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莘山
语文学习,重在归纳。从具体生动的文本中,去发现写景的一个个特点,理解品味,这样然而才会运用。
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春》一文抓住春天欣欣向荣这一特点,来描绘春天的草花风雨人。
写景安排好写景顺序。有时间,也有空间顺序。春花一节,从树上的繁花写到地上野花,便是从上写到下的空间顺序。
写景可从多个方面来写。题为春,实为写春天的事物,主体部分作者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来写春,让人从多方面来感受春天,同时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写景可用多种修辞手法。反复、比喻、引用、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的使用,从而使句子更有文学色彩,
写景要特别注意用词。文章一“钻”一“逼”出神入化,再现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与小草的生机勃勃的状态。
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写。写春风一节,先从触觉来写温暖,再从嗅觉来写气息,再从听觉来写动听,写出了风中的种种情事。
写景实写与虚写结合。写春花一节,先写花再写果,“闭了眼,树上仿佛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实写虚写结合在一起,让人感觉到春华秋实。
写景将动静结合起来。写花时也写蜜蜂与蝴蝶,静物中有了动物,两者结合,从而使画面富有动态的美感。
写景正面与侧面结合。写小草一节,写人们在草地上活动,其实就是侧面写小草生长得好,令人可爱。
还有一点要特别说明,也是我今年教写景散文的发现:写景中常常写人,除了上面所说起侧面作用外,我想,人有时也是景物的一个构成部分,写景的同时写人的活动或人的思想,也能更好地表现景物的特点,让景物更为灵动更为活泼。同时在对人物的描写中,也自然地流露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一特点,在本课上表现比较突出,在第12课《济南的冬天》表现得尤为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