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名家撰写西湖的散文】
【 - 散文】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将西湖描写成人间仙境,果真如此?下面是描写西湖的优美散文,欢迎阅读了解。
散文一、西湖的早晨四月的西湖,应该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吧,小暖微凉,不湿不燥。也很像娇羞的花朵,半开半合,欲喜还愁,兀自散发着神秘的魅力。这个时候,空气中弥漫着丝丝甜润,波光里荡漾着几分朦胧。
四月的西湖啊,就是在这样的时节,我从遥远的北国,飞越重山,抖落一身轻寒,温顺地投进你的怀里。
西湖,我来了。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人们习惯把你比作靓丽的江南女子,略施粉黛、轻纱半笼、百媚千娇。而此时在我眼中的西湖,更像一个素有教养的长在青春里的少妇,告别了青涩,看淡了繁华,裙裾素雅,举止端庄,轻语浅笑,移着春波般柔缓的步态款款而来。
西湖的早晨,安静得像一幅布景。就连鸟的叫声都显得有几分慵懒,空气迷蒙仿佛要凝固一般。远望宝石山上,可见保俶塔修长挺拔的倩影,像一个尽职的卫士,守望着西子湖畔千年的沧桑。在这寂静的氛围中,人的心里总会感到一丝萌动,一种说不清的淡淡的欢喜。
西湖的早晨,明媚得像滤过一样。幽蓝幽蓝的天空如长白山天池的湖水,莹洁碧透,仿佛一不小心就会流泻下来。天边点缀着几朵闲云,隐隐地在视野里出没。大大的太阳悄悄地在山影后升起,闪着金光,却绝不会刺痛你的眼睛。
西湖的早晨,白堤上绽放着一树一树的桃花,粉的似霞,白的如雪。她们是如此的娇艳、如此的柔嫩,哪怕一点点的微风都会让她们花枝颤动,粉瓣轻飏。这个时候,你的脚步不得不轻轻地放慢,担心落足之间,会惊落一番花雨。
西湖的早晨,听不见生意人的叫卖和商家门前刺耳的音乐,更没有热烈得有些夸张的广场舞和节奏铿锵的健美操。你看到的是穿着白色丝绸练功服、光彩照人、慢吞吞舞剑的银发阿婆。还有湖岸边静静的乌篷船,和静静地握着桨橹,表情安详,等着生意的船工。在湖边较为宽阔的所在,拿着巨笔写地书的飘着长髯的老者,排山拿云,气定神闲,信笔挥毫,身边围拢着喜欢书法的游人,饶有兴致地指指点点,浓浓的文化气息,在遒劲灵动的笔下,慢慢浸润开来。
西湖是一个从来不缺少爱情,又写满忧伤的地方。西泠桥畔、寂寞长眠的苏小小,让苏轼终生不能释怀的钱塘歌女王朝云,断桥边痴痴苦等千古无悔的白娘子……
这就是四月的西湖,西湖四月的早晨。
西湖,我曾经来过,我在你心里。
散文二、西湖寻梦这是我神往已久的地方,一如那份曾深深掩藏的暗恋。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每每读柳永的《望海潮》,他极美的文字一次次化作我想象的羽翼。
如今,正值丹桂飘香的季节,我和好友天山皆怀惴着对西湖的“相思”相约杭城,并在秋日艳阳的陪伴下,一路默诵“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脑海里显现的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并想像行走在“绿杨荫里白沙堤”,会是一种怎样的惬意……
老实说,西湖没有我想象的美。
当我怀揣着一颗初恋般怦然的心,一点点走近我爱慕已久的“情人”时,我居然没有预想的激动。眼前的湖水不是我几度梦里看见的那块巨型的翡翠,却混浊有如我家乡养鱼放鸭的池塘。湖面的游船,亦没有电影和画册里那样富有诗意……看来距离产生美,相见不如怀念总是不错的。
但是,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才子佳人慕名而来,他们或沿湖漫步,留下他们深深浅浅的脚印;或湖心泛舟,在水面投下他们或英俊或娇美的容颜;想象他们在湖心的小亭举杯痛饮,之后思如泉涌,挥笔写下了那些流传千古的诗篇。那些优美的诗句,就像湖岸有如少女秀发般飘拂的柳丝,撩人心魄,动人心弦,其迷人的诗韵在历经岁月的漂洗后,就像湖面欲黄还绿的莲叶,虽娇容不再,但气质不改,风采依然……
此刻,我们正踩着那些潇潇洒洒的诗人们的脚印前行,多希望能在某棵古树下,捡拾到他们曾不经意间撒落的才情,从而充溢我匮乏的文思,就像我们在湖畔频频留影,多希望在某次闪光中,能捕捉到传奇里某个佳丽飘然而过的倩影……
“瞧,那就是断桥。”好友兼导游的牧阳用手指着远处一座独拱桥说。但见断桥淡雅古朴,就像一只遗落在湖边的巨型钻戒,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情爱之光。
一提起断桥,自然让人想起那个美丽的传说,想起千年前的那个花红柳绿的清明,一个身着蓝衫打着油纸伞的文弱少年,在这里偶遇那个白衣飘飘的女子,从此演绎了一段凄然绝美,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
事实上,从古至今,无论才子佳人,还是凡夫俗子,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浪漫情结,都渴望或幻想邂逅一份缘定三生的爱情,正如此刻的断桥上,挤满了密密麻麻的红男绿女。我想,他们或许跟我一样,是来寻梦或圆梦的吧,或许更多的年轻情侣,是来这里见证他们的爱情,并祈求神灵的庇佑,希冀地久天长罢。
想到这里,我瞥一眼身旁的妻,此刻她的眼里也闪烁着奇异的光采,我不知道,她是不是跟我一样,心里有一些隐隐的遗憾呢?因为我们原本现实的婚姻,与爱情无关,与浪漫无缘。
然而,因时间的关系,我们终于没能踏上断桥,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此行的遗憾。但转念一想,人生原本就有太多的遗憾,再多一次又如何?
接下来,我们怀着朝圣般的心情,沿着那道像是从山顶抛下来的长长的石阶,一步步走近雷峰塔,从而走进那个苍凉凝重的传奇里。
眼前这座气势雄伟不失典雅的仿古铜塔,重建于本世纪初,不由让人惊叹它是一件把现代与历史完美相结合的艺术杰作,因为就在这座塔的底部,很好地保存了原雷峰塔倒塌后遗留的废墟。在一阵阵扑面而来的远古气息里,但见那一块块或堆积或散落的灰色砖头,就像一本本古籍,纪录着它自公元977年建造以来,曾有过吸引历代风流名士、达官贵人,甚至帝王将相前来观瞻的盛况;同时,它们又好似一只只硬盘,收藏着一千多年来,几经战乱时无情损毁甚至遭遇野蛮焚烧的风云岁月,直至最后,雷峰塔就像一个饱经沧桑又风烛残年的老头,终于1924年轰然倒下。对此,鲁迅有感而发,写下了那篇有名《论雷峰塔倒掉》。
这么说罢,自从年少时看了电影《白蛇传》后,我更愿意相信那个美丽的传说,相信传说中的白娘子,曾被多事的法海和尚囚禁在这里。整整二十年,她看不到日出月落,花开花谢,只能用耳朵倾听季节的脚步悄然来去,在漫漫似没有尽头的黑夜里,唯有在心里点燃那份日渐风干的回忆,温暖周围那一块块冰凉的孤独,任凭长长的思念如同古塔外的藤萝疯长纠缠……而就在这古塔对面的山上,那个懦弱而又心地善良的男人,日日敲响那一声声宛如长叹般的晨钟暮鼓,在一次次惊飞雀鸟的翅膀时,也一天天带走了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当初那个身着蓝衫的飘逸少年,已从青丝到白头……
正在沉思默想,感觉一只手搭在我的肩上,回头一望,是妻,正笑脸盈盈地望着我。我心里一动,突然想起晏珠的“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的诗句,便轻轻地握住了妻子的手。
于是,我们携手拾级而上,又一步步登上了雷峰塔的最高层。举目四望,群山环抱的村庄,绿树掩映的寺院,以及湖心三岛和远处的繁华都市皆尽收眼底,在清风徐来的心旷神怡里,我终于领略到了西湖的神美。
不知不觉,天将黄昏,遥望远山那一轮浑圆的落日,就像是某个丹青妙手,在为西湖的画卷上盖上一枚厚重的印章。而我们,浑身淋浴在玫瑰般的夕阳里,亦成了西湖十景里最美的,即“雷峰夕照”里一抹淡淡的色彩……
[描写西湖的优美散文]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的散文带有浓郁的自叙传性质和抒情色彩
萧红的大部分散文都具有明显的自叙传的性质……萧红在写作这类散文的时候,是把自己经历的生活,通过她本人在这种经历中内心所体验的情感,作为创作的源泉的。因此她的散文作品就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或是抒发她对个人身世的自怜与感叹,或是抒发她对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的悲悯与同情,或是抒发她对理想境界的憧憬和追求。她的经历是坎坷的,她的感受是敏锐二细腻的,她的心地是善良的,她把这些都化为朴素而充满感情的文字,用来震撼读者的心灵。-------肖凤
8.谈散文的语言、结构和风格
散文的语言,以清楚、明畅、自然有致为其本来面目,散文的结构,也以平铺直叙,自然发展为主,因为散文以处理主观的事物为较适宜,或对于客观的事物亦往往以主观的态度处理之的缘故。写散文,实在很近于自己在心里说自家事,或对着自己人说人家的事情一样,常是随随便便,并不怎么装模做样。……说散文是“散”的,然而既已成为“文”,而且假如是一篇很好的散文,它也绝不应当是“散漫”或“散乱”,而同样的,也应该像一座建筑,也应当像一颗明珠。----李广田
9.散文要把“眼中之竹”化为“胸中之竹”和“笔下之竹”
散文可以偏重于写风景,但必须有思想。风景是人欣赏的,你写风景 写山水,如果不寄寓自己的情感,那有什么意思呢? 画家的山水画画得好,是因为他心中有山水,画的是自己心中的山水。如果心中山水,没有自己的感情,是不可能画好的。写散文也是这样。----丁玲
10.写散文不要忘记社会
现代的散文,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就是最纯粹的诗人的抒情散文里,写到了风花雪月,也总是点出人与人的关系,或人与社会的关系 ,以抒怀抱;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郁达夫
11.散文的奇异之美
我所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光;应该有木箫的甜味,釜形大铜鼓的骚响,有旋转自如像虹一样的光谱,而 明灭闪烁于字里行间的,应该有一种奇幻的光。一位出色的散文家,当他的思想与文字相遇,每如撒盐于烛,会喷出七色的火花。----余光中
12.有情与有心
要写好风景,首先要在“情感” 上做立足。古人很早就有“景语即情语”的说法。……要将风景写活,要写出它的色彩 、温度、 乃至生命,就必须做一个“有情人”:既可以因物生情,“思君如流水”,亦可以以情迁物,“感时花溅泪”。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其次,要写好风景,还要做一个有心人。一是要用心观察,二是要多游历、 多积累。-----格非
13.好的散文是发自内心、真实平淡的
二三十年来的散文的一个通病,是过分重视抒情。似乎散文可以分为两大类:抒情散文和非抒情散文。即便是非抒情散文中,也多少有点抒情成分,似乎非如此不足以称为散文。散文的天地本来很广阔,因为强调感情,反而把散文的范围弄得狭窄了。过度抒情,不知节制,容易流于伤感主义。我觉得伤感主义是散文的大敌。挺大的人,说些小姑娘似的话,何必呢。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但有时恐怕也不免“为赋新词强说愁”,感情不那么真实。-----汪曾祺
14.让事物成为“这一个”
写“状物散文”,需要我们在描写物体或者事物时,一定要写出自己对这个物体或者事物的独特的感受,我们要把这个被我们描写的物体或者事物,作为我们想象的基点或者核心,通过联想,运用这种新奇而贴切的比喻,使个这个物体或者事物,成为独特的“这一个”。这样,同样写一块石头,就会成为各自的石头;同样写一只松鼠,就会成为不同的松鼠;写一篇树林,就会成为每个人的树林。这样的写作,才是有意义的写作。----莫言
15.留心观察,才能笔下有神
中学生作文,状物之通病是流于空洞,物成了符号,干瘪、模糊,没有质感,互可取代。说起来,原因皆可归咎到不事观察,亦是平时留心不够,胸中无丘壑。状物要有神,诀窍只有一个:状一朵花前,先看一千多花。---何立伟
16.触景生情,营造意境
状景散文,成为散文的意境。意境有高下,正如作者修养有高下,胸襟有广狭,志趣有崇卑。不可勉强。当然,人可以通过修养,提高其志趣。总之人心之不同,有如其面。散文意境之有区分,也在于此。范仲淹先忧后乐之名言,并非一时乘兴,创作出来,乃是久萦于心的素志,触景生情而出。---孙犁
17.写散文要擅于捕捉“感性(感官)”
一篇作品若能写景出色,叙事生动,感情已经呼之欲出,只要再加点睛,便能因景生情,借事兴感,达到抒情之功。不过散文家也有偏才与通才之别,并非一切散文家都擅于捕捉“感性”。写景,需要诗才。叙事,需要小说家的本领。而真要抒情的话,还得有一枝诗人之笔。生活中体会到的感性若要奔赴笔端,散文家还得擅于捕捉意象,安排音调。----余光中
18.散文的内容与形式要完美结合
艺术散文的内容,只要思想感情有自由发展的空间,不必拘于一格。个人独特的经验或感受,亦有只得珍视的;但是,开阔的思想与真挚的情感,恒为艺术散文内容上的精金美玉,若与狭隘而造作的内容相较,品质高下自见。
艺术散文的形式之美,是语言、格调、结构、布局……诸元素结合手法的高低,足以显示作者艺术造诣的水平,自然结合,浑如天成,乃展现散文的创造境界。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阅读 ()
【篇三:名家撰写西湖的散文】
人的一生,穷也好,富也好;浪漫也罢,风骚也罢;再怎么过也是一生,到头来,都会化为青烟一缕,黄土一堆!人这一生,我们谁也逃不了恐,惊,忧,思,愁,苦,悲,伤,喜,怒,乐;免不了生老病死。所以,生命就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最大礼物,好好珍惜你的生命,珍惜你自己的健康,珍惜亲情,友情,爱情!{中外名家散文精选}.
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在短暂的一天中,每个人都会面临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以及家庭的和谐,还有亲朋好友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你去经营去妥善的处理。要想面面俱到,或者是恰到好处,其实真的好难。不管是哪样你处理不好,都会给自己带来不快和烦恼。
人生的道路谁也不可能一帆风顺,每个人都可能遇到一些挫折和失败,也会遇到不尽人意的事情,问题是要看你怎么去面对。要想做个快乐的人也并不难。首先要保持一个乐观向上的心态,其次就是要有个平常的心,对于名利,金钱和爱情不要看得太重,也不要刻意的去追求,应该抱着得之淡然,失之泰然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