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人才高层次多规格的需求,小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成了重要而紧迫的问题,小学教学应重点兼顾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培养,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其中数学教育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然而我国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课程内容“难、繁、偏、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脱离学生经验等等一系列问题。探寻有效对策,发展小学数学教育,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需求是本文的重点,具体内容分析如下:
一、我国小学教育的现状
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教育事业也在快步迈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然而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弊端日益显现,课程结构单一,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不强,教学评价中过于强调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义务教育的发展水平已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数学教育对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吸收国外先进经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适合小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适龄儿童在品德、智力等方面全面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班级授课制的局限
班级授课制是我国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然而班级上课只注重集体化、同步化、标准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或性受到一定的,尤其是对数学这种创造性较强、发挥空间比较大的学科,拙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主要接受现成的知识结果不能容纳和适应更多种的数学教学内容和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之间的数学成绩差距越来越大,偏科问题成了普遍现象。
虽然班级授课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系统传授知识,加快教学进度,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种形式受到课的时间,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人为地分割,同时缺乏真正的集体性,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也容易使教学产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所以21世纪以来,许多国家的教育界人士都致力改革班级授课制。
(2)应试教育的桎梏
应试教育更多的注重书本知识,而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而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正式急需创新型人才,数学教育在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模式和思维的影响下重点强调学生们能考出高分,却很难有创新的想法,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开发是很难培养高水平的人才。
它以考试为目的,机械化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填鸭式的教学,这种教育模式与考试方法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其次,学校、社会和家长对学生采取统一的评价方式,就是通过考试,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水平,分数高的学生获得赞誉,分数低的学生受到歧视,这种现象往往导致学生不能充分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教学动力不足,教师应付于教,学生应付于学,最终都是归结于考试。
应试教育是千百年来所流传下来的体系,经过岁月沉淀、时间检验,本身有一定的价值,我们并不主张废除应试教育,只是希望在它根深蒂固的前提下,加以完善,弥补弊端,提高教育水平,让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不论是数学学科也好,还是其它学科也好,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从心底接受它,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形成原因也是多样的,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现提出以下解决措施:
(1)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的逐步完善,单一的班级授课制已经不能满足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及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虽然不能简单的否定这种教学形式,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也会发挥其作用。我们应当全面掌握各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性质与功能,综合加以利用,使之有主有辅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作用,以改进和提高数学教学,另一方面,进行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面入手:
a)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吸收其它教学组织形式的优点,例如:分组教学解决班级上课不宜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弊病,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合作学习等,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级授课制的优势
b)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个别化、个性化,主张用自学辅导以及借助现代教学技术的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来代替班级授课制。
(2)切实转变观念,弥补应试教育的弊端
a)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改变数学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同时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实现课程内容的高质量与多样化,最后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b) 教学评价方面
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模式向多样化和综合化发展,在对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和教学方法选择进行评价的同时,还有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教学媒体的有效利用,淡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c) 教师在职培训
制定有效、持续的师资培训计划,教师参加在职培训,建构自己对教学可学习的理解,从而积极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改进自己的教学,使教师得到专业发展。通过教师观念的更新,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可促进学校整体风貌的改变,以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发展。
d) 拓展全球视野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要有意识地辨识其对教育带来的影响,破除国别,顺应教育全球化的时代趋势,拓展全球视野,摒弃同质化趋势,尊重教育的多样性,吸收国外数学教育的先进经验,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大国际理解和全球意识教育,逐步实现物质和信息的充分沟通,建立结构优化,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制度体系。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层出不穷,但我坚信,在学校、家长、社会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最重要的是,学生一定要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思考的能力,教师也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的教学水平,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小学数学教育一定会呈现新的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