己已经记住老师的话了。

(2)首先,教师应了解幼儿告状行为的动机和目的,区别对待。其次,教师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组织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培养幼儿处事的能力和良好的品质,减少幼儿的告状行为。最后,培养幼儿的性,减少告状行为。

15.【参】

(1)针对上述案例,小伟小朋友主要是入睡困难问题,材料中的老师做法不恰当。

学前儿童期正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保证儿童的充足睡眠,对他们的身体、大脑的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未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因此需要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2)如果我是小伟的老师,我会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改善小伟的睡眠习惯:

①为幼儿创设一个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保证儿童寝室空气流通,温度、亮度适宜,午睡前可播放优美的背景音乐,以便使小伟安静入睡;

②重视睡眠的护理工作。在儿童午睡前,检查床铺上有无影响儿童睡眠的杂物,避免因被子损坏,出现线头,而造成小伟拉棉线的现象出现;

③细心照顾个别儿童。对于精力充沛的小伟,可以允许他们减少睡眠的时间,但注意不要让小伟影响其他儿童。

五、活动设计

16.【参考设计】

活动名称:中班主题活动《生活中的标志》

【活动总目标】

1.情感目标:乐于参与集体活动,体会标志对生活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能够发现生活中的标志,并用自己的方式去制作标志。

3.认知目标:了解一些生活标志的含义,知道看见不同生活标志的不同做法。

子活动一中班社会领域活动《会说话的交通标志》

一、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积极参与认识交通标志的活动,感受交通标志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2.技能目标:能够根据常见的交通标志做出正确的行为,学会遵守交通规则。

3.认知目标:知道常见交通标志的特征及含义,了解交通标志的重要性。

二、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生活中见到过交通标志,知道简单的交通规则。

物质准备:多张交通安全标志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儿歌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带领幼儿演唱儿歌——《小汽车》,引出出行中常见的交通标志。

“小汽车,滴滴滴,红灯亮了停下来,绿灯亮汽车开,我的汽车开的快.”

师:小汽车开的很顺畅,是因为我们都有遵守交通规则,看到红灯停,绿灯行。这些红灯绿灯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交通标志,除了这些交通标志,还有哪些交通标志呢?

(二)展开部分1.教师出示标志,幼儿观察并讨论。

(1)教师出示常见的交通标志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师:你们有没有见过它们?都在哪里见过呢?知道他们各自代表的意思是什么吗?

(2)请幼儿观察并根据已有经验展开讨论,教师小结。

小结:每天我们在来幼儿园的路上都会看到红绿灯,斑马线等各式各样的标志,它们的存在对我们的生活都有很大的作用。

2.借助图片深入理解标志含义,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分类练习,区分不同类型的标志。

师:小朋友们,这些标志一样吗?他们的区别在哪里?让我们来分分类吧。

小结:红色的是禁止性标志,不能做;黄色是警告式标志,需要引起注意;蓝色是提示性标志,提醒人们该怎么做。

(2)教师带领幼儿开展指认练习,熟悉标志。

①教师指出某一标志,幼儿迅速回答;

②教师说明某一情况,幼儿迅速指出标志。

3.开展情景游戏,巩固幼儿对标志的认识。

(1)教师创设幼儿需要去马路上的情景。

(2)教师适当根据情景发展,出示不同的标志,引导幼儿及时做出正确反应。

(三)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中所学习的标志,意义及其特点,鼓励小朋友们生活中要遵守交通规则。

教师总结:交通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符号,因为交通标志的存在,我们的每天的出行生活变的更加安全和便利,所以我们要遵守交通标志。

四、活动延伸

延伸至美工区

活动结束后,请小朋友们自己去美工区动手画一画最喜欢的交通标志。

子活动二中班健康领域活动《安全逃生我知道》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初步形成遇到危险不慌张,及时进行自救的自我保护意识。

2.技能目标:掌握基本的逃生方法,能够根据标志提示进行安全逃生。

3.认知目标:认识常见的安全逃生标志,知道重要标志的意义。

子活动三中班绘画活动《有趣的标志》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积极动手绘画生活中的常见标志,体验绘画带来的乐趣。

2.技能目标:能够把自己认为最有趣的标志画下来,并大胆的与同伴交流分享。

3.认知目标:知道常见标志的含义,了解常见标志的形象特征。

2020年 月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一)

《保教知识与能力》

一、单选题

1.最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是()。

A.角色扮演法

B.行动操作法

C.发泄法

D.表演鼓励法

2.小班幼儿刚开始跳舞时,注意脚下动作,双手就一动不动。注意手上动作,脚步就乱了。这是因为该阶段幼儿()不成熟造成的。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3.三岁以上的幼儿()测身高视力一次。

A.每年

B.每半年

C.每季度

D.每月

4.健康领域的活动要()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

A.发挥

B.结合

C.充分尊重

D.关注爱护

5.托儿所应选在()。

A.工厂、商业区附近

B.交通繁忙的地区

C.有托儿需求的社区

D.厕所、医院附近

6.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有程度上的差异,当教师把圆形、三角形、长方形、菱形这四种图形摆在幼儿面前时。一般来说,幼儿对它们的辨别程度由易到难的顺序是()。

A.菱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B.菱形—三角形—圆形—长方形

C.圆形—菱形—长方形—三角形

D.圆形—长方形—三角形—菱形

7.幼儿到了()时候都要求“自己来”,对成人的要求和帮助常以“不”来拒绝,这时候孩子变得非常任性固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第一次心理断乳期。

A.1~2岁

B.4~5岁

C.3~4岁

D.2~3岁

8.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

A.支持者、合作者、学习者

B.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C.支持者、帮助者、引导者

D.教育者、引导者、合作者

9.一次下很大的雨,两岁的明明要妈妈带他出去玩,妈妈说要下雨,不能出去,可他趴着门就哭了,不进屋也不愿意自己走出去,怎么哄也不听,对于明明的这种情况,下面做法最恰当的是()。

A.吓唬明明,再不进屋就会被坏人抓走

B.抱着明明撑伞在雨中待一会儿,让明明伸出手接一下雨水,直接体验下雨的情景

C.强行将明明拉进屋,指责明明无理取闹的行为

D.告诉明明只要他不哭闹,爸爸妈妈答应给他买玩具

10.以下几种游戏中,属于创造性游戏的是()。

A.智力游戏

B.音乐游戏

C.角色游戏

D.体育游戏

二、简答题

11.简述培养学前儿童德育的基本原则。

12.简述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

三、论述题

13.结合实际论述家园合作的内容与策略。

四、材料分析题

14.中班教学案例分析:爱告状的孩子。案例描述:区域游戏时,瑶瑶时不时地过来告状:“老师,他们建构区里的东西放得很乱很乱,我跟他们说都不听。”“老师,他们把甜品店的东西带到外面去了。”“老师,于泽瑞他抢我玩具。”50分钟内只见她跑进跑出好多回,时不时地听到她的大嗓门,结果自己都没玩到什么。餐前我和孩子们一起念儿歌,她又嚷起来:“老师,沈千景他不唱。”

(1)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瑶瑶“爱告状”的原因。

(2)如果你是瑶瑶的老师,你会怎么做?

15.小伟的午睡问题着实让老师头疼。每天中午,他一会儿仰着睡,一会儿卧着睡,不一会儿又侧着睡,别的小朋友刚睡着,他又起来上厕所,为此,老师哄也哄过,骂也骂过,可就是不管用。

今天中午午休时间,小伟翻来覆去折腾了好一阵,终于安静下来,老师以为睡着了,凑过去一看,两只眼睛睁得溜圆,正在被窝里玩棉线,棉线是从被子上抽出来的,棉被上的拉链都弄坏了。老师终于忍不住了,说:“小伟你今天要不睡,以后你就再也甭午睡了!”看到老师生气的表情,小伟害怕地哭了起来。

请对上述案例做出分析,如果你是小伟的老师,你该如何处理此类情况?

五、活动设计题

16.请围绕“生活中的标志”为中班幼儿设计主题活动,应包含三个子活动。

要求:

(1)写出主题活动的总目标(8分)

(2)写出一个子活动的具体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的名称、目标、准备的主要环节(14分)

(3)写出另外两个子活动的名称、目标(每个活动4分,共8分)

3

文档

2020年3月全国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模拟卷及答案解析(一)

2020年月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一)《保教知识与能力》答案及解析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儿童参与实际行动,能够获得亲身体验,增强自己的认知、情感等,易于将行为规则、法规等内化为自己的信念,支配自己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行动操作法最益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答案为B。2.【答案】C。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两种或者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3.【答案】B。解析:幼儿园应当建立幼儿健康检查制度和幼儿健康卡或档案。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视力一次,每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