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0秋国开电大《管理心理学》考作业2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20:11:21
文档

2020秋国开电大《管理心理学》考作业2

管理心理学第二次作业(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通过对别人外部特征的知觉,进而取得对他们动机、情感、意图的认识,这属于(A)A.人际知觉B.角色知觉C.对个人的知觉D.经验知觉2.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C)A.社会心理学家凯利B.心理学家维纳C.社会心理学家海德D.社会心理学家阿希3.不同的气质类型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表现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的气质类型是(C)A.粘液质B.胆汁质C.多血质D.抑郁质4.在一般的心理学分析中,被看作是行为直接原因的是(B)
推荐度:
导读管理心理学第二次作业(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通过对别人外部特征的知觉,进而取得对他们动机、情感、意图的认识,这属于(A)A.人际知觉B.角色知觉C.对个人的知觉D.经验知觉2.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C)A.社会心理学家凯利B.心理学家维纳C.社会心理学家海德D.社会心理学家阿希3.不同的气质类型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表现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的气质类型是(C)A.粘液质B.胆汁质C.多血质D.抑郁质4.在一般的心理学分析中,被看作是行为直接原因的是(B)
管理心理学第二次作业(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通过对别人外部特征的知觉,进而取得对他们动机、情感、意图的认识,这属于( A )

A.人际知觉 B.角色知觉

C.对个人的知觉 D.经验知觉

2.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 C )

A.社会心理学家凯利 B.心理学家维纳

C.社会心理学家海德 D.社会心理学家阿希

3.不同的气质类型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表现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的气质类型是( C )

A.粘液质 B.胆汁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4.在一般的心理学分析中,被看作是行为直接原因的是( B )

A.需要 B.动机

C.激励 D.目的

5.对于液态智力和晶态智力说法正确的是( C )

A.液态智力就是认知智力

B.液态智力在人生中不断发展变化,青春期时智力达到最高

C.通常而言,老年人有着较高的晶态智力

D.液态智力在达到最高峰值后随着年龄增加不断降低,晶态智力则随着年龄增加不断升高。

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归因

答:归因是指观察者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解释、预测和判断,并理解自己和他人行为成败原因的方式与过程。归因是分析说明和推测人的行为活动的因果关系的过程。

2.能力

答:能力是个性的组成部分,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个体顺利完成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3.心理定势

答:坚持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称为心向或心理定势。

4.气质

答:气质是受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制约与影响,典型地表现在人们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倾向性等动力性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5.动机

答: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和内部动力。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如何克服归因偏差?

答:(1)通过归因训练,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形成积极的归因风格。

(2)要引导成员多进行个人倾向归因,克服总是外部归因的偏差,以提高他们的成就动机和对工作绩效产生积极影响的作用。

(3)要引导成员多从内在的、不稳定与可以控制的因素来归因,少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来归因,克服成员总是认为自己能力太低、自信心不足的偏差,提高他们的成就动机与自我效能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继续努力的行为,来改进工作与提高工作绩效。

(4)通过观察学习的方法,即学习与观察其他成员正确归因、改进行为并取得成功的典型实例,使大家效仿与学习正确有效的归因方式与行为,也会收到好的效果。

2.根据能力的差异怎样进行企业管理?

答:(1)管理者应对下属员工的能力水平、类型进行考察,并在实际的工作中进行实践,从而安排与之能力相适应的工作,并充分发挥员工的能力。另外也要对员工的潜力有一定的判断,从而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给与员工胜任更高、难度更大的工作,从而让员工有成长的空间;

(2)要建立能力互补团队,从而形成部门之前团队合作,发挥优势,补充不足,从而达成绩效目标;

(3)要按照部门的目标,可以对下属员工进行培训,形成能够相互配合、高效的团队。

四、论述题(每题14分,共28分)

1.行为强化理论的基本内容与要点是什么?如何在管理中应用之?

答:强化理论着重对如何达到激励的目的,即调整和转化人的行为进行研究。斯金纳的行为主义:人的行为只是对外部环境刺激所作的反应,只要创造和改变外部的操作条件,人的行为就会随之改变。强化是条件反射理论的核心概念强化:某个刺激对有机体某种行为反应之间联系的增强作用或减弱作用。

强化的公式如下:刺激(S)-反应(R)-奖惩(正负强化)-导致行为的增强或减弱

(1)强化的基本方式与种类:

正强化:某种行为之后伴有某种有利的结果。如努力工作后得到晋升。赞赏、认同、奖励。

负强化:某一行为之后不再伴有某种有利的结果。如努力工作后不再追究以前的过错。

惩罚:某一行为之后伴有某种不利结果。迟到扣全勤奖。

消退:某一行为之后不再伴有某种有利结果。做了好事不再被表扬。

(2)强化管理的原则:

①要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采用因人而异的原则。

②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立目标与强化的原则。

③及时反馈的原则。

④不固定时间、频率、间隔的强化原则。

⑤正强化比负强化更有效的原则

(3)强化管理的实际应用,关键在于如何使强化机制有效协调运转并产生整体

效应。应注意:

①应以正强化为主。

②采用负强化(尤其是惩罚)手段要慎重。

③注意强化的时效性。

④因人制宜,采用不同的强化方式。

⑤利用信息反馈增强强化的效果。

    2.双因素理论对企业管理有什么借鉴意义?

答:(1)企业应重视保健因素的作用,创造良好的保健环境与条件,可以消除负面情绪,提高员工的激励水平;

(2)有效的管理应在保健因素的基础上,多采用工作丰富化、自主性、挑战性、成就与创造性等方式,能使工作本身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激励因素。

(3)要使工资与奖金分开,两者都成为激励因素。

文档

2020秋国开电大《管理心理学》考作业2

管理心理学第二次作业(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通过对别人外部特征的知觉,进而取得对他们动机、情感、意图的认识,这属于(A)A.人际知觉B.角色知觉C.对个人的知觉D.经验知觉2.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C)A.社会心理学家凯利B.心理学家维纳C.社会心理学家海德D.社会心理学家阿希3.不同的气质类型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表现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的气质类型是(C)A.粘液质B.胆汁质C.多血质D.抑郁质4.在一般的心理学分析中,被看作是行为直接原因的是(B)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