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马原哲学原理 汇总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20:12:56
文档

马原哲学原理 汇总

哲学原理汇总【唯物论部分(辩证唯物论)】第四、五课(探索世界)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2)4、规律性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规律是普遍的和客观的,要求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5、人的主观能动性原理: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要把
推荐度:
导读哲学原理汇总【唯物论部分(辩证唯物论)】第四、五课(探索世界)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2)4、规律性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规律是普遍的和客观的,要求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5、人的主观能动性原理: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要把
哲学原理汇总

【唯物论部分(辩证唯物论)】第四、五课(探索世界)

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2)

4、规律性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规律是普遍的和客观的,要求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5、人的主观能动性原理: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6、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时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

【认识论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六课   (追求真理)

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原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2、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要求我们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方: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

【唯物辩证法】第三单元(辩证法总特征:联系观和发展观, 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实质核心):矛盾观)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二者相互区别、相互联系。方 法 论: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5、系统优化的方法: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                   ②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的;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6.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7.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方要求: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8.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②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③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要求:①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9.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10.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11.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1)原理内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指导意义: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13.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但次要矛盾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 法 论: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 

14.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 法 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15. 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共同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16.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1)原理内容:

①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②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过程中,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

在认识某一矛盾时候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③辩证关系: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

(2)方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均衡论、一点论。

17.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也是发展的环节。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18.辩证否定观原理: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

【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①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②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性。①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

4.人的价值的内涵及其评价

(1)内涵: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奉献);另一方面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索取)。(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2)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5.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方要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7.实现人生价值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途径)    (2)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客观条件)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主观条件)(注意三个要求)

文档

马原哲学原理 汇总

哲学原理汇总【唯物论部分(辩证唯物论)】第四、五课(探索世界)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2)4、规律性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规律是普遍的和客观的,要求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5、人的主观能动性原理: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要把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