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是《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本册教科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本学期共有学生xx人,大多数都是本地生。其中男同学xx人,女同学xx 人。通过五年的学习,大多数同学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在语文学习中,多数同学上进心较强,为了取得好成绩认真听讲,仔细作业,有着扎实的基础知识。但仍有少数同学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自觉学习的习惯,不认真学习,作业拖拉,成绩不理想。希望通过本学期的努力,从抓后进,保优生入手,争取让我班的语文成绩有所提高。
三、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9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教材共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背起行装出发吧,去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重温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一首歌,一幅画,一件小工艺品……一段美好的艺术之旅。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四、教学目标
1.有较强的识字能力。本册要求会写180个字。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4.积累语言,鼓励运用。
5.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6.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表达效果。
7.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8.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30篇。
9.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10.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五、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2.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
3.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判断。
4.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5.学会理解和运用“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等读写方法。
6.能够珍视自己的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修能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7.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
8.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二)教学难点
1.加强阅读基本功训练,指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
2.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让学生学写活动总结。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六、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工作。钻研《新课标》、教材,精心备课、上课,认真、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单元过关。
2.实行分层教学,作业分层布置。好的学生侧重能力型作业,如阅读(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课后习题、习作;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侧重基础性作业,如听写,基础,也适当布置少量的能力型作业。
3.以“双主题阅读”为重点,继续开展自主阅读(讲读课文重点片段、略读课文写作技巧片段)。
4.让优秀小组长为我分忧解难。
5.加强对后进生的轮流辅导工作。课后,注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好所学的新知识;认真、及时地批改学生的作业。
6.注重向别的老师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丰富个人的教学经验。
七、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安排
| 周次 | 时 间 | 教 学 内 容 | 课 时 | 机动课时 | 备注 |
| 1 | 9.2-9.6 | 1草原(2课时) 2丁香结(2课时) 3古诗词三首(2课时) | 7 | 1 | 9月2日 正式上课 |
| 2 | 9.9-9.12 | 4*花之歌(1课时) 习作:变形记(2课时) 语文园地一(2课时) | 6 | 1 | |
| 3 | 9.16-9.20 | 单元自测、评析(2课时) 5、七律·长征(2课时) 6狼牙山五壮士(2课时) | 7 | 1 | |
| 4 | 9.23-9.27 | 7 开国大典 (2课时) 8 *灯光(2课时) 口语交际:演讲(1课时) 习作:多彩的活动(2课时) | 8 | 1 | |
| 5 | 9.29-9.30 | 语文园地二 | 2 | ||
| 6 | 10.8-10.12 | 单元自测、评析(2课时) 9 竹节人(2课时) | 4 | ||
| 7 | 10.14-10.18 | 10宇宙生命之谜(2课时) 11 *故宫博物院 (1课时) | 4 | 1 | |
| 8 | 10.21-10.25 | 习作:___让生活更美好(2课时) 语文园地三(2课时) 单元自测、评析(2课时) | 7 | 1 | |
| 9 | 10.28-11.1 | 12 桥(2课时) 13 穷人(2课时) 14*在柏林(1课时) | 6 | 1 | |
| 10 | 11.4-11.8 | 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1课时) 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2课时) 语文园地四(1课时) 单元自测、评析(2课时) 快乐读书吧(1课时) | 8 | 1 | |
| 11 | 11.11-11.15 | 期中复习(2课时) 15 夏天里的成长 (2课时) 16 盼(2课时) | 7 | 1 | |
| 12 | 11.18-11.22 | 习作例文:(2课时) 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2课时) 单元自测评析(2课时) | 6 | ||
| 13 | 11.25-11.29 | 17 古诗三首(2课时) 18 只有一个地球(2课时) 19* 三黑和土地(1课时) 20*青山不老(1课时) | 7 | 1 | |
| 14 | 12.2-12.6 | 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半(1课时) 习作:学写倡议书(2课时) 语文园地六(1课时) 单元自测、评析(2课时) | 6 | ||
| 15 | 12.9-12.13 | 21 文言文二则(2课时) 22月光曲(2课时) 23*京剧趣谈(1课时) | 6 | 1 | |
| 16 | 12.16-12.20 | 口语交际:聊聊书法(1课时) 习作:我的拿手好戏(2课时) 语文园地七(2课时) | 6 | 1 | |
| 17 | 12.21-12.25 | 单元自测、评析(2课时) 24少年闰土(2课时) 20好的故事(2课时) | 6 | ||
| 18 | 12.23-1.27 | 2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1课时) 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1课时) 习作:有你,真好(2课时) | 4 | ||
| 19 | 12.30-12.31 | 语文园地八 (2课时) 单元自测、评析(2课时) 期末复习(3课时) | 7 |
| 20 | 1.2-1.3 | 期末复习 | 7 | ||
| 21 | 1.7-1.10 | 期末复习 | 7 |
一、基本情况
经过五年的学习,多数学生已经具备了识字和阅读课外书的能力,学习目的逐渐明确,学习态度逐步端正,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但也有部分学生还是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外阅读习惯差,知识面狭窄,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差,作文内容空洞,成绩还不尽人意。本学年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学年,因此,必须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上多下功夫,树立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以期成绩能稳步提高,为升入初中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和谐发展奠定基础。教材内容的编排注意简化头绪,梯次展开,分段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并加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
三、教学目标
1.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中华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爱我中华,培养学生炽热的爱国情怀,树立法制观念,严守规则、遵守法律,受到高尚情操和爱美情绪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科学精神和健全人格,立志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认识138个字,会写1个字,会使用字典、词典,有较强的识字能力。
3.能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4.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6.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文化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7.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
9.学习浏览,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10.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习写说明书、广告词。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符号。
11.能用普通话交谈,乐意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12.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四、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识字写字方面:鼓励学生通过其他渠道主动识字,增加识字量,在读写的过程中进行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汉字,加强对学生钢笔字的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阅读教学方面: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词句训练,积累语言;引导学生把握内容,体会感情;指导学生精心阅读,领会方法,并向课外扩展延伸。
4.口语交际教学:要明确要求,注意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把口语交际训练和日常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并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
5.习作教学: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引导学生多写多练,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