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安定区08-0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4:18:00
文档

安定区08-0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安定区08-0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密----------------------封----------------------线------------九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题目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成绩(一)(二)(一)(二)(三)(一)(二)得分一、积累与运用(58分)(一)基础知识(1-7小题,30分)古诗词默写:(10分)1.今夜偏知春气暖,。,人迹板桥霜。2.白居易《观刈麦》诗中表现农民吃
推荐度:
导读安定区08-0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密----------------------封----------------------线------------九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题目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成绩(一)(二)(一)(二)(三)(一)(二)得分一、积累与运用(58分)(一)基础知识(1-7小题,30分)古诗词默写:(10分)1.今夜偏知春气暖,。,人迹板桥霜。2.白居易《观刈麦》诗中表现农民吃
  

 安定区08-0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封----------------------线------------

 九年级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题目积累与运用阅 读 理 解

作 文

成  绩

(一)(二)(一)(二)(三)(一)(二)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58分)

(一)基础知识(1-7小题,30分)

古诗词默写:(10分)

1.今夜偏知春气暖,                              。

                         ,人迹板桥霜。

2.白居易《观刈麦》诗中表现农民吃苦耐劳品质和难以诉说的辛酸的诗句是                 ,                 。                  ,                    。

3.古代诗文中有许多蕴含着丰富人生哲理的名句,读来耐人寻味。请按下列要求写出两句(要求上下句相连,意思完整)。(4分) 

有关爱国的:                                                        ;

有关青春的:                                                        。                                                                

文常常识填空:(每空1分,20分)

4、词,又称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        。《沁园春雪》中            是词牌名;           是这首词的题目。

5、梁启超是中国近代         派代表人物,        。与       _____一起领导了著名的“        __________”,有著作编为《                  》。

6、伏尔泰是法国             ,           ,          。在启蒙运动中主张                 ,强调                。

7、《致女儿的信》选自《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前苏联__________家和__________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运用(8-14小题,2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9题。(4分)

①那时,我们是快乐的。②每一个清晨或旁晚,我们亲进大自然,倾听万物的声音,与身边的鸟儿、花儿、小溪交流。③我们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了自己的笑声。④多年以后,使我们还在怀念这段快乐的时光。

8、第②句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改为         ,         改为          。

9、第④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

10、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防止疫情流行,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灾区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

B、用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平凡的生活能为我们提供巧夺天工的作为素材。

C、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D、为了备战空前绝后的北京奥运会,全国上下都在同心协力争创佳绩。

11、根据语境仿写。(7分)

⑴阅读名著会让我们受益无穷。阅读名著既可以积累知识,又能够提升素养;阅读名著既可以丰富情感,                   ;                          ,

                                     。

⑵微笑是和煦的春风,能融化严冬的坚冰;

微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微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2.下面是某位同学的作文片段,请根据文后要求,用规定的符号在原文上直接修改。(4分)

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

①为了开好运动会,学校组织了有意义的一次除草活动。②中午,我早早地来到学校,和同学们尽情地玩耍起来。③没想到:学校分给我们班是那块长着许多带刺植物的地方。④男生用铁锹将根铲断,我们女生便将它们拖到垃圾堆。⑤一不小心,手臂被小毛刺扎了一下,疼得我差点叫出声来。⑥看到同学们个个精疲力竭,疲惫不堪,我便忍痛苦干起来。

要求:(1)删掉片段中与中心无关的一个句子。(1分)

(2)片段在语言表达及标点使用上有毛病,请选择3~4处加以修改。(3分)

13、右图是2001年3月份公布的国家节水标志(圆形底色为绿色),请你先用一段文字对图作说明,然后写一段话作简要的评价。(5分)

答:节水标志主要由圆球(指                      )、人手(指            )、水滴(指              )组成,整图寓意是“人类要呵护                              ,保护               ,节约每一滴水”。

14、广告商标的设计需要独特的创意,因为它体现了厂商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右图就是北京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商标,图案呈红色,广告语是“一切皆有可能”。请仔细观察此图,试用简洁的文字对其构图设计及含义加以说明。(6分)

答:图案由“李宁”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    ”和“    ”的变形构成红色造型,像燃烧的火炬、像                、又像飞扬的旋律,生动、细腻、美观,富有动感和现代意味,体现了体育品牌所蕴涵的活力和进取精神。李宁商标的象征意义:飞扬的红旗象征        、燃烧的火炬象征        、舞动的旋律象征         。

二、阅读理解(32分)

(一)小说阅读(20分)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级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几个铜子的小费 。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响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广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包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12分)

1.本段写于勒,“我”,“父亲”和“母亲”,各用了什么描写手法?(4分)

①写于勒用__________描写手法。 ②写“我”主要用__________描写手法。

③写“父亲”用__________描写手法。④写“母亲”用__________描写手法。

2.“我”默念的三句话,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表达的思想感情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一句属小说中________描写。其作用是(     )(2分)

A.渲染了一种悲哀。阴冷的气氛。B.衬托了“我们”到达旅游目的地的愉快。

C.衬托了菲利普全家沮丧的心情。D.衬托了菲利普夫妇沮丧、阴暗的心情。

4.“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文章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本文的几个人物中谁是主人公?(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①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②麻木面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别人的辛苦③恣雎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9分)

6、这是“我”离开故乡时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集中反映出“我”当时怎样复杂的思想情绪?(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的排比句用到三个“辛苦”,其含义有所不同,请结合语境,分别作解释。(2分)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8、请指出“我”所希望的“新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同学读到“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时,认为文中的“我”对故乡已失去了感情。对此,你有何看法?(3分)

(二)议论文阅读(12分)

灾难铸就伟大的中国

《人民日报》评论员

①5月19日至5月21日,长歌当哭,时间见证一个民族的哀伤。

②自“5·12”灾难发生的那一刻起,汶川时间便以血泪生死来凝记,国人心情亦因大痛大悲而淤积。三天哀悼,让悲痛得以表达,也让坚忍得以持续。雪域高原、边陲海疆,繁华都市、偏僻县乡,汶川成为亿万中国人血脉同搏、泪水涌动之所在。13亿中国人以共同的悲伤共度刻骨铭心的瞬间,让罹难者生命在国家记忆里永存。

③这三天里,人们看到的不只是举国同悲的恣肆泪水,更是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汶川不哭”,“中国加油”,大地震中穿越生死的深情呼唤,哀悼日里高亢悲壮的激昂呐喊,当是我们哀思过后凝聚力量的信心和源泉。而这一切,是进步的中国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是发展的中国在人文精神上的回归,是历经磨难的中国在民族复兴征途上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封-----------------------线------------------------

前所未有的凝聚力。

④汶川作证,这一刻国家与人民同在。“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一线希望,百倍努力”,大震之后,党和始终如一的坚定信念,支撑着感天动地的举国大救援。第一时间公布信息,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开放国际救援队进入灾区,设立哀悼日降半旗祭奠平民……对人民负责、对生命敬畏、对世界开放,反映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进步,让世界看到一个坚强自信、开放透明、以人为本的中国。

⑤汶川作证,这一刻爱心与希望同在。日继之夜,生继之死。在这场新世纪以来死伤最为严重的地震灾难中,呈现于世界眼前的,不只是哀伤,更有生死瞬间的人性光辉。即使在死亡阴影笼罩的日子,那些爱与献身的故事仍给人以温暖的慰藉。父母张开双臂把生的机会留给孩子,老师俯身低首支撑生命的港湾……废墟下深沉壮阔的无私大爱,拓展了我们民族的精神疆界。

⑥汶川作证,这一刻公民精神与国识同在。当家国受灾,同胞有难,亿万国人的集体道德感和现代公识被勃然唤醒。民间抢险突击队日夜兼程驰援灾区,救灾志愿者不避艰险奔赴一线,全国人民上下同心守望相助,10天10夜中华大地纵横千里的爱的足迹,让我们看到公民精神的成长、国识的重塑。

⑦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给国家新期待,给民族新精神,给公民新责任,对于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而言,汶川大地震是一个悲壮的过去,更是一个伟大的开始。

⑧希望与中国同在!                   (选自2008年5月22日《人民日报》)

10.本文是作者针对2008年5月哪一件事发表的评论?作者所持的观点是什么? (2分)答:                                                                        

                                                                                

11. 文中哪一句话是对标题“灾难铸就伟大的中国”最好的阐释?(2分)

答:                                                                        

12. 结合你当时的所闻所见,谈谈你对第③段画线句子的理解。(2分)

    答:                                                                       

                                                                               

13.第⑤段说“废墟下深沉壮阔的无私大爱,拓展了我们民族的精神疆界。”请以父母、老师和学生为对象各举一个事例证明。(3分)

父母:                                                                     

                                                                           

老师:                                                                     

                                                                           

学生:                                                                     

                                                                           

1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灾难铸就伟大的中国”的? (3分)

答:                                                                        

                                                                         

三、写作(60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自选角度,拟一个小标题,写一篇150字的小随笔(10分)。

一哑巴在街口卖菜刀。只见他将晒衣服用的铁丝垫在网板上,像切韭菜一样嚓嚓切断,扬起刀口让顾客看,完好无缺,在惊叹声中,哑巴又拿出其余的菜刀,轮番表演,围观者你买一把,我买一把,不一会儿,刀卖完了。

    读以上文字,或联想、想象,把当时的场景描绘出来;或有感而发,展开议论,谈谈你的看法、见解。

题  目

二、从下列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美丽,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美丽。有人说小草也美丽,落叶也美丽,残月也美丽;也有人说平凡也美丽,朴素也美丽,简单也美丽;还有人说挫折也美丽,失败也美丽,苦难也美丽……请以“____也美丽”为题写一篇600字的作文。

2.题目:那一幕,我难以忘怀                                               亲人的重逢,朋友的惜别;获得成功的时刻,遭遇失败的瞬间;误会冰释后的拥抱,绝处逢生时的欢笑……这一幕幕难以忘怀的画面,长久地定格在我们记忆的屏幕上。

题 目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试卷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45分)

(一)基础知识(1-7小题,30分)

1.虫声新透绿窗纱。  鸡声茅店月。

2.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3.关于爱国: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丹青照汗青”、“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关于青春: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等

4、长短句(或诗余)。《虞美人》、《水调歌头》等。“沁园春”;“雪”。

5、维新代表人物,学者  康有为  “戊戌变法” 《饮冰室合集》;

6、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  开明的君主政治  自由和平等;

7、关于爱的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实践 教育理论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二)语言运用(8-14小题,28分)

8.(2分)“旁”改为“傍”;“进”改为“近”。(每字1分)

9.(2分)将“使”删除。  10.A   

11.(3分)示例:又能陶冶情操;阅读名著既可以拓宽视野,又能提高能力;阅读名著既可以启迪思维,又能塑造性格;等等。(每句1分)

12.(1)删掉句②;(1分)

(2)句①中“一次”移到“有意义”之前。句③“想到”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在“我们班”后面加上“的”。句⑤在“一不小心”前面加上“我”,或把句中的“我”移到“疼得”的前面。句⑥删掉“精疲力竭,”或“,疲惫不堪”。(3分)

13、良好的地球生存环境    指人类   指水资源 

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水资源

14、 “L”和“N”   飘动的红旗(或飞扬的红旗、飘舞的旗帜)

象征意义:飞扬的红旗——青春、燃烧的火炬——热情、舞动的旋律——活力。

二、阅读理解(32分)

(一)小说阅读(20分)

1、①外貌  ②心理  ③动作  ④语言、神态 2、反复  表现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和不满。  3、环境描写  D   4、是小说的结局,与开头形成对比,增强讽刺效果,突出主题。

5、小说三要素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 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6、惘然、气闷、悲哀、希望。7、奔波劳碌、辛勤劳苦、处心积虑,挖空心思。8、自由平等幸福  9、(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即可)

(二)、议论文阅读(12分)

15.(2分)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全国哀悼日;让罹难者生命在国家记忆里永存。评分说明:第一点2分,第二点1分。

16.(2分)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评分说明:答对给2分。

17.(2分)用全国默哀、下半旗这样的隆重仪式来哀悼汶川大地震中罹难的平民百姓,体现了国家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是社会进步和政治文明的表现。评分说明:大意正确即可。

18.(3分)示例:父母:北川县城,被压在垮塌的房屋下的三岁小女孩宋欣宜,在已经逝去的父母身体翼护下与死神抗争了四十余个小时后获救;老师: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谭千秋老师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而自己却不幸遇难;学生:楼顶的水泥倒下来压在13岁的向孝廉同学身上,生死之间马健同学手刨4小时将其救出。评分说明:举一个例子给1分,以3分为限。

19.(3分)国家与人民同在、爱心与希望同在、公民精神与国识同在。评分说明:一个方面1分,共3分。

三、小作文:小标题2分(酌情给分);正文8分(从表达、观点、书写等方面考虑)。

    大作文(50分)分四类评分

项目

等级内容、表达(55分)

说明书写(5分)

一类卷

 (50—45)

要求:符合题意,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1—2处语病。

赋分范围:50—45分

以46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5分

字迹工整,标点正确,错别字1—2个,格式规范。

二类卷

(44—39)

要求: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充实,中心比较明确;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处语病。

赋分范围:44—39分

以41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4分

字迹工整,标点大体正确,错别字3—4个,格式规范。

三类卷

(38—30)

要求: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充实,中心基本明确;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5—6处语病。

赋分范围:38—30分

以34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3分

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错别字5—7个,格式大体规范。

四类卷(29—0)

要求: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

赋分范围:29—0分

以20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2—1分

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错别字8—10个,格式不规范。

说明:(一)有下列情况之一 ,可评20分至29分:1、语句不通,明显的语病在五句以上;2、内容空泛,中心不明确;3、层次不分明,条理不清楚;4、不足400字。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评20分以下:1、写作范围不符合题目要求,文不对题;2、有明显的观点错误;3、文理不通;4、结构杂乱。

(三)1、三个错别字扣一分,重现的不计,扣到2分为止。2、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3、有文采、有创意的文章可酌情加2—5分。

文档

安定区08-0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安定区08-0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密----------------------封----------------------线------------九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题目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成绩(一)(二)(一)(二)(三)(一)(二)得分一、积累与运用(58分)(一)基础知识(1-7小题,30分)古诗词默写:(10分)1.今夜偏知春气暖,。,人迹板桥霜。2.白居易《观刈麦》诗中表现农民吃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