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 部门 班组 时间 年 月 日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4分)
1、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 。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安全第一,综合治理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新《安全生产法》实施日期是 。
A、2004年7月1日 B、2014年12月1日 C、2009年5月1日
3、生产经营单位的厂纪厂规是保证安全生产的 。
A、明确规定 B、主要目的 C、重要措施
4、新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是指 、车间教育和班组教育。
A、启蒙教育 B、厂级教育 C、礼仪教育
5、安全培训对哪些人员比较重要? 。
A、管理人员 B、工人 C、所有人员
6、设置安全设施和安全装置的目的是为了 。
A、保障人身安全 B、保证产品质量 C、提高工作效率
7、加强从业人员自身 的培养,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消除事故人为因素的唯一办法。
A、安全素质 B、文化水平 C、操作技能
8、生产单位应按照标准向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从业人员必须 劳动防护用品。
A、正确的佩戴使用 B、爱护保管 C、防止遗失
9、禁止标志是用 色与图像符号构成的,用以表示禁止或制止人们的不安全行为的安全信息。
A、黄色 B、红色 C、蓝色
10、戴好安全帽的主要作用是 。
A、防止物体打击伤害 B、预防日后暴晒 C、保护头部清洁
11、安全装置的作用不包括 。
A、防止设备因超限运行而发生事故 B、防止人误入危险区发生的事故
C、防止因人为的误操作而引起的事故 D、防止浪费原材料
12.电器设备发生火灾事故时,应该使用 灭火器扑灭火灾。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酸碱灭火器 C、泡沫灭火器
13、检修设备时应该挂 安全警示标识牌,以提醒人们注意。
A、注意安全 B、当心触电 C、有人工作,禁止合闸
14、高处作业是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
A、10米 B、2米 C、3米
15、在产生生产性粉尘的作业场所,下列 做法是不当的。
A、通风排尘 B、密闭尘源 C、有作业禁忌的人员从事接尘作业
二、判断题(每题4分)
1、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因素、管理上的缺陷。( )
2、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安全防护装置对操作带来的不方便,可以不用或者拆除。( )
3.在劳动生产过程中违反公司指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违反工艺技术,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均属于违反劳动纪律。( )
4.根据国家规定,安全色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其中,黄色引人注目,主要用于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标志。( )
5.灭火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冷却法、窒息法、隔离法和化学抑制法。( )
6.动火作业时,气瓶与明火的距离一般应保持在5米以上。( )
7.“四不伤害”是指: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
8.岗位操作工应该严格控制工艺参数指标,不得擅自违反,更不得擅自更改。( )
9.进厂大门安全警示栏上“一请二当三必须”是指:请走人行道;当心车辆,当心滑跌;必须戴安全帽、必须穿防护服、必须穿防护鞋。( )
10.安全巡检制度要明确巡回检查的时间、路线、检查范围、内容等;巡检人员对巡检的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可以不记录。( )
答案:一选择题: 1.C 2.B 3.C 4.B 5.C 6.A 7.A 8.A 9.B 10.A 11.D 12.A 13.C 14.C 15.B
二判断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