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陕西省商南县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20:01:28
文档

陕西省商南县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商南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命题人:汪礼炎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古玛雅人预言2012年将是世界末日,无论是考古学家还是普通公众都对这一预言予以极大关注。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的考古学家承认,他们发现了第二个提及2012年末日预言的古玛雅文字记录。这一记录是在科马卡科废墟发现的,刻在一块砖块上。科马卡科是古玛雅人建造的砖结构寺庙之一。在此之前,考古学家只发现一件提及末日预言的古玛雅文物,即在墨西哥湾塔巴斯科的托土盖
推荐度:
导读商南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命题人:汪礼炎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古玛雅人预言2012年将是世界末日,无论是考古学家还是普通公众都对这一预言予以极大关注。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的考古学家承认,他们发现了第二个提及2012年末日预言的古玛雅文字记录。这一记录是在科马卡科废墟发现的,刻在一块砖块上。科马卡科是古玛雅人建造的砖结构寺庙之一。在此之前,考古学家只发现一件提及末日预言的古玛雅文物,即在墨西哥湾塔巴斯科的托土盖
商南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命题人:汪礼炎

第Ⅰ卷(阅读题,共 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古玛雅人预言2012年将是世界末日,无论是考古学家还是普通公众都对这一预言予以极大关注。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的考古学家承认,他们发现了第二个提及2012年末日预言的古玛雅文字记录。这一记录是在科马卡科废墟发现的,刻在一块砖块上。

科马卡科是古玛雅人建造的砖结构寺庙之一。在此之前,考古学家只发现一件提及末日预言的古玛雅文物,即在墨西哥湾塔巴斯科的托土盖罗发现的一个刻着象形文字的石板。

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发言人阿托罗-门德兹表示,这个砖碎片很多年前就已经被人发现,一直在进行深入研究。这件文物一直保存在研究所,并未对外展出。在一些网上论坛,专家们对这个被称之为“科马卡科砖”的古玛雅人文字记录进行了讨论。

很多人仍旧怀疑科马卡科砖上的文字提到2012年12月21日或者12月23日是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玛雅铭文专家大卫·斯图亚特表示:“一些人认为这是另一个提及2012年世界末日的文物,但我仍持怀疑态度。”砖块上的铭文记录了所谓的“历法圆”,这是日子和月份位置的一种组合,每52年重复一次。

砖块提及的日期为第13个Baktun末期。Baktun是一个大约394年的周期,13是一个重要数字,在玛雅人心目中拥有神圣地位。玛雅长计数历开始于公元前3114年,第13个Baktun大约结束于2012年12月21日。但斯图亚特表示,砖块上的日期同样与过去的一些类似日期相符。他说:“我们没有理由怀疑这是古代的另一个日期,与古典时期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有关。实际上,砖块上的第三个象形文字似乎是动词huli,意为他/她/它来了。与托土盖罗发现的石板不同,这个砖块上没有采用将来时的记述,更多的是讲述科马卡科的历史,而不是预言未来。”

托土盖罗石板和科马卡科砖上的文字可能是在1300年前左右刻上去的,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有隐含意义。托土盖罗石板提到了可能发生在2012年的事情,这些事情与玛雅人心中的神秘神灵——掌握着战争和创造的Bolon Yokte有关。石板上的腐蚀痕迹和一道裂缝导致一些象形文字几乎无法辨认,最后的一段已经遭腐蚀的象形文字似乎可以解读为“他将从天而降”。

科马卡科砖刻有文字的一面朝内并且上面涂以灰泥,说明不想被人看到。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一再表示2012年12月末将是世界末日或者将发生改变世界事件的传闻不过是西方人对古玛雅历法的一种曲解。他们一再重申西方的救世主想法歪曲了玛雅等古代文明的宇宙观。研究所的专家指出,古玛雅人将时间看成一系列圆圈,有规律地开始和结束,一个圆圈的结束并不代表任何末日灾难。

鉴于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有关2012年末日灾难的流言,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将于本周在墨西哥南部的帕伦克考古遗址举行圆桌会议,邀请60名研究玛雅的专家出席。他们将在会上为消除人们对玛雅长计数历中一个时代结束和另一个时代开始的种种疑虑而展开讨论。

1.下列关于原文第1、2两段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考古学家都对玛雅人“2012世界末日”的预言给予了巨大的关注,研究人员们在为之不断验证和探索。

B.不论是托土盖罗的象形文字石板,还是科马卡科废墟上的文字砖块,都出自于墨西哥,所以墨西哥人在“古玛雅文明”以及“2012世界末日”研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拥有最权威的研究成果。

C. 科马卡科是古玛雅人建造的砖结构寺庙之一,它出土的雕刻有古玛雅文字的砖块,为当代人研究玛雅预言和文明提供了帮助。

D. 科马卡科废墟发现的砖块意义重大,但它并不是我们研究玛雅文明的唯一的信息来源。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国家历史研究所人员承认他们已经发现科马卡科废墟砖块很多年了,之所以没有向世人公布,是因为其研究成果还不够成熟,还未获得有把握的结论。

B. 包括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大卫·斯图亚特在内的很多人都怀疑“玛雅2012世界末日”的预言。

C. 科马卡科砖块上提及的日期Baktun或可作为证明“世界末日论”的证据,但动词huli却在暗示我们它讲述的是历史而非预言。

D. 大卫·斯图亚特对科马卡科砖块上铭文所记录的“历法圆”非常认同,但同时他又提到砖块上记录的时间也可能与过去某个重要历史事件的日期有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古玛雅人将时间看成有规律地开始和结束的一系列圆圈的观点可以看出,一个圆圈的结束并不代表所谓的末日灾难。

B.依据石板上已几乎遭腐蚀的象形文字为“他将从天而降”的解读,我们可以判断,托土盖罗石板和科马卡科砖块都是在向我们讲述着一段历史往事,而不是在预言后世。

C. 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的专家们认为,由于缺少研究资料,再加之学术思想的偏狭,西方学家对玛雅文明的研究存在着曲解。

D. 在帕伦克举行的会议旨在对玛雅长计数历进行科学论证,将会平息互联网上对有关2012年末日灾难的流言。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彭乘字利建,益州华阳人。少以好学称州里,进士及第。尝与同年生登相国寺阁,皆瞻顾乡关,有从宦之乐,乘独西望,怅然曰:“亲老矣,安敢舍晨昏之奉,而图一身之荣乎!”翌日,奏乞侍养。居数日,授汉阳军判官,遂得请以归。久之,有荐其文行者,召试,为馆阁校勘。固辞还家,后复除凤州团练推官。

天禧初,用寇准荐,为馆阁校勘,改天平军节度推官。预校正《南史》、《北史》、《隋书》,改秘书省著作佐郎,迁本省丞、集贤校理。恳求便亲,得知普州,蜀人得守乡郡自乘始。普人鲜知学,乘为兴学,召其子弟为生员教育之。乘父卒,既葬,有甘露降于墓柏,人以为孝感。服除,知荆门军,改太常博士。召还,同判尚书刑部,出知安州,徙提点京西刑狱,改夔州路转运使。会土贼田忠霸诱下溪州蛮将内寇,乘适按郡至境,大集边吏,勒兵下山以备贼,贼遁去。因遣人间之,其党斩忠霸,夷其家。召修起居注,擢知制诰,累迁工部郎中,入翰林为学士,领吏部流内铨、三班院,为群牧使。既病,仁宗敕太医诊视,赐以禁中珍剂。卒,赐白金三百两。御史知杂何郯论请赠官,不许,诏一子给奉终丧。

初,修起居注缺中书舍人,而乘在选中,帝指乘曰:“此老儒也,雅有恬退名,无以易之。”及召见,谕曰:“卿先朝旧臣,久补外,而未尝自言。”对曰:“臣生孤远,自量其分,安敢过有所望。”帝颇嘉之。乘质重寡言,性纯孝,不喜事生业。聚书万馀卷,皆手自刊校,蜀中所传书,多出于乘。晚岁,历典赞命,而文辞少工云。

                                (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七》,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用寇准荐                     用:因为

B.乘适按郡至境                适:适逢

C.因遣人间之                  间:离间

D.无以易之                  易:改变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明彭乘”雅有恬退名”的一组是(    )(3分)

①安敢舍晨昏之奉,而图一身之荣乎

② 固辞还家,后复除凤州团练推官

③ 恳求便亲,得知普州

④乘为兴学,召其子弟为生员教育之

⑤ 仁宗敕太医诊视,赐以禁中珍剂

⑥自量其分,安敢过有所望

A. ①④⑤        B. ②③⑥      C. ①③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彭乘担任汉阳军判官很长时间以后,有人举荐他言行出众,召入考试,得任馆阁校勘,他坚决拒绝,要求回家乡。

B.彭乘有一段时期在京城任职,他恳求朝廷给予方便,以照顾父母,于是得任普州知州,蜀人担任故乡长官就是从他开始的。

C.当地贼人田忠霸勾结下溪州蛮将大肆入侵,彭乘大规模地召集边境官吏,率领下山迎头痛击敌人,取得胜利。

D.彭乘收集了一万多卷图书,都亲自刊校,蜀中所流传的书,许多都出于彭乘之手。晚年,掌管朝廷文诰,但文辞不够精巧。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尝与同年生登相国寺阁,皆瞻顾乡关,有从宦之乐。(3分)

(2)乘父卒,既葬,有甘露降于墓柏,人以为孝感。(4分)

(3)出知安州,徙提点京西刑狱,改夔州路转运使。(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8.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试作简要分析。(6分)

9.请简要分析“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联中“畏”字的妙处。(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名篇名句默写(6分)

(1)                   ,而后人哀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官赋》)

(2)潭西南而望,                ,明灭可见。           ,不可知其源。(柳宗元《小石潭记》)

(3)             ,波涛如怒,          。望西都,意踯蹰。(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做一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知  音

余显斌

雪,很大,夜很静。一把火,从他房后烧起,一眨眼间,席卷了整个茅屋。他跑出来,随着他的,只有一把二胡。

他没有回头,即使回头,也看不见什么,因为他是瞎子。风吹来,浑身很冷。在风里,他一步步走了,最终,变成一粒黑点,消失在天边。

从此,他漂流异乡。

陪伴他的,是一把破旧的二胡,小镇村庄,一路行来。二胡声,在他走过的地方流泻,如一声声低低的诉说,细细的,蛛丝一样。

夜里,他歇宿在破庙里,草堆后,静穆地坐着,一双盲眼,一动不动,望着虚空。手指颤动,一缕月光水色,从琴弦上淌出,闪着波纹,扩散着,荡漾着。

他走过的地方,要一点剩饭,或者两个冷馒头。

一般的,他只吃一半,另一半,放在自己寄宿的地方,草堆旁,或者是破庙里。第二天走时,留在那儿。

大家都说,这瞎子,穷讲究,不吃隔夜东西。

他没说什么,摇头叹息。要饭时,仍多要些,拿回寄宿的地方。剩下一些,放在那儿。有时,要少了,他不吃,把要来的东西都放那儿。

这日,一个雪天,他头晕眼花,倒了下去。醒来时,一个女孩的声音,清脆地响起,醒了,你终于醒了。

他点头,慢慢坐起来,很是感激。无物感谢,就拿起二胡,闭着眼,手指颤动,一支乐曲,婉约流淌。

曲子停止了,一切都静静的。

过了很久,女孩醒悟过来,赞叹,你的二胡拉得真好啊,我去告诉师傅,你就跟着我们杂技团吧。说完,女孩一阵风,跑了。

不一会儿,女孩进来了,坐下。

他一笑,道,不收瞎子吧?是啊,一个杂技团要一个拉破二胡的干啥啊?

你别急,我再求求师娘。女孩说。

他笑笑,在女孩离开后悄悄走了,一步一步,走向流浪的远方。二胡音,仍如水,随他流淌。时间,也在二胡声中流淌。

他在乞讨和流浪中,慢慢老去。

一日,在一个破庙里,他摸着个人,睡在那儿,奄奄一息。显然,是饿的。他忙拿出讨要的馒头,喂他吃下。两个冷馒头下肚,那人有了精神气,坐起来。那夜,没有旁人,只他俩。他坐在神案前,手指轻弹,两滴乐音溅下,闪着晶亮的光。然后,二胡音悠扬,在静静的夜空响起,一会儿如一缕花香,拂过人心;一会儿如一丝轻风,浮荡如纱。

那人静静听着,罢了,哑着嗓子一声长叹,是《月夜鸟鸣》吧,真是人间一绝!

他笑笑,眨眨已盲的眼,和衣躺下,道,睡吧,明天,还要讨饭呢。

那人,也睡下。

以后,他拉二胡,挣点小钱,养活两人,因为那人也是瞎子。夜里,坐在破庙里,他拉二胡,那人听。在奔波中,一天一天,他走向生命的尽头。那天,他吐了几口血,靠在一个草堆旁,对那人说,你不是想得到《松风流水》的乐谱吗?今天,我给你拉。

你——怎么知道?那人惊问。

你是瞎子;右手食指有弦痕,是拉二胡的;在这个人世,能欣赏我二胡的,只有两人,一个是个女孩,另一个是我的弟子。他道,脸上有一丝温馨。

!那人跪下,不再哑着嗓子,流着泪喊。

他点头,微微一笑,你多次向我讨要《松风流水》的音谱。又悄悄一把火烧了我的茅屋,不就是想逼我带着乐谱逃走,你好中途盗取吗?ai,世间最好的乐谱不在纸上,在心中。这些年,你跟在后面,我知道。没说破,是想让你跟着吃苦,时间长了,就领会了我当年的话。

你留下饭菜,也是给我的?那人哽咽着问。

你脸皮薄,不讨要,会饿死的。他仍一脸平静。

说完,二胡音流出,始如蚊痕,继如流水,最后,如一地灿烂春光。

音乐越来越低,流入地下,渺无音痕。

二胡落下,他也倒下。

你知道是我,为什么不恨我啊?那人抱着他,号啕大哭。

你是我的弟子,我的——知——音。他说,带着一丝笑,咽了气。

那人跪下,恭敬地叩下头去。然后,拿起二胡。月夜里,二胡音如水,波光闪闪,流泻一地。

(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分析概括错误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题目为“知音”,从文中我们可以得知,瞎子师傅的知音很少,只有他弟子一人,所以他明知是弟子放火烧了自己的房子,但他也不记恨弟子。

B.小说中记叙了一个小女孩救活漂泊中的瞎子一事,这个小女孩赞叹瞎子师傅二胡拉得好,从侧面描写出瞎子师傅的技艺高超。

C.房子起火后,瞎子师傅只带着一把二胡跑出来,说明他家非常贫穷,没有别的贵重物品。

D.文章结尾,弟子跪在师傅身旁,恭敬地叩头,此时此刻,弟子才懂得师傅的良苦用心,但师傅已死,此时回报师傅的只有传承师傅的绝技。

E.这篇小说起于二胡,结于二胡,中间又多次描写二胡,可以说二胡即本篇小说的线索。

(2)本文情节看似突兀,实则在情理之中,请举例加以说明。(6分)

                                                                              

(3)本文二胡声音悠扬、动听,作者是如何描写二胡声音的?(6分)

                                                                              

(4)本文描写了两位瞎子,他们是师徒关系,结合文本探究他们是怎样的人。并就其中一位谈谈给你的启示。(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莫言自述:我平时是孙子,写作时色胆包天

1957年,我家来了个大学生邻居。他讲,当时他在济南的时候,认识一个山东省比较“”的作家。这个作家究竟“”到什么程度呢?一天三顿吃饺子。我们当时一年也吃不上一次饺子。我当时就问他:“叔叔,如果我将来能够写出一本小说来,我是不是能一天三顿吃饺子。” 所以,我想我最初对文学对当作家的梦想,就是冲着一天三顿吃饺子开始了。我后来把村里面的书借来看了以后,头脑当中才真正有关于文学的概念。

我的想象力还是不错的,为什么不错呢?因为我的想象力是饿出来的。童年时赶上自然灾害,为了填肚子,野草、树皮,什么都吃,甚至连煤块都敢啃。1961年春天,村里的小学拉来了一车亮晶晶的煤块,和小伙伴一拥而上,每人抢起一块煤,咯嘣咯嘣啃起来,觉得那煤块越嚼越香,还说着“味道好极了”。

我小学五年级就被学校赶出来了,就一个人牵着两头牛放牧。那时候我就能从牛的眼睛里边看到自己的倒影。有时候躺在草地上,看到天上的白云,听到鸟叫,听到周围青草生长的声音,和大地发出的气味。这种跟大地接触的机会,这种很长时间孤独地跟动物在一起的状态,都让我想入非非。

直到现在,我依然动用的还是我二十岁以前积累的生活资源。我二十岁以后的东西,基本上还没有正儿八经地去写。

想象力,也有外来接受的地方。我们山东高密这个地方,离写出《聊斋志异》的蒲松龄的故乡也不远,隔了三百多里路。我听老人讲了很多很多关于鬼神的故事。上世纪六十年代,死人非常多。我们村子里最高纪录是一天死了18个人。一出门就看到原野里有鬼火在闪烁,而且经常有各种各样火一样的球在天空中飘来飘去。我当医生的姑姑就告诉我,这是狐狸在恋爱。人一旦进入这种环境,就会有一种恐惧,你就觉得你周围充满了一些神秘的生物,你在走路的时候经常听到脚后面有一个声音在跟随着你。

我的小说语言也是比较庞杂的,这里面既有古典的书面型的语言,也有一些读西方翻译过来的小说这样的语言,更多的还是来自乡土。

我们山东话的许多方言土语,一旦写到书上,是非常典雅古朴的古语,反而能够被人理解。我们说一把刀锋利,不说锋利,而说“风快”。说一个姑娘漂亮,也不说漂亮,我们讲“奇俊”。说今天天气很热,我们不说很热,而说“怪热”。

这些方言土语,写到小说里,完全可以看得懂,而且有非常强的感染力。一个真正的文学家,就是应该千方百计地丰富本民族的语言。不能仅仅把方言土语用到小说人物的对话中,而要把方言土语用到叙述中。

我从小就是一个非常爱说话的孩子。在我们农村叫做“炮孩子”。后来我写了小说叫《四十一炮》,里面就有一个“炮孩子”,其中也有我个人的经历。也因为我喜欢说话,喜欢说真话,给我们的家里带来了很多的麻烦。所以过了几十年以后,当我要写小说准备发表时,使用的笔名叫“莫言”。就是告诫自己要少说话。

事实证明,我一句话也没有少说,而且经常在一些特别庄严的场合,说出实话来。我觉得讲真话毫无疑问是一个作家宝贵的素质。

如果一个作家讲假话,不但对社会无益,也会大大影响文学的品格。因为好的文学作品,肯定有一个真实的东西在里边,尤其是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群众的生活面貌。

我有一种偏见,我觉得文学艺术,它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人性中恶的部分。

所以我的很多小说一旦发表以后,有些读者也不高兴。因为我把有些黑暗暴露得太彻底。当然我不会迎合这样的读者,而牺牲自己文学创作的原则。我最近写了一篇小说(指《生死疲劳》),写了一个后记,最后一句话就是说“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

有人说我为获奖,作品特意贴中国标签?什么是中国标签?我不知道。我在《檀香刑》后记里面说,我想在语言上有我自己的特色,根本不是想写给外国翻译家看。

一个作家不可能把自己的写作追求限定在一个什么奖上,也没听说哪一个作家为了得什么奖调整了自己写作的方向,改变了自己写作的方法。而且,即便你想改变,变得了吗?该怎么写,还怎么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以是孙子,是懦夫,是可怜虫,但在写小说时,我是贼胆包天、色胆包天、狗胆包天。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 文章第一段通过回忆大学生邻居的故事交待了作者文学梦想及文学概念的来源,也让我们对那个历史时期群众物质极其匮乏的生活状态有所感知。

B. 为莫言的写作源源不断提供素材的是他二十岁以前积累的生活资源,二十岁以后就基本上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东西去写了。

C. 鬼神妖怪的各种传说在莫言的家乡很盛行,尤其是许多老人讲的鬼神故事对莫言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 以“莫言”为笔名,意在提醒自己少说话,他却一句话也没少说,这种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也属于作者自己要揭示的人性中恶的部分。

E.这篇文章是莫言被授予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后的自述,平易如话家常,没有故作深沉的情感和晦涩的词汇,一如作者的小说语言一样平实朴素。

(1)文学创作的成功需要有作者有非凡的才情和丰富的想象力,莫言的想象力是如何获得的?请结合全文概述。(6分)

(2)文末“在日常生活中,我可以是孙子,是懦夫,是可怜虫,但在写小说时,我是贼胆包天、色胆包天、狗胆包天。”如何理解莫言这句话的内涵?请结合原文简析。(6分)

(3)老托尔斯泰虽未曾得到诺奖,但他的言说成为诺奖一个隐蔽的信条———“写你的村庄,你就写了世界。”作为世界的基本细胞,作为主体感知的源头和存在的基础,村庄提供了我们感知世界的基本图式,成为我们想象世界的首要依据。莫言几十年如一日地开垦“高密东北乡”(莫言家乡的象征)的文学王国,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对中国文学的启示是什么?请结合原文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莫言的小说首先征服你的并不是故事和人物,而是语言。那一个个平淡的文字背后深藏着穿云裂石的哀痛和精彩斑斓的怜爱。

B.走进来一位短小精悍、浓眉阔脸的人,身着青色短衫,步履稳健。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他。

C.由于大幅扩张,各大型的零售商的资金链都相当吃紧,而一旦有哪家挺不住,必然降价出货来变现,而由此必然推倒多米诺骨牌,引发某个区域甚至多个区域的整体放水。

D.珠海市IT产业招商会角色分配不同以往,跑龙套,专家当主角,按国际化运作,卓有成效。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大力开展海外华文教育,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保持华侨华人的民族特性,以及与祖国的联系和感情,推动中国走向世界,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B.如果我们这一代人智慧不够,难以解决争议,起码可以就如何防止危机不再升级而作出努力,这有助于中日战略关系重新起航。

C.我们知道,利比亚部落武装、民兵武装等门派非常多,如果发动地面攻击,一旦陷入地面乱战,对任何参战国家军人来讲都可能构成灭顶之灾,所以国际社会应采取谨慎措施来应对。                                                                    

 D.东亚的岛屿争端日趋激化,俄罗斯军方严密布防北方四岛地区,与中国维护主权的活动南北呼应。一个噩梦开始在日本右翼的心中萦绕:中俄会不会再度结成强力军事同盟?

15.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满庭鸟迹印苍苔。

          A.只道林间无人至         B.小院地偏人不到

          C.门巷深深过客稀         D.寒气偏归我一家

16.写出以下对联所吟咏的古代文学家(  任选5个 )。(5分)

(1)沉郁著文章,诗笔自来称高古; 流离感人生,茅屋从此唱秋风。(        )

(2)每为他人悲,吟断柔肠,千古缠绵唯《长恨》; 岂抒一己怨,唱罢新词,万里江心闻琵琶。(         )

(3)三代基业一旦亡,肉袒辞庙,独闻更漏,梦断千里山河;数曲词牌千端恨,雕栏犹在,谁与登楼?愁满一江春水。(          )

(4)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

(5)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

(6)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

(7)吟天地之正气,甘倾热血书青史;   感故国之山河,但携忠魂过零丁。(         )

17.寒冷的冬天又来了,请你从自然景物和人物表情这两个角度描写天气的寒冷。 

要求:(1)文中不得出现“寒冷”字样。(2)至少要运用两种修辞手法。(3)要抓住景物的特征。(4)100字以内。(6分)

六、写作(60分)

 “晒”字,词典解释为“在阳光下曝干或取暖”。在网络中,“晒”得到引申,泛指将自己的罕见物或特殊技能等展示给别人(有时是类似炫耀,有时是隐私,是阴暗),与人分享,任人评论。

请以“晒”为题目或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不能写成诗歌)。

三模语文答案

一、

1. B  B项“最权威的研究成果”是杜撰的信息;

    2. C 【解析】A项文中并没有交代墨西哥研究部门未及时公布科马卡科废墟砖块的原因;B项大卫·斯图亚特怀疑的不是“玛雅2012世界末日论”,而是怀疑将“科马卡科砖块”作为“2012年世界末日论”的证据;C项大卫·斯图亚特并未对“历法圆”表示过非常认同的观点。

    3. A  【解析】B项科马卡科砖块与托土盖罗发现的石板不同,它更多的是讲述科马卡科的历史,而不是预言未来;C项墨西哥研究人员只是在强调思想观点的不同,没有提及占有研究资料多少的问题;D项会议目的是希望平息流言,但结果并不能确定。

4、D(易:替代)

5、B  ④ 兴办教育,突出彭乘办实事,⑤为皇帝赐医赐药,不能表现彭乘”恬退”。

6、C   ”大肆入侵”“迎头痛击敌人,取得胜利”于文不符。

7、(1)曾和同年考上进士的人一起登上相国寺楼阁,同行者都眺望家乡,显出做官的快乐(同年生、瞻顾、从宦各1分)

(2)彭乘的父亲去世,下葬后,有甘露降落在墓柏上,人们认为这是彭乘的孝心感动天地(的结果)。(卒、既、以为、孝感各1分)

(3)又出京担任安州知州,调任提点京西刑狱,改任夔州路转运使。(出、徙、改各1分)

8.颈联描绘了客舍沉寂、凄凉的秋夜图。风吹树枝,使寄宿的乌鹊惊悸;露滴荒草,使草中的寒虫泣鸣。虫鸟的动,表现作者长夜难眠,抒写了作者身世漂泊之感 (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三句各2分)

 9. “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1分),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 (2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1分)和漂泊在外的痛楚(1分)。

10.(1)秦人不暇自哀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2)斗折蛇行 其岸势犬牙交错 

  (3)峰峦如聚 山河表里潼关路

三11.(1)【答案】A C

    A. “只有他弟子一人”错,小女孩也是瞎子的知音。 C. “说明他家非常贫穷,没有别的贵重物品”无中生有。

   (2)本篇小说结尾交代了茅屋起火的原因以及弟子一直跟随瞎子企图得到乐谱的情节,看似突兀,实则前文已经为这个结尾作了铺垫。①文章开头“雪,很大,夜很静”的描写,为后文表明茅屋是被点燃的作了铺垫。②瞎子师傅要饭时总是“吃一半,留一半”,为后文弟子一直跟随他作了铺垫。③弟子在漂泊途中第一次见到师傅时故意哑着嗓子,与大白时不再哑嗓子,前后呼应。(每点2分)

【解析】这道题主要针对结尾而言,考查文章的思路和结构,让考生了解作者的别具匠心。首先应该说明一下情节突兀在何处,然后说明原因,结合文章开头,寻找呼应的段落,以形成合理的解释。

(3)【答案】①侧面描写,小女孩赞叹瞎子二胡拉得好。弟子哑着嗓子说,《月夜鸟鸣》真是人间一绝!都表明师傅拉得二胡悠扬、动听。(手法1分,两个例子各1分)②比喻,“一会儿如一丝轻风,浮荡如纱”,突出二胡声音轻柔。(手法、例子、作用分析合理各1分)③通感,“一缕月光水色,从琴弦上淌出,闪着波纹,扩散着,荡漾着”,生动形象。(手法、例子、作用分析合理各1分)(第一点必答,二、三点答一点即可)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作品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的理解分析能力。描写音乐,我们课本上已提供了很多范例,一般都用比喻,而且多配以侧面描写,用通感的也有。所以,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积累来巧妙对照。回答时,既要说出修辞手法,也要具体分析如何使用这种手法以及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4)【答案】①师傅是一个技艺高超的人,从小女孩的赞叹,弟子说《月夜鸟鸣》真是人间一绝,和文中多处对音乐的描写等情节可以看出。(2分,概括1分,解释说明1分) ②师傅是一个以德报怨的人。弟子放火烧了瞎子的茅屋,瞎子不但没有记恨弟子,反而在流浪途中宁可自己挨饿也要给弟子留一半吃的。(2分,概括1分,解释说明1分)③弟子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最终能认识错误悔改的人。弟子为了得到瞎子的乐谱,放火烧了瞎子的茅屋,并一直跟随瞎子寻找机会,但最终被师傅感动,跪倒在师傅身旁,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2分,概括1分,解释说明1分) ④启示略。(2分)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文学形象的分析把握和探究能力。形象题型的答题思路是:典型意义+形象特点+形象的表达目的。探究题要在文本的基础上生发开去,由此及彼,由浅入深,提出自己鲜明的观点并加以证明,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相当于一篇小议论文。

四、

12. (25分)

   (1)(5分)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答B、D不给分。(B、D错在最后一句,A错在“文学概念”不是通过大学生邻居来家获得的。)

   (2)①莫言的想象力首先来源于童年饥饿的记忆。童年时赶上自然灾害,为了填肚子,野草、树皮,什么都吃,甚至连煤块都说“味道好极了”。

   ②莫言的想象力来源于乡村的生活资源。能从牛的眼睛里边看到自己的倒影。有时候躺在草地上,看到天上的白云,听到鸟叫,听到周围青草生长的声音,和大地发出的气味。这种跟大地接触的机会,这种很长时间孤独地跟动物在一起的状态,都让我想入非非。

   ③莫言的想象力来源于恐惧。小时候听了很多鬼神妖怪的故事,当时的生活环境就会有一种恐惧,莫言就觉得周围充满了一些神秘的生物,想象力就产生了。

答对一点2分,三点6分,意思答对即可。

   (3)(6分)①这句话的含义是:作为一个普通人,莫言可以卑微懦弱,忍受委屈,但作为一个作家一定要有勇气敢说话敢做事,不会有所顾虑和畏惧。

   ②莫言觉得讲真话是一个作家宝贵的素质。如果一个作家讲假话,对社会无益,也会影响文学的品格。他坚持有一个真实的东西在文学作品,他要真实地反映下层人民群众的生活面貌。

   ③他不把文学作为唱赞歌的工具。他认为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人性中恶的部分。

   ④敢于讲黑暗彻底暴露,不会因为迎合部分读者,而牺牲自己文学创作的原则。“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

答对一点2分,三点6分,意思答对即可。

  (4)(8分)示例一:各个民族的民间文学都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并能被世界范围的读者所理解。中国乡土文学有着深厚的魅力。

   ①莫言谈自己的文学创作灵感主要来自于二十岁以前积累的生活资源,而那种生活是属于乡村的生活。原文中关于放牧一段描述,就是最好的说明。

   ②原文中莫言说自己的小说语言是庞杂的,既有古典的书面型的语言,也有一些读西方翻译过来的小说这样的语言,更多的还是来自乡土。他把许多方言土语,写到书上,非常典雅古朴同时也通俗易懂,而且有非常强的感染力。他认为一个真正的文学家,就是应该千方百计地丰富本民族的语言。不能仅仅把方言土语用到小说人物的对话中,而要把方言土语用到叙述中。

  ③当代作家中的贾平凹是一位致力于描写陕西农民的生活的作家,他的作品《秦川》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举其他作家也可以)

    示例二:莫言获奖对中国文学有这样一个启示,就是增强作品的独创性,每个作家只有找到自己的独创性,才能得到世界更大的认可。

    ①莫言小说语言是比较庞杂的,有一些读西方翻译过来的小说这样的语言,但更多的还是来自乡土。他在语言上有自己的特色。

   ②他并没有为了得诺贝尔奖而调整了自己写作的方向,改变了自己写作的方法.他一直坚持自己的写作风格。

   ③现在很多作家是在为而写作,为文学奖而写作,为市场而写作,这都是不对的,会写得庸俗,失去特色。莫言的获奖也许对中国纯文学是一种提升和推动,会让作家更加将身心沉潜到文学中,是为文学写作的作家更能找到自信。

    示例三:作家总是从熟悉的生活写起,总是把自己身边的人物,甚至把自己的亲人当作小说中的人物来描写。

    联系现实:如汪曾祺的胡同里的文化,铁凝作品中的笨花镇、保定府,王安忆作品中的上海里弄、陈忠实笔下的白鹿原、贾平凹笔下是商州等都可以证明这点。能和老托尔斯泰的话及莫言的创作联系起来,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

13.A

A.穿云裂石: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B.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

C.“多米诺骨牌效应”常指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D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

14.D (A、“保持”“感情”搭配不当。  B、去掉“不再”。  C、表意不明,“发动地面攻击”的主语不明确。)

15.(3分)B项。本题考查语言连贯。这首诗的前两联以细致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静清美的夏日图画:开到一半的石榴花鲜艳欲滴,与浓绿的叶子相得益彰;风雨欲来,苍翠的槐树影子更为深沉,体现了诗人此时宁静淡远的心境和情趣。“小院地偏人不到”与“满庭鸟迹印苍苔”衔接最自然、紧密。A“林间”与“西斋”不合;C“过客稀”不及“人不到”;D“寒气”与全诗意境不合。

16.(1)杜甫 (2)白居易 (3)李煜 (4)李清照 (5)辛弃疾 (6)范仲淹 (7)文天祥

17.略。

六.略

【参考译文】彭乘字利建,益州华阳人。年少时因为爱好学习在州里扬名,(后来)考中进士。曾和同年考上进士的人一起登上相国寺楼阁,同行者都眺望家乡,显出做官的快乐,唯有彭乘西眺,若有所失地说:”父母年纪大了,我怎能放弃对父母早晚的侍奉,而(只)考虑自己的荣耀呢!”第二天,奏请朝廷允许(他)回家侍养父母。过了几天,任命(他为)汉阳军判官,于是得以实现回乡的愿望。很长时间之后,有人举荐他言行出众,召入考试,任馆阁校勘。他坚决拒绝,要求回家乡,后来又就任了凤州团练推官。

天禧初年,因为寇准的推荐,(彭乘)任馆阁校勘,改任天平军节度推官。参与校正《南史》《北史》《隋书》,改任秘书省著作佐郎,升任本省丞、集贤校理。他恳求(朝廷)给予方便以照顾父母,得任普州知州。蜀人能够担任故乡的长官就是从彭乘开始的。普州人很少懂得学习,彭乘就为他们兴办学校,召集他们的子弟作为学生进行教育。彭乘的父亲去世,下葬后,有甘露降落在墓柏上,人们认为这是彭乘的孝心感动天地(的结果)。服丧期满,任荆门军,改任太常博士。(后被)召回朝廷,同判尚书刑部,又出京担任安州知州,调任提点京西刑狱,改任夔州路转运使。恰逢当地贼人田忠霸勾结下溪州蛮将向内地进犯,彭乘正好巡视州县来到此县境内,大规模地召集边境官吏,率领下山防备,贼人逃离。(彭乘)于是派人进行离间,贼人斩了田忠霸,杀了他全家。(之后彭乘又被)召入任修起居注,提升为知制诰,多次升职为工部郎中,进翰林为学士,统领吏部流内铨、三班院,做群牧使。生病后,仁宗命令太医诊治,赏赐宫内的珍贵药物。(彭乘)去世,赐白金三百两。御史知杂何郯论请为彭乘赠官,朝廷没有允许,诏令彭乘的一个儿子给奉服丧。

当初,修起居注缺中书舍人,彭乘在候选人当中,皇帝指着彭乘说:”这是位老儒生,很有淡泊谦虚的名声,没有人可以替换他。”等到召见时,皇帝告知说:”你是先朝旧臣,一直在外地任职,却从来没有自己申述。”(彭乘)回答说:”臣本出生在偏远的地方,知道自己的能力,怎敢有过分的希望呢。”皇帝很赞许他。彭乘厚道庄重少言寡语,生性质朴有孝道,不喜欢置产业。收集了一万多卷图书,都亲自刊校,蜀中所流传的书,许多都出于彭乘(之手)。到了晚年,掌管朝廷文诰,但文辞不够精巧。

文档

陕西省商南县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商南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命题人:汪礼炎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古玛雅人预言2012年将是世界末日,无论是考古学家还是普通公众都对这一预言予以极大关注。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的考古学家承认,他们发现了第二个提及2012年末日预言的古玛雅文字记录。这一记录是在科马卡科废墟发现的,刻在一块砖块上。科马卡科是古玛雅人建造的砖结构寺庙之一。在此之前,考古学家只发现一件提及末日预言的古玛雅文物,即在墨西哥湾塔巴斯科的托土盖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