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对刀步骤和G92、G54建立坐标系
2、掌握通过数控面板输入程序并进行模拟校验调试和加工
二、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
ZJK7532A-3数控铣钻床一台,数控装置一套,MPG手持单元(可选)
三、实验原理
机床数控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图1 数控系统结构
1、新建程序的基本步骤
,在系统主界面中,按一下“F2”按键,系统进入程序编辑界面;
,在程序编辑界面,按一下“F2”按键选择要编辑的程序,此时可再按一下“F1”进入选择程序对话框,选择磁盘中要编辑的程序,或则你可以再选择程序的子菜单中按一下“F2”选择正在加工的程序为你要编辑的程序;
,按一下“F5”把当前编辑的程序另存为自己想要的文件名;
,按照程序的正确格式,输入程序
,按一下“F4”,保存当前编辑的程序;
2、修改程序的一般方法
在程序编辑界面,F1~F10所对应十个功能分别是:“文件管理F1”、“选择编辑程序F2”、“编辑当前程序F3”、“保存文件F4”、“文件另存为F5”、“删除一行F6”、“查找F7”、“继续查找替换F8”、“替换F9”和“返回F10”。
,打开要修改的程序,按一下“F6”按键,系统将删除光标所在的那段(行)程序;
,在程序编辑界面,按一下“F7”按键,系统将弹出一对话框,输入你要查找的字符,你可以在程序中找到你想要找的字符;
,按一下“F9”系统将把你查找到的字符替换为你想要修改后的字符;
,按一下“F8”系统将继续把你查找下一个字符并替换为你想要修改后的字符;
,按一下“F1”,系统弹出子菜单,在子菜单中你可以选择“新建目录”、“更改文件名”、“拷贝文件”或“删除文件”;
,按一下“F10”系统将返回上一级菜单;
,刚进入程序编辑界面,若窗口中已有程序,按一下“F3”可以编辑当前显示的程序。
注意:若你要编辑的程序正在运行加工,请先停止加工。
3、编辑程序
,在主界面按一下“F2”进入程序编辑界面;
,按一下“F2”选择要编辑的程序,再按一下“F1”在系统硬盘中选择一个程序;
,按一下“F5”把当前程序另存为我想要的文件名“O0001”;
,按“F6”删除所有的程序语句;
,输入自己的程序语句,程序语句如下:
%1000
N01 G92 X0 Y0 Z0
N02 G90 G00 X-31 Y0 Z0 M03 S200
N03 G91 G01 Z-8 F500
N04 G01 X61
N05 Y-65
N06 X28
N07 Y22 Z8
N08 G90 G00 X0 Y31 Z0
N09 G91 G01 Z-8
N10 G01 Y-61
N11 G02 X-33 Y-36 R70 Z8
N12 G90 G00 X0 Y0 Z0
N13 M30
,按一下“F4”保存当前程序;
,按一下“F10”返回上级菜单。
4、对刀操作参考步骤:
①机床回参考点(回零)
②手动启动主轴正转,然后将刀具移至D点(见图3),并下降到低于蜡模上表面处。
③手动控制刀具边缘从D点移至A点,从显示屏上读取“机床坐标系”中X坐标并记录。
④手动控制刀具边缘从A点移至B点,从显示屏上读取“机床坐标系”中Y坐标并记录。
⑤手动控制刀具底部接触零件上表面,从显示屏上读取“机床坐标系”中Z坐标并记录。
⑥根据读取的X、Y、Z,计算出程序原点相对机床原点的偏移量(即A点坐标值)XA、YA、ZA;XA=X+R;YA=Y+R;ZA=Z;R为刀具半径。
⑦根据程序原点计算出对刀点相对机床原点的偏移量Xp、Yp、Zp;
Xp=XA–10,Yp=Y-10A,Zp=ZA;
⑧用MDI功能将刀具移至对刀点
G53 Xp、Yp、Zp
,对刀完成后,把机床运动方式选择为“自动”,按一下“F4”重新运行程序;
,按一下“循环启动”按键(指示灯亮),此时程序开始自动加工,刀具在工件开始铣削(不装刀具空运行);
,程序运行结束后,按下急停按钮。
5、程序加工
,在主界面按一下“F1”进入自动加工界面;
,在自动加工界面按一下“F1”弹出程序选择子菜单选择要加工的程序,按一下“F2”选择正在编辑的程序即我刚才编辑的程序;
,松开急停按钮,把机床运动方式选择“自动”,按一下“F3”对当前程序进行校验;
,按一下“循环启动”按键程序校验开始;
,校验结束发现没有错误,手动移动机床进行对刀,把刀具移到自己所希望刀具在毛坯开始加工时的位置(刀具起点);
6、编程练习(图4)
用镜像编写下图零件外形的数控铣削加工程序(工件厚度1mm)并调试。
7、关机
停止当前加工的程序,返回到系统主界面,把机床工作台退到中间适当位置,然后按下急停按钮,关闭机床后部强电柜电闸。
四、实验结果及思考
(1)完整程序的一般格式是怎样的
(2)一个程序段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3)怎样新建一个名为“O1234”的程序
(4)简述零件加工的一般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