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南》艺术教育的核心是让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和()
A.发现美
B.体验美
C.寻找美
D.创造美
答案: D
2.“能用基本准确的节奏和音调唱歌 ”是()幼儿在艺术表现和创造能力的典型年龄特征。
A.3-4岁
B.4-5岁
C.5-6岁
D.3-6岁
答案: C
3.“经常涂涂画画、粘粘贴贴并乐在其中”是()幼儿在艺术表现和创造能力的典型年龄特征。
A.3-4岁
B.4-5岁
C.5-6岁
D.3-6岁
答案: A
4.喜欢花草树木,所体现的艺术领域目标是()
A.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
B.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C.亲近自然,大胆表现
D.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
答案: D
5.幼儿园美术教育包括绘画、手工制作和()三种类型。
A.美术欣赏
B.环境创设
C.美术创作
D.美工区
答案: A
6.为4岁前儿童选择的歌曲,适宜的乐句数是()。
A.2-4个
B.4-6个
C.6-8个
D.8-10个
答案: B
7.教师运用图谱帮助幼儿感知理解音乐,这种材料是()
A.语言材料
B.视觉材料
C.动作材料
D.声音材料
答案: B
8.在节奏方面,小班幼儿比如容易掌握()。
A.切分音符
B.弱起
C.四份音符
D.十六分音符
答案: C
9.韵律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欣赏歌曲的节奏美,鼓励幼儿大胆用()表现歌曲的节奏。
A.动作
B.语言
C.舞蹈
D.歌声
答案: A
10.3-4岁幼儿对于单纯的移动动作如()容易掌握。
A.十字步
B.跳步
C.垫步
D.小跑步、小碎步
答案: D
11.幼儿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常常手舞足蹈、即兴模仿,教师应()。
A.理解和尊重幼儿的行为
B.制止幼儿的行为
C.忽视幼儿的行为
D.模仿幼儿的行为
答案: A
12.幼儿对音乐美的感受主要是借助于()
A.、倾听能力
B.、记忆能力
C.、分析能力
D.、交流能力
答案: A
13.在欣赏聂耳的《金蛇狂舞》时,教师所提供的视觉材料应是 ()
A.色彩灰暗,构图凝重
B.色彩辉煌,构图具有动感
C.色彩鲜艳,构图简洁
D.色彩淡雅,构图呈静态
答案: B
14.儿童美术发展的过程,是从()到有意义表征的过程。
A.涂鸦
B.语言
C.动作
D.想象
答案: C
15.儿童在绘画过程中,发现某些线条、形状与他们自己经验中的某些事物相似,于是会给自己的图形起名字。这是()
A.未分化涂鸦
B.控制涂鸦
C.圆形涂鸦
D.命名涂鸦
答案: D
16.象征期的幼儿在构思方面具有()的特点。
A.没有构思
B.事先构思
C.构思不稳定
D.构思稳定
答案: C
17.3-6岁儿童的画面形象排列的主要构图方式()
A.零乱式
B.并列式
C.散点式
D.遮挡式
答案: B
18.绘画时,幼儿常常将无生命的物品赋予生命和情感,这是幼儿绘画特殊画法中的()
A.展开法
B.透明法
C.夸张法
D.拟人法
答案: D
19.中班幼儿的剪纸()为主
A.目测剪
B.轮廓剪
C.折叠剪
D.镂空剪
答案: A
20.指导幼儿美术欣赏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是()
A.对话法
B.游戏法
C.比较法
D.体验法
答案: A
21.幼儿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儿童获得()
A.音乐感的发展
B.学习能力的发展
C.个性格社会性的发展
D.完整和谐发展的人格
答案: D
22.“ 能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表现自己观察到或想象的事物”是()幼儿在艺术表现和创造能力的典型年龄特征。
A.3-4岁
B.4-5岁
C.5-6岁
D.3-6岁
答案: B
23.以下属于5-6岁幼儿艺术表现与创造的典型年龄特征的是()
A.经常唱唱跳跳,愿意参加歌唱、律动、舞蹈、表演等活动。
B.乐于模仿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有特点的声音,并产生相应的联想。
C.能通过即兴哼唱、即兴表演或给熟悉的歌曲编词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D.能用拍手、踏脚等身体动作或可敲击的物品敲打节拍和基本节奏。
答案: B
24.“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这一目标所属的艺术子领域是()。
A.倾听与表达
B.感受与欣赏
C.表现与创造
D.科学探索
答案: B
25.下列不适合幼儿学习的音乐活动内容是()
A.视唱练耳
B.打击乐演奏
C.音乐欣赏
D.歌唱
答案: A
26.()是学前儿童最难掌握的技能,是整个学前期儿童发展最慢的音乐能力。
A.旋律
B.歌唱
C.节奏
D.音准
答案: D
27.“开火车”、“小鸟飞”这种变化少,重复多遍的模仿动作或歌表演形式的舞蹈,适合于()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学前班
答案: A
28.()是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儿童必备的最重要的一项基本技能。
A.想象
B.理解
C.倾听
D.分析
答案: C
29.幼儿园小班打击乐演奏的空间安排一般采用()
A.满天星形
B.双马蹄形
C.品字形
D.半圆形
答案: D
30.学前儿童韵律活动包括的内容是()。
A.欣赏、律动、舞蹈
B.欣赏、律动、节奏活动
C.律动、舞蹈、歌唱
D.律动、舞蹈、节奏活动
答案: D
31.()幼儿能准确表现2/4 、4/4的歌曲节奏,对三拍子及弱起节奏有了一定理解,较好掌握附点和切分节奏歌曲。
A.3-4岁
B.4-5岁
C.5-6岁
D.3-6岁
答案: C
32.在幼儿歌唱活动中,教师做法正确的是()
A.提醒幼儿尽量大声歌唱
B.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歌唱
C.多用唱片替代自己范唱
D.引导幼儿反复练习,长时间歌唱
答案: B
33.音乐欣赏的辅助材料包括()
A.动作材料、语言材料、直观材料
B.动作材料、语言材料、视觉材料
C.道具材料、语言材料、视觉材料
D.动作材料、游戏材料、视觉材料
答案: B
34.处于()的幼儿是在探索与认识色彩,他们选择颜色与事物的客观色彩和表现主观情感无关。
A.涂抹阶段
B.装饰阶段
C.再现阶段
D.表现阶段
答案: A
35.蝌蚪人是()儿童典型的绘画 表现
A.涂鸦期
B.象征期
C.形象期
D.写实期
答案: B
36.形象期的幼儿能在动手之前想好要画的主题,然后按照主题去画或做,在构思方面具有()的特点。
A.没有构思
B.边画边构思
C.构思不稳定
D.构思稳定
答案: D
37.画面有清晰明确的前后关系是幼儿期最高的构思形式,这样构图形式称为()
A.凌乱式构图
B.并列式构图
C.平行式构图
D.遮挡式构图
答案: D
38.在美术欣赏的解释阶段中,教师不应()
A.不拘泥于作品权威的解释
B.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欣赏的感受
C.尊重幼儿对作品的感受
D.要求儿童完全按照画家的原意来理解
答案: D
39.幼儿园美术欣赏教育活动的基本方法是()
A.、示范法
B.、对话法
C.、操作法
D.、练习法
答案: B
40.玩纸、撕纸和粘贴适合()小班幼儿的纸工活动。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学前班
答案: A
41.“欣赏艺术作品时会产生相应的联想和情绪反应”属于《指南》艺术领域中4-5岁幼儿()这一目标的典型年龄特征。
A.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
B.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C.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
D.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
答案: B
42.()是3--4岁幼儿在艺术感受与欣赏方面的典型年龄特征。
A.在欣赏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美的事物时,关注其色彩、形态等特征。
B.喜欢倾听各种好听的声音,感知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等变化。
C.容易被自然界中的鸟鸣、风声、雨声等好听的声音所吸引。
D.乐于收集美的物品或向别人介绍所发现的美的事物。
答案: C
43.专门的音乐教育活动不包括()
A.歌唱活动
B.韵律活动
C.音乐创作
D.打击乐器演奏
答案: C
44.一般来讲,适合 4~5 岁幼儿演唱的歌曲的音域为 ()
A.C调的1-6
B.C调的1-7
C.C调的1-ⅰ
D.C调的2-5
答案: B
45.()幼儿下肢动作逐步得到提高,能比较自由地做一些连续的移动动作如跳步、垫步等,上下肢复合动作逐步发展起来。
A.3-4岁
B.4-5岁
C.5-6岁
D.3-6岁
答案: B
46.韵律活动中3-4岁幼儿最感兴趣的动作是()
A.、基本动作
B.、移动动作
C.、舞蹈动作
D.、模仿动作
答案: D
47.以学习如何听音乐为主要内容的音乐活动类型是()
A.歌唱活动
B.韵律活动
C.打击演奏活动
D.音乐欣赏活动
答案: D
48.()主要是用不同的图形来表现配器的总体布局,设计时可使用几何图形、类比性图形、形象简化图形或通用乐谱符号。
A.语音总谱
B.图形总谱
C.动作总谱
D.通用总谱
答案: B
49.以下适合小班幼儿演奏的乐器是()
A.碰铃
B.三角铁
C.沙球
D.大鼓
答案: A
50.音乐欣赏活动的重点在于引导幼儿欣赏()的音乐作品。
A.儿童化的
B.欢快的
C.高兴的
D.不同风格
答案: D
51.“能模仿学唱短小歌曲”这一目标适合的年龄班是()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学前班
答案: A
52.幼儿园韵律活动的材料包括()、音乐和道具。
A.服装
B.动作
C.图谱
D.辅助材料
答案: B
53.处于()阶段的幼儿画出的线条很少有重复,是长短不齐的杂乱线。
A.未分化涂鸦
B.控制涂鸦
C.圆形涂鸦
D.命名涂鸦
答案: A
54.教师应提供纸张让3岁幼儿自由涂抹,是因为该阶段幼儿美术发展所处的时期是()
A.涂鸦期
B.象征期
C.概念期
D.造型期
答案: A
55.构图不具有深度关系,即只有上下高低,没有远近前后关系。这是()构图的特点
A..并列式
B.. 零乱式
C..散点式
D..遮挡式
答案: A
56.处于象征期的幼儿绘画进入了()
A.事先构思阶段
B.没有构思阶段
C.边画边构思阶段
D.构思稳定阶段
答案: C
57.、幼儿绘画活动一般可以分为()三种活动形式。
A.即兴画、命题画和意愿画
B.命题画、意愿画和即兴画
C.命题画、装饰画和即兴画
D.命题画、意愿画和装饰画
答案: D
58.、评价幼儿绘画作品的主要标志是()
A.作品是否有创造力
B.作品是否画得像
C.作品是否色彩丰富
D.作品画面布局是否合理
答案: A
59.教师问“你看了这幅画感觉怎么样?”该问题适用于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指导过程的()
A.描述阶段
B.形式分析阶段
C.解释阶段
D.评价阶段
答案: D
60.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辅助材料塑造某些细节部分,学会塑造人物、动物的主要特征,并表现主要情节。这是()幼儿泥工活动的内容要求。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学前班
答案: C
阅读理解
1.青年问禅师:“大师,我能请教你一个问题吗?”“你们到底有完没完?他都进了精神病院了,你们还不放过他?”大师身后的护士骂道。
1.禅师怎么了?
2.青年找禅师什么事?
1.
A.感冒了
B.进精神病了
C.声带坏了
D.哭了
2.
A.喝酒
B.下象棋
C.问问题
D.拜师
答案: 1.B , 2.C
设计题
1.欣赏下面两幅作品,以《夸张的变形》为题,为大班幼儿设计一次美术欣赏活动。
活动目标提示:
1、通过模仿、交流、比较等方法,感受、体验两幅画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2、在观察、比较、创作过程中初步理解不同的线条、色彩与情感表达的关系、理解夸张变形在突出人物情感方面的作用。
梦 哭泣的女人
欣赏提示:
《梦》主要从线条、颜色的角度分析,理解画中人物的表情是甜美、幸福的。
《哭泣的女人》主要从线条、颜色的角度分析,理解画中人物的表情是痛苦、伤心等。
答案: 大班美术欣赏《夸张的变形》
活动目标
1、通过模仿、交流、比较等方法,感受、体验两幅画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2、在观察、比较、创作过程中初步理解不同的线条、色彩与情感表达的关系、理解夸张变形在突出人物情感方面的作用。
3、体验大胆表达人物情绪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梦》《哭泣的女人》作品、彩笔、勾线笔、白纸等。
2.请根据下列要求,运用所学的内容,设计一份详细的中班歌唱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目的、活动准备及详细的活动过程。(歌曲附后)
活动目标提示:
1、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旋律,学会边唱歌边做游戏。
游戏玩法建议:
一部分幼儿扮演老鼠、一部分幼儿扮演猫,大家一起演唱歌曲,最后一句猫和老鼠对话结束后,当听到“喵”的一声,“小猫”跑进“老鼠“家里捉老鼠,小老鼠赶紧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答案: 中班歌唱活动《小老鼠打电话》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旋律,能用愉快美好的声音演唱。
2、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学会边唱歌边做游戏。
3. 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音乐《小老鼠打电话》
活动过程
一、游戏“打电话”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引导语:我是鼠姐姐,今天我要打电话邀请鼠宝贝们来家里玩。鼠宝贝们接到电话时可以这么回答:好好,知道了,马上就到你的家。
师幼互动游戏:我们来试着打打电话吧。引导幼儿理解“打电话”部分的歌词。
3.以《京剧脸谱》(绘画)为题为大班幼儿设计一个绘画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目的、活动准备及详细的活动过程。
活动目标提示:
1.感受京剧脸谱的色彩和对称美,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2.学习运用对称的方法绘画京剧脸谱的图案,并能运用丰富的色彩进行装饰
答案: 大班绘画:京剧脸谱
【活动目标】
1、感受京剧脸谱的色彩和对称美,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2、学习运用对称的方法绘画京剧脸谱的图案,并能运用丰富的色彩进行装饰
提高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和大胆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京剧脸谱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物质准备:京剧脸谱的打印图画若干,水彩笔,马克笔,水粉,一盒油画棒、纸张等
简答题
1.简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的目标。
答案: (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2.简述音乐欣赏活动中动作材料设计的要点。
答案: (1)与音乐性质相符合,不必强调动作的统一性,让幼儿有机会对音乐做出反应。
(2)动作必须简单,且是让儿童自然做出的动作。
3.简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的目标。
答案: (1)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
(2)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3)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
(4)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
4.简述欣赏一幅美术作品的四个环节。
答案: (1)描述阶段;
(2)形式分析阶段;
(3)解释阶段;
(4)评价阶段
5.在艺术活动中如何遵循体现审美性原则。
答案: (1)艺术活动的内容具有审美价值。
(2)为幼儿创设充满情感色彩的审美环境。
(3)引导幼儿感知审美对象的特征。
6.简述音乐欣赏活动中语言材料设计的要点。
答案: (1)体现与音乐的一致性。
(2)语言优美、文学性强,为幼儿所理解与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