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道德与法治主观题解题方法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20:09:01
文档

道德与法治主观题解题方法

思想品德主观题解题方法归纳一、“材料说明了什么”、“反映了什么现象”、“表明了什么”1、注意要透过现象看本质(1)概括材料的重要内容(现象)——材料观点,(2)上升到所学的观点和原理(本质)——书本知识2、图表类:首先要注意看图表的标题,一般来说标题直接反映了图表的内容;还要注意图表下的注释其次要做到“三比较”,即横向比(看差别)、纵向比(看变化)、综合比(概括整个图表的中心内容)。比较项目多的要进行归类,结论表述常用“多数、大部分……”或“少数”回答三要素:(1)时间(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
推荐度:
导读思想品德主观题解题方法归纳一、“材料说明了什么”、“反映了什么现象”、“表明了什么”1、注意要透过现象看本质(1)概括材料的重要内容(现象)——材料观点,(2)上升到所学的观点和原理(本质)——书本知识2、图表类:首先要注意看图表的标题,一般来说标题直接反映了图表的内容;还要注意图表下的注释其次要做到“三比较”,即横向比(看差别)、纵向比(看变化)、综合比(概括整个图表的中心内容)。比较项目多的要进行归类,结论表述常用“多数、大部分……”或“少数”回答三要素:(1)时间(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
思想品德主观题解题方法归纳

一、“材料说明了什么”、“反映了什么现象”、“表明了什么”

1、注意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1)概括材料的重要内容(现象)——材料观点,

(2)上升到所学的观点和原理(本质)——书本知识

2、图表类:

首先要注意看图表的标题,一般来说标题直接反映了图表的内容;还要注意图表下的注释

其次要做到“三比较”,即横向比(看差别)、纵向比(看变化)、综合比(概括整个图表的中心内容)。比较项目多的要进行归类,结论表述常用“多数、大部分……”或“少数”

回答三要素:(1)时间(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以来,近年来……)

           (2)主体(我国,某市,某校、学生、居民……)

(3)内容(现象——本质)

二、材料体现了那些知识和道理?材料怎样体现……

1、寻找材料内容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首先思考材料中反映了哪些内容?然后寻找与这些内容有联系的课本知识,全部写上去。(答案到课本上找)

2、材料如何体现……: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教材中的知识点

三、青少年怎么做(打算、启示)

从以下两方面回答:思想觉悟上、行动上

常用:思想上:树立……意识、观念、培养……责任感、精神

行动上:①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如……

②加强宣传……③敢于、善于同……的行为作斗争(劝阻、举报)

④向……提建议

四、谈启示

一般思路:看清材料、找出关键词句,联系课本知识,明确主体角度,一点一点写结论:

1、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有道理则写,通常是课本中的重要观点、重要性等)

2、怎么做(国家、企业、社会、个人(公民、青少年、消费者、经营者)等角度

【注意】重点写怎么做;要结合材料得出结论。

五、重要意义

1.答题模式:“有利于”

2.确定答题角度:仔细考虑这件事情会对谁、什么事产生影响?这些谁和事就是角度。

常用的角度:

对个人(自己、他人、市民、青少年、消费者、经营者等)

对集体(企业、学校、班级某市、某村、家庭等);  

对对国家、社会、民族    对某项工作 、事业

【注意】1、要从“直接意义”写到“间接意义”    2、 要结合材料

六、(针对某活动、)谈“为什么?理由?依据?必要性?”

一般从下列几个角度来思考:

(1)相关内容的重要性、法律上的权利或义务、道德义务、责任等(到课本上找,属于理论依据)                   

(2)相关现状(如国情,属于现实依据)(可能在课本中,也可反映在材料中)

(3)这样做的意义或不这样做的危害。

【注意设问】结合原理型:先将原理写好,后写其他理由。

            结合材料型:先概括材料中反映的现状,再写重要性、意义等其他理由

七、谈谈对……认识、看法、理解、说服某人

可按照“判断表态—阐述道理—明确做法”的思路来作答。即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角度作答。步骤:

(1)是什么:即题目说的是一件什么事(反映了什么、是……的体现、表现)或题目观点是对是错

(2)为什么:即说(做)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意义或(错误的)危害

(3)怎么做:即党、国家、企业、个人(公民、青少年、消费者)等采取哪些措施

八、运用(联系、结合、根据)……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从……知识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

解答方法:

(1)首先把要运用(联系、结合、根据)的相关书本知识完整的写出来

(2)其次利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中具体问题情境具体展开分析

九、评析题

(一)评析行为:

1、首先要分清有几种行为,

2、有合理行为的,则要加以肯定,并分析说明理由(理由:道德的要求、法律的规定、这样做的重要性、重要意义、重要作用等);

3、有错误行为的,则要分三个步骤分析

①是什么:指出行为的性质和后果(例如:是违法行为,不道德的行为,不负责任、没有……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的谴责)

②为什么:分析说明理由(用道德的要求、法律的规定、重要性,教材的某些理论观点、这样做的危害);

③怎么做:指出正确做法。

(二)评析观点:

①整体判断观点(语言、观念)的对或错;

②找出正确合理的成分加以肯定,并分析说明理由

③找出错误的内容,并分析说明理由

④总结结论(写成正确的观点)。

(三)评析题的变形:

①问“这个观点(做法)对吗?为什么?

②你如何“看待”、“评价”这个观点(做法、行为)?

③请指出这个观点(行为)的错误之处。

④请运用……原理(观点、关系)分析这个行为(观点)。

此类问法实质是评析题,一般可按评析题的思路组织答案。

十、谈……(材料、两者)之间的联系

方法:按总、分、分的步骤回答:

A与B两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作用、A对B的作用……、B对A的作用……

十一、措施类、建议类

一般思路:“谁”用什么方式“解决”什么问题 注意:主体一定要写,措施要有针对性

常用主体角度:国家(、有关部门)、社会、集体(学校、企业、社区、家庭)、公民个人(青少年、消费者、经营者等)

步骤:1、认真审材料,把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找出来(存在的问题、原因等)

2、针对不同的具体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分别提出解决办法

(如:法治、德治、国策、战略、监督管理、教育、科技创新、宣传、奖惩等)

十二、情境——做法——理由

一般思路:先写怎么做,再写这样做的理由(课本上的知识原理)

【注意】1、一定要将做法和理由一一匹配,要有针对性

        2、原理一定要找准,不能笼而统之,讲究精确

十三、社会实践类试题:这是最近几年中考的常见题型,现介绍几类常见题目:

(一)简要说明课题研究(活动)的目的/意义/感悟/收获

可以围绕三方面来思考、回答:

1.知识方面:如通过该活动让我们获取了…知识,或加深对…认识

2.能力方面:通过该活动的形式可以提高或锻炼我们…能力(如提高自己收集整理信息资料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等)。

3.觉悟方面:通过该活动可以培养我们社会责任感、…情感或…意识、观念及怎样做等。

(二)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

社会调查、主题班会、板报宣传、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辩论会、艺术节、举办讲座等

(三)社会调查(课题研究)的方法

调查法(如实地调查、问卷调查、走访调查)、观察法、小组合作讨论法、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网站资料、采访法、座谈法、实验法等。

(四)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的基本环节/步骤/思路

1.确定社会调查(或课题研究)主题、制定活动方案2.开展调查、收集资料;

3.整理和研究资料; 4.分析并撰写调查报告。

(五)倡议书的撰写、讲话稿、采访提问等

通常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方面回答

(六)活动总结反思(提纲)

1、活动原因、2、活动意义、目的(知识、能力、觉悟)3、反思活动中的不足及对策

(七)成果展示方式1、调查报告  2、论文 3、板报  4、手抄报   5、幻灯片

文档

道德与法治主观题解题方法

思想品德主观题解题方法归纳一、“材料说明了什么”、“反映了什么现象”、“表明了什么”1、注意要透过现象看本质(1)概括材料的重要内容(现象)——材料观点,(2)上升到所学的观点和原理(本质)——书本知识2、图表类:首先要注意看图表的标题,一般来说标题直接反映了图表的内容;还要注意图表下的注释其次要做到“三比较”,即横向比(看差别)、纵向比(看变化)、综合比(概括整个图表的中心内容)。比较项目多的要进行归类,结论表述常用“多数、大部分……”或“少数”回答三要素:(1)时间(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