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孩子的心声:别老拿我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20:07:08
文档

孩子的心声:别老拿我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孩子的心声:别老拿我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很多父母大概都有这样的想法:认为别人家的孩子就是学习好、懂事、乖巧,然后用别人家孩子的优秀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认为这样孩子才能够认识自己的不足,才能够进步,其实是家长没有读懂孩子。孩子们最不愿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你看看“谁谁谁”!曾经有一则很火的微信“别人家的孩子”,是孩子们写给家长的,里面说到:有一种奇特的生物叫“别人家的孩子”,这种生物不玩游戏、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回回年级第一……确实,很多父母最爱做的就是拿其他孩子的优点要求自家孩子,却不知全
推荐度:
导读孩子的心声:别老拿我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很多父母大概都有这样的想法:认为别人家的孩子就是学习好、懂事、乖巧,然后用别人家孩子的优秀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认为这样孩子才能够认识自己的不足,才能够进步,其实是家长没有读懂孩子。孩子们最不愿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你看看“谁谁谁”!曾经有一则很火的微信“别人家的孩子”,是孩子们写给家长的,里面说到:有一种奇特的生物叫“别人家的孩子”,这种生物不玩游戏、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回回年级第一……确实,很多父母最爱做的就是拿其他孩子的优点要求自家孩子,却不知全
         孩子的心声:别老拿我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很多父母大概都有这样的想法:认为别人家的孩子就是学习好、懂事、乖巧,然后用别人家孩子的优秀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认为这样孩子才能够认识自己的不足,才能够进步,其实是家长没有读懂孩子。

  孩子们最不愿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你看看“谁谁谁”!曾经有一则很火的微信“别人家的孩子”,是孩子们写给家长的,里面说到:有一种奇特的生物叫“别人家的孩子”,这种生物不玩游戏、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回回年级第一……

  确实,很多父母最爱做的就是拿其他孩子的优点要求自家孩子,却不知全世界孩子都很痛恨父母将自己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读懂孩子,非常重要的是要承认孩子之间是存在差异的。每个孩子的发展状况都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父母们的基因不同、妈妈孕期的经历不同、出生时的身体素质不同,后天的父母养育的方式不同、入学的成长环境不同,甚至孩子出生地域的不同……都使孩子们成长为不同的个体。

  之前,这种说法很受家长追捧——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等着你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但经过科学研究发现,其实每个人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存在着差异,承认和了解这种差异是教育的起点。

  孩子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差异,体现在孩子发展速度不同,因此他们需要的教育方式不同、达到的要求也不同。

  举一个例子,有的孩子上小学后字迹歪歪扭扭,家长和老师常认为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其实也可能是他们的生理发育水平稍慢,不能很好地进行精细运动,所以家长和老师对他们要更耐心和宽容一些。

  又如,孩子存在不同偏好的学习方式:有的孩子属于视觉型,擅长通过视觉信息学习,如图片、表格、录像等;有的孩子属于听觉型,擅长通过听觉信息进行学习,如讲座、讨论、听录音等;有的孩子属于动作型,擅长通过运动学习,如动手操作。对于不同学习方式类型的孩子,需要采用不同的引导、辅导方式。如让视觉型的孩子多看图、画思维导图,让听觉型的孩子多讨论,让动作型的孩子动一动、做一做。还有研究表明,男孩与女孩的大脑存在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从小就存在。男孩的额叶(负责注意力和自我控制的脑区)发育速度比女孩慢。因此,男孩比较冲动、经常管不住自己;相对而言,女孩能遵守规则,做到知行一致。因此,相比于女孩子,家长和老师对男孩要给予更多的宽容和耐心,给予更多的引导,绝不能一味地批评和指责。

  每个孩子都有其成长的轨迹,都有其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作为家长首先要承认差异,然后去了解自己孩子的优势和不足,并进一步了解这种优势和不足是如何造成的,在此基础上去扬长补短。从这个意义上看,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起跑线。孩子的成长不是一场战争,是每个人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优于故我、胜于昨日”。人的一生都会参与竞争,而只有每个人做好自己,才可能正确面对竞争、有能力跟别人竞争。因此,父母要努力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需求,为孩子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

文档

孩子的心声:别老拿我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孩子的心声:别老拿我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很多父母大概都有这样的想法:认为别人家的孩子就是学习好、懂事、乖巧,然后用别人家孩子的优秀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认为这样孩子才能够认识自己的不足,才能够进步,其实是家长没有读懂孩子。孩子们最不愿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你看看“谁谁谁”!曾经有一则很火的微信“别人家的孩子”,是孩子们写给家长的,里面说到:有一种奇特的生物叫“别人家的孩子”,这种生物不玩游戏、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回回年级第一……确实,很多父母最爱做的就是拿其他孩子的优点要求自家孩子,却不知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