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如果 是二元一次方程mx+y=3的一个解,则m的值是( )
A. -2 2 -1 1
2.9的平方根是( )
A. ﹣3 B. ±3 C. 3 D. ±
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5)所在象限为(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如图,把一块含有 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 如果∠1=15°,那么∠2 的度数是( )
A. 15° B. 25° C. 30° D. 35°
5.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6.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
A. 调查市场上矿泉水的质量情况
B. 了解全国中学生的身高情况
C. 调查某批次电视机的使用寿命
D. 调查乘坐动车的旅客是否携带了违禁物品
7.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使a∥b是( )
A. ∠1=∠3
B. ∠2=∠3
C. ∠4=∠5
D. ∠2+∠4=180°
8.已知点P坐标为(a,b)(a>0),点Q的坐标为(c,3),且|a﹣c|+=0,将线段PQ向右平移a个单位长度,其扫过的面积为20,那么a+b+c的值为( )
A. 12 B. 15 C. 17 D. 2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在实数﹣7,,π,﹣中,无理数的个数是_____.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在x轴的下方,y轴的右方,到y轴的距离都是3,到x轴的距离都是5,则点P的坐标为_____.
11.如图,某校根据学生上学方式的一次抽样调查结果,绘制出一个未完成的扇形统计图,若该校共有学生700人,则据此估计步行的有 人.
12.不等式﹣3≤5﹣2x≤3的正整数解是_____.
13.如图,AB∥CD∥EF,若∠ABC=50°,∠CEF=150°,则∠BCE=_______.
14.若 则5x﹣y﹣z﹣1的立方根是_____.
15.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位置如图所示,化简:=_____.
16.如图,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2017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为_____.
三、解答题(共72分)
17.(10.00分)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或不等式组:
(1)
(2)
18.如图,这是某市部分简图,请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分别写出各地的坐标.
19.某兴趣小组进行活动,每个男生都头戴蓝色帽子,每个女生都头戴红色帽子.帽子戴好后,每个男生都看见戴红色帽子人数比戴蓝色帽子的人数的2倍少1,而每个女生都看见戴蓝色帽子的人数是戴红色帽子的人数的.问该兴趣小组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
20.某城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起步价7元(即行驶距离不超过3千米都需付7元车费),超过3千米,每增加1千米,加收2元(不足1千米按1千米).某人乘这种出租车从甲地到乙地共付车费19元,那么他乘此出租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的距离不超过多少千米?
21.2013年6月,某中学结合广西中小学阅读素养评估活动,以“我最喜爱的书籍”为主题,对学生最喜爱的一种书籍类型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后,绘制出以下两幅未完成的统计图,请根据图1和图2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在这次抽样调查中,一共调查了多少名学生?
(2)请把折线统计图(图1)补充完整;
(3)求出扇形统计图(图2)中,体育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4)如果这所中学共有学生1800名,那么请你估计最喜爱科普类书籍的学生人数.
22.如图,已知∠A=∠AGE,∠D=∠DGC
(1)求证:AB∥CD;
(2)若∠2+∠1=180°,且∠BEC=2∠B+30°,求∠C的度数.
23.在“五•一”期间,某公司组织318名员工到雷山西江千户苗寨旅游,旅行社承诺每辆车安排有一名随团导游,并为此次旅行安排8名导游,现打算同时租甲、乙两种客车,其中甲种客车每辆载客45人,乙种客车每辆载客30人.
(1)请帮助旅行社设计租车方案.
(2)若甲种客车租金为800元/辆,乙种客车租金为600元/辆,旅行社按哪种方案租车最省钱?此时租金是多少?
(3)旅行前,旅行社的一名导游由于有特殊情况,旅行社只能安排7名导游随团导游,为保证所租的每辆车安排有一名导游,租车方案调整为:同时租65座、45座和30座的大小三种客车,出发时,所租的三种客车的座位恰好坐满,请问旅行社的租车方案如何安排?
24.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A(a,0),B(b,2),C(0,2),且a、b是方程组的解,求:
(1)a、b的值.
(2)过点E(6,0)作PE∥y轴,点Q(6,m)是直线PE上一动点,连QA、QB,试用含有m的式子表示△ABQ的面积.
(3)在(2)的条件下.当△ABQ的面积是梯形OABC面积一半时,求Q点坐标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如果 是二元一次方程mx+y=3的一个解,则m的值是( )
A. -2 2 -1 1
【答案】C
【解析】
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易得C.
2.9的平方根是( )
A. ﹣3 B. ±3 C. 3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方根的含义和求法,求出9的平方根是多少即可.
【详解】9的平方根是:=±3.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的性质和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这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5)所在象限为(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答案】D
【解析】
根据各象限的坐标特征,易得D.
4.如图,把一块含有 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 如果∠1=15°,那么∠2 的度数是( )
A. 15° B. 25° C. 30° D. 35°
【答案】C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结合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答案.
【详解】解:如图所示:由题意可得:∠1=∠3=15°,
则∠2=45°-∠3=30°.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性质,需要注意隐含条件,直尺的对边平行,等腰直角三角板的锐角是45°的利用.
5.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解①得
;
解②得
;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组的解法及解集的数轴表示法,先分别解两个不等式,求出它们的解集,再求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不等式组解集的确定方法是: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无解. 在数轴上,空心圈表示不包含该点,实心点表示包含该点.
6.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
A. 调查市场上矿泉水的质量情况
B. 了解全国中学生的身高情况
C. 调查某批次电视机的使用寿命
D. 调查乘坐动车的旅客是否携带了违禁物品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普查和全面调查的意义分析即可.
【详解】A. 调查市场上矿泉水的质量情况具有破坏性,宜采用抽样调查;
B. 了解全国中学生的身高情况工作量比较大,宜采用抽样调查;
C. 调查某批次电视机的使用寿命具有破坏性,宜采用抽样调查;
D. 调查乘坐动车的旅客是否携带了违禁物品这一事件比较重要,宜采用全面调查.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选择,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7.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使a∥b的是( )
A. ∠1=∠3
B. ∠2=∠3
C. ∠4=∠5
D. ∠2+∠4=180°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即可判断.
【详解】A. ∠1=∠3,同位角相等,可判定a∥b;
B. ∠2=∠3,内错角相等,可判定a∥b;
C. ∠4=∠5,互为邻补角,不能判定a∥b;
D. ∠2+∠4=180°,同旁内角互补,可判定a∥b;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8.已知点P的坐标为(a,b)(a>0),点Q的坐标为(c,3),且|a﹣c|+=0,将线段PQ向右平移a个单位长度,其扫过的面积为20,那么a+b+c的值为( )
A. 12 B. 15 C. 17 D. 20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非负数的性质得到a=c,b=7,P(a,7),故有PQ∥y轴,PQ=7-3=4,由于其扫过的图形是矩形可求得a,代入即可求得结论.
【详解】∵且|a-c|++=0,
∴a=c,b=7,
∴P(a,7),PQ∥y轴,
∴PQ=7-3=4,
∴将线段PQ向右平移a个单位长度,其扫过的图形是边长为a和4的矩形,
∴4a=20,
∴a=5,
∴c=5,
∴a+b+c=5+7+5=17,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坐标的平移,矩形的性质,能根据点的坐标判断出PQ∥y轴,进而求得PQ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在实数﹣7,,π,﹣中,无理数的个数是_____.
【答案】2
【解析】
【分析】
根据无理数的定答即可,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无理数通常有以下三种形式,①开方开不尽的数,如 , 等;②圆周率π;③构造的无限不循环小数,如 (0的个数一次多一个).
【详解】,π是无理数;
﹣7,﹣=-3是有理数.
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识别,熟练掌握无理数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在x轴的下方,y轴的右方,到y轴的距离都是3,到x轴的距离都是5,则点P的坐标为_____.
【答案】(3,-5)
【解析】
【分析】
由题可知点P在x轴的下方且在y轴的右侧,于是可以确定M点在第四象限;由于第四象限内点的横坐标为正数、纵坐标为负数,结合P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可得点P的坐标.
【详解】∵点P在x轴的下方且在y轴的右侧,
∴点P在第四象限.
∵点P到到y轴的距离都是3,到x轴的距离都是5,
∴点P的坐标是(3,-5).
【点睛】本题考查了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确定,需明确各象限内点的横纵坐标的符号特点.
11.如图,某校根据学生上学方式的一次抽样调查结果,绘制出一个未完成的扇形统计图,若该校共有学生700人,则据此估计步行的有 人.
【答案】280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扇形统计图可得:该校学生骑车上学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是,所以估计该校学生上学步行的人数=700×(1-10%-15%-35%)=280人.
考点:1.扇形统计图;2.样本估计总体.
12.不等式﹣3≤5﹣2x≤3的正整数解是_____.
【答案】1、2、3、4
【解析】
【分析】
先把﹣3≤5﹣2x≤3转化为,然后解这个不等式组求出它解集,再从解集中找出所有的正整数即可.
【详解】∵﹣3≤5﹣2x≤3,
∴,
解①得,x≤4,
解②得,x≥1,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x≤4,
∴不等式﹣3≤5﹣2x≤3的正整数解是1、2、3、4.
故答案为1、2、3、4.
【点睛】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组的解法,先分别解两个不等式,求出它们的解集,再求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不等式组解集的确定方法是: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无解.
13.如图,AB∥CD∥EF,若∠ABC=50°,∠CEF=150°,则∠BCE=_______.
【答案】20 °
【解析】
∵AB∥CD∥EF,
∴∠ABC=∠BCD=50°,∠CEF+∠ECD=180°;
∴∠ECD=180°−∠CEF=30°,
∴∠BCE=∠BCD−∠ECD=20°.
故填20°.
14.若 则5x﹣y﹣z﹣1的立方根是_____.
【答案】3
【解析】
【分析】
先③×3-②得7x-y=35④,再①×3+②×4得:23x+16y=115⑤,然后④×16+⑤求出x的值,再把x的值代入④求出y的值,最后把x、y的值代入③求出z的值即可.
【详解】,
③×3-②得: 7x-y=35④,
①×3+②×4得:23x+16y=115⑤,
④×16+⑤得:x=5,
把x=5代入④得:y=0,
把x=5,y=0代入③得:z=-3;
则原方程组的解为:.
∴5x﹣y﹣z﹣1=25-0+3-1=24,
∴5x﹣y﹣z﹣1的立方根是=3.
故答案为3.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关键把“三元”转化为“二元”、把“二元”转化为“一元”的消元的思想,从而进一步理解把“未知”转化为“已知”和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思想方法.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是消元.
15.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_____.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位置判断出a,a+b,a-b的正负,然后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绝对值的意义化简即可.
【详解】由数轴知,a<0,b>0,,
∴a+b>0,a-b<0,
∴
=-a+a+b+a-b
=a.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数轴比较大小,二次根式的性质,绝对值的意义,根据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判断出a,a+b,a-b的正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如图,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2017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为_____.
【答案】(2017,1)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第4次运动到点(4,0),第5次接着运动到点(5,1),…,
∴横坐标为运动次数,经过第2017次运动后,动点P的横坐标为2017,
纵坐标为1,0,2,0,每4次一轮,∴经过第2017次运动后,动点P纵坐标为:2017÷4=504余1,故纵坐标为四个数中第一个,即为1,
∴经过第2017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2017,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就是点的坐标的规律的发现,根据图形观察出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同学们在解答这种坐标系中的点的规律问题时,我们需要通过前面的几个点的坐标得出横纵坐标变化的规律,从而求出所求点的坐标,一般对于规律性的题目难度都不会很大,关键就是要明白规律是怎么样的.
三、解答题(共72分)
17.(10.00分)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或不等式组:
(1)
(2)
【答案】(1) ;(2)1 【分析】 (1)把①×2+②,消去y,求出x的值,再把求得的x的值代入②求出y的值即可; (2)先分别解两个不等式,求出它们的解集,然后求出这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即可. 【详解】(1)解: ①×2+②得到x=, 把x=代入②得到y=1, ∴. (2) 由①得到x>1, 由②得到x<4, ∴1<x<4.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题步骤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如图,这是某市部分简图,请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分别写出各地的坐标. 【答案】见解析 【解析】 确定原点位置,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根据坐标系表示各地的坐标. 解:以火车站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 各点的坐标为:火车站(0,0);医院(-2,-2);文化宫(-3,1);体育场(-4,3);宾馆(2,2);市场(4,3);超市(2,-3). 19.某兴趣小组进行活动,每个男生都头戴蓝色帽子,每个女生都头戴红色帽子.帽子戴好后,每个男生都看见戴红色帽子的人数比戴蓝色帽子的人数的2倍少1,而每个女生都看见戴蓝色帽子的人数是戴红色帽子的人数的.问该兴趣小组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 【答案】男生有12人,女生有21人 【解析】 【分析】 设该兴趣小组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然后再根据:(男生的人数-1)×2-1=女生的人数,(女生的人数-1) ×=男生的人数 ,列出方程组,再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设该兴趣小组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 依题意得:, 解得:. 答:该兴趣小组男生有12人,女生有21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并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20.某城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起步价7元(即行驶距离不超过3千米都需付7元车费),超过3千米,每增加1千米,加收2元(不足1千米按1千米).某人乘这种出租车从甲地到乙地共付车费19元,那么他乘此出租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的距离不超过多少千米? 【答案】不超过8千米. 【解析】 【分析】 已知从甲地到乙地共需支付车费19元,从甲地到乙地经过的路程为x千米,首先去掉前3千米的费用,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从而得出答案. 【详解】设他乘此出租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的路程是x千米,依题意: 7+2.4(x﹣3)≤19, 解得:x≤8. 答:他乘此出租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路程不超过8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关键是根据: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从而列出不等式7+2.4(x-3)≤19解题. 21.2013年6月,某中学结合广西中小学阅读素养评估活动,以“我最喜爱的书籍”为主题,对学生最喜爱的一种书籍类型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后,绘制出以下两幅未完成的统计图,请根据图1和图2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在这次抽样调查中,一共调查了多少名学生? (2)请把折线统计图(图1)补充完整; (3)求出扇形统计图(图2)中,体育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4)如果这所中学共有学生1800名,那么请你估计最喜爱科普类书籍的学生人数. 【答案】(1)一共调查了300名学生. (2) (3)体育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48°. (4)1800名学生中估计最喜爱科普类书籍的学生人数为480. 【解析】 分析】 (1)用文学的人数除以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即可得解. (2)根据所占的百分比求出艺术和其它的人数,然后补全折线图即可. (3)用体育所占的百分比乘以360°,计算即可得解. (4)用总人数乘以科普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解:(1)∵90÷30%=300(名), ∴一共调查了300名学生. (2)艺术的人数:300×20%=60名,其它的人数:300×10%=30名. 补全折线图如下: (3)体育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60°=48°. (4)∵1800×=480(名), ∴1800名学生中估计最喜爱科普类书籍的学生人数为480. 22.如图,已知∠A=∠AGE,∠D=∠DGC (1)求证:AB∥CD; (2)若∠2+∠1=180°,且∠BEC=2∠B+30°,求∠C的度数. 【答案】(1)证明见解析;(2)50°. 【解析】 证明:(1)∵∠A =∠AGE,∠D =∠DGC 又∵∠AGE =∠DGC ∴∠A=∠D ∴AB∥CD (2) ∵∠1+∠2 =180° 又∵∠CGD +∠2=180° ∴∠CGD=∠1 ∴CE∥FB ∴∠C=∠BFD,∠CEB +∠B=180° 又∵∠BEC =2∠B+30° ∴2∠B +30°+∠B=180° ∴∠B=50° 又∵AB∥CD ∴∠B=∠BFD ∴∠C=∠BFD=∠B=50°. 23.在“五•一”期间,某公司组织318名员工到雷山西江千户苗寨旅游,旅行社承诺每辆车安排有一名随团导游,并为此次旅行安排8名导游,现打算同时租甲、乙两种客车,其中甲种客车每辆载客45人,乙种客车每辆载客30人. (1)请帮助旅行社设计租车方案. (2)若甲种客车租金为800元/辆,乙种客车租金为600元/辆,旅行社按哪种方案租车最省钱?此时租金是多少? (3)旅行前,旅行社的一名导游由于有特殊情况,旅行社只能安排7名导游随团导游,为保证所租的每辆车安排有一名导游,租车方案调整为:同时租65座、45座和30座的大小三种客车,出发时,所租的三种客车的座位恰好坐满,请问旅行社的租车方案如何安排? 【答案】(1)见解析;(2)租甲种客车6辆;租乙种客车2辆,所需付费最少为6000元; (3)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设租甲种客车x辆,则租乙种客车(8-x)辆,依题意关系式为:45x+30(8-x)≥318+8, (2)分别算出各个方案的租金,比较即可; (3)根据设同时租65座、45座和30座的大小三种客车各x辆,y辆,(7-x-y)辆,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1)设租甲种客车x辆,则租乙种客车(8﹣x)辆, 依题意,得45x+30(8﹣x)≥318+8, 解得x≥5, ∵打算同时租甲、乙两种客车, ∴x<8,即5≤x<8, x=6,7, 有两种租车方案: 租甲种客车6辆,则租乙种客车2辆, 租甲种客车7辆,则租乙种客车1辆; (2)∵6×800+2×600=6000元,7×800+1×600=6200元, ∴租甲种客车6辆;租乙种客车2辆,所需付费最少为6000(元); (3)设同时租65座、45座和30座的大小三种客车各x辆,y辆,(7﹣x﹣y)辆, 根据题意得出:65x+45y+30(7﹣x﹣y)=318+7, 整理得出:7x+3y=23, 1≤x<7,1≤y<7,1≤7﹣x﹣y<7, 故符合题意的有:x=2,y=3,7﹣x﹣y=2, 租车方案为:租65座的客车2辆,45座的客车3辆,30座的2辆.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等知识,找到相应的关系式,列出不等式和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4.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A(a,0),B(b,2),C(0,2),且a、b是方程组的解,求: (1)a、b的值. (2)过点E(6,0)作PE∥y轴,点Q(6,m)是直线PE上一动点,连QA、QB,试用含有m的式子表示△ABQ的面积. (3)在(2)的条件下.当△ABQ的面积是梯形OABC面积一半时,求Q点坐标. 【答案】(1)a=5,b=3;(2) △ABQ的面积为|m+1|;(3) Q(6,3)或(6,﹣5). 【解析】 【分析】 (1)解方程组可直接求出a、b的值; (2)先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5,当点Q在AB上时,m=﹣1,然后分当m>﹣1时和m<﹣1时两种情况求解; (3)计算S梯形OABC,根据△ABQ的面积是梯形OABC面积一半列出方程求m的值即可. 【详解】(1)由方程组两式相加,得a+b=8, 再与方程组中两式分别相减,得; (2)由(1)可知,A(5,0),B(3,2),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5,当点Q在AB上时,m=﹣1, 如图1,当m>﹣1时, 过B点作BD⊥x轴,垂足为D, 则S△ABQ=S梯形BDEQ﹣S△ABD﹣S△AQE =(2+m)×(6﹣3)﹣×2×(5﹣3)﹣×(6﹣5)×m =m+1; 当m<﹣1时,如图2所示, 过点B作BM⊥EQ于点M, 则S△ABQ=S△BMQ﹣S△AEQ﹣S梯形AEMB =×(2﹣m)×(6﹣3)﹣×(6﹣5)×(﹣m)﹣×(6﹣3+6﹣5)×2 =3﹣m+m﹣4 =﹣m﹣1. 综上所述,△ABQ的面积为|m+1|; (3)∵S梯形OABC=×(3+5)×2=8, 依题意,得|m+1|=×8, 解得m=3或m=﹣5; ∴Q(6,3)或(6,﹣5).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坐标与图形的性质,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结合图形上点的坐标表示相应的线段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