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青少年诚信建设_徐辉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4:16:32
文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青少年诚信建设_徐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青少年诚信建设徐辉,余林(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北碚400715)摘要: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和道德支撑,诚信缺失的现象在当前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角度来看,社会环境的影响造成青少年人生价值取向偏离正确的轨道;学校教育的模式造成了青少年道德素质水平欠缺;家庭教育有悖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造成了青少年诚信意识淡薄,这些是青少年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青少年诚信建设可以采取净化社会环境,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
推荐度:
导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青少年诚信建设徐辉,余林(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北碚400715)摘要: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和道德支撑,诚信缺失的现象在当前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角度来看,社会环境的影响造成青少年人生价值取向偏离正确的轨道;学校教育的模式造成了青少年道德素质水平欠缺;家庭教育有悖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造成了青少年诚信意识淡薄,这些是青少年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青少年诚信建设可以采取净化社会环境,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青少年诚信建设

徐辉,余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北碚400715)

摘要: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和道德支撑,诚信缺失的现象在当前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角度来看,社会环境的影响造成青少年人生价值取向偏离正确的轨道;学校教育的模式造成了青少年道德素质水平欠缺;家庭教育有悖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造成了青少年诚信意识淡薄,这些是青少年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青少年诚信建设可以采取净化社会环境,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转变学校教育模式,加强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教育;改善家庭氛围,注重青少年诚信意识的培养等途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青少年;诚信建设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580(2010)01-0097-04

收稿日期:2009-12-2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xks012)

作者简介:徐辉(1983-),女,湖北孝感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动机与价值观;

余林(1970-),男,四川广安人,副教授,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动机与价值观等。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在党的文献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1]。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又明确指出:“以诚实守信为荣。”可见,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诚信”作为一项重要的道德标尺,是中国传统伦理中基本的规范之一。所谓“诚”,主要是指真诚、诚实。所谓“信”,主要是指信任、信用和守信。“诚”与“信”合起来作为一个科学的道德范畴,是现代社会的产物[2]。任何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指导着一个社会的文化道德体系,诚实守信是初始性的道德,一切的道德规范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即使更高的道德也是以诚信为基础建立的[3]。可见,诚信作为是道德体系中的母德,在当前社会,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支撑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

青少年是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人,他们的诚信素质直接关系到全民族的整体道德素质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柯尔伯格的发展理论和林崇德的品德发展理论都指出了青少年正处于各种观念、态度、品质、习惯形成并逐渐定型的关键期,青少年阶段正是培养诚信品德的关键阶段,如果在这个关键时期缺乏针对性的诚信品格培养和教育,将可能导致人格缺陷或偏离,甚至使其误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4]。然而,在现阶段,由于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和诚信教育面临较大的挑战,青少年诚信缺失的现象已愈来愈严重,这不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且也严重危及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加强青少年的诚信教育探索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青少年的诚信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野。

一、青少年诚信缺失的表现

第一,从学校表现上看,青少年在学校的活动主要表现为学习和人际交往两个方面。学习本来是需要脚踏实地和努力付出才能有所收获的活动,但是,有相当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Engineering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第25卷第1期2010年2月

Vol.25No.1Feb.2010

一部分学生无视学校的纪律,对待学习投机取巧,敷衍了事,在学习上缺乏或丧失诚信。主要表现为:上课迟到、早退,对学校的作息时间漠不关心;对待课后作业抄袭应付,甚至花钱雇佣其他同学完成作业,欺骗学校和老师;考试时为了过关,采取各种方式作弊,甚至请“手”。例如,南昌市某高校就“考试作弊”问题曾做过一次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60%的同学认为当今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多或较多,73.33%的同学认为当今学生中没有作过一次弊的同学仅占学生总人数的30%以下[5],而当前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充当考场手,也是校园里不争的事实。既有出于感情考虑,也有出于经济利益考虑,考场手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考试认证秩序和相关证书的信用质量[6]。另外,青少年学生人际交往的主体主要是身边的同学,有的同学之所以寝室关系处理不好,同学之间矛盾重重,交不到知心的朋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他们不讲诚信引起的。学生人际交往中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有:不讲信用,互不信任,说谎欺骗等。

第二,从家庭表现上看,青少年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他们经历少,阅历浅,并不懂得赚钱的辛苦,当前很多青少年花钱没有计划,大手大脚,不懂得勤俭节约,有时为了达到自己的一些目的而以学校要交各类费用或生活费等为借口从父母那里骗取零花钱;还有些青少年在违纪犯错时,通常对父母加以隐瞒,并编造各种谎言来欺骗父母,很多青少年在父母面前可能表现很好,背地里却另搞一套。

第三,从网络空间上的表现来看,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为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捷的同时也助长了青少年诚信缺失之风。一些青少年不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侮辱和诽谤他人;还有些青少年通过网络游戏,交友等方式来玩弄、欺骗别人的感情。在一项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问卷调查中,有55.1%的大学生认为在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但不能伤害别人”,甚至有13.2%的大学生认为网上聊天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7]。

二、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角度来谈青少年诚信缺失的原因

当前青少年的诚信现状不容乐观,诚信缺失现象已经渗透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社会环境的日趋复杂,网络使用的日益频繁,青少年的诚信将更加令人担忧。导致青少年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角度来看,青少年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造成青少年人生价值取向偏离了正确的轨道

社会环境既包括虚拟环境,又包括现实环境,现实社会环境中,由于市场经济各种法制不健全等原因,导致社会失信成本过低,无规则的趋利避害助长了当代人的浮躁心理以及急功近利,尔虞我诈的恶习蔓延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以至形成整个失信的社会环境,这种环境对青少年诚信观的形成,乃至整个人生价值取向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而网络作为一种虚拟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诚信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对于一部分是非观念淡薄,个人约束能力和自己修养标准不高的青少年来说,更容易受这种虚拟的环境中各种不诚信现象的诱惑而迷失方向,网络的负面影响导致了部分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轨道,进而在现实社会中也会经常表现出不诚信的行为。

(二)学校教育的模式造成了青少年道德素质水平欠缺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支撑,青少年道德素质水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然而,学校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校陷入“重智育而轻德育,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局面,很少注重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方面的教育,更不用说诚信品质的培养了。就算有些学校开展了一些道德素质方面课程,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与实践联系起来,导致青少年学生往往只是知道一些大道理,但并不能内化为实际行动。另外,学校中教师的道德素质对学生诚信有着重要的影响。古语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如果教师不注重自身的道德素质,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声色俱厉,挖苦讽刺,存在偏袒不公平行为,这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道德素质,也降低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诚信度。同时,这种现象也会引起学生对诚信的疑虑与误解。

(三)家庭教育有悖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造成了青少年诚信意识淡薄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中父母的诚信观对孩子诚信意识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对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初步形成的青少年的影响就尤为重要。父母往往只关心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诚信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明确指出了:“以诚实

98第25卷第1期

守信为荣”,可有些家长并没有树立这样的诚信意识,他们对孩子的不诚信的行为不但不以为耻,还从侧面教会孩子不要做老实人,把不诚信当做生存的策略传授给孩子[8];还有些家长不遵守与孩子已达成的承诺,甚至当着孩子的面作出一些不诚信的行为,这不仅有悖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对青少年诚信意识的培养和建立都有着不利的影响,也都是导致青少年诚信缺失的重要因素。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青少年诚信建设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重要作用。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和道德支撑,既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因此,在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下加强青少年的诚信建设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净化社会环境,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诚信建设的基础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期,这个时期最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而当前由于中西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青少年的价值观取向面临巨大挑战,如果这时不能对其正确的引导,必将贻误终生。青少年中出现的种种诚信问题实际上是与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的诚信问题,首先要净化社会环境,这需要、各部门的领导者和管理者都必须以身作则,忠实地履行各种法律和契约,不仅自己洁身自好,还应对出现的各种不诚信的行为进行严厉惩治和打击,在各类主体中起到模范作用来带动整个社会形成守信的良好氛围[9]。在这个良好的环境中来切实加强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将青少年个体多样性的人生价值取向引导到与社会基本目标一致的方向上。“人活着到底为什么”,“人生在世如何才能更有意义”,“怎么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诸如此类人生价值问题,是广大青少年时常思考和讨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少年的人生价值取向指明了方向。对于青少年经常遇到的公与私、利与弊、幸福与牺牲、奉献与索取、个人与社会、成功与失败等一系列关系问题,仅靠学校开设的《价值观》课程来提供正确的处理原则和标准这种单一的途径还远远不够[10]。因此,可以通过其他多种途径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例如,让青少年多观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等题材的电影,并在观看后让他们写观后感或与同龄人一起进行讨论,引导他们学习影片中英雄们的崇高品质和爱国主义的情怀;也可以通过组织青少年去博物馆、红色根据地去参观,在那种历史氛围的烘托下让青少年真切地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家的优良传统以及为国家、民族和所做的贡献;还可以让青少年阅读、了解先进人物的事迹,多关注当前的时事政治等来达到激励自己,与社会、时代的发展步调保持一致。总之,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教育,了解祖国的过去和现在,对青少年加强自身的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有重要的影响。只要青少年树立了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并能落实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必将能抵制社会上的各种诱惑,诚信建设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二)转变学校教育模式,加强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教育,为诚信建设提供方向

学校长期形成的“重智育而轻德育”的教育模式造成了很多青少年虽然在文化成绩上出类拔萃,但道德素质水平却非常欠缺,这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诚信水平。因此,学校应把加强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教育作为重要的方面来抓,加强青少年道德素质教育,学校首先应该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来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让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工作对象都是教育主题,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德育的前提,因为只有健全心理的学生,才能够正确理解德育,同时心理教育服务德育使德育具有人情味,避免德育问题过于政治化、学科化,让学生感觉形式大于内容,理论脱离实际,单调枯燥,缺乏可操作性。其次,学校应该在开设道德素质方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基础上,不定时组织学生以班会、辩论等形式,联系实际对学校中存在的一些不道德的现象展开讨论,比如对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考试舞弊,互相欺骗,不讲信用等种种不诚信的现象探讨等,这样有利于青少年学生从理论到实际切身地体会到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再次,学校可以在学生中每年开展评选“道德标兵”或“道德楷模”的活动并对其进行奖励,也可以通过对社会上评选出的道德楷模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来激励青少年向他们学习,以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除了理论教育和实践体验以外,学校还必须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对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不道德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让其在学校里没有市场。另外,青少年的道德素质的提高与教师自身的道德素质也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学校应该定时开展教师道德素质的考核工作,并

徐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青少年诚信建设99

2010年2月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The Core Value System of Socialis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onesty

and Trustworthiness for Young People

XU Hui,YU Lin

(Research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Abstract:Honesty and trustworthiness are the important content and moral support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 -tem.Lack of honesty and trustworthiness is a prevalent phenomenon for young peopl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the values of some young people deviate from the correct path by the impact of the social environ -ment;the mode of school education make young people lack moral standards;and family education fall away the re -quest of Socialist Concept of Honor and Disgrace,which results in young people ’s weak awareness of honesty and trustworthiness.All of the above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lack of honesty and trustworthiness for young people.Thus,under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some ways can be taken to construct the youth ’s honesty and trustworthi -ness,such as purifying the social environment,guiding young people to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changing the mode of school education,strengthening the moral education of the youths,improving the family atmo -sphere,and developing the awareness of the youth ’s honesty and trustworthiness and so on.

Key words:score value system of socialism;young people;construction of honesty and trustworthiness

注重把学生对教师道德素质评价作为主要的参考指标,对那些道德素质存在问题的教师应及时进行教育或辞退,这样才不至于让学生深受其影响。总之,只要青少年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提高了,诚信建设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三)改善家庭氛围,注重青少年诚信意识的培养,为诚信建设提供保障

家庭在青少年的诚信建设中也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家庭氛围对青少年的诚信有着直接的影响,青少年诚信意识最初可以说是在家庭中慢慢培养和形成起来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构建和谐,诚信的家庭氛围,一是父母对孩子应采取民主、开放的态度,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充分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意见,与孩子之间形成知心朋友般关系,这样不仅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感情基础,也有助于和谐、诚信家庭氛围的形成。二是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引领下,父母在培养青少年的诚信意识时应从培养诚信伦理开始,不仅要教育青少年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还要就传统诚信伦理的精华如艰苦创业,积极进取,奋力拼博,自强不息、清正廉洁、敢于创新等,对青少年进行全面梳理和阐释,促使青少年对传统诚信的优良品质进行继承与发展,以实现从理论继承到实践行动的实质转型,从根本上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11]。三是还可以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来加强社区的文明建设,并定期在社区开展争创“荣辱观教育先进家庭”的评选活动,胜出家庭将进行大力宣传并给予奖励,对那些做得不好

的家庭提出批评,这样让每一个家庭成员从父母到孩子都能以身作则,共同为打造先进家庭而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行为。青少年的诚信意识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也得到了加强,诚信建设也就有了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

[2]骆汉城.中国诚信报告[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56.[3]陈根法.儒家诚信之德及其现代意义[J].南京政治学院学

报,2002,(6):158.

[4]王凤娜.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诚信教育的探究[J].辽宁师专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58-59.

[5]朱红艳.青少年学生诚信危机及其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

教育,2006,(11):53-54.

[6]宋力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下大学生诚信观研究———

大学生诚信观的人性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8.

[7]姜晶花.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J].理论月刊,2002,(11):90-92.

[8]石晓波.当前青少年诚信教育现状及对策[J].政工研究动

态,2009,(4):39-40.

[9]哈达.诚信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J].理论建

设,2008,(4):20-21.

[10]郝桂萍.试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J].山西

财经大学学报,2008,(S2):230-231.

[11]谭德礼.诚信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J].浙年专修学

院学报,2006,(2):12-14.

责任编校:陈于后

100

文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青少年诚信建设_徐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青少年诚信建设徐辉,余林(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北碚400715)摘要: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和道德支撑,诚信缺失的现象在当前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角度来看,社会环境的影响造成青少年人生价值取向偏离正确的轨道;学校教育的模式造成了青少年道德素质水平欠缺;家庭教育有悖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造成了青少年诚信意识淡薄,这些是青少年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青少年诚信建设可以采取净化社会环境,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