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昌府区大张乡联校 张延虎 2012年2月10日 13:40
在今天的学习中,张对于教师给出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应该是医生而不能是护士”。那么我们教研员的角色应该如何定位?相对一线教师来说,教研员是教学研究的先行者,是教育教学理论的普及者,教师教研工作的合作者,是新课程理念的共同实践者,是教研活动中自我价值的追求者。因此,教研员应成为整个教研活动的专业引领者。
一、教研员应是教师专业理论的引领者
理论指导、专业引领是教研工作得以向纵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专业教研人员是引领一线教师把教育理念转化成教育实践的带头人。我们要努力引领一线教师把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
作为偏僻农村乡镇的教研员,我们应该结合我们单位的实际,重点引领广大一线教师认真学习各种先进的教育理论,引领他们更新观念,使广大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业务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二、教研员应是教师研究操作方式的引领者
在参与教研的过程中,教研员要以自己所掌握的研究技巧及自身特点,除对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方面的引领外,还要以视导、问题咨询、提供信息、课例指导、听课、评课、现场指导等方式,通过与教师的近距离接触和直接对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困惑,有的放矢地提供教研的基本要素、具体操作方式,并且在组织实施等技术层面给以引领和具体指导,将理念融于实践,帮助教师构建新的认知途径和知识结构,从而获得专业成长的机会。针对我们教师年龄偏高、中青年教师很少的具体情况,我们要鼓励老教师充分发挥“余热”;鼓励一些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及时发现其中的“优秀者”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
三、教研员应是教师教研内容的引领者
教研必须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保证研究的问题源于学校,源于课堂,源于实践。要使广大教师牢固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理念,不断提高全体一线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以及发现问题的敏锐性、探讨问题的主动性。要想方设法祛除某些教师的“研究难”情绪,把大家参与教研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要引领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着眼于教学和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引导教师以科学的态度、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自己在教学实践遇到的真实问题,用科学的方法选好课题,找准研究的切入点。尤其要引领教师研究“学生的学”。因为所有的教学和课程改革归根到底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因此,要引领教师研究所教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要研究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要研究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点,要研究如何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个人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同时要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