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开始。
(√)2. 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 )3 .课程标准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和最高要求。
(√)4.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教育。
(×)5.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
(×)6. 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必修课程、国家课程应占绝对主导地位。
(√)7. 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学校课程管理亦需要建立三级管理网络。
(√)8.实现课程管理的统与分的有机整合,是世界课程管理的总的趋势。
(× )9.校本教研即师本研究。
(√ )10.教育测验是一种以追求考察教育效果客观性为目标的活动。(×)11.讲授法就是注入式教学,讨论法就是启发式教学。
(× )12.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教师素质现代化。(关键应该是加大投入和改革教育)
(√)13.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14.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决定了教育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应该是循序渐进)
15.小学英语教学要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听、做、说、唱、玩、演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侧重提高学生对英语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唱、演的能力,到了五、六年级也要发展初步的读写能力。( √ )
16.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共分两段,一级的目标类别是语言技能方面的听做、说唱、读写、视听;二级语言技能的目标是听、说、读、写、玩、演、视听。此外,二级还有语言知识目标———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情感态度目标、基本学习策略目标、文化意识目标。( √
17.小学英语语言技能二级读的目标中,要求能认读所学词语;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 )
18.小学英语教学中要使用听、做、画、说、唱、背、玩、演、读、写诸种技巧和活动。但这些技巧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可能去选择搭配,不是用得越多越好。( √ )
19.小学英语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和小学生成为朋友。这要求教师首先改变教者的专断态度,即使在学习英语中,也要谦逊地把学生看作朋友;其次要有自信,自信能使小学生成为自己的朋友,肯和自己谈心。( √ )
20.如果以听为训练的中心,用做和画帮助听,则做和画要比听稍后一点,要让学生先听音。( √ )
21.玩、演的目的是听、说英语和记忆英语材料,最好在玩、演之后再读,以判断玩、演之中使用英语的正误,增加用、记英语的效果。(√ )
22.现代化教学手段(媒体)对小学英语教学极为有效,传统教学手段则缺乏生气,如果学校缺乏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只好用一张嘴、一本书、一枝粉笔进行教学。(╳)
23.教师只是课程的传递者和执行者。 (× )
24.两个班使用的教材不同,不能横向比较学生学习质量。 ( × )25.生活经验也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 √ )
26.新课程强调过程与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体验为主,系统知识掌握为辅。( × )27.“注重过程”的意思就是教师在解决问题时不但要讲清结果,更要注重讲清解决问题的思维
过程。( √ )
28、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答:错校外活动不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参加的活动。
29、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
答:错环境中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30、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也就有了教育学。
答:错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但是教育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学校产生以后的产物。
31、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答:错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说服的方法作用是很大的,但说服的方法不是万能的,不能“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必须辅以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2、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对象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客体。( √ )
33、动物能哺育幼仔,因此在高等动物之间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
答:错。动物能哺育幼仔,是动物的本能,它不存在教育。
34、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 √ )
35、形成技能、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
答:错。形成技能、技巧是运用知识的中心环节。
36、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学生集合在一起,有了班级组织,就标志着班集体的形成。
答:错。集体形成的条件是:①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②要有健全的组织和积极分子骨干;③要有正确的和优良的班风;④开展有教育意义活动。仅仅有了班级组织,不能标志集体已经形成。
37、读书法就是学生自己地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
答:错。读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而无教师指导的阅读只能是学生的自学法。
38.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39.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
40.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41.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
42.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43.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44.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45.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46.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
47.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 )
48.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49.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