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古汉语专题词汇部分练习题与解答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20:09:03
文档

古汉语专题词汇部分练习题与解答

词汇部分练习题与解答一.说明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与现代汉语的差异:1.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吕氏春秋·慎行》)相信:指互相信任;句中是两个词。现代汉语是一个词,信任。2.故祸莫惨于欲利,悲莫大于伤心。(司马迁《报任安书》)伤心:指精神上受到伤害;句中是两个词。现代汉语是一个词,非常悲痛。3.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为律,后主所是著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汉书·杜周传》)当时:指法律要适应时代;句中是两个词。现代汉语是一个词,指特定的时间。4.是子才,由于公;不才,亦由于公。”
推荐度:
导读词汇部分练习题与解答一.说明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与现代汉语的差异:1.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吕氏春秋·慎行》)相信:指互相信任;句中是两个词。现代汉语是一个词,信任。2.故祸莫惨于欲利,悲莫大于伤心。(司马迁《报任安书》)伤心:指精神上受到伤害;句中是两个词。现代汉语是一个词,非常悲痛。3.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为律,后主所是著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汉书·杜周传》)当时:指法律要适应时代;句中是两个词。现代汉语是一个词,指特定的时间。4.是子才,由于公;不才,亦由于公。”
词汇部分练习题与解答

  一.说明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与现代汉语的差异:

  1.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吕氏春秋·慎行》)相信:指互相信任;句中是两个词。现代汉语是一个词,信任。

  2.故祸莫惨于欲利,悲莫大于伤心。(司马迁《报任安书》)伤心:指精神上受到伤害;句中是两个词。现代汉语是一个词,非常悲痛。

  3.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为律,后主所是著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汉书·杜周传》)当时:指法律要适应时代;句中是两个词。现代汉语是一个词,指特定的时间。

  4.是子才,由于公;不才,亦由于公。” (《周书·文帝纪下》)由于:依赖于、凭借于;句中是两个词。现代汉语是一个词,表原因。

  二.说明下列句中加线词语在句中的意义现代汉语的异同:

  1、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左传·成公三年》)于是:在这个时候的意思。

  2、言者所以得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得意:领会话中的旨趣。

  3、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孟子·梁惠王上》)妻子:指妻子儿女

  4、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孟子·滕文公上》)虽然:虽然如此。

  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知道:了解和掌握道。

  6、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战国策·齐策》)地方:土地方圆。

  7、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其实:枳树的果实。

  8、其妻闻其病除,从百余里来省之,止宿交接,中间三日发病,一如佗言。” (《三国志·魏志·华佗传》)中间:从见面到“发病”。

9、(夏)馥顿足而叹曰:“孽自己作,空污良善。”(《后汉书·夏馥传》)自己:由自己。

10、孔君平疾笃,庾司空为会稽,省之,相问讯甚至。(《世说新语·方正》)甚至:指十分周到。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并说明其中的连绵词或叠音词:

  1. 斤斤其明(《诗经·周颂·执竞》)斤斤:叠音词,明察。

  2.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不可食。(《史记·平准书》)陈陈:叠音词,指太仓里的陈粮

  3.于是焉河伯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庄子·秋水》)望洋:仰视的样子,叠韵联绵词

  4.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杜甫《北征》)密勿:黾勉,努力,双声联绵词。

  5。见君子,忧心怲怲。(《诗经·小雅·頍弁》)怲怲:忧愁的样子,叠音词

  6.习习谷风,以阴以雨。(《诗经·邶风·谷风》)习习:微风和疏的样子,叠音词

  7.春日迟迟(缓慢的样子,这里形容天一天一天变长),采蘩祁祁。(《诗经·豳风·七月》)迟迟:缓慢的样子,这里形容天一天一天变长。叠音词。祁祁:盛多的样子,叠音词。

  8.绸缪束薪。(《诗经·唐风·绸缪》)绸缪:叠韵联绵词,缠束的意思。

  9.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史记·刺客列传》)须臾:双声叠韵联绵词,指时间短暂。

  10.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陶渊明《桃花源记》)仿佛:双声联绵词,指隐隐约约。

  四.说明下列句中偏义复词的词义和在句中的意义:

  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战国策·魏策》)休祲:休,吉兆。祲,妖氛。句中只有“祲“的意思

  2.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史记·刺客列传》)得失:得,得到。失,失去,过失。句中只有“失“的意思。

  3.将军(指霍光)领天下,谁敢言者?缓急相护,但恐少夫无意耳。(《汉书·外戚传》)缓急:缓,慢。急,快。句中只有“急“的意思。

  4.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周易·系辞上》)风雨:风,刮风。雨,下雨。句中只有“急“的意思。车马:车,车子。马,马匹。句中只有“车”的意思。

  5.大夫不得造车马。(《礼记·玉藻》)车马:车,车子。马,马匹。句中只有“车”的意思。

  6.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异同:异,不同。同,相同。句中只有“异”的意思。

  7.贾有汤镬之罪,请自屏于胡貉之地,唯君死生之。(《史记·范雎列传》)死生:死,死亡。生,活命,保全性命。句中只有“生”的意思。

  8.爪牙不足以供嗜欲,驱走不足以避利害。(《汉书·刑法志》)利害:利,好处。害,祸害。句中只有“害”的意思。

  9.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鱮,相教慎出入。(汉乐府《枯鱼过河泣》)出入:出,出去。入,进来。句中只有“出”的意思。

  五、按照繁体字的意义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后来 皇後 怒發冲冠 引而不髮 五谷豊登(後来 皇后 怒髪衝冠 引而不發 五榖豊登)

  里外 古文匯编 幹戈 干事 主干 干湿  一國两製(裏外 古文彙编 干戈 幹事 主幹 乾湿 一国两制)

  六.说明下列各组异体字的类型:

  1.暖煖 貓猫 甎磚  睹覩(同为形声字,义符不同。)

  2.綫線 螾蚓 猨猿 綉繡(同为形声字,声符不同。)

  3.鄰隣 胷胸 畧略 稾稿(同为形声字,声符和义符相同,但位置不同。)

  4.岳嶽 邨村 泪淚 岩巖(造字方式不同。前一个是会意字,后一个是形声字。)

  七.阅读古注,说明句中的假借字:

  1.《诗经·小雅·棠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毛传:“务,侮也。”(“务”假借为“侮。”)

  2.《荀子·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王先谦集解引王念孙:“生读为性。”(“生”假借为“性。”)

  3.《书·尧典》:“播时百谷。”郑玄注:“时读曰莳”。 (“时”假借为“莳”。)

  4.《汉书·贾谊传》:“平居不可屈信。”颜师古注:“信读曰伸。”(“信”假借为“伸”。)

  5.《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郭庆藩注:“辩读为变,与‘正’对文。辩、变古字通。”(“辩”假借为“变”。)

  6.《孟子·公孙丑上》:“以齐王,由反手也。”清代焦循的《孟子正义》引《音义》云;“由,义当作犹,古字借用耳。”(“由”假借为“犹”。)

  八.写出与句中加线词相对应的现代汉字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1.燕尔新昏,如兄如弟。(《诗经·邶风·谷风》)         昏——婚  

  2.亡不越竟,反不讨贼。(《左传·宣公二年》)           竟——境  

  3.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孟子·梁惠王下》)        反——返

  4.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诗经·齐风·南山》)        取——娶

  5.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庄子·盗跖》)      保——堡

  6.实左右商王。(《诗经·商颂·长发》)           左——佐

  九.根据释义对下列各组词进行义素分析:

  1.哭 号

(1)《说文》:“哭,哀声也。”《论语·述而》:“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哭:[人] + [不带呼号或述说] + [表示悲哀的情绪] + [发声])

(2)《说文》:“号,呼也。”《庄子·养生主》:“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

(号:[人] + [带有呼号或述说] + [表示悲哀的情绪] + [发声])

  2.刻 镂

  (1)《尔雅·释器》:“金谓之镂,木谓之刻。”《荀子·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刻:[在木头上] + [用刀具雕])

  (2)《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刻桓公桷。”(镂:[在金属上] + [用刀具雕])

  3.贫 穷 

  (1)《说文》:“财分少也。”《史记·主父偃列传》:“家贫,假贷无所得。”(贫:[钱、物等] + [缺乏])

  (2)《说文》:“穷,极也。”《尚书·微子之命》:“永世无穷。”(穷:[空间、时间等] + [终极,达到终极])

  十.说明下列句中加线词在句中的意义:

  1. 共饭米熬谷。(《周礼·地官·舍人》)1. 熬:指烤干。

  2. 艺麻如之何?(《诗经·齐风·南山》)2. 艺:种植。

  3. 为山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孟子·离娄上》)3. 因:凭借。

  4. 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史记·孟子荀卿列传》)4. 废:放下。

  5. 或脱简,或脱编。”(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 5. 编:指用来穿连竹简的绳子。

  6. 六军既没,州郡兵多,但当用之,不宜横设赏募以乱常典。(《晋书·马隆传》) 6. 横:恣意。

  7. 是黑牛也,而白题。(《韩非子·解老》)7. 题:题:额头。

  8. 宽既通《尚书》,以文学应郡举,诣博士受业。(《史记·儒林列传》)8. 文学:指文献典籍。

  9. 今子生文明之世,乃何自苦如此。(《南史·陶潜传》) 9. 文明:指社会昌明。 

  10. 郑人击简子中肩,毙于车中。(《左传·哀公二年》)10. 毙:倒下。

  11. 凡公女嫁于敌国,姊妹,上卿送之(《左传·桓公三年》)11. 敌:指地位差不多。

  12. 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礼记·乐记》)12. 俭:指约束自己,不放纵。

  13. 空谷传响。(《水经注·汉水》) 13. 响:指回声。

  14. 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墨子·节葬下》)14. 亲戚:指父母。

15. 彼君子女,绸直如发。(《诗经·小雅·都人士》)15. 绸:密。

十一.说明下列各词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一)间

  1.从门间窥其夫。(《史记·管晏列传》)1.门缝,本义。

  2.天地间,人为贵。(曹操《度关山》) 2.之间,引申义。

  3.则美丑有间矣。(《淮南子·俶真》)3.距离,引申义。

  4.乃用陈平计,间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4.离间,引申义。

  5.忧念遑遑,未有间宁。(《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5.空闲,引申义。

  (二) 节

  1. 竹,外有节理,中直空虚。(《史记·龟策列传》)1. 竹节,本义。

  2.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庄子·养生主》) 2. 骨节,引申义。

  3. 长歌赴促节。(陆机《拟古诗》)3. 节奏,引申义。

  4. 礼不逾节。(《礼记·曲礼上》)4. 法度,引申义。

  5. 时穷节乃见。(文天祥《正气歌》)5. 节操,引申义。

  (三)徒 

  1. 舍车而徒。(《周易·贲卦》)1. 步行,本义。

  2. 彼徒我车,惧其侵轶我也。(《左传·隐公九年》) 2. 步兵,引申义。

  3、旦而皆召其徒,无之。(《左传·昭公四年》) 3. 跟从的人,引申义。

  (四)官

  1.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论语·子张》) 1. 馆舍,本义。

  2、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荀子·强国》)2. 官署,引申义。

3.耕、渔与陶,非舜官也。(《韩非子·难一》)3. 官职,引申义。

  4、百官以治,万民以察。(《周易·系辞下》)4. ,引申义。

  十二.解释下列各词的句中义和今义,并说明古今的意义发生了什么变化:

  1.菜

  虽疏食菜羹,必祭。(《论语·乡党》)     ( 植物类的菜;各种菜肴。扩大)

  2.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孟子·尽心上》)         (木匠。各种有技术的工人。扩大)

  3.响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       (回声。声响扩大。)

  4.采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诗经·周南·关雎》)(指采摘植物的果实等有用的部分。指采取。扩大。)

  5.宫

  边伯之宫近于王宫,王取之。(《左传·庄公十九年》)(居住的房屋。帝王住的宫殿。缩小。)

  6.禽

  终日不获一禽。(《孟子·滕文公下》)(走兽总名。主要指飞禽。缩小)

  7.寡

  宫无拘女,故天下无寡夫。(《墨子·辞过》)(指无妻无夫的人。只是指失去丈夫的女性。缩小。)

  8.汤

  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孟子·告子上》)(热水。指汁水特别多的一种副食品。转移。)

  9.史

  董狐,古之良史也。(《左传·宣公二年》)(古代的一种文职人员。主要指历史。转移。)

  10.孩

  若婴儿之未孩。(《老子》二十章)(婴儿笑。指幼童。转移。)

  11.乐府

  内有掖庭材人,外有上林乐府。(《汉书·礼乐志》)(指汉代采诗的一种音乐机关。指一种诗体。转移。)

  12.涕

  悲愁垂涕相对。(《列子·汤问》)( 眼泪。鼻涕。转移。)

  13.诬

  不能行而言之,诬也。(《大戴礼记·曾子立事》)(指说话夸大失实。欺骗。词义加重。)

  14.谤

  近臣谏,远臣谤。(《国语·楚语》)(议论批评过失。毁谤。词义加重。)

  15.购

  韩取聂政尸暴于市,悬购之千金。(《战国策·韩策二》)(重金收买。指一般的买。词义减轻。)

  16.爪牙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国语·越语上》)(指得力的武臣、卫士。指帮凶一类的人。情感色彩不同。)

  17.妖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曹植《美女篇》)(年轻漂亮。妖邪不正。情感色彩不同。)

  18.媚

  公之媚子,从公于狩。(《诗经·秦风·驷驖》)(亲爱、喜爱。有取悦于人。情感色彩不同。)

  19.祥

  是何祥也?吉凶安在?(《左传·僖公十六年》)(预兆。指吉兆。情感色彩不同。)

  20.瑞

  占者因其野泽之物,巢集城宫之内,则见鲁国且凶,传主人不吉之瑞矣。(《论衡·指瑞》)(征验。主要指吉兆。情感色彩不同。)

  21.深刻

  刑法深刻,它政被乱。(《汉书·食货志上》)(严刻,不宽缓。不肤浅。情感色彩不同。)

  十三.解释下列各组词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它们的异同:

  1.周 比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1.同:都有结合的意思。异:感情色彩不同,周是以义合,比是以利合。

  2.宫 室

  父母妻子皆同其宫。(《墨子·号令》)

  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论语·先进》)2.同:住处。异:范围大小不同,宫指整个住宅;室指房间。

  3.撼 摇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宋史·岳飞传》)

  东风摇百草(《古诗十九首》之九) 3.同:对物体施加力量。异:状态不同,撼的力度大,猛烈。摇的力度小。

  4. 诛 弑

  诛暴国之君如诛。(《荀子·正论》)

  是以臣或弑其君,下或弑其上。(《荀子·富国》)  4.同:杀。异:施事受事的关系不同。诛常指杀有罪者或无道者。弑指在下位者杀在上位者。

  5.完 备 

  巢非不完也。(《荀子·劝学》)

  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荀子·天论》)

具备不缺少。5.同:都表示没有缺失。异:完是完整,没有残缺。备是各部分齐

音韵部分练习题及解答

   一、填空:

     1. 韵图大约产生于____唐末五代______时期,盛行于___宋元明清_______;_宋元时代的__的韵图属于前期,___明清时代的_______的韵图属于后期。

   2. __唐代________有三十字母系统, __宋代________有三十六字母字母系统。 _三十六字母_______是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字母系统。

   3._南北朝_________ 以前,诗歌押韵没有法定标准,大部分作品押的是__自然________韵,即按照当时的共同语音系押韵。到了__唐朝____《切韵》____,被定为官韵,作为科举考试中文人必须遵守的押韵标准。

   4.“官韵”长期影响了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界特别是传统诗歌,而不仅仅是科举。宋王朝为了让文人使用起来方便,在纂修__《广韵》《集韵》________之外,还为这个系统编写了简缩本的_《礼部韵略》__,作为读书人手头必备的手册式工具书。

   5.到南宋与北方的金朝对峙时期,金朝学者索性把同用的韵都合并在一起,并且略加调整,成为_106韵的平水__韵系统。

   6._公元1229年__年,__金朝的王文郁;刘渊___编了一本韵书叫《平水新刊韵略》,分106韵;公元1252年,又有 编了一本《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分107韵。

   7.从__唐代________规定了“同用”的《切韵》系统到平水韵,这个一脉相承的官韵系统在文化界的影响一直很大,千年内的近体诗用韵都以它为准绳。

   8.从宋朝就有人试图分辨上古的韵部系统,___清_______代_顾炎武_________开始把古韵分为十部,以后有更多的学者陆续对他的系统加以修正改进,近人__王力________定上古韵为30部,这是数百年来学者对古韵分部的总结。

   9.构成韵部的语音条件是__韵腹、韵尾相同________ ,但一个韵部里边还包含由介音区别的不同韵母。诗歌押韵以及谐声字等都不能反映出介音的差别,音韵学家就凭借《切韵》音系的韵、开合、四等条件,给各韵部分出不同的韵类,再为各韵类拟测出韵母。

   10.__元代周德清________所著的__《中原音韵》________是近代音的代表作。

  二.汉语拼音注出下列反切的普通话读音:

   职吏切 zhì 先机切 xī 彼役切 bì 力至切 lì

  博怪切 bài 之芮切 zhuì 苦到切 kào 五劳切 áo

  奴教切 niào 敕九切 chiǔ 胡南切 hán 乌感切 ǎn

  既剪切 jiǎn 卢困切 lùn 乌浪切 àng 乌光切 wāng

  于惊切 yīng 赤之切 chī 居吏切 jì 宜寄切 yì

  乌各切 è 于希切 yī 武夫切 wū 莫故切 mù

   三.说明下列诗词的韵脚和韵部

  解题示例:

  〖 〗表示韵脚。(韵部用“冬”或冬韵均可)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冬)。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钟)。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钟)。

  1. 送友人东归  戴叔伦

  万里杨柳色,出关送故〖人〗(真)。

  轻烟拂流水,落日照行〖尘)〗(真)。

  积梦江湖远,忆家兄弟〖贫〗(真)。

  徘徊灞亭上,不语自伤〖春〗(谆)。

  2. 崔氏东山草堂  杜甫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真)。

  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真)。

  盘剥白鸦谷口粟,饭煮青泥坊底〖芹〗(欣)。

  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真)。

  3. 寓居沣上精舍寄于张二舍人  韦应物

  万木丛云出香阁,西连碧涧竹林〖园〗(元)。

  高斋独宿远山曙,微霰下庭寒雀〖喧〗(元)。

  道心淡泊对流水,生事萧条空掩〖门)〗(魂)。

  时忆故交哪得见,晓排阊阖奉明〖恩〗〗(痕)。

  4. 使青夷军入居庸(之一)  高适

  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寒)。

  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寒)。

  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寒)。

  莫言关塞极,雨雪尚漫〖漫〗(桓)。

  5. 草阁  杜甫

  草阁临无地,柴扉永不〖关〗(删)。

  鱼龙回夜水,星月动秋〖山〗(山)。

  久露晴初湿,高云薄未〖还〗(删)。

  泛舟惭小妇,漂泊损红〖颜〗(删)。

  6.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史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仙)。

  云边雁断胡天月,垅上羊归塞草〖烟〗(先)。

  迴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先)。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仙)。

  7. 玉台观  杜甫

  中天积翠玉台〖遥〗(宵),

  上帝高居绛节〖朝〗(宵)。

  遂有冯夷来击鼓,始知嬴女善吹〖箫〗(萧)。

  江光隐见鼋鼍窟,石势参差乌鹊〖桥〗(宵)。

  更有红颜生羽翰,便应黄发老渔〖樵〗(宵)。

   8. 和乐天早春见寄  元稹

  雨香云深觉微〖和〗(戈),

  谁送春声入棹〖Z歌〗(歌)。

  萱近北堂穿土早,柳偏东面受风〖多〗(歌)。

  湖添水色消残雪,江送潮头涌漫〖波)〗(戈)。

  同受新年不同赏,无由缩地欲如〖何〗(歌)。

  9、水调歌头•中秋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先韵)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先韵)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寒韵)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删韵)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先韵)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先韵)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先韵)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先韵)

文档

古汉语专题词汇部分练习题与解答

词汇部分练习题与解答一.说明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与现代汉语的差异:1.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吕氏春秋·慎行》)相信:指互相信任;句中是两个词。现代汉语是一个词,信任。2.故祸莫惨于欲利,悲莫大于伤心。(司马迁《报任安书》)伤心:指精神上受到伤害;句中是两个词。现代汉语是一个词,非常悲痛。3.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为律,后主所是著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汉书·杜周传》)当时:指法律要适应时代;句中是两个词。现代汉语是一个词,指特定的时间。4.是子才,由于公;不才,亦由于公。”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