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拔来报往báláifùwǎng 报:通“赴”,迅速。很快地
来,很快地去。形容频繁地奔
来奔去。
《礼记少仪》:“毋拔来,毋报
往。”
2报本反始bàoběnfǎnshǐ报:报答;本:根源;反:回
到;始:开始。指受恩思报,
不忘所自。
《礼记·效特牲》:“唯社丘乘
粢盛,所以报本反始也。”
3报冰公事bàobīnggōngshì旧时官场指清苦的差使。
4报仇雪恨bàochóuxuěhèn 雪:洗刷掉。报冤仇,除仇恨
。
《淮南子·氾论训》:“(文)
种辅翼越王勾践。而为之报怨
雪耻。”
5赤心报国chìxīnbàoguó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
心:忠心;报国:为国家效劳
。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
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资治通鉴·陈纪文帝天嘉元年
》:“堷大言曰:…诸王反逆,
欲杀忠良邪!尊天子,削诸
侯,赤心报国,何罪之有!‟”
6断烂朝报duànlàncháobào 断烂:形容陈腐杂乱;朝报:
古代传抄皇帝诏令和奏章
之类的文件。指陈旧、残缺,
没有参考价值的历史记载。
《宋史·王安石传》:“黜《春
秋》之书,不使列于学官,至
戏目为断烂朝报。”
7恶有恶报èyǒuèbào 做坏事的人会得到不好的报应
。指因办坏事而自食其果。
南朝·梁·萧衍《新酒肉文》:“
行十恶者,受于恶报;行十善
者,受于善报。”
8恩恩相报ēnēnxiāngbào 用恩惠报答恩惠;把有利于人
的行为回报给有恩于己的人。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十一
回:“曾有病,他割下腿上的一
片精肉煎汤我吃,我就好了…
…我会去救他,正是恩恩相报
。”
9恩将仇报ēnjiāngchóubào 拿仇恨回报所受的恩惠。指忘
恩负义。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十
七:“奴字亦望夫荣妻贵,何期
你忘恩负本,就不念结发之
情,恩将仇报,将奴推堕江心
。”
10恩有重报ēnyǒuzhòngbào好好地报答别人的重大恩惠。
11感恩图报gǎnēntúbào 感激别人的恩情而想办法回报
。
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
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
12公报私仇gōngbàosīchóu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
13官报私仇guānbàosīchóu 官:公事。借助公事以泄私愤
。
元·施惠《幽闺记·图形追捕
》:“这狗骨头,我倒替你官报
私仇!叫左右拿下去打!”
14红旗报捷hóngqíbàojié清代出征,打了胜仗,派
专人手持红旗,急驰进京报捷
。现用作报喜的意思。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四
回:“刚才部里来送信,说剑南
倭寇已被文隐平定,一两日就
有红旗报捷到京。”
15急来报佛脚jíláibàofójiǎo比喻事到临头才慌忙准备。
16捷报频传jiébàopínchuán胜利的消息不断地传来。
17借交报仇jièjiāobàochóu帮助别人报仇。《史记·郭解列传》:“(解)以躯借交报仇。”
18尽忠报国jìnzhōngbàoguó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19犬马之报quǎnmǎzhībào 愿象犬马那样供人驱使,以报
恩情。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
“吕布至死也不忘大德,当效犬
马之报。”
20上烝下报shàngzhēngxiàbào 烝:晚辈男子和长辈女子通
奸;报:长辈男子与晚辈女子
通奸。泛指男女乱伦。
《左传;、 桓公十六年》:“
卫宣公烝于夷姜,生急子,属
诸右公子。”《左传·宣公三年
》:“文公报郑子之妃,曰陈
妫,生子华、子臧。”
21通风报信tōngfēngbàoxìn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
告诉另一方。
22投桃报李tóutáobàolǐ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
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
相赠送东西。
《诗经·大雅·抑》:“投我以
桃,报之以李。”
23睚眦必报yázìbìbào 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借指极
小的仇恨。象瞪一下眼睛那样
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比喻心
胸极狭窄。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一
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24以德报德yǐdébàoyu德:恩惠。用恩惠报答恩惠。《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25以德报怨yǐdébàoyuàn 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
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
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
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26以怨报德yǐyuànbàodé怨:仇恨;德:恩惠。用怨恨
来回报别人的恩惠。
《国语·周语》:“以怨报德,
不仁。”
27以直报怨yǐzhíbàoyuàn 直:公正、正直。以公道对待
自己怨恨的人。
《论语·宪问》:“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28因果报应yīnguǒbàoyìng 因果:原因和结果。佛教迷
信,认为今生种什么因,来生
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
报。
《慈恩传》:“唯谈玄论道,问
因果报应。”
29冤冤相报yuānyuānxiāngbào 冤:冤仇;报:报复,报应。
佛家语,认为冤仇总会有报应
。
元·无名氏《货郎担》第四折:
“又谁知苍天有眼,偏争他来早
来迟,到今日冤冤相报,解愁
眉顿作欢眉。”
30竹报平安zhúbàopíngān比喻平安家信。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下》:“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举例子
少顷,以足床来,置地上,促客坐;又入,携短足几至,~,蹀躞甚劳。(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纤》
滥官害民贱徒,把我全家诛戮,今日正好报仇雪恨!(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八回)
真令人莫名其妙。无怪朱子疑心他不可解,王安石蔑视他为~,要束诸高阁了。(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四回)
常言道: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亏这官人救了性命,今反~,天理何在!(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
素姐道:“若得如此,~。”(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
如果能培植他出镇方面,则~,声气相应,岂不是平添了一条臂膀。(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汪知县~,借家人卢才的假人命,装在我名下,要加小的死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九)
学习要靠平时的积累,~,应付考试,那是不巩固的。
在六十年代里,华北大平原上~。以后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其他油田相继建成。(徐迟《地质之光》)
至如~,同人道于禽兽。(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五)
瓒恃其才力,不恤百姓,记过忘善,~。(《后汉书·公孙瓒传》)
九公才说恐女儿国将舅兄留下,日后倘有此事,我们就去救你出来,也算“~”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九回)
你自己想一想,你们做的事合理不合理?是不是~?(冰心《斯人独憔悴》)
这叫做~,以德报德。(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一)
浴罢则凉鞋蕉扇,或坐或卧,听邻老谈~事。三鼓归卧,周体清凉,几不知身居城市矣。(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