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53种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别主要特征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20:07:05
文档

253种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别主要特征

253种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别主要特征提要以《中国药典》1995年版(1部)中成药鉴别项下为主按中药材类别及药用部位归纳了253种中药材粉末主要显微特征。关键词显微鉴别。中药是我国防治疾病不可缺少的药物。对于中药材常切成片、段、丝或捣成碎粒、或磨成细粉等以供入药。当药材捣碎或磨成粉后,原有外观性状特征大部分消失,特别是数种药材碎粒或粉末混合后更难凭肉眼鉴别其组成及真伪。因此,通过显微观察药材特有的细胞、内含物等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环节。现在的问题是,药材粉末常由多种细胞、内含物等混合而成,
推荐度:
导读253种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别主要特征提要以《中国药典》1995年版(1部)中成药鉴别项下为主按中药材类别及药用部位归纳了253种中药材粉末主要显微特征。关键词显微鉴别。中药是我国防治疾病不可缺少的药物。对于中药材常切成片、段、丝或捣成碎粒、或磨成细粉等以供入药。当药材捣碎或磨成粉后,原有外观性状特征大部分消失,特别是数种药材碎粒或粉末混合后更难凭肉眼鉴别其组成及真伪。因此,通过显微观察药材特有的细胞、内含物等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环节。现在的问题是,药材粉末常由多种细胞、内含物等混合而成,
253种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别主要特征

提要 以《中国药典》1995 年版(1 部) 中成药鉴别项下为主按中药材类别及药用部位归纳了253 种中药材粉末主要显微特征。

关键词 显微鉴别。

  中药是我国防治疾病不可缺少的药物。对于中药材常切成片、段、丝或捣成碎粒、或磨成细粉等以供入药。当药材捣碎或磨成粉后, 原有外观性状特征大部分消失, 特别是数种药材碎粒或粉末混合后更难凭肉眼鉴别其组成及真伪。因此, 通过显微观察药材特有的细胞、内含物等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环节。现在的问题是, 药材粉末常由多种细胞、内含物等混合而成, 其中某种或某几种能明显反映该药材, 有的却不能。通过显微观察, 如何能快速、简便、准确地鉴别某药材是否, 把握住药材粉末中主要特征是重要的, 至少也能对药材鉴别提供一条有用的线索。基于此, 本文以《中国药典》1995 年版(1 部) 中成药鉴别项为主归纳了253 种中药材

粉末主要特征, 以便实际工作中参考。

1 植物药类

1. 1 根和根茎类

人参草    酸钙簇晶直径20~68μm , 棱角锐尖; 树脂道多碎断,内含金黄色至黄棕色块状分泌物。

三七      树脂道碎片直径60~128μm , 含棕黄色滴状或块状分泌物。

三棱      分泌细胞含红棕色或黄棕色分泌物。

干姜      淀粉粒椭圆形、卵圆形或形状不规则, 有的较小端略尖,直径25~32μm , 长约至50μm , 脐点

点状, 位于较小端,纤维淡黄色, 多碎断, 直径17~38μm , 壁薄, 非木化, 壁常一边齿状突起, 胞腔较宽大, 纹孔斜裂缝, 可见横隔。

土茯苓    草酸钙针晶长40~144μm。

土木香    薄壁细胞无色, 长圆形或长多角形, 含扇形菊糖团块, 加热后溶解。

大黄      草酸钙簇晶大, 直径60~140μm ; 具缘纹孔导管直径约至140μm , 非木化。

山奈      淀粉粒扁平广卵形、三角状卵形或类圆形, 有尖突, 直径10~40μm , 脐点及层纹明显。

山药      淀粉粒三角状卵形或矩圆形, 直径24~4μm , 脐点人字状或短缝状, 多位于较小端; 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粘液细胞中或断碎散离, 长80~240μm , 直径2~8μm。

山慈菇    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 长至128μm , 直径约2μm。

川贝母    淀粉粒广卵形或贝壳形, 直径40~60μm , 脐点短缝状、人字状或马蹄状, 层纹可察见。

川牛膝    草酸钙砂晶直径约至8μm , 存在薄壁细胞中。

川乌石    细胞类长方形或类方形, 直径49~117μm , 长113~280μm , 壁厚4~13μm , 纹孔稀疏。

川芎      木栓细胞黄棕色, 壁薄, 微波状弯曲, 多层重叠; 螺纹导管直径8~23μm , 有的加厚壁互相连接, 似网状螺纹导管; 草酸钙簇晶存在于长形薄壁细胞中, 呈类圆形或圆簇状, 直径约至20μm , 常数个纵向排列成行。

天冬      石细胞长方形或长条形, 直径50~110μm , 纹孔极细密。

天花粉    淀粉粒类球形、半圆形或盔帽形, 直径27~48μm , 脐点状、短缝状、人字状或星状, 层纹隐约可见, 复粒由2~14分粒组成, 常有一个大的帽盔状分粒与十数个小分粒复合; 具缘纹孔导管大, 直径约至400μm , 多破碎, 有的具缘纹也呈六角形或方形, 排列紧密。

天南星    草酸钙针晶成束散在, 长约至90μm。

天麻      厚壁细胞多角形或长多角形, 直径70~180μm , 壁较厚,微木化; 含糊化多糖类物的组织碎片遇碘液显棕色或淡棕色; 草酸钙针晶较细小, 成束或散在, 长25~48μm。

木香      菊糖块不规则, 有时可见微细放射状纹理; 木纤维长梭形, 直径16~24μm , 壁稍厚, 纹孔口横裂缝状、十字状或人字状; 网纹导管直径约至90μm。

牛大力    纤维无色, 细长, 壁厚, 胞腔线形, 成束或散离, 表面有不规则的纵裂纹, 孔沟不明显, 断端成帚状。

牛膝      草酸钙砂晶直径约至7μm , 存在于类方形、类多角形或类长圆形薄壁细胞中; 木纤维成束, 多碎断, 直径10~20μm , 壁厚2~4μm , 非木化, 纹孔斜袭缝状或“V”字形孔沟稀疏。

升麻      木纤维成束, 多碎断, 淡黄色, 末端狭尖或钝圆, 有的分叉, 直径14~41μm , 壁稍厚, 有十字纹孔, 有的胞腔含黄棕色物。

乌药      木射线细胞成片, 多重叠, 淡黄色或无色, 类长方形或类方形, 直径18~35μm , 壁厚2~4μm , 木化, 纹孔类圆形,孔沟明显。

丹参      木栓细胞红棕色, 多角形, 壁薄; 具缘纹孔导管直径29~48μm , 具缘纹孔细密。

巴戟天    石细胞稍分枝或似纤维状, 直径20~90μm , 长约至21μm , 壁厚至39μm。

甘松      石细胞类圆形, 常与木栓胞相连。

甘草      纤维束淡黄色, 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 形成晶纤维。

甘遂      无节乳管存在于薄壁细胞中。

石菖蒲    油细胞圆形, 直径约至50μm , 含黄色或黄棕色油状物。

龙胆      外皮层细胞表面观纺锤形, 每个细胞由横壁分隔成数个小细胞。

北沙参    含黄棕色分泌物。

白及      草酸钙针晶成束, 长27~88μm。

白术      草酸钙针晶细小, 长10~32μm , 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 石细胞散在或数个成群, 有的与木栓细胞相连接,淡黄色, 呈类多角形或类长方形, 壁厚薄不均。

白芍      草酸钙簇晶直径18~32μm , 棱角钝圆, 存在于薄壁细胞中, 常排列成行, 或一个细胞含数个簇晶。

白芷      淀粉粒复粒多由8~12分粒组成, 单粒类圆形或椭圆形, 直径21~26μm; 碎片含黄棕色分泌物。

白附子    草酸钙针晶散在, 或参差不齐排列成束, 长25~75μm。

白茅根    表皮细胞纵列, 常由一个长细胞与二个短细胞相连, 长细胞壁波状弯曲, 稍增厚, 木化。

玄参      石细胞黄褐色或无色, 类长方形、类圆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约至94μm。

半夏      草酸钙针晶成束, 长32~144μm , 存在于粘液细胞中或散在。

地黄(熟)   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 细胞多皱缩, 界线不明显, 内含黑棕色核状物。

地榆      纤维细长, 微弯曲, 壁稍厚, 非木化。

百部      导管旁木薄壁细胞类长方形, 壁稍厚, 有较大的圆形纹孔。

当归      薄壁细胞直径18~34μm , 纺锤形, 壁稍厚, 有极细微的斜向交错纹理。

延胡索    糊化淀粉粒团块淡黄色或几无色; 厚壁组织碎片绿黄色, 细胞类多角形或略延长, 壁稍弯曲, 有的连珠状增厚, 木化或微木化, 纹孔细密。

防风      含金黄色分泌物, 直径17~60μm。

竹叶柴胡  含黄或棕黄色分泌物。

红大戟    色素细胞黄棕色或红棕色, 长圆形或延长成管状; 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 长37~110μm , 直径约2μm。

红参      草酸钙簇晶直径20~68μm , 棱角锐尖, 树脂道多碎断,含黄色块状分泌物。

麦冬      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 长24~50μm , 直径约8μm; 石细胞类方形或长方形, 直径30~60μm , 壁较厚, 有时一边薄, 纹孔细密。

远志      木栓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类方形或类长方形, 垂周壁较薄, 有微孔, 呈断续状。

赤芍      草酸钙簇晶直径18~32μm , 存在于薄壁细胞中, 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数个簇晶。

两面针石细胞金黄色, 散在或2~3个成群, 类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 直径20~65μm , 孔沟及层纹均明显。

苍术      草酸钙针晶细小, 长5~32μm , 不规则充塞于薄壁细胞中。

芡实      淀粉粒为大复粒, 由众多分粒(数十粒至数百粒) 组成,大复粒类圆形, 表面光滑, 分粒细小, 类多角形或多角形, 直径1~5μm。

何首乌    草酸钙簇晶直径约至80μm。

羌活      含棕黄色分泌物, 直径约至100μm。

附子      糊化淀粉团块类白色。

青木香    具缘纹孔导管直径72~112μm。

苦参      纤维束无色, 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 形成晶纤维。

郁金      含糊化淀粉的薄壁细胞无色透明或半透明, 糊化淀粉溶化后留下类长圆形的网样痕迹。

知母      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 长26~110μm。

狗脊      梯纹细胞淡黄色至金黄色, 纹孔排列整齐。

泽泻      薄壁细胞类圆形, 有椭圆形纹孔, 集成纹孔群。

草乌      石细胞长方形或类方形, 壁稍厚μm。

香附      分泌细胞类圆形, 直径35~72μm , 含淡黄棕色至红棕色分泌物, 其周围细胞作放射状排列; 纤维束黄棕色或红棕色, 细长, 壁甚厚, 有时可见纤维周围细小细胞内含圆簇形硅质块。

胆南星    糊化淀粉粒团块无色; 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 长20~90μm。

前胡      含金黄色分泌物。

姜黄      糊化淀粉粒团块黄色。

秦艽      草酸钙针晶细小, 散在或成束聚集于薄壁细胞中, 针晶长约15μm。

桔梗      联结乳管直径14~25μm , 含淡黄色颗粒状物; 菊糖团块不规则形, 有时可见放射状纹理, 加热后溶解。

莪术      糊化淀粉粒淡黄色。

柴胡      含淡黄色或黄棕色条状分泌物, 直径8~25μm , 周围薄壁细胞淡黄色, 多皱缩, 界线不明显。

党参      联结乳管直径12~15μm , 含细小颗粒状物; 石细胞近无色, 斜方形或多角形, 端尖或略分枝, 直径30~50μm , 壁稍厚, 孔沟稀疏。

射干      草酸钙柱晶直径34μm。

高良姜    淀粉粒棒槌形、肾形或长卵形, 长24~44μm 更长, 脐点点状、短缝状或三叉状。

浙贝母    淀粉粒卵圆形, 直径35~48μm , 脐点点状、人字状或马蹄状, 位于较小端, 层纹细密。

粉萆     木化薄壁细胞淡黄色或黄色, 成片或单个散在, 长椭圆形、纺锤形或长梭形, 一端常狭小或有分枝, 壁稍厚, 纹孔横裂缝状, 孔沟明显。

拳参      草酸钙簇晶直径约至40μm。

黄芩      纤维淡黄色, 梭形, 直径10~35μm , 壁甚厚, 孔沟细密而明显。

黄芪      纤维成束或离散, 壁厚, 非木化, 表面有纵裂纹, 两端断裂成帚状或较平截。

黄连      纤维束鲜黄色, 壁稍厚, 纹孔明显; 石细胞鲜黄色, 层纹及孔沟均明显。

银柴胡    草酸钙砂晶充塞于薄壁细胞中, 有时集合成簇晶状, 砂晶直径2~7μm。

续断      草酸钙簇晶直径约至45μm , 存在于淡棕黄色皱缩薄壁细胞中, 常数个排列成行。

葛根      纤维成束, 周围细胞含草酸方晶, 形成晶纤维, 含晶细胞壁木化增厚。

紫菀      下皮细胞长方形, 垂周壁波状弯曲, 有的含紫色色素。

黑老虎    嵌晶纤维无色, 半透明状, 散在, 呈长条形或长梭形, 多碎断, 直径约45μm , 壁极厚, 胞腔线形或不明显, 壁外层或一侧密嵌微凸的草酸钙小方晶, 直径约5μm。

藕节      淀粉类长圆形, 一端较大, 有的一边凸起, 直径约至30μm , 脐点人字状或短缝状, 位于较大端, 层纹明显。

1. 2 茎木类

关木通    纤维管胞大多成束, 有明显的具缘纹孔, 纹孔口斜裂缝状或十字状; 具缘纹孔导管大, 直径约至328μm, 具缘纹类圆形, 排列紧密。

苏木      纤维束橙黄色, 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 形成晶纤维。

沉香      纤维管胞直径20~29μm , 壁略厚, 有具缘纹孔, 纹孔口人字形; 具缘纹孔导管纹孔密, 互列, 内含淡黄色或黄棕色树脂状物。

鸡血藤    纤维黄棕色、红棕色或近无色, 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纤维直径7~24μm , 非木化, 表面有裂隙或纵向开裂, 胞腔较宽大; 石细胞黄色或黄棕色, 呈类多角形、类方形或类圆形, 直径17~65μm , 壁厚3~21μm , 胞腔含棕红色物。

降香      纤维束红色, 直径8~20μm , 壁甚厚, 有的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 形成晶纤维。

钩藤      草酸钙砂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 有时含晶细胞排列成行。

桂枝      石细胞无色或淡黄色, 类方形或类圆形, 直径40μm , 壁较厚, 有的三面厚一面薄。

桑寄生    石细胞近无色, 类方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 胞腔内含草酸钙方晶或红棕色物。

檀香      木射线细胞呈长方形, 直径约至18μm , 壁稍厚, 木化, 有的细胞内含棕色物; 纤维束红棕色, 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 含晶细胞方形或长方开, 壁厚, 于角隅处特厚, 木化。

1. 3 皮类

肉桂      石细胞类方形或类圆形, 壁一面菲薄; 纤维多个散在, 长梭形, 直径24~50μm , 壁厚, 木化

杜仲      橡胶丝呈条状或扭曲成团, 表面带颗粒性。

牡丹皮    木栓细胞淡红色至微紫色, 壁稍厚, 多重叠; 草酸钙簇晶存在于无色薄壁细胞中, 有时数排列成行。

厚朴      石细胞分枝状, 壁厚, 层纹明显; 油细胞圆形或椭圆形,含棕黄色油状物。

黄柏      纤维束鲜黄色, 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 形成晶纤维; 石细胞鲜黄色, 壁厚, 层纹明显。

椿皮      石细胞类圆表形类多角形, 胞腔内含草酸钙方晶。

1. 4 叶类

艾叶      T形毛棕色或焦黑色, 弯曲, 柄1~3细胞, 常脱落。

荷叶      叶上表皮细胞断面观长方形, 外平周壁较厚, 呈乳头状突起, 断面观多角表形, 垂周壁平直, 乳头状突起呈双圈状; 草酸钙簇晶直径约至40μm , 存在叶肉组织中。

桑叶      草酸钙簇晶存在于叶肉组织中, 偶见方晶。

棕榈(炭)   纤维束棕色, 表面圆形细胞中含硅质块。

紫苏叶    叶肉组织中散有细小草酸钙簇晶, 直径4~8μm。

1. 5 花类

丁香花    粉粒黄色, 类球形, 直径54~68μm , 有三孔沟, 表面具细密短刺及圆粒状皱纹; 草酸钙簇晶成片, 直径15~17μm , 存在于薄壁细胞中; 非腺毛单细胞, 壁有疣状突起。

西红花    花粉粒无色或淡黄色, 圆球形, 直径70~120μm , 外壁两层呈等厚, 表面有稀疏细小刺状皱纹。

红花      花粉粒类圆形, 深黄色或黄棕色, 直径38~63μm , 外壁有刺, 具三个萌发孔; 花冠碎片黄色, 有的红棕色或黄棕色分泌管, 直径4~63μm。

鸡冠花    花粉粒球形, 直径约37μm , 外壁有细小疣状点, 有散孔。

金银花    花粒黄色, 呈圆球形, 直径50~70μm , 壁具小刺, 有三个萌孔; 非腺毛单细胞, 有疣状突起, 有的可见螺纹。

闹洋花    花粉呈四合体, 有3个萌发孔。

菊花      花粉粒类圆形, 直径24~34μm , 外壁有刺, 长3~5μm ,具3个萌发孔。

密蒙花    星状毛顶端2细胞2分叉, 成4分叉, 每分叉长250~500μm。基部2细胞易脱落。

槐花      花瓣下表皮细胞多角形, 有不定式气孔; 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

蒲黄      花粉粒黄色, 类圆形或椭圆形, 直径约至30μm , 外壁有微细疣状突起。

1. 6 果实类

八角茴香  种皮石细胞类多角形, 壁稍厚, 波状弯曲, 胞腔分枝。

大枣      果皮表皮细胞黄棕色至红棕色, 表面观类多角形, 断面观角质层厚约至10μm。

山茱萸    果皮表皮细胞橙黄色, 表面观类多角形, 垂周壁略呈连珠状增厚。

山楂      果皮石细胞淡紫红色、红色或黄棕色, 类圆形或多角形,直径约至125μm; 种皮石细胞淡黄色, 类圆形或卵圆形,直径16~56μm , 壁厚, 孔沟细密。

川楝子    果皮纤维束旁的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或少数簇晶, 形成晶纤维, 含晶细胞壁厚薄不一, 木化; 种皮表皮细胞与红棕色色素相连, 表面观多角形, 胞腔不明显, 有细密的颗粒状纹理。

广枣      果皮表皮细胞成片, 表面观类圆形或类多角形, 胞腔内含1至数个颗粒状物; 内果皮纤维淡黄色, 多扭曲, 直径15~25μm , 木化, 多上下纵横交错排列, 壁稍厚, 内含黄棕色颗粒状物。

女贞子    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 垂周壁厚薄不匀把细胞腔分隔成数个不规则的小腔, 腔内含淡棕色物; 果皮纤维上下层斜向或垂直交错排列。

小茴香    草酸钙簇晶细小, 直径约5μm , 一个细胞含多个簇晶。

木瓜      石细胞圆形、长圆形或类多角形, 壁厚, 胞腔含橙红色或棕色物。

五味子    种皮表皮石细胞淡黄棕色, 表面观类多角表, 壁较厚, 孔沟细密, 胞腔含暗棕色物。

化橘红    表皮细胞淡黄色, 表面观类多角形, 内含草酸钙方晶。

毛诃子    非腺毛1~2μm , 直径7~20μm , 有的含黄色或黄棕色物。

牛蒡子    种皮栅状细胞表面观斜长方形, 壁较厚, 微木化, 常附有内果皮细胞, 内含草酸钙方晶。

火麻仁    果皮石细胞淡黄色至红棕色, 表面观多角形, 壁厚。

巴豆霜    草酸钙簇晶直径8~24μm , 存在类圆形薄壁细胞中。

石榴      石细胞无色或淡黄色, 椭圆形、类圆形或形状不规则, 壁厚, 层纹明显, 孔沟细密。

冬葵果    下表皮星状毛由4~8个细胞组成, 多破碎, 单个细胞长50~1140μm , 直径约75μm , 壁稍厚。

麦芽      淀粉粒类圆形或椭圆形, 直径8~40μm , 脐点裂缝状; 表皮细胞纵裂, 常由一个长细胞与二个短细胞相连接, 长细胞壁厚, 波状弯曲, 木化。

豆蔻      石细胞无色, 椭圆形或类圆形, 壁厚, 孔沟细密; 内种皮石细胞黄棕色或红棕色, 长多角形, 壁厚, 胞腔含硅质块。

连翘      内果皮纤维上下层纵横交错, 纤维淡黄绿色, 短梭形或不规则形, 边缘不整齐, 长短不一, 直径24~32μm , 纹孔较少, 孔沟可见。

吴茱萸    腺毛头部多细胞, 椭圆形, 含棕黄色或棕红色物, 柄2~5细胞; 非腺毛多碎断, 完整者1~9细胞, 直径16~48μm , 壁厚至7μm , 有的充满红棕色物。

余甘子    薄壁细胞类圆形或类多角形, 胞腔内含草酸钙方晶、砂晶和簇状结晶。

诃子      果皮纤维层淡黄色, 斜向交错排列, 壁较厚, 有纹孔; 木化细胞淡黄色或几无色, 类长方形、类多角形或形状不规则, 边缘有突起或短分枝, 木化, 纹孔斜裂缝状, 含草酸钙簇晶。

补骨脂    种皮栅状细胞淡棕色或红棕色, 表面观类多角表, 壁稍厚, 胞腔含红棕色物。

陈皮      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组织中。

青果      内果皮石细胞淡黄色或几无色, 孔沟明显, 内含黄棕色物。

使君子    种皮表皮细胞淡黄色, 多角形, 壁薄, 下方叠合有网状细胞; 网纹细胞椭圆形或长圆柱形, 壁不规则网状增厚, 微木化。

金樱子    非腺毛多破碎, 直径20~60μm , 壁厚, 胞腔内含黄棕色物。

枳壳      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组织中。

栀子      果皮石细胞镶嵌状排列成层, 棕黄色; 种皮石细胞黄色或淡棕色, 多破碎, 完整者长方形、长方形或形状不规则, 壁厚, 有大的圆形纹孔, 孔沟末端膨大成囊状, 胞腔棕红色。

枸杞子    种皮石细胞淡黄色, 表面观呈规则多角形, 直径28~90μm , 壁波状弯曲, 层纹清晰可见, 胞腔含棕色物荜茇种皮石细胞棕色或黄棕色, 长多角形, 壁略作波状或连珠状增厚。

茺蔚子    内果皮厚壁细胞无色或浅黄色, 顶面观呈星状, 壁波状弯曲, 胞腔隐约可见草酸钙方晶, 底面观胞腔类圆形, 纹孔稀疏, 有不规则裂纹, 方晶明显, 断面观细胞内壁极厚, 外壁薄, 向外突起, 胞腔充满方晶。

猪牙皂    果皮表皮细胞红棕色, 表面观类多角形, 壁较厚, 表面有微细颗粒; 纤维束淡黄色, 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及少数簇晶, 形成晶纤维, 常伴有类方形厚壁细胞。

砂仁      内种皮厚壁细胞成片, 棕色或棕红色, 断面观细胞呈杯状, 表面观细胞呈类多角表, 胞腔内含类圆形硅质块。

楮实子    草酸钙簇晶直径12~24μm , 存在于果皮细胞中。

紫苏子    种皮细胞类圆形、长圆形或形状不规则, 壁网状增厚似花纹样。

槐角      内果皮细胞含草酸钙方晶; 种皮栅状细胞一列, 长100~190μm。

黑芝麻    种皮栅状细胞淡黄色, 表面观多角形, 垂周壁厚6~10μm , 木化, 胞腔内含类圆形草酸钙结晶。

蒺藜      果皮纤维上下层纵横交错排列, 纤维长梭形, 淡黄色, 散在或成束, 长250~360μm; 石细胞长椭圆形或类圆形,黄色, 成群或散在, 壁孔明显。

蔓荆子    宿萼表皮非腺毛2~3细胞, 顶端细胞的基部稍粗, 壁有疣状突起。

稻芽      淀粉粒复粒卵圆形或类圆形, 由多角形分粒组成。

橘红      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组织中。

覆盆子    非腺毛单细胞, 壁厚, 木化, 脱落后残迹似石细胞。

1. 7 种子类

大豆黄卷  种皮栅状细胞淡黄色, 断面观长柱形, 直径45~80μm ,壁自内向外增厚。

马钱子    非腺毛单细胞, 形似纤维, 多碎断, 基部膨大如石细胞。

木鳖子    子叶细胞长方形或多角形, 含糊粉粒及脂肪油块。

车前子    种皮下皮细胞表面观狭长, 壁稍波状, 以数个细胞为一组, 略作镶嵌状排列。

巴豆霜    草酸钙簇晶直径8~24μm , 存在类圆形壁细胞中。

火麻仁    果皮石细胞淡黄色至红棕色, 表面观多角形, 壁厚, 侧面观类长方形, 侧壁及内壁增厚。

白扁豆    种皮栅状细胞成片, 无色, 长27~213μm ,宽5~ 26μm。

肉豆蔻    脂肪油滴众多, 放置后析出针簇状结晶; 双螺纹导管直径10~26μm。

决明子    种皮栅状细胞一列, 长40~70μm , 其下数列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及方晶。

芡实      淀粉多为复粒, 类球形, 由极多分粒组成, 有些复粒粘连成团, 分粒细小, 类多角形或多角形, 直径1~5μm。

赤小豆    种皮栅状细胞断面观一列, 狭长, 长约50μm , 侧壁上部有纵沟纹, 下部壁稍薄, 胞腔明显, 含红棕色物, 顶面观呈类多角形, 胞腔小, 孔沟细密, 底面观呈类多角形或类圆形, 胞腔明显, 孔沟不明显。

青葙子    种皮表皮细胞暗红棕色, 表面观多角形至长方形, 有网状增厚纹理。

苦杏仁    石细胞橙黄色, 侧(断) 面观贝壳形, 壁稍厚, 较宽的一边纹孔明显。

柏子仁    内种皮细胞黄色, 表面观长方形或长多角形, 壁微波状弯曲。

葫芦      种皮栅状细胞成片, 淡黄棕色或红棕色, 表面观细胞呈类圆形, 断面观细胞1列, 长35~50μm , 光辉带较宽, 上部壁稍厚, 中下部较薄, 含淡红棕色物。

牵牛子    种皮栅状细胞淡棕色或棕色, 长48~80μm。

桃仁      石细胞橙黄色, 贝壳形, 壁较厚, 较宽的一边纹孔明显。

核桃仁    种皮表细胞多角形, 有时可见扁圆形气孔, 宽约66μm ,保卫细胞广肾形; 脂肪油滴甚多。

莱菔子    种皮栅状细胞黄褐色, 多角形, 壁厚, 排列紧密。

莲子      种皮表细胞淡棕色或近无色, 类三角形或不规则形, 壁较薄, 其下方为色素层细胞; 色素层细胞充满黄棕色或红棕色色素, 垂周壁略呈齿轮状, 与邻近细胞壁相接形成略呈连珠状的间隙。

菟丝子    种皮栅状细胞成片, 黄棕色或棕色, 断面观细胞2例, 内列较外列长, 光辉带在内列的上端。

甜瓜子    种子石细胞金黄色, 表面观类长方形, 直径27~83μm ,长约至1μm , 壁厚, 深波状弯曲, 层纹明显, 此嵌合紧密。

葶苈子    种皮下细胞黄色, 多角形或类多角形, 壁稍厚。

紫苏子    种皮细胞类圆形、长圆形或形状不规则, 壁网状增厚, 似花纹样。

槟榔      内胚乳碎片无色, 壁较厚, 有较多大的类圆形纹孔。

酸枣仁    内种皮细胞棕黄色, 表面观类多角形或方形, 垂周壁连珠状增厚。

1. 8 全草类

广藿香    叶肉组织散有细小草酸钙针晶; 非腺毛1~6细胞, 壁有疣状突起。

木贼      表皮细胞长方形, 壁厚, 密波状弯曲, 内含砂粒状硅酸盐结晶; 气孔特异, 保卫细胞壁放射状增厚。

石斛      纤维表面类圆形细胞中含细小圆形硅质块, 排列成行。

老鹳草    非腺毛单细胞, 多破碎, 直径15~20μm , 壁有疣状突起。

谷精草    腺毛头部1~3细胞, 梨形, 壁密具微细疣状突起, 柄多为单细胞。

细辛      下皮细胞类长方形, 壁细波状弯曲, 夹有类方形或长圆形分泌细胞; 草酸钙砂晶细小, 存在于薄壁细胞及分泌细胞中, 常偏集于细胞一侧。

荆芥穗    花萼表皮细胞淡黄色, 垂周壁波状弯曲。

香薷      叶肉组织碎片中散有草酸钙方晶。

益母草    非腺毛多碎断, 直径9~26μm , 完整者1~3细胞, 稍弯曲, 壁有疣状突起, 尤以中上部明显。

麻黄      气孔特异, 保卫细胞侧面观似电话筒状; 表皮细胞碎片淡黄色, 细胞长方形, 内含微小草酸钙砂晶。

淫羊藿    叶表皮细胞壁深波状弯曲。

淡竹叶    表皮细胞狭长, 垂周壁深波状弯曲, 有气孔, 保卫细胞哑铃状; 非腺毛单细胞, 基部钝圆。

鹅不食草  叶组织碎片有不定式气孔, 直径约14μm , 副卫细胞纤细。

锁阳      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及黄棕色物, 用水合氯醛透化后黄棕色物中留下圆形痕。

豨莶草    非腺毛3~4细胞, 其中常有一个细胞稍皱缩。

薄荷      腺鳞头部8细胞, 扁球形, 直径约至90μm , 柄短, 单细胞; 橙皮甙结晶稍带黄色, 存在于叶肉组织中; 栅栏细胞尤多。

瞿麦      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形成晶纤维, 含晶细胞纵向成行。

1. 9 菌藻类

昆布      藻体碎片橄榄褐色。

茯苓      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 遇水合氯醛液溶化; 菌丝无色或淡棕色, 直径4~6μm。

猪苓      菌丝粘结成团, 大多无色; 草酸钙方晶正八面体形, 直径32~60μm。

黑木耳    子实体碎片淡灰棕色至棕褐色, 菌丝错综交织。

1. 10 树脂及其他

血竭      不规则块片血红色, 周围液体显姜黄色, 渐变红色。

安息香    树脂结晶不定形, 红棕色, 半透明, 棱角明显。

没药      不规则碎块淡黄色, 半透明, 渗出油滴, 油滴加热后溶化现正方形草酸钙结晶; 油滴加苏丹Ⅲ试液后由微黄色变红色。

乳香      不规则团块无色或淡黄色, 表面及周围扩散出众多细小颗粒, 久置溶化; 团块中无色油滴加苏丹Ⅲ试液呈红色。

琥珀      不规则碎块淡黄绿色或棕黄色, 透明或半透明, 表面光滑, 边缘略暗。

天竺黄    不规则块片无色透明, 边缘多平直, 有棱角, 遇水合氯醛液溶化。

五倍子    非腺毛1~ 数细胞, 有的顶端稍弯曲。

青黛      不规则块片或颗粒蓝色。

海金沙    孢子黄色, 圆锥体状, 表面有颗粒状突起。

2 动物药类

土鳖虫    体壁碎片黄色或棕红色, 有圆形毛窝, 直径8~24μm , 有的具长短不一的刚毛。

五灵脂    不规则团块棕黑色, 用5%硫酸液装片, 放置后可见针簇状结晶, 也有散在结晶长针状、长片状或棱柱状, 直径约至21μm , 有的被黄色粪便包裹。

牛黄      不规则团块由黄棕色或棕红色颗粒聚集而成, 色素溶化后周围被染成鲜黄色或金黄色。

人工牛黄  黄色或绿黄色团块, 包埋或散有多角形、类圆形淀粉粒,溶化后淀粉团周围被染成鲜黄色。

乌鸡      肌纤维浅棕色或棕色, 表面有清晰而细密、明暗相间的波状纹理。

水牛角(浓缩粉) 不规则碎片呈黄色, 稍有光泽, 表面有灰棕色色素颗粒, 并有不规则长裂缝。

水蛭      体壁碎片淡黄色, 毛窝边缘为重叠圈状。

石决明(煅) 不规则团块暗灰色, 不透明, 加酸发生气泡。

地龙      肌纤维成层, 无色, 微黄色或淡棕色, 微波状弯曲, 直径4~36μm , 有时呈垂直交错排列, 明暗相间纹理不明显。

全蝎      横纹肌纤维黄色或黄棕色, 呈不规则块状, 有明暗相间的微波状纹理; 体壁碎片淡黄至黄色, 有网状纹理及圆形毛窝, 有时可见棕褐色刚毛。

牡蛎      不规则块片半透明, 边缘折光性较强, 表面有纤细短纹理和小孔及细裂隙。

龟甲      不规则块片灰黄色, 表面有细微纹理及孔隙。

阿胶      不规则透明块片微黄色, 有圆孔及细小孔点, 并有油滴渗出, 放置较久后溶化。

珍珠      不规则细小碎块半透明, 具彩虹样光泽, 表面有的可见细密波状纹理, 遇稀盐酸迅速产生气泡。

虻虫      体壁碎片黄棕色, 毛窝呈双圈状, 有时可见针头状突起。

穿山甲    鳞甲碎片无色, 有大小不等圆孔。

海螵蛸    不规则透明或半透明薄片或碎块具细条纹或网状纹理。

桑螵蛸    黄色或淡黄棕色碎片如细胞状网纹, 表面嵌有片状结晶物, 直径1~6μm , 长至10μm。

鹿角霜    不规则块片无色或淡黄褐色, 表面具细纹理。

鹿茸      未骨化的骨组织淡灰色或近无色, 边缘及表面均不整齐, 具不规则块状突起物, 其间隐约可见条状纹理。

蛤蚧      肌纤维淡黄色, 密布细密横纹, 明暗相间, 横纹呈平行的波峰状。

羚羊角    不规则碎块稍有光泽, 均匀分布裂隙状或圆形孔隙。

紫河车    无定形团块表面凹凸不平, 有时可见同心性环纹。

蝉蜕      几丁质皮壳碎片淡黄棕色, 半透明, 密布乳头状或短刺状突起。

僵蚕      体壁碎片无色, 表面有极细的菌丝体; 菌丝细长, 相互交织盘缠。

鳖甲      不规则块片无色或淡黄褐色, 表面具细纹理。

麝香      无定形油脂状团块淡黄棕色, 埋有细小草酸钙方晶。

3 矿物药类

石膏      不规则片状结晶无色, 有平直纹理。

芒硝      用醇装置观察, 不规则形结晶近无色, 边缘不整齐, 表面有细长裂隙且现颗粒性。

朱砂      不规则细小颗粒暗棕红色, 有光泽, 边缘暗黑色。

金礞石    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块片淡黄棕色。

铁屑      不规则块片暗黑色, 边缘有光泽。

雄黄      不规则碎块金黄色或橙黄色, 有光泽。

滑石      不规则块片无色, 有层层剥落痕迹。

寒水石    不规则块片结晶有玻璃样光泽, 边缘具明显的平直纹理。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 中国药典(1部).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5

2 徐国均, 等. 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6

3 刘柏英. 广东药学, 1992, 2 (4);30, 1993, 3 (1);21

4 康廷国, 等. 中~成药, 1992, 14 (1) ;13(1997- 02- 12收稿)

时珍国药研究1997 年第8 卷第4 期

文档

253种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别主要特征

253种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别主要特征提要以《中国药典》1995年版(1部)中成药鉴别项下为主按中药材类别及药用部位归纳了253种中药材粉末主要显微特征。关键词显微鉴别。中药是我国防治疾病不可缺少的药物。对于中药材常切成片、段、丝或捣成碎粒、或磨成细粉等以供入药。当药材捣碎或磨成粉后,原有外观性状特征大部分消失,特别是数种药材碎粒或粉末混合后更难凭肉眼鉴别其组成及真伪。因此,通过显微观察药材特有的细胞、内含物等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环节。现在的问题是,药材粉末常由多种细胞、内含物等混合而成,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