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XX小学语文组结题报告:“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与习作教学的整合研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20:12:50
文档

XX小学语文组结题报告:“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与习作教学的整合研究”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与习作教学的整合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审问之——发现问题学生作文一言以蔽之——虚。学生作文“语言成人化”——缺乏儿童语言个性;“结构模式化”——用公式化的章法套写作内容;“人物、事件虚构化”——虚造人物形象和实践,移植情节;“主题与题材陈旧、单一化”;“思维品质肤浅化”。生活是习作的第一源泉。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要让教师注重丰富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强调实践学习提升学生的经验,加强作文教学与综合性学习活动整合研究能让老师激活学生心中需要表达的体验、感受,以
推荐度:
导读“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与习作教学的整合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审问之——发现问题学生作文一言以蔽之——虚。学生作文“语言成人化”——缺乏儿童语言个性;“结构模式化”——用公式化的章法套写作内容;“人物、事件虚构化”——虚造人物形象和实践,移植情节;“主题与题材陈旧、单一化”;“思维品质肤浅化”。生活是习作的第一源泉。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要让教师注重丰富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强调实践学习提升学生的经验,加强作文教学与综合性学习活动整合研究能让老师激活学生心中需要表达的体验、感受,以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与习作教学的整合研究”

小课题结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审问之——发现问题

学生作文一言以蔽之——虚。

学生作文 “语言成人化” ——缺乏儿童语言个性; “结构模式化”——用公式化的章法套写作内容;“人物、事件虚构化”——虚造人物形象和实践,移植情节;“主题与题材陈旧、单一化”;“思维品质肤浅化”。

生活是习作的第一源泉。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要让教师注重丰富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强调实践学习提升学生的经验,加强作文教学与综合性学习活动整合研究能让老师激活学生心中需要表达的体验、感受,以及想说的强烈愿望。使学生从被动消极对待作文到主动、积极地写作,让他们真正懂得写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重要方式。 让学生的习作训练从一开始就参与生活,在生活体验中“用”起来。由此,2010年,我校语文教师将课题研究的着眼点定位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与习作教学的整合研究上,引领语文教师们进行 “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习作教学”的系列深入研究。在实施的两年时间里,我校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与习作教学的指导方法研究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梳理出一些有效的成果。

二、研究目标:

本课题就是研究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与习作教学的基本教学策略和方法,重点研究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与习作教学的整合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策略,给广大从事综合性学习教学与习作教学活动的语文教师提供可供借鉴的操作方法和行为策略。

三、研究对象:小学1---6年级学生

四、研究内容:

简单的说,本课题就是研究如何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穿插习作教学;开展什么内容的综合性学习;如何开展;总结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与习作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测评综合性学习课对学生提高习作能力的作用。具体来说:

1、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准备阶段的指导策略

选题: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选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参与到活动选题中来,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乐意去探究的。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

计划:活动主题确定后,各学习小组就应当制定各自的专题研究计划了。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指导更是必不可少的。

2、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实施阶段的指导策略。

由于综合性学习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以小组为学习单位来进行综合性学习要优于个人的学习。教师应该对小组合作及探究过程进行具体的指导,从小组的组成、分工、合作及探究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各方面进行指导。

3、语文综合性学习展示交流阶段与习作教学整合的指导策略。

综合性学习之后,如何展示,展示什么?成果的形成过程中如何融入习作的练习?交流的过程中如何评价?

五、研究方法

1、开始研究的方式:课例研究法;问题研究法。

2、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我市各校开展校本研修工作的经验,及时总结推广经验。

3、行动研究法。强化“教师即研究者”的思想,引导一线教师参与教研工作,成为教育研究的主人,使教师将研究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4、资料整理和分析法。

六、主要措施:

1 .规划职业生涯,明确专业成长轨迹。在学校层面上实施教师发展规划,在教研组层面引领教师成长规划的意识;在教师自我层面上设计具体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拟订具体规划书,设计行动方案。

2 .引领学习反思,走学者型成长之路。不断激活教师自主学习与主动反思的内在需求,促使他们积极去获取新的文化、教育教学前沿理念。

3 .构建学习共同体,发挥团队促进功能。以校本研修小组为载体,共同学习提高;坚持以校为本,倡导团队学习;借助网络,自发组织非正式学习共同体。

4 .基于小课题研究,提升个人的研究素养。课题的选题坚持来源于教师一线的教学实践,由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方向与内容,重视研究的“实用性”与“现实问题”真正解决的有效性,坚持以行动研究为主的研究方法,逐步培养教师做课题的能力。

5 .构建和谐人际圈,发挥人际的影响功能。通过多种方式,为教师之间相互沟通、了解,促进友谊搭建多元化平台,在区域范围内引领教师正确的人际关系与工作人际环境。

七、研究过程:

从2010年9月起至2013年4月止,共三年时间,分四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0月)。

撰写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课题论证;制定研究计划,进行课题培训。

慎思之——初步探索

【研究理念】

课题的研究是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践提高---再发现---再解决---再实践,这样层层递进,螺旋式上升。在前一阶段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指导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尝试着进行了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与习作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分析结论一】:

我们按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的三个阶段横向分析,准确的定位教学目标,从课题特征、阶段目标、学生的学、教师的教等纵向梳理选择有效地研究策略。

【分析结论二】

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习作教学的课程目标进行了分析。分别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每个学段的课程目标进行了解读, 发现“赤橙黄绿青蓝紫,各持彩练当空舞”。

1、红橙黄绿四领域

红色领域——问题:各学段从低到高依次是就感兴趣内容提出问题、尝试解决身边的问题、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会思考的能力。

橙色领域——观察:依次是观察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和社会、关注身边的事物。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的能力。

黄色领域——资料:利用课外阅读资料、有目的的搜集资料,利用多种渠道获取资料,了解基本搜集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绿色领域——表达:从低到高依次是用口头或图文表达、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等,培养学会沟通的能力。

从这四条线中分别提炼出学生四种能力,让语文实践能力有了具体的抓手。

1、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活动重点:从低到高能热心参与校园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组织的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自主策划活动。

合作重点:依次共同讨论、学会合作、参与讨论分析并组织讨论。

从两个重点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实践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在实践活动中采用合作的方式参与活动。

【分析论证三】

对小学语文教材中“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呈现的特点及编排的特点进行了梳理,按照学段、出现的次数、呈现的方式、学习时间等梳理。

第一学段每组都有出现,但不标明课后有建议, 在“展示台”交流。课外活动,课内交流。

第二学段每学期出现两次,在精读课文后布置,通过语文园地中 “展示台”交流,课外活动,课内交流。

第三学段每学期两次一“大”一“小” 。“大”:整组单元,以活动建议为主,阅读材料为辅;“小”:精读课文后布置,语文园地中 “展示台”交流。 

通过研究教材,我们清晰地看到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不同学段出现的次数、呈现的方式、学习时间安排等,需要我们思考确定什么样的研究模式?才能更有效地“研

2、实施阶段(2010年10月——2011年10月)。

按计划进行课题研究,并对获得的研究性资料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形成阶段性成果。

博学之——百家争鸣 

1、一备,简备思路。

基本模式如下:

主备人设计简案——列出自己困惑或疑问交与教研组长

被研究教师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列出自己的困惑或疑问,交给教研组长,以便在集体交流时有重点,有程序、有针对性的讨论进行,以提高交流的实效性及交流速度,从而也防止集体备课的流于形式。

2、二备,百花齐放

基本模式:

主备人谈教学设想——分角度同伴互助——形成交流意见——

二次教案的形成

集体交流以讨论并形成教案为主,并附以讨论教、学具的准备、教学重难点的突出等。首先由主备人谈自己对本节课见解、看法及教学设计。同伴互助者随之以补充、完善,形成交流意见。主备人按需所取,形成二次教案。

3、三备,完善定稿。

基本模式:

主备人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同伴互助议课——共同修改,形成三次教案——由平行班老师进行二次课堂实践——同伴互助再次完善,形成定案

一个阶段下来,老师们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与习作(写话)教学的整合研究”有了一定的认识,积累了一些做法与经验。他们的见解随着一次次的备课活动逐渐变得精辟而敏锐,这不能不归功于这种“实践检验真理”的做法。

【系列研究活动“五课”实施验证】

通过策划方案—确定内容—活动交流—收获反思—评价反馈—总结过程—存档等一系列的研究行动中,我们开展“五课”实施行动,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包括:学课,化钻研教材无形于有形。备课,静心研究、潜心育人。说课,让教学预设成为有源之水。讲课,授课教师挑战自我,听课教师反思自我。议课,听议结合重在能力。

3、深化提高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10月)

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反思,总结中期成果并加以推广,加大覆盖面。结合实际,查验效果,并进行成果汇报展。

笃行之——脚踏实地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习作教学指导策略

1、粗放型教学策略:

中段小综合教学模式:课内部分包括明确要求、自由分组、商讨活动内容方法。课外部分包括分组活动、整理资料、商讨如何展示。再回到课内展示以习作为平台的多种成果。

高段大综合教学模式:课内部分包括明确要求。课外部分包括自主搜集、自主阅读、自主写作、相互推荐。回到课内包括交换阅读、自主合作、商讨如何展示。走出课外展示准备。 

2、严谨性教学策略(高段大综合)

明确活动目标——制定活动计划、明确分工、分目标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分析研究撰写报告、准备展示——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活动成果。每一个步骤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在为最后的以习作为平台的成果展示做着努力。

3、根据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及习作内容呈现特点及编排特点形成“学段分层研修模式”。

即每阶段研究时按照低中高或者高中低的顺序层层借鉴,纵向整体发展。

4、形成“反思分层研修模式”。

每次活动都从不同的角度层面上反思,课内教学策略的反思、课外教学启示的反思、教师个人反思研修策略、教研组长反思发展的策略等。

5、果实,研修动力。

教师积极参加市、州的各种课堂竞赛活动。李风鸿老师、蒋娜老师参加阜康市的教师基本功大赛分别获得一等、三等的好成绩。

及时总结研修成果,并撰写成文。我校语文教研组多名老师在州、自治区组织的论文评选中均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

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与与习作相结合的作品。

6、教师建立了电子版的专业成长档案。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的教师成长起来,我们教师自己制作的电子版的“专业成长袋,反映了她们对教无止境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4、第四阶段:巩固总结阶段 (2012年10月——2013年4月)

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对本研究的中所获资料的整理与归纳,分析与讨论,形成本小课题研究的研究性报告,召开结题自查会,申请课题验收。

八、明辨之——课题研究憧憬及反思

在不断的研修中,我们拥有了和谐的团队,宽广的胸怀;我们经历了研究的“痛苦”,享受着成长的“快乐”。我们在“课标研读”中逐步积累;在“课例研究”中自信走来;在“一课三备”中不断提升。我们还将继续专注我们的专业发展,倾心于学生丰满人格的形成。在路上,我们要学,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持之以恒,努力前行! 相信我们以后的工作会做得更好。 

                                       阜康市天龙小学

                                      语文课题组

                                     2013.4

文档

XX小学语文组结题报告:“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与习作教学的整合研究”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与习作教学的整合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审问之——发现问题学生作文一言以蔽之——虚。学生作文“语言成人化”——缺乏儿童语言个性;“结构模式化”——用公式化的章法套写作内容;“人物、事件虚构化”——虚造人物形象和实践,移植情节;“主题与题材陈旧、单一化”;“思维品质肤浅化”。生活是习作的第一源泉。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要让教师注重丰富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强调实践学习提升学生的经验,加强作文教学与综合性学习活动整合研究能让老师激活学生心中需要表达的体验、感受,以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