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我评估包括对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的了解、也包括对自己的学识、技能、智商、情商的测试、以及对自己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准的评价等等。 我评估的目的,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从而对自己所适合的职业和职业生涯目标做出合理的抉择。
1、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
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主要是评估周边各种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
生涯发展的影响。在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充分了解所处环境的特点、掌握职业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明确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地位以及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和创造的条件等等。只有对环境因素充分了解和把握。才能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中避害趋利、使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实际意义。环境因素评估主要包括。组织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
2、确定职业发展目标
俗话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是人生的起跑点、反映着一个人的理想、胸怀、情趣和价值观。在准确地对自己和环境做
出了评估之后。我们可以确定适合自己、有实现可能的职业发展目标。在确定职业发展的目标时要注意自己性格、兴趣、特长与选定职业的比配、更重要的是考察自己所处的内外环境与职业目标是否相适应。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好高骛远。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目标的确立决定了职业发展中的行为和结果、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
3、选择职业生涯发展路线
在职业目标确定后、向哪一路线发展,如是走技术路线、还是管理路线,是走技术+管理即技术管理路线,还是先走技术路线、再走管理路线等。此时要做出选择。由于发展路线不同,对职业发展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必须对发展路线做出抉择。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及各种行动措施沿着预定的方向前进。
4、制定职业生涯行动计划与措施
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的终极目标并选定职业发展的路线后。行动便成了关键的环节。这里所指的行动。是指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工作、培训、教育、轮岗等方面的措施。对应自己行动计划可将职业目标进行分解。即分解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其中短期目标可分为日目标、周目标、月目标、年目标、中期目标一般为三至五年、长期目标为五至十年。
分解后的目标有利于跟踪检查,同时可以根据环境变化制定和调整短期行动计划、并针对具体计划目标采取有效措施。职业生涯中的措施主要指为达成既定目标、在提高工作效率、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开发潜能等方面选用的方法。行动计划要对应相应的措施、要层层分解、具体落实、细致的计划与措施便于进行定时检查和及时调整。
5、评估与回馈
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很多,有的变化因素是可以预测的。而有的变化 因素难以预测。在此状态下、要使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就必须不断地对职业生涯规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首先、要对年度目标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确定哪些目标已按计划完成,哪些目标未完成。然后,对未完成目标进行分析。找出未完成原因及发展障碍,制定相应解决障碍的对策及方法。最后。依据评估结果对下年的计划进行修订与完善。如果有必要,也可考虑对职业目标和路线进行修正。但一定要谨慎考虑。
6、职业锚测评职业锚测评
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等多层次愿意进行分析、得出最后职业生涯规划结论。
Career Anchor之一,技术/职能。“我拿到了博士学位,已经有了一定的学术地位。管理是很累的事情。千万别让我管事,我只想做化工专家。”有类似想法的、就是这类人。
Career Anchor之二。管理才干。 “我喜欢作决策、不怕冒风险。我不怕得罪人。我希望最终做到总经理岗位。”有类似想法的。就是这类人。
Career Anchor之三。创造力。 “我不能让我的创造力消耗在企业内的日常琐事中。我要一个广阔的用武之地。”有类似想法的、就是这类人。很多创业者属于此类。
Career Anchor之四,自主。“被人指手画脚。却还得装孙子是我最不能忍受的事。所以我现在是自由职业者、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咨询工作。”有类似想法的。就是这类人。很多创业者属于此类。
Career Anchor之五、保障。“我需要稳定的工作让我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同时从事业余爱好。所以我选择在机构工作。”有类似想法的、就是这类人。
Career Anchor之六、服务/献身某项事业。“帮助别人的事业、扶贫、环保。最有意义。” 有类似想法的,就是这类人。
Career Anchor之七,单纯的挑战自我。 “我因为厌倦而频繁更换工作。”有类似想法的、就是这类人。市场的职业选项非常多。足够这类人玩一辈子的。
Career Anchor之八,生活质量。“我不愿为职业发展牺牲生活质量。”有类似想法的。就是这类人。这种人是人群中的另类。他们会放下工作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然后去从事自己的爱好。
7、支点
在对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先要确立一个支点、这个支点就是、我为什么工作。
一、职业生涯规划有三个层次的支点,生存支点、发展支点和兴趣支点
如果立足生存支点来规划职业生涯。会把薪酬作为主要导向。总是在想明天能不能找到薪酬更高的工作、一有获取高薪的机会就会跳槽。而常常忽略自身成长。待到遇上职业瓶颈,薪酬没了增长空间。而技能又没学到多少。身价便会每况愈下。在如今这个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时代。在为现在的高薪得意时。更要想想如何保持高薪。所以,如果一直以生存为支点来做职业规划、是一种只重现在不看将来的短视行为。不会感到工作的快乐,也不会获得事业上的成就感。
如果立足发展支点来规划职业生涯,会以自身的进步作为导向。即使所从事的职业并不特别喜欢。薪酬也并不特别高。也会努力做好。对你来说,从中获取的经验和技能最为重要。这些收获让你增值。帮助你实现未来事业上的成功。除了有物质上的收获外。还有精神上的收获。如荣誉、地位等,最终成为职场上的抢手货。不过。这种职业过程需要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鞭策自己向前迈进、可能会承受工作压力的考验。
如果是立足兴趣支点来规划职业生涯、会以快乐作为导向。并不一定在乎眼前的薪酬多少、也不在乎将来能获得什么地位与荣誉。能找到喜欢的职业、能享受工作的过程,就会对工作投入极大热情、忘却疲倦。甚至感到生命变得灿烂多彩。就像邻居老夏那样,工作成为享受。成为娱乐、不知不觉中就出了成绩。喜欢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提。兴趣是成功的最大驱动力。
不过、现在职场竞争激烈,你有兴趣的工作常常别人也感兴趣。你要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采取合适的策略去获取。
二、结合内外部因素确定支点
职业规划既要考虑外部因素、诸如就业环境、家庭状况、自身发展情况等,又要考虑内部因素。诸如能力、专业知识、爱好、性格等。
根据外部因素来确定一个合适的支点。如果知识、经验及能力储备丰厚。可以以发展支点或快乐支点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职场选择有潜力的职业或感兴趣的职业。如果初出茅庐。经济拮据、不妨以生存支点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从一些简单的职业做起,不要好高骛远、等待职场到某种程度后、再重新规划职业生涯。
根据内部因素来确定一个合适的职业。职业选错会影响成功概率、美国专家曾做过统计。内向型的人从事销售职业、成功的概率低。且比外向型的人付出更多的代价。可通过专业的人才测评、实现对自身特质的系统了解。
我们在做职业规划时,还要根据自己的职场程度适时改变职业规划支点。当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就要将原来的生存支点转移到发展支点上来,重新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即使目前的工作能获取高薪。但知识及技术含量不高。没有什么发展空间。也不该多留恋。或者以兴趣支点来重新规划、找一份原来梦寐以求的工作、也许薪酬并不一定比原来高,但只要足以维持体面的生活即可,这是职业的最高层次。这时、工作就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享受。在这个人才、行业、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快速转移职业规划的支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除了上述单一支点以外。在做职业规划时也可以采用多支点策略,如将生存支点与发展支点结合考虑。或者将发展支点与兴趣支点结合考虑等等。支点复合越多,职业规划的难度也就越大。一般说来,职业规划应该先从单一支点起步,随着知识、技能、经验等的积累,再逐步采用复合支点。职业规划应该一直伴随着职业生涯的发展。即使是在一个你认为值得终身从事的职业上、也还存在着是继续努力,还是满足现状的选择——是将职业生涯放在生存的支点上呢,还是放在继续发展的支点上呢,人生的目标在于追求生活的快乐。快乐地工作是我们的追求,而这种快乐并非贫穷的快乐,而是建立在无衣食之忧的基础之上。老夏还在工作、比尔·盖茨的钱多得用不完也还在工作。工作对他们而言并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一种快乐。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终极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