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医务科负责院内、外医疗行政管理工作,完成各项医疗任务,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2、根据医院要求拟定年度医疗工作计划,下达至各科室医疗指标和质量控制标准,经常深入科室检查实施情况。
3、做好医疗差错事故的防范工作,正确处理医疗纠纷和投诉。
4、及时组织完成院内、外抢救任务,完成上级下达的指令性工作。
5、根据质控标准,每月进行检查、质控、追踪、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6、 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技能培训及考核。
7、 协助院长、分管院长组织科主任例会;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临床、医技科室及各质量管理委员会联席会会议。
8、 定期向分管院长汇报医疗工作运行情况,请示工作安排问题。
医务科科长工作职责
1、在院长的领导下,具体组织实施全院的医疗工作。
2、拟定有关业务计划,经院长、副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经常督查检查,按时总结汇报。
3、深入各科室,了解和掌握情况,组织重大抢救和院内外会诊。督查各种制度和常规的执行,定期检查,采取措施,严防差错事故。
4、对重大医疗差错或事故进行调查,及时向院长、副院长提出处理意见,必要时交医疗技术鉴定小组鉴定。
5、负责全院医疗技术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不断提高业务和技术水平。协助人事科做好卫生技术人员的晋升、奖惩、调配工作。
6、负责组织实施临时性院外医疗任务和对基层医疗技术指导工作。
7、组织科室之间的协助,改进门诊、急诊工作。
8、督促检查药品、医疗器械的供应和管理工作。
医务科干事工作职责
1、在医务科科长的领导下,协助组织实施全院的医疗工作。
2、拟定医疗文件、业务工作计划、总结、设计印发各种医疗报表,汇总上报材料,做好医疗文秘工作。
3、经常深入科室了解医疗、科研、检查、督促各种医疗质量制度、技术操作常规的执行情况,及时向科长提供管理信息。
4、协助组织重大抢救和院外会诊任务,负责联系院外工作,了解对基层的医疗技术指导工作情况。
5、负责完成院长、副院长及医务科科长临时交办任务。
医患沟通制度
一、医患沟通的内容
(一)医疗、护理、保健、急救、门诊、后勤等各个部门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医护人员主要应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所患疾病的诊断情况、主要治疗手段、重要检查目的及结果,病情的转归及其预后,某些治疗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药物不良反应、手术方式、手术的并发症及防范措施,医药费用清单等内容。并听取病人及其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回答其所要了解的问题。
(二)医患沟通的三个层面
1、是普通疾病患者,由主管医生在床旁查房时就将病情、预后、治疗方案、详细地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
2、是疑难、危重病人,由病人的主管医生、主治医师(包括科主任)和责任护士(包括护士长)直接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正式沟通。
3、是带有共性的多发病、常见病,由护士长及相关医生、护士一起召集病人或家属开会,集中进行沟通。
二、医患沟通的主要形式和要求
1、床旁首次沟通:一般疾病,要求主管医师查房结束时,及时将病情、初步诊断、治疗方案,以及进一步诊治检查方案等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护士在病人入院12小时内要介绍医院及科室概况、住院须知,并安慰病人卧床休息,并把沟通内容记在护理记录上。
2、住院期间沟通:在病人住院期间,要求:主管医生和分管护士必须对病人所患疾病的诊断情况、主要治疗手段、重要检查目的及结果,某些治疗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药物不良反应、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及防范措施及费用等内容进行经常性的沟通,并将沟通内容记载在病程记录、护理记录上。首次沟通记录应在首次病程后记录(记录方式附后),以后每周不得少于一次沟通记录。
3、集中沟通:对带有共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疾病等,由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师、护士等一起召集病区病人及家属,集中进行该病发生、发展、疗程、预后、预防及诊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等进行沟通,回答病人及家属的提问。至少每月一次,并记录在工休座谈记录本上。
4、出院防视沟通:对已出院的病人,医护人员采取电话访视或登门拜访的方式进行沟通,并作好记录在出院访视记录中。
三、医患沟通的技巧与方法
(一)基本要求尊重、诚信、同情、耐心
1、一个技巧倾听—请多听病人或家属说几句,介绍(解释)—请多向病人或家属说几句。
2、二个掌握掌握病情、治疗情况和检查结果;掌握医疗费用的使用情况。
3、三个留意留意对方的情绪状态、教育程度及对沟通的感受;留意对方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留意自身的情绪反应,学会自我控制。
4、四个避免避免强求对方及时接受事实;避免使用易剌激对方情绪的词语和语气;避免过多使用对方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避免刻意改变和压抑对方情绪,适时舒缓。
(二)沟通方法
1、预防为主的沟通: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只要发现可能出现问题的苗头,并把此类作为重点沟通对象,针对性的进行沟通。在晨会中,除交医疗问题外,可把当天值班中发现的不满意苗头作为常规内容进行,使下一班医护人员有的放矢的作好沟通工作。并记录在晨会记录本中。
2、交换沟通对象:在某医生与病人或家属沟通困难时,可另换一位医生或主任与其沟通。
3、书面沟通:对丧失语言能力或某些特殊检查、治疗的患者可用书面沟通。
4、先请示后沟通:当下级医生对某种疾病的解释不肯定时,先请示上级医生,然后再沟通。
5、协调统一沟通:论断不明或疾病恶化时,在沟通前,医—医之间,医—护之间,护—护之间要相互讨论,统一认识后,由上级医师对家属进行解释,以避免各自的解释矛盾对家属产生不信任和疑虑的心理。
四、医患沟通的监督、检查
医务科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科室医患沟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了解医患沟通的实际情况,并加以评价,提出改进措施或意见,向全院通报,并纳入医院百分考评进行奖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