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钟表》评课稿
《认识钟表》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教学的对象是上学才几个月的一年级学生。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系统地接触有关时间的知识,主要目的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看钟表,学会认读钟面上整时刻,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下面,根据龚老师的这节课,加以如下评价:
一、创设学习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把对时刻的认识与生活情境结合起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参与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时间,形成时间观念。课堂伊始,教师播放钟表店的钟表课件,让学生欣赏,学生兴趣盎然。练习中,利用“小明的一天”展开练习,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题材来认识整时,提供了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让其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情境的问题很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整堂课学生都能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
二、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方式来获取知识。
本节课龚老师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教师多次设计了学生拨钟面的活动,如认识整时后教师说,学生拨,活动时自己拨自己喜欢的整时,并给同桌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拨的。最后闯关练习中的拨钟面猜谜语等等。学生在这一系列操作中学会了方法,学懂了知识。
三、注重培养观察能力
培养观察能力方面在认识钟面及整时中充分得到体现,首先:课件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看看钟面上都有什么?借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有关钟表的经验,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认识钟面,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完全让学生通过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老师在其中只是引导而已,当然学生在这个环节也表现的很好,很详细的汇报了自己的发现,然后让学生对照自己的学具钟再次观察。在学生对钟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开始进行教学认识整时,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观察、交流,以及练习的比较,让学生掌握“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本节课在教学中从细节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理解并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