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浅谈旗袍的发展及其结构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20:05:51
文档

浅谈旗袍的发展及其结构分析

浅谈旗袍的发展及其结构分析【摘要】旗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注重服装与人体结构的自然吻合,表现的是女性的体态美与身段美。结构简单明快,造型优美自然,线条生动流畅,表现含蓄,最适合表现东方女性的神采与风韵。旗袍将与新时代共同融入到时刻进步着的社会,融入人类享有的良性时装之中。【关键词】服装;造型;结构;发展1旗袍的文化内涵1.1旗袍的由来古代北方民族善于骑射,古式袍服对它们来说并不方便,而两边开叉正符合他们的生活习惯,这是旗袍产生的最主要原因。随着时代生活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的
推荐度:
导读浅谈旗袍的发展及其结构分析【摘要】旗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注重服装与人体结构的自然吻合,表现的是女性的体态美与身段美。结构简单明快,造型优美自然,线条生动流畅,表现含蓄,最适合表现东方女性的神采与风韵。旗袍将与新时代共同融入到时刻进步着的社会,融入人类享有的良性时装之中。【关键词】服装;造型;结构;发展1旗袍的文化内涵1.1旗袍的由来古代北方民族善于骑射,古式袍服对它们来说并不方便,而两边开叉正符合他们的生活习惯,这是旗袍产生的最主要原因。随着时代生活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的
浅谈旗袍的发展及其结构分析

【摘要】 旗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注重服装与人体结构的自然吻合,表现的是女性的体态美与身段美。结构简单明快,造型优美自然,线条生动流畅,表现含蓄,最适合表现东方女性的神采与风韵。旗袍将与新时代共同融入到时刻进步着的社会,融入人类享有的良性时装之中。

【关键词】服装;造型;结构;发展

  

1  旗袍的文化内涵

1.1  旗袍的由来

古代北方民族善于骑射,古式袍服对它们来说并不方便,而两边开叉正符合他们的生活习惯,这是旗袍产生的最主要原因。随着时代生活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的提高,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旗袍作为中国服饰文化的一部分。在不断继承传统,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发展演变,款式的不同变化,足以让后人了解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及人们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犹如一种语言,向人们诉说着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它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与人们沟通和交流着。无论在何时何地,当人们看到它时,犹如一个新的时期的到来,听到它时,犹如听到自己的母语一样倍感亲切。

1.2  中华文化对旗袍的影响

5000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独特的中华文化,服装在摆脱了御寒蔽体之后,也逐渐的形成了一种文化,所谓的服饰文化,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象是一个有节奏的的生命,传达出时代的脉搏,更象是一面镜子,准确、清晰而又客观的反映着历史。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进一步提高,女性对美的理解上升了一个档次,优美身姿,高贵典雅的气质最为美 此时旗袍的造型就显得格外适身合体。因而旗袍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又增添省道,领子的变化也逐渐开始突破自我,比如说立领的变化有高到低,又立领到翻领,甚至到无领,开叉的长短也有所变化,有不开叉到开叉,有开叉从小腿到大腿,一步步的突破自我。面料也由纯色上升到五花八门的图案,整体上显得多姿多彩,充满了青春活力。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与国之间的接轨,务必对服装企业也是一个很大的冲击,旗袍作为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女性的传统服饰——国粹,它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人的审美需要,逐渐由保守型向开放型发展,比如露肩、露背等。

2  人体与服装的关系、面料工艺处理

2.1  人体体型特征对服装结构设计的影响

女性的骨骼系统特点是肩窄、胸廓小,下身骨骼发达、盆骨宽而决定女性体型为正梯形,服装的造型结构以“A”为主。女性的体型和体表总的特点是:上体胸凸、臀丰,形成向后倾的蛋形。胸部丰满,乳部成圆锥状隆起,凸峰相对靠近腰部;背部稍向后倾。下体由于盆腔宽厚,使臀大肌高耸,促成后腰凹陷,同时为了和丰胸取得平衡,臀、腹、和胸、背相反,又近似向前倾的蛋形。在生理学上讲,女性的体型被称为“斜蛋形”节律平衡。这种体型特征,使女体以腰部为连接点,从胸至腰,腰至臀形成优美的“S”曲线,从而影响女装的造型结构

(1)、款型以“S”型和“A”为主(旗袍和连衣裙是典型的代表)

 (2)、为了适应女体胸、腰、臀凸对比落差大的变化,使女装的造型结构既适身合体又有曲线造型美,除了运用分割线及织物的熨烫热处理外,女装主要依靠省、褶、裥等结构手段进行结构造型。因此,省、褶被誉为女装结构和造型设计的“灵魂”。

2.2  人体与服装的关系

    “S”的人体结构被称为娇小美好的体形。人体的上半身和下半身的倾斜线正好是两个相反的方向,因而将两者连接在一起的腰围线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旗袍是一种十分合体的紧身款式,通常有顺畅的开叉,纤巧的合身曲度及上下完整的完美造型,因此选择与人体重心线垂直的水平方向作为腰围线显得更为重要,旗袍的优美在于其贴身造型衬托出东方女性的韵味。面料特质与细节特征之间的互相配合以及开衩处的若隐若现,使这一切得以实现的关键除了腰围线之外,侧缝线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旗袍的侧缝线与人体结构的关系:

   首先确定腋窝水平线上一点作为腋下点,这一点并非绝对确定,随款式变化及体形可以自由调节。

   选择前后总厚度的等分点A作为假定的腋下点,A点与腰围线连接线即为侧缝线,由图可知,有两条侧缝线,一条是与腰围线垂直的实线,而另一条是接腋下点与腰围厚度等分点的虚线,虚线的造型与人体上半身前倾的造型一致,因此可把虚线作为人体的侧缝线,虚线与所确定的人体腰围线呈非垂直状态,这一造型会导致前后片省量不均,及腰围线以上侧缝线长度不等,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归拔和吃缝来处理,这说明旗袍侧缝线比虚线的倾斜度大对于造型设计不合理的,另外还会影响视觉美感。如果把垂直线作为旗袍的侧缝线,对于普通衣片是较常见的,对于旗袍来说并不合适,造型上要增加省的个数,而省道的增加又会破坏面料的完整性。另外垂直的侧缝线也很难表达出优美的前倾曲度,因此,既能够表现人体的侧面曲度,又能使造型更为合体,由此可见,旗袍侧缝线应选择在垂直线与人体侧缝线之间。

人体的厚度等分位置与围度1/4位置不同,在通常情况下,w/4投影位置落在腰部厚度等分位置之后,这正好与前面所分析的旗袍上半身侧缝线位置选择相一致,而臀围位置1/4外包围长度的投影位置位于外包围厚度等分点之前。由此可见,两个厚度等分点与两个1/4围度对位点之间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选择哪一位置的侧缝线更适合于腰围以下曲度及开衩的美感,同时又能与腰围线以上侧缝线完美结合显得更为重要。

下半身侧缝线的确定受两个条件的,其一,侧缝线要表达出下半身曲线美感,完全垂直的侧缝线尽管十分满足人体的造型状态,即前片省量构成立体造型小于后片,但在单独的裙装或旗袍需要体现形体美感的款式中,这样的侧缝线并不可取,其二,侧缝线的选择必须吻合人体的立体造型要求,即在通常情况下,后臀部所要求的立体造型略大于前腹部,后腰省应略大于前腰省。但此种情况体现的侧缝线状态则趋于直线,也非最理想的选择,因此以人体的厚度作为侧缝分割线也是不妥的,通常情况下为了同时符合上述两个条件,我们可以以腰围或臀围的1/4体侧点范围作为侧缝线的选择区域。侧缝线一旦被确定,它的开叉位置随之明朗,对于正常体来说,侧缝线位置正好可以盖住大腿与膝盖,而将小腿的曲线裸露出来。

2.3  旗袍面料的选择 

做旗袍面料的选择极为广泛。高级丝绸、尼龙面料可以做礼服旗袍、舞台演出旗袍。价廉面料可做便装旗袍,无论工作、学习、居家外出都可以穿。

   做旗袍的面料要根据用途选用,例如:是做礼服、舞台服、还是平时穿的,要根据不同的用途,选择不同的面料。

   平时穿的旗袍,只要根据年龄、肤色、体形等不同的特点去选择不同颜色的面料,就能得到舒适、美观、匀称协调,稳重大方的效果。

   年轻人选择颜色鲜艳,文雅大方的花色面料。印花、色织、提花、条格、花点、几何图形,民族纹样都可以,只要显得漂亮都可以,老年人应选择素色和深色面料,也可以带暗小花点、条等。总之,穿着应显得稳重些。

   肤色白的人应穿浅色面料,显得干净文雅,肤色黑的人应穿深色面料,就不显得太黑。

   在选用面料时,胖体形的人要特别注意颜色。明度低的颜色有收缩感和后退感。如果把同样大小的白色面料和黑色面料放在一起比较,就好像白色面料比深色面料大,而且靠前,黑色面料比白色的面料小,而且靠后,这就是颜色给人的眼睛错觉。所以,胖体形人做旗袍时,要利用色彩给人的眼睛错觉,用黑色或深色的有收缩感的面料,以减少胖的感觉,竖条的花纹,粗条或大花的面料也能使胖体形的人显得瘦,明度高的面料

有扩张感和前倾感。瘦体形的人做旗袍时,要选用色彩浅的横条花纹、细条或小花面料,这种面料可以使瘦体人显得不很消瘦,穿上旗袍显得很精神。

2.4  归拔工艺 

归拔吃拉是把衣片处理的更符合人体的曲线要求,即立体处理工序。归,是把衣片凸出的部分用熨斗归进去或将弯曲的部分用熨斗弯曲定型;拔是衣片弯曲部分拔出,让弯曲部分移位。例如:旗袍的前侧缝线部位的归拔处理就是将侧缝线中腰处用熨斗加热拔成略有弯型,使弯曲线移到前腰处,再将臀部的凸处归直,让臀部的凸出部位移到腹部。 吃拉是制作过程中,将短片需要的部位拉一下,让长衣片需要的部位抽缩一下,两片对齐。

2.5  旗袍图案的运用

    旗袍上的图案最能体现出时尚性,清末年间的旗袍图案以团花,般肠,万字,水纹为主,体现吉祥如意。20年代的旗袍领、袖、襟都装饰连续花边图案,而且层次密集,体现着花边装饰美。30年代以后,旗袍图案变化非常丰富,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西化的图案比较多,象条格纹,碎花纹的构成都流行过。

   旗袍经过数百年的演变,旗袍上的图案也越来越讲究,越来强调“图案装饰”的时尚作用。如今任何一款旗袍都有图案作为“点睛之美”,或面料本身的图案,或单独镶嵌的图案,或利用其他面料剪裁的图案,或特殊制作的图案,都是为了点缀旗袍而设计的。旗袍没有图案就略显呆板肃穆,而有图案装饰旗袍就显现多种性格:文雅、端庄、雍容华贵美丽大方,浪漫飘逸等。面料本身有图案也是配合旗袍款式色彩、面料而进行装饰的。传统织锦缎面料一般都是大圆的图案和团花图案,为了利用它本身的图案需进行巧妙的安排位置。素色面料的,在装饰图案时要慎重考虑,装饰的好是画龙点睛,不好是画蛇添足。在装饰这类旗袍时,首先要考虑某一旗袍是什么风格的,款式上有哪些变化,在哪些部位点缀图案才能达到点睛的目的。位置确定之后,就应该考虑用什么形式装饰图案,是拼接异色还是在面料上刺绣图案或镶嵌图案。现代旗袍应根据款式斟酌图案的形式。 

3  旗袍与现代服装的融合

 

女性服饰种类繁多,各种场合均有专门的服装,如职业装、居家服,旅游服、休闲服、运动服等。旗袍可以说是中国女性的最爱。为了保留旗袍的精华部分,又不失它在某种场合中的需要,设计师们找到了旗袍与各种服装的切合点,在不改变旗袍基本式样的情况下,设计出各种职业的服装,以满足女性们着装的需要。

旗袍,这种传统的民族服装,它的特点是裁剪合体,穿着方便简单,是淑女装的形式。旗袍这种款式属于礼服装。在具有中式风格的大小宾馆、酒店,你可以随处看到穿着旗袍为主的中式服装。原因之一是中国人很崇尚自己民族文化,尤其是在吃穿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关的行当里,人们更追求一种民族本色,欢娱自我,满足自我,这是中国人在自己的“小家”之外所谓追求大家的生活氛围。原因之二是旗袍是中国的国粹,是体现女性优美身姿的典型服饰,是中国的国服。在吃穿领先于世界各国的泱泱大国的中国,以美食和美服著称,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来欣赏美服,这种惬意常常使人陶醉其间,这就是现代人追求现代的需要。

    职业装中的旗袍,设计以简洁高雅为前提,既要体现女性的感性又要体现个性,给人一种气质成熟,处世干练,风度高雅,巾帼不让须眉的印象,要善于利用服装的裁剪和色彩变化,使女性丰满圆润的身材显现出来。表现女性的外在神采和内心世界,使处于特殊地位的职业女性更加洒脱成熟,俏丽动人。

   穿着职业装,首先要适应环境--以中式环境为宜,其次是适应工作特点,运动小,常站立,多步履的职业,如写字楼,礼仪小姐,前厅接待等。作为这种职业的大都是女性,穿旗袍更能体现女性的优雅气质,婀娜多姿。合体的裁鹦突出女性的曲线美的造型,能让女性穿出自信,穿出修养,穿出妩媚,在这种行业中,’设计者不是把传统的旗袍承袭过来,而是把传统款式与现代服装结合起来,进行再创造,再考虑她门的职业特点,像礼仪小姐,酒店小姐比较适合穿长款的旗袍,这是因为她们的工作性质站立很多,待人借物不需要太大的动作,因此修长款式,更能体现出女性的娴静与和善,加之两侧的高开衩,走动时若隐若现的腿部既显修长又产生神秘感,既大方稳重又充满活力,打破了传统旗袍保守刻板的式样。领与袖的不段变化也与传统旗袍略有不同,有高立领式,有领尖外翻式,有趴领式等,袖有半袖式,扇袖式,抹肩式等。在纹样设计和色彩搭配上,以传统纹样居多,像大红的,朱红的,紫红色等,还有粉红色等,个别也有蓝色的,而运动量大一点的工作,如宾馆服务员,客房服务员和饭店招待员等,她们的工作性质决定她们要手脚麻利,动作快,弯腰俯手动作较大,她们就不太适合穿太长的旗袍,而比较适合穿短款的旗袍或穿融入旗袍特点的中式上衣和下装。这类款既灵巧又感觉秀气,上装一般借鉴旗袍和中式袍的特点,立领、斜襟、圆下摆、滚边、盘扣、下装八分裤或九分裤,同样镶滚边,再配以绣花纹样。

4  旗袍的未来和发展

   

21世纪的服饰,除对艺术和生理学的研究之外,将更加注重自我意识的体现。服装的个性化,艺术化和时尚化,将成为中心推测。1、不断的弘扬中华民族服饰文化。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现代服装多趋向国际化的大融合。各民族的服装均以兼容并存的态势发展,既吸收和渗透外来文化的精华,又保留本民族的传统特色。以流行时尚为目标,向共同的焦点聚拢。中国汉族的服装,在历史上受过无数次的外来的冲击而引起了变化。如今高科技的发展,使未来中国的服装又面临着一个发展方向的选择问题。旗袍几百年前走出宫门,世纪初经历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当时波及面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使得“新旗袍”的流行掀起高潮。近几年来,几经周折,正统形式的旗袍已缩小了市场,“改良式”的旗袍日渐升温,这说明此举深得民心。中国人热爱自己的民族,热爱自己的服装。如今全球服装向同一处走来,而旗袍仍然以强大的生命力存在着,流动着。不断得到时代精神的同化,不断得到新的改良。不断适应时代要求,勇于改革创新。 

服装艺术与技术的关系更重要的一环,还体现在对我国设计观念的影响,这是发展服装业的关键问题。设计观念的更新,是我们的设计师立足本民族,放眼全世界,潜心研究设计理论,开拓设计思维,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促成新的创造出层出不穷的,新的设计风格不断的涌现。有科学预见:到21世纪,将会出现一系列的新原料,比如未来主义社会的魔幻织物,缓解紧张情绪的按摩织物,散发香味用于芳香疗法的医用织物等。这将使服装更加具有个性化,使人们的生活将进入一个更新、更丰富、更美好的境界。

   中国的旗袍,她存在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服饰”,而是一种象征、一种标志、一种符号、一种骄傲。中国人民拥有它,亚洲人民拥有它,世界人民熟悉它。它同和服、莎丽、朝服……同有过辉煌的历史,也同拥有美好的未来。信息时代、电子时代的到来,它将与新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将以崭新的面貌融入到时刻进步着的社会,融入人类享有的良性时装之中。

   我们相信,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中国旗袍必将会以更艳丽的姿态,挺拔屹立在服装论坛的顶峰!

参考文献:

[1]臧迎春.中西方女装造型比较[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袁杰英.中国旗袍[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3]于  君.女性与旗袍[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

[4]张浩,郑嵘.旗袍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5]于金兰.中华旗袍[M]. 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1996.

文档

浅谈旗袍的发展及其结构分析

浅谈旗袍的发展及其结构分析【摘要】旗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注重服装与人体结构的自然吻合,表现的是女性的体态美与身段美。结构简单明快,造型优美自然,线条生动流畅,表现含蓄,最适合表现东方女性的神采与风韵。旗袍将与新时代共同融入到时刻进步着的社会,融入人类享有的良性时装之中。【关键词】服装;造型;结构;发展1旗袍的文化内涵1.1旗袍的由来古代北方民族善于骑射,古式袍服对它们来说并不方便,而两边开叉正符合他们的生活习惯,这是旗袍产生的最主要原因。随着时代生活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