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装配式建筑验收制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20:13:42
文档

装配式建筑验收制度

装配式建筑验收制度2.6.1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验收制度验收时间:预制构件模具生产完毕,试拼完成后;验收目的:检查预制构件模具设计是否合理、生产质量是否符合要求;连接部位是否牢靠,节点处理是否到位,是否满足预制构件的生产需要;参与各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模具生产单位、构件生产单位等;验收内容:1)模具是否按照深化图纸施工;2)模具的加固是否合理,节点是否正确;3)模具能否满足预制构件的生产需要;预制构件模具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表(DBJ15-107-2016、GB/T51
推荐度:
导读装配式建筑验收制度2.6.1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验收制度验收时间:预制构件模具生产完毕,试拼完成后;验收目的:检查预制构件模具设计是否合理、生产质量是否符合要求;连接部位是否牢靠,节点处理是否到位,是否满足预制构件的生产需要;参与各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模具生产单位、构件生产单位等;验收内容:1)模具是否按照深化图纸施工;2)模具的加固是否合理,节点是否正确;3)模具能否满足预制构件的生产需要;预制构件模具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表(DBJ15-107-2016、GB/T51
装配式建筑验收制度

2.6.1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验收制度

验收时间:预制构件模具生产完毕,试拼完成后;

验收目的:检查预制构件模具设计是否合理、生产质量是否符

合要求;连接部位是否牢靠,节点处理是否到位,是否满足预制构

件的生产需要;

参与各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模具

生产单位、构件生产单位等;

验收内容:

1)模具是否按照深化图纸施工;

2)模具的加固是否合理,节点是否正确;

3)模具能否满足预制构件的生产需要;

预制构件模具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表(DBJ15-107-2016、GB/T51231-

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以及检验方法表(GB50204-

1)首个、首批预制构件验收制度首批预制构件浇筑前,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生产单位等参建各方到场进行联合隐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浇筑。

验收时间:首个、首批预制构件模板拼装完毕,混凝土浇筑前;

验收目的:检查预制构件模板尺寸,是否和设计一致,预留、预埋是否准确,变更是否已经落实,模板拼缝是否符合要求,指导后期大规模生产;

参与各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构件生产单位等。

首个、首批预制构件验收

2)首批预制构件生产验收制度

首批预制构件制作完成后,构件厂应通知驻场监理对预制构件的外观、尺寸进行检查,合格后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生产单位等参建各方进行联合验收,验收合格后构件厂方可后续大批量生产。

构件生产期间,建设单位安排 1 名监理驻场,负责材料验收、隐蔽验收、构件质量检查与验收。构件浇筑前经构件厂自行隐蔽验收通过后报监理验收,监理验收通过后方可浇筑。验收记录影像资料及表格留档。

构件厂验收影像资料

3)预制构件出厂验收制度

建设单位统筹,向预制构件厂派驻驻场监理,联合施工单位和构件生产单位建立预制构件出厂检验制度。

验收时间:构件生产期间和构件生产完成出场之前;

验收目的:全程跟踪预制构件生产过程确保预制构件的质量;

参与各方:驻场监理、构件生产单位。

验收内容:

按照规范表格对构件强度、模板、尺寸、外观等进行检验,

出厂前根据出货计划,由驻场监理和预制构件厂品质部质检员对成品库产品进行再次复验;

复检不合格的产品暂停出厂,进行整改,直至合格为止,复验合格的产品出具相关产品合格证。

厂家合格证明、混凝土强度报告、厂家隐蔽验收记录等准备齐全,准予出厂。

构件脱模起吊时混凝土强度允许值(DBJ15-107-2016)

预制构件尺寸允许偏差以及检验方法表(DBJ15-107-2016、GB/T51231-2016)

2.6.3建立装配式建筑工程验收制度

(1)首个装配式标准层结构施工前,建立下部结构验收制度。

验收时间:首个装配式标准层结构施工前;

验收目的:检查下部结构的预留预埋部件,保证上部预制构件、铝模的安装顺利进行。.参与各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咨询单位;

验收内容:

1)下部结构的预埋、预留是否正确;

2)下部结构的混凝土楼面平整度是否符合要求;

3)下部结构预留插筋位置是否正确。

4)下部结构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15MPa。

(2)预制构件首次开始吊装,建立首次吊装验收制度

验收时间:首个装配式标准层预制构件开始吊装;

验收目的:为了保证吊装工作的顺利进行,避免吊装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 .

参与各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构件生产单位、咨询单位;

验收内容:

1)吊具和钢丝绳选型是否合理;

2)吊具和钢丝绳的合格证书;

3)吊具和钢丝绳是否存在缺陷;

预制构件的吊点设置是否和设计图纸一致,实际吊装是否可行;

5)预制构件的成品保护是否合理。

(3)首个装配式标准层结构浇筑混凝土之前,建立施工层验收制度验收时间:首个装配式标准层结构浇筑混凝土之前;

验收目的:为了明确装配式施工各项要求,确保工程结构安全,质量和使用功能,加强工程验收效率。.参与各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构件生产、咨询单位等;

验收内容:

1)预制构件安装是否全部完成,预制构件的加固是否牢固;

2)预制构件和铝模的连接是否合理,加固是否牢固,防漏桨措施是否完善且落实到位;

3)铝模的安装是否合符合规范要求,铝模的垂直度、平整度是否符合要求。

首个装配式标准层结构拆模后,进行结构验收

验收时间:首个装配式标准层结构拆模后;

验收目的:根据拆模之后,看是否存在问题,预制构件和铝模连接处是否存在缺陷,对设计和施工进行阶段总结,对有缺陷的地方进行整改;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参与各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构件生产、咨询单位;

验收内容:

1)预制构件和铝模连接部位是否存在缺陷;

2)结构层施工的整体观感质量;

3)预留、预埋部位是否准确;

4)是否有设计不合理的地方;5)是否有施工不合理的地方;

6)混凝土的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现浇结构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允许值(GB50204-2015)

装配式结构、轻质内墙条板、机电安装、装饰装修等分部分项工程建立样板先行制度。

验收时间:各个分部分项工程开始大面积施工前;

验收目的:控制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参与各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咨询单位;

验收内容:

1)各分部分项工程建立相应的样板展示区;

2)各分部分项样板展示必须结合现场实际;

3)各分部分项样板展示经过验收合格之后方可开展大面积施工; .

(6)根据装配式建筑施工特点,建立装配式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制度验收时间:各楼栋标准层预制构件、铝模、爬架施工完毕进行下一道工序;验收目的:控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参与各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咨询单位;验收内容:

1)标准层施工期间预留预埋是否准确;

2)装配式建筑的相关资料是否齐全;

3)装配式建筑施工是否按照方案进行;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装配式结构尺寸允午偏差及检查方法表(DBJ15-107-2016)

(7)铝模预拼装验收制度

验收时间:铝模生产完毕,试拼完成后;

验收目的:检查铝模设计是否合理、生产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参与各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铝模生产单位、构件生产、咨询单位等;

验收内容:

1)铝模是否按照深化图纸施工;

2)铝模的加固是否合理,节点是否正确;

铝合金模板成品制作质量标准(DBJ 15-96-2013)

2.6.4钢筋桁架楼承板验收制度

(1)检查成叠包装捆扎的钢筋桁架楼承板上标识,标识上应有供货方名称或厂标、工程名称、钢筋桁架楼承板标记、长度、制造日期、施工区域、张数和捆号。

(2)检查每批钢筋桁架楼承板质量证明书,质量证明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a)采用标准编号

b)供货方名称

c)需方名称(或工程名称)

d)合同号、批号

e)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标记

f)制作日期

g)检验合格内容确认书

(3)钢筋桁架焊点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a)焊点处熔化金属应均匀b)焊点不应脱落、漏焊

c)焊点应无裂纹、多孔性缺陷及明显烧伤现象

4)钢筋桁架与底板的焊接外观质量应符合要求:

钢筋桁架与底板焊接质量要求

钢筋桁架楼承板结构尺寸允许偏差

(1)施工前要严格执行图纸自审和会审制度,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要全面,完善,重点突出。做好自检工作,及早发现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图纸要求的标准施工。

(2)对进厂的材料要严把质量关,选择合格的材料,材料要具备合格证或产品质量证明书,材料要及时报监。建立各工序自检与互检制度,不合格工序严禁进入下道工序中。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才能使用。

(3)特殊工种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等要有上岗证书。使用的计量器具要经过效验后并在有效期内。

(4)做好自检工作,及早发现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图纸要求的标准施工。

(5)接受监理的监督及检查,对施工中监理提出的不合理理部分要予以重视并及时整改,隐蔽工程要做好隐蔽记录,并由监理确认,方可隐蔽。

(6)主要控制要点及方法

文档

装配式建筑验收制度

装配式建筑验收制度2.6.1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验收制度验收时间:预制构件模具生产完毕,试拼完成后;验收目的:检查预制构件模具设计是否合理、生产质量是否符合要求;连接部位是否牢靠,节点处理是否到位,是否满足预制构件的生产需要;参与各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模具生产单位、构件生产单位等;验收内容:1)模具是否按照深化图纸施工;2)模具的加固是否合理,节点是否正确;3)模具能否满足预制构件的生产需要;预制构件模具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表(DBJ15-107-2016、GB/T51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