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术业有专攻,也就是说我们教师一般都受过较为严格的学科专业训练,都能系统地掌握学科基础知识理论和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但教师普遍地在教育科学素养上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影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以致无论在教育教学行为的把握,对教育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或对我们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学习行为的表现等方面的认识都存在不少问题。为此,我认真学习了《教师十大素养.科学素养》并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这方面培训。通过学习与培训,我将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第一、增强科学意识
课程改革的成败在于教师,教师能否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关键在于思想的和关念的更新。所以我们要不断提升我们的科学素养,树立我们的科学精神,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我们要对自己得到专业做到精通,还要勤于学习、勤于收集善于积累资料,拓展课本知识,开阔视野,这样才能传授给学生知识并具有说服力,所以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科学意识,这是新时代教师必备思想素质。
第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要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首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形成新的教育教学思想,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进行科学教学。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要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教师必须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跟上时代的发展。
第二、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教师要养成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勤耕不辍、终身学习的习惯。在不断学习、思考、积累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拓宽文化的视野,提高思想的高度,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与时俱进、关注教育动态、积极关注社会热点。
第三、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首先,教师应深钻教材、根据自己所学学科的特点,直接学习和了解相关科学知识,不断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在亲身体验中,掌握科学知识。其次,教师应多参加各种相关的科学专题研究,参加教师培训机构举办的专题培训、专题讲座、学术交流会,在不断了解中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再者,教师应走出校园,如到科技馆参观学习,了解科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科学的发展前景,从而增强科学意识。最后,教师应多参加教学创新、说课、评课等研究活动,教学演示、课件制作、多媒体操作等教育手段的训练,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第四、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培养教育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师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要自觉地钻研教育科学理论,及时掌握教育信息,不断丰富学识,不断提高治学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掌握从事教育科研的能力。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工作创造性的表现,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使教师的工作更富有创造性,有利于教师科学素养的提高。
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时代和民族发展的需要。我将努力在教学活动中树立符合新课程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发扬科学精神,探索教学、教育规律,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