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一个选拔项目中,每个选手都需要进行4轮考核,每轮设有一个问题,能正确回答者进入下一轮考核,否则被淘汰.已知某选手能正确回答第一、二、三、四轮问题的概率分别为、、、,且各轮问题能否正确回答互不影响.
(1)求该选手进入第三轮才被淘汰的概率;
(2)求该选手至多进入第三轮考核的概率.
解:设事件Ai(i=1,2,3,4)表示“该选手能正确回答第i轮问题”.由已知P(A1)=,P(A2)=,P(A3)=,P(A4)=.
(1)设事件B表示“该选手进入第三轮被淘汰”,
则P(B)=P(A1A23)=P(A1)P(A2)P(3)
=××(1-)=.
(2)设事件C表示“该选手至多进入第三轮考核”.
法一:P(C)=P(1+A12+A1A23)
=P(1)+P(A12)+P(A1A23)
=(1-)+×(1-)+××(1-)=.
法二:P(C)=1-P(A1A2A3)
=1-××=.
2.(2010·高考江苏卷)某工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的一等品率为80%,二等品率为20%;乙产品的一等品率为90%,二等品率为10%.生产1件甲产品,若是一等品则获得利润4万元,若是二等品则亏损1万元;生产1件乙产品,若是一等品则获得利润6万元,若是二等品则亏损2万元.设生产各件产品相互.
(1)记X(单位:万元)为生产1件甲产品和1件乙产品可获得的总利润,求X的分布列;
(2)求生产4件甲产品所获得的利润不少于10万元的概率.
解:(1)由题设知,X的可能取值为10,5,2,-3,且P(X=10)=0.8×0.9=0.72,P(X=5)=0.2×0.9=0.18,P(X=2)=0.8×0.1=0.08,P(X=-3)=0.2×0.1=0.02.由此得X的分布列为:
| X | -3 | 2 | 5 | 10 |
| P | 0.02 | 0.08 | 0.18 | 0.72 |
由题设知4n-(4-n)≥10,解得n≥,
又n∈N,得n=3或n=4.
所以P=C×0.83×0.2+C×0.84=0.8192.
故所求概率为0.8192.
一、选择题
1.已知A,B是两个相互事件,P(A),P(B)分别表示它们发生的概率,那么1-P(A)P(B)是下列哪个事件的概率( )
A.事件A,B同时发生
B.事件A,B至少有一个发生
C.事件A,B至多有一个发生
D.事件A,B都不发生
解析:选C.因为A,B相互,故P(A)P(B)=P(AB),而事件AB的对立事件即为事件A,B至多有一个发生.
2.(2012·荆州质检)已知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X~B(6,),则P(X=2)等于( )
A. B. C. D.
解析:选D.P(X=2)=C ()2(1-)4=.
3.(2011·高考辽宁卷)从1,2,3,4,5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事件A=“取到的2个数之和为偶数”,事件B=“取到的2个数均为偶数”,则P(B|A)=( )
A. B. C. D.
解析:选B.P(A)==,P(AB)==,
P(B|A)==.
4.(2010·高考辽宁卷)两个实习生每人加工一个零件,加工为一等品的概率分别为和,两个零件是否加工为一等品相互,则这两个零件中恰有一个一等品的概率为( )
A. B. C. D.
解析:选B.设事件A:甲实习生加工的零件为一等品;事件B:乙实习生加工的零件为一等品,则P(A)=,P(B)=,
所以这两个零件中恰有一个一等品的概率为:
P(A)+P(B)=P(A)P()+P()P(B)
=×(1-)+(1-)×=.
5.将一枚硬币连掷5次,如果出现k次正面向上的概率等于出现k+1次正面向上的概率,那么k的值为( )
A.0 B.1 C.2 D.3
解析:选C.由C ()k()5-k=C ()k+1·()5-k-1,即C=C,故k+(k+1)=5,即k=2.
二、填空题
6.(2010·高考重庆卷)某篮球队员在比赛中每次罚球的命中率相同,且在两次罚球中至多命中一次的概率为,则该队员每次罚球的命中率为________.
解析:设该队员每次罚球的命中率为p(其中0<p<1),则依题意有1-p2=,p2=.又0<p<1,因此有p=.
答案:
7.(2012·潍坊调研)市场上供应的灯泡中,甲厂产品占70%,乙厂产品占30%,甲厂产品的合格率是95%,乙厂产品的合格率是80%,则从市场上买到一个是甲厂生产的合格灯泡的概率是________.
解析:记A=“甲厂产品”,B=“合格产品”,则P(A)=0.7,P(B|A)=0.95.∴P(AB)=P(A)·P(B|A)=0.7×0.95=0.665.
答案:0.665
8.(2010·高考安徽卷)甲罐中有5个红球,2个白球和3个黑球,乙罐中有4个红球,3个白球和3个黑球.先从甲罐中随机取出一球放入乙罐,分别以A1,A2和A3表示由甲罐取出的球是红球,白球和黑球的事件;再从乙罐中随机取出一球,以B表示由乙罐取出的球是红球的事件.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
①P(B)=;
②P(B|A1)=;
③事件B与事件A1相互;
④A1,A2,A3是两两互斥的事件;
⑤P(B)的值不能确定,因为它与A1,A2,A3中究竟哪一个发生有关.
解析:①P(B)=P(B|A1)P(A1)+P(B|A2)P(A2)+P(B|A3)P(A3)
=×+×+×=,故①错.
②P(B|A1)==.故②正确.
③∵P(A1)=,P(B)=,P(A1B)=,
∴P(A1B)≠P(A1)·P(B),
故事件B与事件A1不是相互事件,故③错误.
④从甲罐中只取一球,若取出红球就不可能是其他,故两两互斥,因此④正确.
⑤由①知P(B)=是确定的值,故⑤错误.
答案:②④
三、解答题
9.(2010·高考四川卷)某种有奖销售的饮料,瓶盖内印有“奖励一瓶”或“谢谢购买”字样,购买一瓶若其瓶盖内印有“奖励一瓶”字样即为中奖,中奖概率为.甲、乙、丙三位同学每人购买了一瓶该饮料.
(1)求三位同学都没有中奖的概率;
(2)求三位同学中至少有两位没有中奖的概率.
解:(1)设甲、乙、丙中奖的事件分别为A、B、C,
那么P(A)=P(B)=P(C)=.
P()=P()P()P()=()3=.
即三位同学都没有中奖的概率是.
(2)法一:1-P(BC+AC+AB+ABC)=1-3×()2×-()3=.
法二:P(+A+B+C)=.
所以三位同学中至少有两位没有中奖的概率为.
10.在一次数学考试中,第21题和第22题为选做题.规定每位考生必须且只须在其中选做一题.设4名考生选做每一道题的概率均为.
(1)求其中甲、乙两名学生选做同一道题的概率;
(2)设这4名考生中选做第22题的学生个数为ξ,求ξ的概率分布.
解:(1)设事件A表示“甲选做第21题”,事件B表示“乙选做第21题”,
则甲、乙两名学生选做同一道题的事件为“AB+”,且事件A、B相互.
∴P(AB+)=P(A)P(B)+P()P()=×+(1-)×(1-)=.
(2)随机变量ξ的可能取值为0,1,2,3,4,且ξ~B(4,).
∴P(ξ=k)=C ()k(1-)4-k=C ()4(k=0,1,2,3,4).
∴变量ξ的分布列为
| ξ | 0 | 1 | 2 | 3 | 4 |
| P |
(1)求甲获第一名且丙获第二名的概率;
(2)设在该次比赛中,甲得分为ξ,求ξ的分布列.
解:(1)甲获第一,则甲胜乙且甲胜丙,
∴甲获第一的概率为×=,
丙获第二,则丙胜乙,其概率为1-=,
∴甲获第一名且丙获第二名的概率为×=.
(2)ξ可能取的值为0、3、6,
甲两场比赛皆输的概率为
P(ξ=0)=(1-)(1-)=;
甲两场只胜一场的概率为
P(ξ=3)=×(1-)+×(1-)=;
甲两场皆胜的概率为P(ξ=6)=×=.
∴ξ的分布列为
| ξ | 0 | 3 | 6 |
|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