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随着农产品市场日趋饱和,农作物单一种植比较效益持续走低,而多作物间作套种栽培技术作为一项发展中的耕作制度,向人们展示了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多作物间作套种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光热水等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作物产量和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土壤环境。为加快该项技术的推广,各县(市)不断总结经验,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间作套种的高效实用模式,进一步配套完善相关技术,并加大了宣传示范和典型引导力度,从而促进间作套种技术在稳步发展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益。现将2003年地区间作套种技术的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一、间作套种技术应用成果
(一)间作套种技术应用基本情况
按照地区农业局目标考核的要求,今年地、县(市)农技部门把多作物间作套种技术的示范推广纳入了重大农技推广项目管理,并认真组织了实施。通过层层责任分解,加强检查督促与技术指导,狠抓科技示范、技术培训与典型指导,努力提高关键技术的到位率,促使多作物高效间作套种技术在地区范围内大面积应用,间套种作物种类和技术模式趋于多样化、实用化,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亮点。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地区共计完成各类作物间作套种107.88万亩。其中,完成多作物间作套种复种千元田面积18.62万亩(其中库车县1.65万亩,沙雅县4万亩,新和县1.4万亩,拜城县5.2万亩,阿克苏市1.54万亩,阿瓦提县1.5万亩,温宿县2.54万亩,乌什县0.53万亩,柯枰县0.26万亩)。
(二)间作套种的主要要模式及应用效益
1、前茬(冬麦套种大蒜)+后茬(复播玉米或西瓜)模式:前茬小麦播幅4米,大蒜播幅1.2~1.4米,后茬复播玉米或西瓜。其中平均亩产冬麦450公斤,产大蒜180公斤,产玉米550公斤或产西瓜2160公斤,产值分别为540元、180元、440元或8元;两茬合计产值分别为1160元/亩(后茬复播玉米)、1368元(后茬复播瓜),扣除生产物化投入,亩纯收益分别为860元和1068元。此模式重要在库车县示范较多。
2、新植果园套种棉花模式:果树占地0.3亩,棉花占地0.7亩,亩产皮棉111.03公斤,棉花亩均产值可达1300元以上。亩均棉花纯收入可达1000元以上,此模式在棉花生产主产县(市)应用较为广泛。
3、新植果园套种西(甜)瓜+复播秋菜模式:新植果园、行间套种两行西(甜)瓜,西(甜)瓜收获后复播白菜。据调查每亩可产西瓜1333公斤或甜瓜800公斤,可产复播白菜1000公斤,西瓜、甜瓜、白菜亩产值可分别达到400元、800元、200元,此种植模式既能使农民当前受益,又兼顾了农民的远期利益,容易被农民所接受。
4、结果期果园套大葱模式:在果树树盘以外空地种植大葱,可亩新增大葱产值800元。此种模式在库车县的比西巴克等乡发展十分迅速,在杏园内套大葱,亩纯收益可达1000元以上。
5、棉花套种小茴香模式:在棉花膜间行套种小茴香,一般可亩产小茴香15—20公斤,除棉花外,可增产值120—160元,亩新增纯收益100元以上。此种模式今年在棉花生产区应用普遍。
6、枣粮间作+复播玉米套种黄豆模式:新植枣园行间作小麦,小麦收后复播玉米,在复播玉米行间套种黄豆。经调查,间作小麦平均亩产370~400公斤,复播玉米平均亩产300公斤,套种黄豆平均亩产200公斤。间作套播(套种)亩均产值可达1100元以上,亩间作复播(套种)效益可达800元以上。此种植模式今年在沙雅县推广应用4万余亩。
7、小麦+复播西瓜(套种胡萝卜)模式:麦收后,起垄做畦复播西瓜,并在瓜畦内套种胡萝卜。经测称,前茬小麦平均亩产326公斤,亩均产值358.6元,后茬复播西瓜平均亩产2932.7公斤,亩均产值813元,套种胡萝卜平均亩产552公斤,亩均产值276元,合计亩产值1447.6元,扣除生产成本,亩均纯收入可达1183.6元,此种模式在柯坪等县进行了一定面积示范。
8、新植果园间作蔬菜(西甜瓜):在新植果园行间,间作西甜瓜或蔬菜。间作蔬菜亩均产值可达1650~17.6元,亩均纯收益可达1050~1539.6元;间作瓜类亩均产值可达1299~1500元,亩均纯收益可达1030—1180元,此种模式在拜城等县应用面积较大。
9、瓜类间作蔬菜:在瓜畦内间作蔬菜,亩均产值1500元左右,亩均纯收入可达1200元左右。
10、蓖麻间作小茴香:在蓖麻行间间作小茴香,平均亩产蓖麻籽282公斤,平均亩产小茴香30公斤,亩产值分别为846元和135元,亩合计产值为981元,亩均纯收益可达597.53元,主要在阿克苏市推广应用。
11、蓖麻间种大蒜+复播瓜菜模式:正播蓖麻行间间种大蒜,大蒜收后,再复播瓜菜。经测算,平均亩产蓖麻282公斤,亩产大蒜30公斤,亩均产值分别为846元和60元,复播瓜菜亩均产值50元,合计产值1091元,扣除生产成本,亩均纯收入达707.53元。
此处,还有一些小面积间作套种混种方式,如:小麦套种西瓜、大蒜套种辣椒、啤酒花套种甜菜、棉花混种瓜类,蓖麻间作孜然复播蓖麻(瓜菜),蓖麻宽行套种黄豆,小麦复播蓖麻套种西瓜,麦套棉、麦套花生、麦套西瓜、冬麦留行套小拱棚瓜菜,麦套玉米,小麦复播卡玛古、棉花套种大蒜等模式。
二、多作物间作套种技术的发展设想
1、基本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间作套种、复种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各县(市)区域特色的间作套种、复种技术,通过强化技术培训,加大科技示范与典型引导力度,实现应用规模与效益的同步增长,使间作套种真正成为广大农民种植业生产收入的重要补充。
2、具体措施
(1)地县(市)应把积极发展高效多作物间作套种、复种技术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各级农口主管部门要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2)加强多作物高效间作套种技术的试验研究工作,建议地、县(市)财政每年筹措2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地、县(市)农技部门用于配套技术的试验研究,为该技术的发展提供技术贮备。
(3)重视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使更多农民真正掌握成熟、实用、高效的间作套种、复种关键技术,以提高各项配套技术的到位率综合生产效益。
(4)充分发挥现有农技人员,特别是乡(镇)农技人员的作用,狠抓高效多作物间作套种示范场、示范基地建设,以引导广大农民科学应用该技术。
(5)各地在发展高效间作套种技术的过程中,要克服形式主义、一轰而上、片地开花、盲目效仿做法,要在有条件的地方优先发展,力争抓一块成一块,抓一片成一片,积极稳妥的加以推进。
(6)积极培养农民经纪人队伍和专业协会组织,搞好市场体系建设,关心农民面临的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促使高效间作套种、复种技术健康有序的发展。
(7)加快与间作套种相适应各类家用小型农机具研制、开发、推广,以减轻广大农民相应的劳动强度,弥补劳力不足的矛盾。
地区农业科技开发中心
2003年11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