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月考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 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颀长(qí) 踉跄(1iàng) 精神矍铄(jué) 踌躇(zhù)
B.龟裂(jūn) 星宿(sù) 丢三落四(1à) 和面(huó)
C.嗤笑 (chī) 带挈(qiè) 锐不可当(dāng) 作揖(yī)
D.淑女(shū) 痉挛(jìng) 步履蹒跚(pán) 温馨(xīng)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滥竽充数 随波而逝 明察秋毫 宫阙
B.余音绕梁 洞天福地 秋风箫瑟 精采
C.抑扬顿挫 声色俱厉 关关雎鸠 嶙峋
D.腐草为萤 锲而不舍 静影沉璧 珠帘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今天天气很好,我们一起去登山,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B.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C.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D.老师的举动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全场鸦雀无声。
4.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2分)
A.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左右,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B. 在着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成长、诞生、死亡、繁衍,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
C.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万千条瀑布,房屋上落下无数的箭头。
D.上级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春节到来之前谨防安全出现问题。
5.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事物“量变”的过程,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没有积累,就没有“质变”。 。这之间,最重要就是积累。
A.要想得到一鸣惊人的光荣,必须经过山重水复的洗礼;要想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必须经过崎岖狭窄的跋涉;要想获取柳暗花明的人生,必须经过默默无闻的历练
B.要想得到一鸣惊人的光荣,必须经过崎岖狭窄的跋涉;要想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必须经过默默无闻的历练;要想获取柳暗花明的人生,必须经过山重水复的洗礼
C.要想得到一鸣惊人的光荣,必须经过默默无闻的历练;要想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必须经过崎岖狭窄的跋涉;要想获取柳暗花明的人生,必须经过山重水复的洗礼
D.要想得到一鸣惊人的光荣,必须经过默默无闻的历练;要想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必须经过山重水复的洗礼;要想获取柳暗花明的人生,必须经过崎岖狭窄的跋涉
6.古诗文默写及名著知识积累。(16分)
(1)月亮,这一本无生命的物体,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成为情感的载体、释怀的媒介,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月亮情结——有一种思念叫“ ,清辉玉臂寒”;有一种感慨叫“今人不见古时月, ”;有一种孤独叫“我歌月徘徊, ”;有一种寂静叫“ ,时鸣春涧中”;有一种乡愁叫“ ,一夜征人尽望乡”;有一种惊喜的发现叫“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更有一种美好的祝福叫“但愿人长久, ”。
(2)乡愁和送别亦是古诗词中经常表现的主题,诗人表达感情的方式各不相同。有“ ,凭君传语报平安”的紧急,有“ ,不敢问来人”的忐忑;有“劝君更尽一杯酒, ”的不舍;更有“海内存知己, ”的豪情。
(3)《水浒传》主要人物有及时雨 ,智多星 ,行者 ,花和尚 ,黑旋风 。
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①据《川东周末》报道:一位八旬的老人被子女遗弃在广安一卫生院,无人照料。其实老人有四位子女。卫生院也曾多次联系老人子女,希望他们承担起照料老人的义务,但他们都以各种理由拒绝,甚至说:“又不是我一个人的老人。”
②据报载,一位学生在班上乐于助人,积极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不料却招来一些同学“出风头”的讥讽,让其很受伤。
到底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人们在认识上存在着困惑。由此看来在全社会开展荣辱观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作为学生,面对上面材料①中老人的子女和材料②中的那位学生,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任选其一,在下面写出你要说的话。(注意说话对象,语言得体,易于对方接受)
(1)面对遗弃老人的子女,你会对他们说:“ 。”
(2)面对被讥讽的学生,你会对他说:“ 。”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10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8.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2分)
9.诗歌渲染了怎样的气氛?(3分)
10.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5分)
(二)阅读语段,答文后题。(20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1.《桃花源记》作者 , (朝代)著名诗人。(2分)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缘: ②俨然: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6分)
①渔人甚异之: ②林尽水源: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4.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三个成语(3分)
(1) (2) (3)
15.末句中“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方法是( )(2分)
A 比喻 B 夸张 C 借代 D 对比
16.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3分)
17.这段文字着重写的是什么?由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阅读《在冬夜里歌唱的鱼》一文,回答第18—21题。(16分)
在冬夜里歌唱的鱼
查一路
①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离开了岑寂的北方。火烧云沉到山那一边。山岗上,风一阵冷过一阵,蒿草在风中萧瑟。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就会在昏暗中挟裹着晚风,逐渐清晰。我和妹妹就在这样的黄昏,在这样的山梁上等待父亲,还有父亲手中的鱼。
②父亲手中提着一尾胖头鱼,这种鱼头重尾轻,是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只能偶尔买这种鱼。他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在夜色中,牙齿很白,这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③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母亲接过鱼,刮鳞、剔腮、破肚,把整条的鱼分成小块,娴熟而又忙乱。当菜籽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弥敞开来的时侯,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催促着母亲往炉膛添柴。火舌从灶口舔出来,母亲的影子贴上后墙,忽大忽小,斑驳摇曳。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
④锅中的水,沸腾起来了。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口福的信息。大姐在这时也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做作业;二姐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眼睛随着腾起的蒸汽升高;妹妹和我,绕着灶台打架,虚张声势,有别于平日里泄愤的争斗,而是在幸福的预感中,矫揉造作,故作娇嗔。父亲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和笑容,虽然沉默独坐,而他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瞬间的喜悦,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⑤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母亲撮起嘴,吹锅盖上的蒸汽。揭开锅盖,如同揭开一个谜底。鱼怎么样了?母亲撒下大把翠绿的葱丝,鲜红的辣椒。锅盖合上时,她用毛巾环绕住锅与盖的缝隙,让蒸汽闷在锅里,但仍挡不住渗出异香。
⑥鱼熟了,母亲只吃鱼汤泡饭。她拨开我们几个孩子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肉,放在一只小碗中。在我们茫然的眼神里走出异香氤氲的房间。
⑦寒冷跟随着温暖的小碗,跟随着母亲推开那间草屋的门。温暖的鱼让瞎老爷爷的冰冷的小屋同样获得了温度。老人边吃边有泪水涌出,不知道是不是太辣的缘故?
⑧同样是一个冬天的夜晚,这位孤寡老人孤单地走了。临终前,他告诉在场的人,他庆幸的时刻是那个冬夜,因为他吃到了我母亲送给他的鱼。他用手摸着胸口,说:“这里,很暖!”
⑨另一个冬天。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岗张望。我父亲在这年的秋天去世了。妹妹的黄发已经扎成了小辫,我们渐渐长大成人。但我们常常想念那样的冬夜,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
⑩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 (选自《读者》,有删节)
18.简要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特点,并举例分析。(4分)
19.“鱼”在文章结构和表现主题上,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20.结合上下文品析语言。(4分)
(1)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2分)
(这句话在用词、修辞上都很有特点,请简要赏析。)
(2)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2分)(“成就”的含义是什么?)
21.“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教会了作者什么?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4分)
(四)阅读《凶手WiFi》一文,回答第22—26题。(14分)
①近日,一群来自丹麦的女学生用水芹种子进行实验,得出了惊人的发现:WiFi信号可能会损害健康。
②由于学校没有监测大脑活动的设备,女孩们选择了水芹种子作为研究对象。她们将12个装有水芹种子的盘子平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放在没有任何WiFi信号的房间里;另一组则放在两台运行中的无线路由器旁边。十二天的时间里,覆盖有WiFi的房间内,大多数种子变成了褐色,然后死亡。而另一间房里的种子则正常生长。
③虽然有人认为,种子之所以在覆盖有WiFi的房间中死掉,可能是路由器散热所致。但此项实验结果还是加剧了人们对WiFi辐射的恐惧感,有些家长和教师们要求校园内禁止安置无线路由器。
④与此同时,实验也得到了荷兰研究者的力挺。三年前,荷兰的科学家选用白蜡树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将这些树木分别放在距六个辐射源0.5米处的位置,辐射源的频段介于2412赫兹到2472赫兹,功率为100毫瓦——和无线路由器相似。靠近辐射源种植的树木,树叶上出现了“具有类似铅光泽”的物质,导致叶片的上下表皮死亡,最终掉落。
⑤但是,美国的一些研究者对这些研究成果表示怀疑,他们认为,由于WiFi采用的是低强度的无线电波传输信号,其威力只是微波的十万分之一。在一间覆盖WiFi的屋子里待上一年,受到的辐射量仅相当于用手机进行20分钟通话。
⑥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WiFi使用不正确,也极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那么,作为普通用户,在使用无线路由器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⑦首先,人体接受的辐射量跟频率有关,频率越高,伤害越大。因此,家中没有必要使用功率过大的无线路由器。
⑧其次,辐射危害大小还跟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危害越小。如果家中有孕妇、小孩、老人或免疫力低下者,最好让无线路由器与他们的活动范围保持较远的距离。
⑨第三,最好不要将WiFi设备放置在卧室内,尤其是放在床边。如果不使用WiFi,最好将无线路由器关闭,以降低不必要的风险。
⑩还有,别在腿上使用笔记本电脑,最好将电脑放在桌子或托架上。
2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1分)
23.人们在使用WiFi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4分)
24.第②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5.第⑥段中加点的“极”字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26.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手机、电脑、WiFi走进了千家万户,将来还会有更先进的电子产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3分)
三、作文(60分)
27.人们常常感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然而,生活中往往有值得铭记的日子,并且正是“这一天”让你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
请以“这一天,让我铭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拥,也许一路上荆棘丛生„„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正确,思想健康。②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初三语文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 (2分)C[A.踌躇(chú);B.星宿(xiù);D.温馨(xīn)。]
2. (2分)D
3. (2分)A(A项“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
4. (2分)A(B.护士对候诊的患者们应该这样说:“我叫到谁,谁进去,没叫到的请静静等候。”C.公交车司机对一个刚上车的老人应该这样说:“老人家,请您赶紧找个座儿坐下。您摔了,我可负不起责任啊!”D.食堂管理员对把剩馒头扔进垃圾箱的同学应该这样说:“同学,随便浪费粮食可不对,要注意节约啊!”)
5. (2分)C(解答语句衔接类试题,要注意语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本题是嵌入式衔接题,宜用信息筛选法。先要综观材料,再对前后文字进行分析、比较、筛选。结合四个选项来看:每一选项都由三个分句组成,三个分句前面的短句都是一样的,所以解题的关键是分析后一短句。联系词语的意思,不难发现:“一鸣惊人”与“默默无闻”对应,“豁然开朗”与“崎岖狭窄”对应,“柳暗花明”与“山重水复”对应。故选C项。)
6. (每空1分,共16分)略
7. (4分,每小题2分)示例:(1)叔叔(阿姨),尊敬老人、赡养老人是传统美德,你也不希望你的子女这样对你吧?快把老人接回去,好好照料吧!
(2)同学,知荣辱是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你是我们的骄傲,有道德的人都为你喝彩,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回答时注意语言的口语化,要有礼貌、语气委婉,便于对方接受。)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 (10分)
8. (2分) 杨花和子规鸟。(“杨花落尽子规啼”的意思是:杨花落尽子归鸟声声哀啼。其中写到了杨花和子归鸟。)
9. (3分)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侧重于写景,景中暗含节令。杨花漫天飞舞,飘泊无定;子规(杜鹃鸟)一声声“不如归去”,鸣声凄厉。所以,此处写景是通过“杨花”和“子规”两种景物来完成的。而漂泊无定的杨花,鸣声凄厉的子规鸟,又渲染并烘托了暮春的特定节令和环境,象征着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整句诗的感情基调是无限悲凉,令人感伤的。]
10. (5分)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这两句诗意思是: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您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诗人内心悲愁,无可排遣,无人理解,似乎只有月亮才是真正的知音。一个“愁”字包含着诗人多少惆怅与哀愁!而“随风直到夜郎西”句,表明了诗人愿随迅疾的长风直到夜郎西(指王昌龄的贬谪地龙标),更包含了对友人的牵挂与不舍。]
(二) (20分)
11、(2分)陶渊明 东晋
12、(2分)①沿着 ②整齐的样子
13、(6分)①渔人对此感到很奇怪 ②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 ③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14、(3分)①豁然开朗②鸡犬相闻 ③怡然自乐
15、(2分)C
16、(3分)活动、穿戴、心情
17、(2分)着重写桃花源美好的生活环境,由此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三) 、(16分)18. (4分)清贫,沉默寡言,慈爱,有家庭责任感。
19. (4分)结构上,“鱼”是文章的线索,把等鱼、剖鱼、煮鱼、吃鱼、送鱼等材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表现主题上:示例1:文章写了作者儿时,全家人在家道清贫的情况下享受一次烹鱼的过程,表达了对父母的深情怀念和对幸福的理解。示例2:文章运用了象征手法“冬夜”象征清贫和苦难,而“鱼”象征温暖和幸福。
20. (4分)(1)“咕噜咕噜”是拟声词,使读者如闻其声,写出了孩子的期待,喜悦之情。“歌唱”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声部”是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等待鱼被煮熟的幸福喜悦之情。(2)“成就”指父亲卖鱼后,给全家带来的欢乐和幸福。
21. (4分)这门课程教会了作者:在困境中更能感受到温暖和幸福,这种温暖和幸福因传递给其他处于困境中的人们而得以扩大。感悟和思考:示例一:幸福不一定富有,幸福在于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靠近。示例二:幸福往往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付出。
(四)(14分)
22. (1分)逻辑顺序
23. (4分) (1)家中没有必要使用功率过大的无线路由器。(2)最好让无线路由器与人们的活动范围保持较远的距离。(3)不要将WiFi设备放置在卧室内和床边。如不使用WiFi,最好将其关闭。(4)别在腿上使用笔记本电脑。
24. (3分)举例子、作比较;真实具体地说明了WiFi信号可能会损害健康。
25. (3分)不能,“极”是表程度的词语,强调可能性大,说明如果WiFi使用不正确,很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去掉后不能起到突出强调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6. (3分)(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三、27.作文(6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