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概况〕 修复、新建各类水利工程设施 221项,其中建设完成了玉马水库三期除险加固工程和杜康河坝系工程,分别完成投资294万元、509万元;新治理大木沟、转向湖2条小流域工程,完成投资583.07万元,治理水土流失17.6 km2; 新加固治理北汝河堤防城区段4处工程,完成投资167.9万元; 新解决农村安全饮水2.8万人,完成投资1460万元;完成了玉马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完成投资825万元;完成西泰山风情小镇居民供水工程,完成投资31.2万元,解决了121户440人、260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完成产业集聚区蓄供水工程,完成投资1600万元;水利工程立项的前期工作有效开展;前坪水库项目已被列入治淮规划;实现了全年度安全度汛;完成水资源及河道采砂管理费等水利规费征收103余万元;完成水力发电340余万度;完成性引资1522万元。完成水利投资7095.17万元,其中上级投资2885.1万元。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5月底玉马水库三期竣工,完成大坝左坝肩防渗加固灌浆1300m、大坝观测设施深陷位移桩18个、防汛路加固工程1处、坝顶防汛物资临时堆放硬化绿化工程1处、水库管理处办公楼修复工程1处、电站厂房修复工程1处、管理处线路及台区改造1处,完成投资294万元。
〔饮水安全工程〕 分两批,解决2.8万人不安全饮水问题,投资1460万元,投资和解决人数位居洛阳市之首,是该县历史以来之最。第一批涉及上店、陶营2个乡镇8个行政村,总投资900万元(国投720万元、省投90万元,市投36万元),修建26处单项工程,解决1.8万人不安全饮水问题;第二批涉及付店、靳村、刘店、上店4个乡镇10个行政村,总投资560万元,修建32处单项工程,解决1万人不安全饮水问题。
〔水土保持工程〕 新建3项水保工程,完成总投资1092.07万元。一是完成了大木沟、转向湖两条小流域治理工程,完成投资583.07万元(国投100万元、地方匹配和群众自筹483.07万元),治理水土流失17.6 km2;二是完成杜康河坝系工程,完成投资509万元,新增灌溉面积4000亩,淤地300亩。
〔河道堤防护砌及除险加固治理工程〕 完成4处堤防治理加固工程,完成总投资227.9万元。一是完成县城新大桥下游段除险加固工程,完成投资67.9万元;二是完成北汝河城区县城老大桥以上大堤护坡工程270m,完成投资100万元;三是完成北汝河城关潭段堤防除险加固工程,完成投资30万元;四是完成北汝河城关东段堤防整修加固工程,完成清理垃圾、表层土清运、C20砼齿墙、浆砌石护岸、铅丝笼块石护岸等相关项目,完成投资30万元。
〔产业集聚区蓄供水工程〕 该工程位于汝阳县山北地区东部,距洛阳35km,距县城20km,总投资1600万元。建成容量42万m3蓄水池1座、引水箱涵80m、提水泵站1座,衬砌渠道350m,每日为入驻聚居区企业供水4万m3。
〔小水电以电代燃料工程〕 属于跨年度工程,总投资825万元,其中投资370万元,地方匹配85万元,银行贷款370万元。2010年全部完成土建和技术改造任务,年发电量达410万度,解决了6080人以电代燃料供电问题。
〔防汛抗旱工作〕 入春以来共出现了4次降雨,尤其是7月22日至25日,汝阳出现了两次强降雨过程。据25日08时统计,全县有7个乡(镇)降雨量超过100毫米,最高达316毫米。这次强降雨过程主要表现为时间短,强度大,由于前期降雨致使土壤已经饱和,很快形成径流,导致北汝河水位迅速上涨,24日22时紫罗山水文站流量达2600立方米/秒。这次强降雨给该县部分乡镇带来重大损失,据统计,全县受灾人口7.47万人,受灾农田7.9万亩倒塌房屋766间,转移人口4807人,停产工矿企业30个,公里中断260条,供电中断21次,通讯中断77条,损坏堤防118处、21.82千米、护岸75处、水闸28座、灌溉设施70处、机电井69眼、泵站18座,直接经济损失达3.7亿元。在抢险救灾中,全县共投入抢险人员10402人次、抢险运输设备539班次、机械设备790台班,抢险用编织袋1.415万条、编织布2000平方米,挡水设施298延米,砂石料0.7330万平方米,木材20.03万立方米,用油6.2吨、用电0.42万度,投入抢险资金86.7万元。由于对此次降雨预测准确,迎战大汛准备充分,应对险情指挥得当,措施有力,行动迅速,未造成人员伤亡,未造成水库尾矿库出现大的险情,河道大堤安全运行。
灾情发生后,该县各单位、各乡镇迅速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工作。一是交通部门组织路政人员奔赴现场维护交通,24小时死看硬守,确保施工现场和过往行人、车辆的安全,并安排专职人员对公路沿线进行不间断巡查,在危险路段设置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车辆及行人安全通行。同时,组织养护职工和民工230余人,投入挖掘机、装载机等大型机械,冒雨加班加点,轮流作业,对塌方、泥石流等堆积物进行清运。二是卫生部门组织精干医疗队伍,深入受灾地域进行救助治疗,指导做好环境卫生防疫消毒工作;三是农业部门组织人员进行农田排水,培土,对受灾农作物、烟叶进行扶植和补栽补种。四是电力通讯部门组织人员深入全县各乡镇进行灾情调查和电力通讯设施维修、维护,确保畅通。五是民政部门深入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及时了解各村受灾情况,做好查灾、核灾、报灾工作,并做好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在短时间内很快保证了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众有衣穿、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安全的地方住,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与此同时,该县委、县高度重视各行业水毁工程的修复工作,迅速召开各部门、各行业会议进行安排部署,采取发动群众、乡镇为主、部门联动、多方筹资等方式开始加紧抢修,共转移群众4807余人,搭建帐篷50顶,下拨救灾面粉45吨,方便面1500箱,矿泉水1350箱、完成清理公路塌方250处15.3万立方米、修复供电中断18处、修复通讯中断75处、修复供水管道4处5170米、修复道路29处840米、修复人畜吃水工程28处、农作物排涝1.36万亩、疏通渠道1.55万米、修复堤防2项,完成水库溢洪道清淤和疏浚3座,开展水毁设施修复,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确保全县民心稳定、秋粮稳产、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大事记〕
2010年4月20至21日,汝河上游地区普降暴雨,最大点24小时雨量达到115毫米,21日8时紫罗山水文站检测流量达到1650立方米每秒,为历史同期罕见。
2010年6月22日,洛阳市组织李少敏视察前坪水库拟建坝址处。
2010年7月22日,汝阳县在三屯乡杨沟水库组织防汛演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