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农学文献是( ), 英国的( )是倡导把农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始祖。
2.世界三大粮食作物分别是( )( )( )。
3.目前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是( )( )( ),单产和总产量最多的作物分别是( )( )( )。【按大小顺序写】
4.作物生产发展的目标:生产率目标,( ),营养安全目标,( )。
5.研究作物栽培的起源最著名的学者是( )。
6.作物播种的动力分别有( )( )( ),人类活动等。
7.传统分类方法将作物分为四种:粮食作物,( ),( ),( )。
8.“双低”油菜的“双低”指( )( );“双高”甘蔗的“双高”指( )( )。
9.四大农耕文化分别是( )( )( )( )。
10.作物以( )为界限可以分为两个生长阶段,分别是( )( )。
11.影响种子生长发育的因素有( ),温光条件和( )。
12.种子休眠的原因有:( )( )( )( )。
13.种子萌发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 )( )( )。
14.禾谷类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分别有:( )( )( )。
15.作物品质的主要类型有:( )( )( )( )( )。
16.小麦成熟的三个时期分别是:( )( )( ),其中最佳收获期为:( )。
17.农学的特点有复杂性,( ),( ),其中本质特性是( )。
(二)问答题
1.决定单产提高的六个因素分别是什么。(6分)
2.简述栽培植物与野生植物的差异。(6分)
3.简答我国种植业分区的依据。(6分)
4.解除种子休眠的措施有哪些。(9分)
5.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8分)
6.举例说明提高产品品质的途径有哪些。(1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