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示:
1、本卷第Ⅰ卷为阅读题,共70分;第Ⅱ卷为表达题,共80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请将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生物钟是一门跨学科科学。生物钟学的中心概念是生物节律。
生物节律是一种十分奇特的机制。它可以帮助生物体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每个器官和系统都有自己的节律,而它们之间又是互相衔接的。譬如,心跳平均每分钟70次。而晚上只有60至50次。处于运动状态时,心跳则会加快。呼吸和新陈代谢也如此。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自然界就产生了生物节律。
生物节律是自然界产生的生物现象。它存在于生命的各个阶段。研究表明,生物节律对肌体适应不良生态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影响到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生物钟医学中还有一个概念——非同步。它犹如钟表中的尺寸不同的齿轮。当齿轮相吻合时,就会不停地运动。当齿轮出现故障时,肌体就有了毛病。
坐飞机到外地就是一个例子。人已经习惯于晚上呆在某个地方,如果换了地方,肌体就需适应变化。如果不适应,人就会懒洋洋、工作效率低下、头疼、精神紧张、自我感觉不佳等。这一切都可称作非同步。
一昼夜中,人体的机能是不断变化的,病亦如此,而且是严格遵循规律的。就拿高血压来说,早晨血压会升高,白天会下降并趋于正常,夜间又会升高。借助血压计可以测量出血压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人可以根据血压升降的规律服药,而不是死板地一日三次。也就是说,一天服一次药就可以达到稳定血压的目的。少服药可以减少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又可省钱。
同样,针灸和理疗也要选择最佳时刻。选择的时间不当,也许还会造成不良后果。科学家曾经做过实验。他们给家鼠注射了增加肌肉收缩力的药物。药量相同,注射时间不同,结果大相径庭。早上注射,家鼠几乎全军覆没,而晚上注射则无一死亡。
现代生物钟医学的主要研究课题是,研究纠正人体生物节律的方法和药剂。根据“生物钟”选择最佳时刻治疗疾病,能够收到比平时更好的效果。从上个世纪60年代末起使用的方法是借助理疗仪。用得相当多的还有调节褪黑素生成的药物。
要学会维持正确的生物钟,否则就会出现生理和心理紧张。要努力使自己的社会活动节律与自己的生物钟相吻合,这样才能精力充沛和高效率地工作。
1.下列对“生物节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物节律存在于生命的各个阶段,对肌体适应不良生态因素起重要作用。
B.生物节律是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而产生的生物现象。
C.生物的每个器官和系统都有自己的节律,而它们之间又是互相衔接的。
D.生物节律是对人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奇特机制。
2.对“非同步”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生物肌体不适应环境变化而导致肌体故障的状况。
B.生物肌体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生物现象。
C.只用于人因病而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状况。
D.只用于人的肌体适应环境变化而出现的病态或不适感觉。
3.下列对“生物钟医学”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疾病也有其“生物钟”的情况进行治疗。
B.根据身体的肌能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进行治疗和预防疾病。
C.生物钟医学的原理是利用生物节律来影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D.只有根据“生物钟”选择最佳时刻治疗疾病才能有疗效。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乌江自刎(节选)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为诸君溃围,斩将,刈(yì割)旗,三胜之,令诸君知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项王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汝德。”乃刎而死。
太史公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节选自《史记 项羽本纪》)
4、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怜:可怜
B、持短兵接战 战:战争
C、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遭受
D、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乃:才
5、以下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能表现项羽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
① 身七十余战,未尝败北
②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③ 项王乃驰,复斩一都尉,杀数十百人
④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⑤ 乃刎而死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⑤ D、①②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项羽兵败逃到东城,手下只剩二十八名骑兵,他感慨今昔,不由发出了“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悲叹。
B、为了证明自己的失败结局并非不会打仗,项羽率兵几番冲杀,斩将杀士,重创汉军,让部下很是佩服。
C、司马迁肯定了项羽消灭暴秦的伟业,但也为项羽的结局深感惋惜,希望后世能从项羽的故事中吸取教训。
D、乌江亭长停船等候项羽,但项羽自感无颜见江东父老,拒绝他的劝说,而与部下弃马步行作最后的拼杀。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3分)
②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3分)
③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完成8—9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 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之时。
8、这首诗写了__________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本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4分)
9、“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沁园春 长沙》)
(2)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_____,走尽这雨巷。 (《雨巷》)
(3)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荆轲刺秦王》)
(4)_________________,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再别康桥》)
(5)江山代有才人出, 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诗》)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小题。
能说会道也莫言
胡殷红
①莫言的责编拉着我第一次去见莫言,是他的小说《檀香刑》刚刚交到出版社。他虽名“莫言”,我却早已“如雷贯耳”。很早之前,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到北京,我们中国作协宴请他时,除了鲁迅外,他居然百里挑一地只赞美了莫言,而且特别“精确”地把莫言的短篇小说列入世界前五位。
②莫言笑眯眯地坐在我对面,长成那样不能怨他,头发稀疏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挺壮一老爷们儿在前额头上别个彩色发卡,他自己是免得头发阻碍视力,而置别人的视觉感受于不顾就是他的不对了。伸出手来握,在他几十年的老手上,居然看到了儿童般的“胖窝窝”,翘起“二郎腿”,一只肉脚把旧皮鞋撑得鼓鼓囊囊。他的样子自由自在,可笑又可爱:烧包加得瑟。
③莫言看我直勾勾地盯着他的脑袋,憨态可掬地摸摸发卡,生怕我伸手把那劳什子扯下来,其实我也没那么勇。你想啊,挺著名的一个人物了,仍能保持身心的悠然自得,容易嘛!聊到他的中短篇,尤其是说到《透明的红萝卜》,我慷慨地奉献了我能表达出的所有溢美之词。然后,不无遗憾地问他,看样子你以后就写长篇了?没想到,我只问一句,莫言回了我一堆:长中短什么都写,三匹马拉车。我总得从我熟悉的生活写起吧,自己身边的人,自己的亲人都是我小说中的人物。高密东北乡是我的故乡,屋边的街、村口的树、流淌的河,身边熟悉的一切总在我脑子里转。写别的地方,我也写不像啊。只要写长篇我都回老家,触景才生情嘛。
④莫言极狡猾地在媒体面前制造了一个不爱说话的“谎言”。其实,莫言嘴皮子利索得很,莫言“名不符实”。就说他在中国、韩国、日本的演说吧,那叫一个“全球化”,那叫一个得体,那叫一个轰动。莫言告诉我说,他的笔名是自己取的,是因为小时候动手打不过别人,就编顺口溜骂人,学校告到家里来,被爹娘合伙暴打过一顿。噢,莫言是记住了那次为多话而挨的打。开始写小说,就把名字里的一个“谟”字拆开用,想警示自己少说话。我们聊了一个中午,我挤兑他这著名作家抽的是假烟,戴的是假名表,穿的也是假名牌,他这次回答倒简约了:可以省钱嘛。看来,别说见记者,他就是上电视,也是冬天大棉裤小棉袄,夏天布衬衫旧军裤,衣着审美水平“相当凑合”。
⑤30年前,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风行一时,《百年孤独》对莫言的影响可谓“巨大”,但30年后,莫言读到了它的不足,这表明了莫言的进步。他觉得马尔克斯和他有共同的缺点:都把短篇的情节写到长篇里去了。所以,提到“重复”这个问题,莫言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而且列数“老马”作品中的不足时,真能算倒背如流。
⑥在《十月》杂志颁奖会上,莫言的《生死疲劳》拔了头筹。他把古典小说章回体做成小说各章标题,有人说他是“旧瓶装新酒,故弄玄虚”,可这个小伎俩确实是奏效了。尽管我也觉得莫言这么个写法,跟穿旗袍骑自行车似的。对此,莫言给了记者们一个非常合理的说法:我不是想创新出奇,是出于技术上的考虑。章回体的标题字数多,能全面地把这一章的内容概括出来,也希望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我的小说怀念起中国古典文学。大家听听,想通过个小标题就能让现代“哄客”们怀念古典文学,他也太会说辞了。但我确实认为,他让一个地主“猪狗不如”地“千年等一回”,等着做牛、做驴、做猪、做狗、做猴,这种奇思妙想只有莫言那个大脑袋能想出来,看似写历史,又像写现实。这部作品中,有让人读来笑得喷饭、也让人想哭的语言艺术,不服不行。可以说,莫言的每部小说都是语言狂欢,感觉诡异,并且颇具庄子“鲲鹏万里”的想象力,细体味,含意都挺深的。正如他著文说他是在“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
⑦一个作家的创作风格与他本人的经历、性格、气质、心理密切相关。莫言从小懦弱,家里穷,常受人欺负,胆子还小,别说杀鸡,连看杀鸡都不敢,但他的作品却总是“杀气腾腾”。还要按心理学家分析,那一定是他童年“印痕”造成的,难怪他明明能说会道,又总要求自己“莫言”呢!
(选自《名人传记》,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莫言见到“我”时头上别着彩色发卡,是免得头发乱,并阻碍视力,他自己并不在意形象如何,但是怕我伸手把那彩色发卡扯下来。
B.莫言从小懦弱,家里穷,常受人欺负,胆子还小,但他的作品却总是“杀气腾腾”;这种矛盾性也体现在他明明能说会道,却又要求自己“莫言”。
C.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北京赴作协宴会时只赞美了莫言,并特别“精确”地把莫言的短篇小说列入世界前五位。
D.魔幻现实主义曾在中国风行一时。莫言读到《百年孤独》时就认识到了它的不足,认识到了马尔克斯和自己有共同的缺点——都把短篇的情节写到长篇里去了。
E.本文作者在写自己采访莫言时,通过外貌、神态、动作描写等人物描写方法来展示出作家莫言独特的个性特征。
(2)文章②③④段写了莫言的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
(3)请赏析第⑥段画线语句“尽管我也觉得莫言这么个写法,跟穿旗袍骑自行车似的”,并指出其在文中的作用。(6分)
答:
(4)结合全文内容,分析莫言创作的成功因素有哪些,并谈一谈这给你带来的启示。(8分)
答:
第Ⅱ卷(表达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谢谢你们的长期关心,我希望在你们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会搞得更好,如果你们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一定会拔刀相助的。
B.很难找出第二个产业像房地产一样,既与百姓生活休戚相关,又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既关系到万千居民的安居梦,又涵盖着50多个行业的庞大产业群。
C.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
D.有许多人,“下车伊始”,就哇喇哇喇地发议论,提意见,这也批评,那也指责,其实这种人十个有八个都要失败。
1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全面放开二胎”实施以后,新生人口必然会增长,一方面将改善“4—2—1”的家庭结构,另一方面劳动资源增加,也会减轻适龄劳动人口赡养老年人。
B.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源于长期以来各种隐患的叠加,只不过是加上了特定的随机条件,但都必然指向公司管理运行中的问题。
C.当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清廉的、节俭的、艰苦奋斗的,但也有一些党员干部身上还存在不清廉的问题,突出表现就是在旅游和超标准接待上。
D.美国副总统拜登访华期间,在多个北京的公开场合主要谈论“美中积极推进新型大国关系前进”,而不是防空识别区。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中国画也强调“模仿自然”,________,________。但是艺术家不能停留在这里,否则就是自然主义。________。气韵,就是宇宙中鼓动万物的“气”的节奏、韵律。________。________。
①气韵生动,这是绘画创作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绘画批评的主要标准
②它要求艺术家睁眼看世界的形象和颜色,并把它表现出来
③绘画有气韵,才能给欣赏者一种音乐感
④六朝时谢赫提出的“应物象形”“随类赋彩”就是“模仿自然”
⑤艺术家要进一步表现出形象内部的生命,即“气韵生动”的要求
A.②④①⑤③ B.②④③⑤①
C.④②⑤③① D.④②①③⑤
15.请从下面一段文字中找出有关“青海弧菌”的五个关键词或短语。(5分)
发光细菌是能发出绿色可见光的细菌,主要栖息地在海洋,绝大多数发光细菌是海洋性的。青海弧菌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种非致病性淡水型发光细菌。一旦接触到有毒物质,其发光强度就会受到影响,它们的发光强度和水样中有毒物质的类型、浓度密切相关,这些生物学特性使得青海弧菌成为难得的水质检测材料,这在上海苏州河治理、汶川水质安全快速检测中已经得到验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是关于“名人故里之争”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出横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字。(6分)
在文化遗产开发中出现的严重问题和不良现象包括:打着传承名人文化的旗号争夺名人故里,表面看是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实际上是____①____,名人故里之争对于中华遗产经济价值的过度追求,已然将文化遗产商品化。兴建假文物,对文化遗产进行不恰当的商业利用和运营,过度的商业炒作和破坏性开发,____②____;盲目举办祭拜活动,缺乏严肃性,造成传统文化内涵被严重扭曲。一些地方肆意炒作负面文化现象、历史人物和文艺形象,产生了____③____,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
②
③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个偶然的意念,会成为改变一生的重要决定。也许只因为听到一句话,也许只因为读到一行字,也许只因为看到一幅画,也许只因为听到一首歌,也许只因为偶然抬头望见窗外的一朵云……一念之间,人生走出了另一条路。
请以“一念之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立意自定。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 参
1.D 2.A 3.D
4、C 5、B
6、C(司马迁对项羽的结局并未感到惋惜,认为是他咎由自取。)
7、①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在心中没有羞愧吗?(“纵”、“独”、“于心”的倒装)
② (项羽)骄傲自大,夸耀战功,只知道运用自己的智谋而不学习古人的经验。(省略的主语、“自矜功伐”、“师古”)
③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门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到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定语后置、名词动用、“祖”)
(4分)重阳节(1分),“九日”、“登高”、“饮酒”、“菊”均可(每空1分)
(7分)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2分)。诗人一是直接抒情,“遥怜”一词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担忧直接表现出来(2分);二是以想像的手法描绘了长安故园纷飞的战火,断垣残壁间丛丛寂寞开放的菊花,以写故园菊来写故园长安,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幅鲜明的战乱图,从而形象地表达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3分)(务必要结合诗句分析正确)
10.(1)粪土当年万户侯 (2)到了颓圮的篱墙 (3)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4)软泥上的青荇 (5)各领风骚数百年
11、(1)解析:选CD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项,还赞美了鲁迅。D项,30年后,莫言认识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不足。
(2)、参:①率性自然、自由自在,可笑可爱:一壮老爷们儿在前额头上别个彩色发卡;造型保持冬天大棉裤小棉袄,夏天布衬衫旧军裤。②生活俭朴:见记者穿破皮鞋,抽的烟、戴的表、穿的衣服都不讲究。③善于自警:嘴皮子利索,演说有“全球化”境界,但以笔名“莫言”来警示自己少说话,狡猾地在媒体面前制造了一个不爱说话的“谎言”。(每点2分,共6分)
(3)、参:①赏析:用“穿旗袍骑自行车”的比喻手法,写出莫言小说的现代性内容与古典小说章回体式的小说各章标题的巨大反差,使得语言更形象生动。(3分)
②作用:此句承上启下,用“尽管”一词承接了上文某些人评价“故弄玄虚”,过渡到下文莫言对自己创作手法的解释,表达了莫言创作理念中对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重视与坚持。(3分)
(4)参:①创作应从熟悉的生活写起。莫言写作时,笔下流淌的是他的故乡——高密东北乡。他的故乡屋边的街、村口的树、流淌的河,身边熟悉的一切。②批判地继承外国文学传统。莫言的创作曾受到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百年孤独》的巨大影响,后也发现了马尔克斯创作的不足之处。③继承中国古典文学各章标题。④我们平时的作文写作也应该立足于写自己熟悉的生活,素材可以优先选择自己的高中、自己的父母、自己的朋友,有真实感受才能写出真情。(每点2分)
12、D(D下车伊始:指官吏初到任所。A、拔刀相助:形容见义勇为,打抱不平。B、“休戚相关”: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程度过深,应为“息息相关”。C、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13、解析:选B A项,成分残缺,在“赡养老年人”后添加“的负担”;C项,句式杂糅,可改为“突出表现在旅游和超标准接待上”;D项,语序不当,“多个北京的公开场合”可改为“北京的多个公开场合”。
14.解析:选C 第④句举例证明上句观点,第②句进一步解释“模仿自然”的内涵,第⑤句承接上文提出“气韵生动”的要求,第③句指出“气韵”的重要性,第①句对“气韵生动”作出总结评价。
15.发光细菌、非致病性、淡水型、水质检测材料、验证。
16.参:①竞相争抢经济利益 ②使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③不良的社会影响 (大致意思相同即可,每句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