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工程概况
大尖坡隧道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龙江乡境内,隧道为分离式隧道。左幅起止桩号为ZK4+243~ZK5+178,全长935m,出口端位于R=1300米的右转圆曲线上,进口端位于直线上,纵坡为-1.7%,最大埋深149.1米,隧道出口端横坡为+2%,进口端横坡为-2%; 右幅起止里程为K4+247~K5+128,全长881m,隧道进口端位于R=1750米的右转圆曲线上,出口端位于直线上,纵坡为-1.7%,最大埋深143.4米,隧道进出口横坡均为-2%。洞口采用端墙式洞门,洞门与洞口的地形、地貌相结合。洞口地质:地表为腐殖土,灰白、褐黄色片岩,强风化,局部全风化,土状,节理裂隙发育,片理发育,地下水丰富。出口处植被茂密,对地表盖层有稳固作用,开挖时减少不必要的砍伐,以免诱发地表土层产生工程滑坡。
二、施工组织
根据实际现场情况,计划投入挖掘机1台,自卸卡车2辆,喷浆机1台,电焊机2台;管理人员13名,工人30人。
施工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卡车运输,弃土至洞口施工场地需要填补的地方,待填平后进行洞外场地的硬化,设为施工场地,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在施工中注意边坡的稳定性,加强量测的监控,同时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加大监督力度,确保施工中不破坏原始地貌。
三、总体施工原则和施工方案
根据大尖坡隧道洞口的地形、地质条件,左幅洞口段12米、右幅洞口段14米范围内采用明挖法施工,起止里程分别为ZK5+173~ZK5+161、 K5+123~K5+109,洞门采用端墙式洞门,洞口段土石方采用明挖法施工。开挖前先施工洞口边仰坡外的截水沟。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输。
洞口段边仰坡开挖严格按设计控制坡度,松软地层开挖时从上至下,随挖随支护,并随时监测山坡和支护稳定情况。边仰坡上浮石、危石要清除,坡面凹凸不平处予以修整平顺。开挖弃方堆放在指定地点,边仰坡上不堆积弃土、石方。边仰坡开挖后及时防护。
施工步骤为:
1、在明洞开挖施工前,进行测量放线,在地面上标出隧道中线及边坡开挖线。
2、在洞口开挖线外5米左右做好边坡外的截水沟、洞口排水沟,保持排水系统畅通。然后进行边坡开挖及支护。
3、洞口边坡开挖时尽量减少对原地面的扰动,从上到下,随挖随支护。边坡上浮石、危石要清除,坡面凹凸不平处予以修整平顺,并随时检测山坡稳定情况。
4、洞口段施工应尽量避开雨天进行。如需抢时间在雨天施工采取以下措施:
(1)对工地进行防洪检查,完善排水设施,保持排水系统畅通。
(2)指定专人巡视,发现积水或水沟阻塞的地方,及时疏通放水。
(3)开挖边坡自上而下按设计坡度分层开挖刷坡,并及时对边坡进行支护,避免边坡受雨水冲刷,损坏边坡。
5、边坡开挖:
(1)测量放线→洞顶边仰坡外截水沟施工→洞口土石方开挖、边仰坡施工→临时排水→边仰坡防护。
(2)洞口边仰坡排水沟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应根据实际地形,因势利导,迅速排除洞顶流水。按照设计坡度开挖后,进洞坡面和开挖边坡加固采用锚喷挂网支护,喷15厘米厚的C20混凝土,打设Φ22砂浆锚杆,间距0.6×0.6m,梅花型布置,锚杆长度为4m,挂钢筋网,钢筋网采用φ8光圆钢筋,网格间距150×150㎜。
四、技术控制措施
1、测量放样超前,在施工过程中测量紧跟,现场随时监控和指导施工。
2、施工中随时检测山坡稳定情况,防止施工中诱发滑坡。
五、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中严格听从质检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指令,并详细、真实地做好施工记录;
2、施工后必须由质检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报检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认可方可进行下到工序施工。
3、边仰坡开挖前应施工好排水设施,测量放线应准确。
4、施工过程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各技术参数。
六、安全生产措施
1、洞口边坡开挖时尽量减少对原地面的扰动,从上到下,随挖随支护。边坡上浮石、危石要清除,坡面凹凸不平处予以修整平顺,,并有专人指挥,严禁掏槽开挖,并防止开挖过程中落石伤人。
2、机械设备必须由熟练工人操作,并定岗定责,设备固定要稳固,以免施工时伤人。
3、质检员要严格要求,坚持前道工序合格后才能转入下道工序的施工原则,确保结构物的安全、稳定。
4.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带安全帽,施工人员应按规定戴好防护用品,专业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七、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
1、合理布置施工场地,生产、生活设施尽量布置在征地线以内,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不破坏原有植被,不随意砍伐树木,并在其周围植草或植树绿化,创建美好环境。
2、保持生产生活区的清洁,定时清扫,工程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按规定排放,处理;定点投药,防止蚊蝇鼠虫滋生,传播疾病。
3、为了保护环境和洞外水源不受污染,在洞口设污水处理系统,将油圬、泥浆处理后,再进行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