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 下列各项中划线的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氛围(fēn) 省(xǐng)悟 吹毛求疵(cī) 扣人心弦(xián)
B . 栖(qī)息 炮(pào)制 安然无恙(yànɡ) 莫名奇妙(qí)
C . 胆怯(qiè) 匀称(chèn) 颔(hàn)首低眉 粗制烂造(lán)
D . 唱和(hè) 玷(zhān)污 相辅相成(chéng) 走头无路(tóu)
2. (2分)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 藤椅 衔着 隐隐约约 提心掉胆
B . 安祥 凝望 畏罪潜逃 滚来滚去
C . 懒惰 失踪 若有若无 忘下断语
D . 惩戒 芙蓉 性情忧郁 默默无言
3. (2分) 下列句子中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钟书老人的善良和正直,对生、老、病、死的透彻豁达,让人感动不已。
B . 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C . 返回的雁群,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
D . 所罗门啊,别杀我,以后我不敢再违反您的命令了。
4.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近日,最高人民审判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婚姻法修改后适用该法的第一批司法解释。
B . 人脑库的建立,标志着人类对脑科学的探索、对人脑生理和病理的研究进入了崭新的水平。
C . 球迷们可以断言,如果没有大的意外,全国女排联赛的冠亚军将在辽宁队与八一队之间。
D . 在采访日本外务省发言人服部则夫时,这位发言人明确否认了日本开始将与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的传说。
5. (2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的句子是( )。
A . 它是那样鲜艳、温柔,就像早年间,我家里墙壁上画着的一个姑娘的红脸蛋。
B . 在那一刻我突然掉下泪来,我感到,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啊!
C . 云海汩汩地围着山头,有在海中孤岛的虚幻感。
D . 四周瘴气雾霭弥漫,我们感到如同走入地狱,走入鬼域。
6. (2分) (2020九上·竞赛) 水浒英雄中( )被称为“立地太岁”。
A . 阮小二
B . 阮小五
C . 阮小六
D . 阮小七
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
7. (5分) 欣赏下面这幅书法作品,用规范的正楷字将内容抄写在田字格里。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
8. (8分) (2017七下·宁河月考) 在下面空格中填写诗文上下句。
(1) ________,寒光照铁衣。(南北朝民歌《木兰诗》)
(2) 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3) 亭亭净植,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4) 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5) 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6) 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杜牧《泊秦淮》)
(7) 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
9. (22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阅读岳飞的《论马》。
骥①不称②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③,然非精洁宁饿死不受,介胄④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⑤,犹可二百里;褫⑥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注释】①骥(jì):良马。 ②称:衡量。 ③斛(hú):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④介胄:披上战甲。 ⑤酉:酉时,指傍晚。⑥褫(chǐ):解除,解下。
(1) 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的意思。
①故常奇之( ) ②不甚疾 ( ) ③不汗 ( ) ④日啖刍豆数斗( )
(2) 选出下列画线的虚词“其”与“称其德也”中的“其”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 其真无马耶
B . 俟其欣悦
C .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D . 不能指其一端
(3)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两处)。
然 非 精 洁 宁 饿 死 不 受。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句。
①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5) 岳飞的《论马》和韩愈的《马说》两篇文章表面都是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两篇文章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
10.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题目。
①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其中北京长城不仅是整个长城的缩影,更是整个长城的精华部分。它好像一个横着的英文字母“C”,呈半环状环绕在北京北部、东北和西北三面。从东到西包括6个区段:平谷、密云、怀柔、昌平、延庆、门头沟,全长629公里。
②提到长城,人们往往首先把它和秦始皇联系起来,似乎他建造的长城是最早的,实际上北京地区长城建得更早,公元前283年,燕昭王29年,为抵御匈奴,燕国修筑了燕北长城。先秦燕国、秦汉、北魏和明代,这四个时代北京长城都在持续建设中,特别是在后来明代修建的长城中,经过徐达、戚继光两代名将的重点建设,北京长城建设得最完备。开国功臣徐达大将军主持重修了居庸关、司马台关、古北口关、慕田峪、黄花镇等长城关塞。1569年开始,抗倭名将戚继光担任蓟州总兵15年,护卫京师,他改建长城,呕心沥血,使北京段长城成为万里长城中建筑最坚固的黄金地段。
③北京长城主要分布在京北燕山山脉带和京西太行山脉一带,这些地方高山深谷,断崖险关,这就使得北京长城地势险要,构造复杂,变化多端。位于怀柔的慕田峪长城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墙体两面都树起高大垛口,可以两面御敌。密云境内的司马台长城分东西两线伸展蔓延,东线长城建在刀削斧劈似的山脊上,仅在2.7公里间,从海拔295米骤然升至986米,东线长城犹如一条巨龙从湖水中腾空飞起,直指云端。更为难得的是在千米山峰之巅竟密布15座敌楼。
④明清两代皇城、皇宫、皇陵,都距北京长城不过几十公里,所以北京长城是护卫京城等要地的最后一道重要防线,具有很强的防御能力。位于延庆县军都山关沟的八达岭,自古就是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春秋战国时期为防御北方民族的侵扰,在此曾修筑长城。明代为了加强防御,对八达岭长城进行了长达八十余年的修建,使其成为城关相连、墩堡相望、重城护卫、烽火报警的严密防御体系。
⑤北京长城的自然景观还特别丰富多彩。慕田峪长城,春天群芳争艳,夏天满目苍翠,秋天五彩缤纷,冬天雪挂枝头。
⑥今天,北京的多城已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景区,中外游客登上长城,可以尽情欣赏长城雄伟壮观的景象。
(1) 阅读第②—⑤段,概括说明北京长城都有哪些特征。
(2) 文中划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 , 其作用是:
(3) “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主要”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4) 据CCTV报道:在八达岭长城,记者看到,由于被人刻上密密麻麻的字,城砖已经面目全非。有的人在长城上表达爱意,也有人把对他人的恨留在长城上,在长城上,一些外国游客也入乡随俗,将这里当作留言墙,韩文、英文等文字时有出现。
请拟一则有关保护长城的宣传标语: 。
长城在2004年列入世界濒危文化遗产名单,请为保护长城出谋划策,提一条切实可行的措施。
11. (20分) (2018·遂宁) 阅读《想和做》,完成后面小题。
想和做
胡绳
①有些人只会空想,不会做事。他们凭空想了许多念头,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认真做过一件事。
②也有些人只顾做事,不动脑筋。他们一天忙到晚,做他们一向做惯的或者别人要他们做的事。他们做事的方法只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者别人的命令,或者一般人的通例。自己一向这样做,别人要他们这样做,一般人都这样做,他们就“依葫芦画瓢”,照样做去。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他们从来不想一想。
③我们瞧不起前一种人,说他们是“空想家”,可是往往赞美后一种人,说他们能够“埋头苦干”。能够苦干固然是好的,但是只顾埋着头,不肯动动脑筋来想想自己做的事,其实并不值得赞美。
④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拉磨的牛成年累月地在鞭子下绕着石磨转,永远不会想一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够这样想的只有人。人在劳动中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件事为什么目的,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缺点,才渐渐想出节省劳力、提高效率的方法。人类能够这样劳动,能够一面做,一面想,所以人类文化能够不断地进步。要不,今天的人类就只能像几万年以前的人类一样,过着最原始最简单的生活了。
⑤一事不做,凭空设想,那是“空想”。不动脑筋,埋头苦干,那是“死做”。无论什么事情,工作也好,学习也好,“空想”和“死做”都不会得到进步。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
⑥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怎么样才能够接近实际?当然要观察。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举个例子来说,人怎样学会游泳的呢?光靠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光靠观察鱼类和水禽类的动作,那是不够的;一定要自己跳下水去试验,一次,两次,十次,几十次地试验,才学会了游泳。如果只站在水边,先是一阵子呆看,再发一阵子空想,即使能够想出一大堆“道理”来,自己还是不会游泳,对于别的游泳的人也没有好处。这样空想出来的“道理”,其实并不算什么道理。真正的道理是在行动中取得经验,再根据经验想出来的。而且想出来的道理到底对不对,还得拿行动来证明:行得通的就是对的,行不通的就是错的。
⑦一面想,一面做。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⑧在学校里,有些同学很“用功”,可是不会用思想。他们学习语文,就硬读课文。因为只读不想,同一个语言文字上的道理,在这一课里老师讲明白了,出现在另一课里,他们又不理解了。他们学习数学,就硬记公式。因为只记不想,用这个公式算出了一道题,碰到同类的第二道题就又不会算了。从旧经验里得到的道理,不能应用在新事物上,这就是不会用思想的缘故。另外也有些同学,他们能想出些省力的有效的方法,拿来记住动植物的分类,弄清历史的年代。我们固然不赞成为了应付考试想出一些投机取巧的办法;但是我们承认,在学习各种功课和训练记忆力上,是可以有一些比较省力的有效的方法的。这些方法也得从学习的经验中取得。假如只是埋头苦读,不动脑筋想一想,那就得不到。除了学习功课以外,做种种课外活动,也要把想和做联结起来。例如开会,演说,办墙报,组织班会和学术团体,这些实际的行动,如果光凭一腔热情,埋头苦干,不根据已有的成绩和经验,想想怎样才能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更有效果,那么,结果常常会劳而无功。
⑨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怎样忙,都应该抽出点工夫来想一想。想什么?想他自己做过的事,想自己做事得到的经验。这样,他脑子里所有的就不是空想,他的行动也就可以不断地得到进步。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请简要分析1—5段的论证思路。
(4)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最后一段的理解。
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2·河北) 根据要求作文。
题目:我与________的亲密接触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体自定;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
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1、
2-1、
3-1、
4-1、
5-1、
6-1、
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
7-1、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
8-1、
8-2、
8-3、
8-4、
8-5、
8-6、
8-7、
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
9-1、
9-2、
9-3、
9-4、
9-5、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
10-1、
10-2、
10-3、
10-4、
11-1、
11-2、
11-3、
11-4、
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